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如何理解《道德經》「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如何理解《道德經》「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這一章的關鍵點在於「不爭」,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要想理解這個關鍵點,諸位就需要耐心聽我講三個小故事:

一、管仲制楚

管仲把齊國治理得很好,輔助齊桓公稱霸中原。可楚國不聽齊國的號令,於是有好幾位大將軍紛紛向齊桓公請戰,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國,以兵威震懾楚國稱臣。但管仲卻說:「齊楚交戰,旗鼓相當,一則我們得把辛辛苦苦積蓄下來的糧草用光,再有齊楚兩國萬人的生靈將成為屍骨。」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國去購鹿。當時的鹿是較稀少的動物,僅楚國才有。但人們只把鹿作為一般的可食動物,兩枚銅幣就可買一頭。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國到處揚言:「齊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國商人見有利可圖,紛紛加緊購鹿,起初三枚銅幣一頭,過了十幾天,加價為五枚銅幣一頭。

後來管仲卻把鹿價又提高到40枚銅幣一頭。於是楚人紛紛放下農具,做獵具奔往深山去捕鹿;連楚國官兵也停止訓練,陸續將兵器換成獵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間,楚地大荒,銅幣卻堆積成山。

楚人慾用銅幣去買糧食,卻無處買。管仲已發出號令,禁止各諸侯國與楚通商買賣糧食。這樣一來,楚軍人黃馬瘦,大喪戰鬥力。管仲見時機已到,即集合八路諸侯之軍,開往楚境。楚成王無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據一方,保證接受齊國的號令。管仲不動一刀,不殺一人,就制服了本來很強大的楚國。

上兵伐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武力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因為自己也會遭受損傷。只有「曲」,也就是避開正面衝突,另尋其他途徑,才有可能「全」:保全自己,同時順利解決問題。(圍魏救趙,道理類似)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洪水,鯀用「圍堵障」的方法治水,歷時九年仍不能成功,最後被放逐致死;禹用「疏順導滯」的方法治水,最終平息了水患。

鯀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下乘的方法,正面與洪水相抗,築造堤壩圍堵洪水,結果失敗;禹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上乘的方法,不正面與洪水相抗,而是疏導河道,更改流向,結果成功。

所以在我們看起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實往往並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覺得缺少仁義就提倡仁義,想要清心寡欲就強行壓制慾望,想要治水就築堤阻擋,看到目標就想徑直前往。

這些直奔目標看似最為快捷的方法,不能達到預期目的不說,還有可能會造成更加不好的結果。而曲折前行,看似繞遠了,卻往往能最快到達目標。飛機的航線為什麼都不是直的,而是曲里拐彎?原因在於此。

道,「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它從來就不是特效藥。所以運用它,就不能抱著急功近利的走捷徑心態。

二、鷸蚌相爭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遊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說:「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乾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鬆開你的嘴,明天也不鬆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裡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著,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裡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坐山觀虎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也是同樣的道理。與人相爭,就很容易被別人撿去了便宜,而要想撿到這種便宜,就最好不要隨便下場與人相爭。《孫子兵法》所謂「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定要十分慎重。

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正面強行對抗,就會兩敗俱傷,十分的不明智。因此老子講「曲則全」,講「善勝敵者不與」,正是要盡量避開正面相抗,而是留下餘地,順之以勢,伐之以謀。

所以老子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又說:「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善於用兵的人,他們領軍作戰的時候,總是會把自己考慮得很弱小:在陣勢上好像不成隊列一樣;在力量上好像沒有足夠兵力一樣;在策略上好像會失算打不中敵人一樣;在器械上好像軍士都沒有兵器一樣。就好像被逼上了絕路,所以從來不敢輕視敵人。

因此越是善於用兵的人,反而越是勇於不敢,勇於退讓。不會主動去進攻,而總像是在被動防守。這就是「不爭」,不爭,故而善勝。就像太極拳講的「捨己從人」,你要強力發揮,我便順著你,再幫你多加一把力。而這多出來的一把力,就破壞了你自身的平衡,你便承受不住了。

三、逆旅二妾

這個小故事出自於《莊子》:說是陽子到宋國去,住在一家旅店。旅店主人有兩個小妾,其中一人美麗,一人醜陋;醜陋的受主人寵愛,美麗的卻受到冷落。

陽子很不解,詢問其中緣故。旅店主人回答說:「美麗的自以為美麗,我卻不覺得他美;醜陋的自以為醜陋,我卻不覺得她丑。」於是陽子有感而發:「弟子們記住,行善而不要自以為有善行,到哪裡會不受到喜愛呢?」

故事雖然短小,但寓意不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踮著腳後跟強行拔高自己,想要高出他人,結果反而站不穩。邁開大步跨著行走,想要快過別人,結果反而走不動。

這就是與人爭高,與人爭快,與人爭聰明,與人爭見識,與人爭功勞,與人爭地位的結果。想要人為拔高自己,結果反而把立足的根基都丟失了。所以有見識的人不自我顯擺,自我顯擺的人往往沒有見識;有功績的人不自我誇耀,自我誇耀的人往往沒有功績;真正高貴的人不自命高貴,自命高貴的人往往得不到敬重。

因此那些違背大道的人,他們這樣「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行為其實都是多餘,就好像沒吃完被倒掉的飯,多長出來的贅瘤一樣。做多餘的事情,反而遭受失敗的結果,完全是在畫蛇添足,所以有道的人從來不做這些多餘的事情。

所以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無為」為何有益,因為它不會去與堅強正面相抗,不會去強行為之,故而能馳騁天下之至堅,能出入各種沒有縫隙的地方,也不會遭受失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解老:《道德經》第十三、十四、十五章 執今之道
宇宙是無窮的嗎?兩千多年前的墨家,已經開始探索這個問題了
怎麼理解「不出戶,知天下」,難道老子真能通神不成?
解老:《道德經》第七、八、九章 上善若水
解老:《道德經》第十、十一、十二章 無用之用

TAG:道家大師兄 |

您可能感興趣

薄姬: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劉亦菲: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者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說的境界可以做到嗎?
夫唯不爭,故無憂
「上善若水」的含義,夫唯不爭,故無尤!
為什麼「夫唯不爭是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