一言不合就說愛國無罪,我們還能好好討論作為電影的戰狼2嗎?
「電影批評不僅對觀眾以一個注釋家、解剖者、警告者、啟蒙人的姿態而完成幫助電影作家創造理解藝術的觀眾的任務;同時還要以一個進步的世界觀的所有者和實際製作過程理解者的姿態,來成為一個電影作家的有益的諍友和嚮導。」
——夏衍《電影批評的機能》
文 | 江宇琦
諾蘭和吳京的會面取消了!?
8月22日,就在《戰狼2》票房突破52億的這天,本是受萬千影迷關注的「中外導演論壇」舉辦的日子,在此次論壇上,《敦刻爾克》的導演諾蘭將和《戰狼2》的導演吳京展開對話。
然而就在22日中午,卻突然傳出了此次會面取消的消息,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吳京行程和論壇起了衝突,不得已只好放棄。
消息一出,令不少觀眾頗為遺憾,但也有人表示慶幸。因為會面前,雙方粉絲的掐架,早已讓此次會面變了味,本該是兩國影人用以交流的平台,卻被附上了其它的意義。
而這次罵戰,僅僅是近期由《戰狼2》所引起的風波之一。
《戰狼2》成功了,這種成功不僅體現在票房奇蹟上,也體現在它對我國類型片的創作以及電影重工業化的推動上,更體現在由它帶來的轟動以及本身存在的不足所引發的反思上。
只可惜,很多聲音的出現,讓《戰狼2》的成功止步於票房成績。
不愛請移民?
從《戰狼2》上映那天起,除了票房,最引人關注的新聞就是吳京對於各方言論的回應了。
最開始時,有人質疑冷鋒主角光環太強,居然憑藉一己之力就干倒了全副武裝的僱傭兵軍團,坦克大炮都拿他無可奈何,太假了。
對此吳京表示,有些人就是太自卑了,被洋人欺負慣了,看美國大兵主角光環可以接受,看中國軍人以一敵十就認為有問題,實在是有些「賤」了。他還稱,如果不愛看《戰狼》就別看,去看美國大片去。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難以再理性平和地討論問題了。
吳京的這番言論,針對的是部分網民以雙重標準來評判中美電影,但這就能說明《戰狼2》本身沒有問題嗎?
當然,也有好多網民則站在了吳京這邊,認為這是電影而非紀錄片,藝術加工是必須的,況且觀眾在意的是觀感,能做好這點《戰狼2》本身已經成功了。
然而關於《戰狼2》的風波卻並沒有隨著這一事件的告終而平息,隨著電影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更多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先是BBC給了《戰狼2》一個差評,暗指《戰狼2》只是一部充斥著民族主義的動作電影。
對此吳京回應稱:「作品,有不同的見解,沒問題。可愛國你也抨擊我?我不管你是誰,我愛國無罪!」
緊接著,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面對記者提出的部分觀眾對於影片最後護照上加字的質疑時,吳京則說:「從1986年開始出國我就想說這句話,辦簽證的時候就受到各種侮辱,跟挖祖墳一樣。我當時就說別等我們中國牛了!現在這個時刻被我等到了,我說的就是個事實……我沒有錯,中國強大了不好嗎?如果覺得不好,請移民。」
如果說,此前對於主角光環的回應還有些在理,此後幾次回應則叫很多網民有些摸不著頭腦了:為什麼所有的討論都要和「愛國」扯上關係?為什麼對於一個鏡頭的質疑就要被打上不愛國的標籤甚至被道德所綁架?吳京「請移民」的言論又是否逾越了他作為文藝工作者的界限呢?
話里話外的,我們大概可以捕捉到吳京導演的邏輯,那就是:1、《戰狼》是愛國的-我愛國無罪。反過來:2、質疑《戰狼》=犯賤=不愛國。一個導演,以這樣一種姿態來回應批評,肯定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愛國肯定是無罪的,宣揚愛國情懷是值得被尊重的,但不管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不該以「愛國」作為一部電影的擋箭牌。因為這從某種程度上貶損了電影的藝術價值,不光讓人難以正視電影所存在的問題,就連電影本身的優點可能都會因此而變了味。
吳京的火柴
關於吳京的更大的爭議源自此後《局面》節目對他進行的一次專訪。
在此次採訪里,吳京說:「愛國情緒這把乾柴已經被曬得特別透了,我只是一根火柴,點起了這把火。」
在被問及對哪個鏡頭最滿意時,吳京指出,是影片最後那個護照的鏡頭,並且再次宣揚了自己「愛國無罪」的觀點。
似乎是為了讓自己的觀點更具有感染力一些,他對著攝像師說:「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受到祖國強大的自豪感,如果有,請晃動你們的機器(鏡頭)。」
透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周圍的機器晃了晃,表示了「同意」,這些攝像機的點頭多多少少讓人覺得有點怪異。
有微博網友稱:「他(吳京)和戰狼確實是能喚起我們被現實扼殺過的某種愛國意識,但當吳京要求攝影師上下晃動鏡頭已表示攝影師自己的政治正確時,你就知道patriotism是如何利用其政治正確來綁架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國民的。
《局面》的主持人王志安也用隱晦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但顯然,吳京的火柴確實將火燒了起來。
儘管吳京本人也曾多次表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戰狼2》提出合理的批評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現實情況卻越來越偏離這個方向。
除開一部分偏見較大的惡意評價,很多發表了批評建議的普通觀眾也會被打上「跪太久」、「不愛國」的標籤。一時間,對《戰狼2》提出批評成了一件需要莫大勇氣的事情。
迅雷創始人程浩只是說了句《戰狼2》不好看,就遭到了網友們的猛烈炮火。
的確,愛國的火焰燒起來了,大家的愛國熱情被喚醒了,但這把火燒對地方了嗎?
批評不是中國電影的殺手
沒有一部電影是十全十美的,即便《戰狼2》從很多個角度來說已超越了不少國產電影,從某些層面來看甚至可以被當成一個標杆,可它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不管是敘事的節奏,還是人物的塑造,《戰狼2》都仍有做得不夠的地方。誠然,這並不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但若僅以此為由,對所有批評、建議視而不見,那《戰狼2》的成功怕僅僅就只能是曇花一現了。
未來我們可能還會有《戰狼3》、《戰虎》、《戰豹》,但如果不能從前作中學習到什麼,那便只能是一部又一部的複製,對中國電影產業來說無益。
在美國,許多影評網站都會同時兼顧到專業人士與普通民眾兩個群體的意見與批評,以全面展示一部電影的優缺點。在中國,職業、權威的影評人較少,所以創作者才更應該去聆聽觀眾們的批評,不能只聽誇獎。
遺憾的是,這並非《戰狼2》一部電影所出現的問題,近年來,「拒絕批評」似乎已成為了中國電影行業的一個標籤。
2016年末,幾部賀歲檔大片均遭受到了口碑上的滑鐵盧。但這種失敗,非但沒有引起行業的重視,反而掀起了一場對於以豆瓣用戶為主的觀眾們的口誅筆伐。
先是黨報發表了《豆瓣電影評分惡意傷害中國電影》一文,緊接著央視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道》欄目也做出了以「對豆瓣等惡意操縱影評的網站說不」為題的報道,想將「毀壞中國電影」的帽子扣在批評這些電影的觀眾頭上。
而本該為觀眾做出引導的業內人士,卻紛紛為王家衛監製的、口碑巨差的《擺渡人》站隊,宣稱「我喜歡」。
試問,對本該被指出的問題視而不見、對提出問題的人加以審判,導致問題一直存在,甚至反過來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那究竟是誰在傷害中國電影呢?
當然,在眾多批評中,存在惡意詆毀、存在偏見,但這是大眾文化生活中難以避免的現象,如果以此為理由而閉目塞聽,這無論對創作者本身還是對中國電影都絕非幸事。
中國的影視產業要想真正發展起來,就不能沉醉於幾部現象級的影片的票房勝利上,而應該從每一次的成功或是失敗中挖掘有價值東西,並以此為起點向更高層面進發。
《戰狼2》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所取得進步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可喜可賀;但《戰狼2》面對批評的態度及由此引起的各種口水與風波,同樣也值得中國的電影人警醒。
※偏愛政治正確又怎樣,你能說這些電影不好看嗎!
※婚姻就如同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結束,人也就散了!想要挽回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姜文這部電影爭議好大,但你們確定看懂了嗎?
※看完這部電影,你敢說你一定不是SM愛好者?
※搞笑動漫:在電影院做這種事?後面的人都不知該看她們還是電影!
※戰爭電影中使用的武器都是真的嗎?看完才知道,原來我們都被神劇騙了
※這麼好的電影,你不看一下嘛
※韓國雖然討人厭,但是動作電影是真好看
※如果你沒有愛上這部電影,或許你從來沒有愛上過一部電影,而你以後也不會
※雖好看但難懂,這些電影必須看兩遍以上才能恍然大悟!
※戰爭電影中使用的武器都是真的嗎?看完才知道,我們都被神劇騙了
※國產電影限制多又怎樣,我們依然可以拍出神作!
※那些叫好不叫座,卻感動了你我的國產電影!
※喜歡的你,這些佛系電影不可錯過!
※不要為沒電影看而煩惱!這些電影會讓你回味無窮!
※韓國美國電影都敢拍,但只有他們能拍這麼好
※這麼美的電影,才真正值得我們舔屏好嗎?
※也許這樣的故事只會在電影里,不屬於我們任何一人
※國產動畫電影還有希望嗎?真的能夠在某一天崛起嗎?
※你的生活其實只是一部電影,而且只有你自己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