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孩子又積食了,孩子一直積食怎麼辦?(小兒積食的中醫辨證)

孩子又積食了,孩子一直積食怎麼辦?(小兒積食的中醫辨證)


點擊

上方

藍色字

中醫思維十

可快速關注







導讀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症,關於小兒積食,已然成為天下媽媽群里最熱議的一個話題,每天都有無數媽媽結伴而來,孜孜不倦地探索以下問題:孩子積食了怎麼辦?孩子又積食了怎麼辦?孩子老積食怎麼辦?孩子一直積食怎麼辦?……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扒一扒小兒積食那點事,如何用中醫辨證小兒積食,帶您走向中醫解決小兒積食的正確之路!



1




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的區別



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消化飲食就是脾胃協調升清降濁的過程。脾主升清,指脾能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上輸於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胃氣以下降為順,把初步經過「消」的飲食(包括食物殘渣)繼續推向下行,即所謂「降濁」。




《內經·經脈別論》曰: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就脾升胃降而言,

脾升

,既能使飲食之精微輸布周身以及升托內臟,又能協助胃氣下降,使濁氣得以下行。而

胃降

,不僅能使水谷之濁氣下達小腸,而且又能協助脾氣升清,使水津四布。




如果胃氣不降,不僅出現食停中脘的脹滿症,也會出現脾不升清的肢倦乏力等癥狀;反之,若脾氣不升,不僅出現運化失職的濕濁中阻,也會出現因脾不升清而致胃氣不降的噯氣、嘔吐等癥狀。




首先需要給大家強調一下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是兩回事。西醫的脾是免疫系統的一個器官,參與生產淋巴細胞,西醫的脾切除沒問題。這人車禍導致脾破裂,脾直接切掉,沒事,活得好好的。


 


中醫的脾可不行了,根據《難經》對脾的形狀描述:

「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這是指西醫中的脾),有散膏半斤(這是指西醫中的胰腺)。」

所以中醫的脾應該包括西醫的脾和胰腺。但是其功能還遠遠大於此。它還包括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還負責生血,還負責統血,還負責統水等等。


 


其中,一個重要的職責:中醫的脾是負責運化食物的。什麼是運化食物呢?就是把這些水谷精微吸收並向全身輸送。這種輸送有兩個方面。運化,運和化不是一回事兒,什麼是運化呢?



2





食物「消」、「化」、「運」三個環節






消」

 


食物進來首先進入的是胃,胃是管什麼呢?胃是管受納的,我們吃進東西,胃負責接受,當飲食物入胃之後,經過胃的腐熟,初步進行消化,把完整的食物變成易於分解的小塊,下行入小腸再經過小腸的分清泌濁,其濁者下移大腸,然後變為大便排出體外。

這是由胃氣的下降作用來完成的。


 


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消化」的「消」,這個時候食物還是食物,只是被拆分掉了,有成形的食物變成食糜狀。


 


我們認為,

胃的「受納」功能正常,是肺和肝膽配合的結果。

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的肅降有助於大腸傳導功能的發揮,使大便通暢。大便通暢就有利於胃的降濁,而使「受納」正常。肝主疏泄,肝的正常疏泄有助於膽汁的排泄,及時進入小腸,助飲食物的消化,並使之下降。是肝升膽降可促進脾升胃降,保證胃的「受納」功能正常進行。





接下來輪到脾工作了,脾幹嘛呢?脾要把食物先化掉,食物本身並不是我們身體能夠吸收的物質,比如白菜我們沒法兒直接吸收,但是我們的脾可以把它給「化」成我們可以吸收的物質,

這個過程叫「化」,這是脾的功能。




 


飲食入胃,經胃的受納和腐熟作用,並下達於小腸,使之進一步消化,分解成水谷精微和糟粕兩部分。此時必須在脾的升清作用下,將被消化的水谷精微吸收,並向上輸送至心肺,「散精」至全身,「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脾將水谷精微上輸於肺,肺朝百脈,助心行血,並通過肺的肅降作用,將水谷精微向體內各臟腑組織布散,以營養和滋潤臟腑組織,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見沒有肺朝百脈、心肺的配合,其「散精」至五臟六腑的功能,也是無法完成的。




3





小兒積食





中醫有句話叫四季脾旺不受邪,這是醫聖張仲景說的。這句話就說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體正氣的來源,任何時候,只要脾氣旺盛,那麼人體就不容易受邪。



 


關於孩子的脾胃,有一個問題容易出現,就是小孩特別容易積食,這是小孩的特點。我們說不能給孩子吃多了,

現在絕大多數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們給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裡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小兒積食到底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吃的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損。中醫稱之為積食。也叫食積。


 


4




小兒積食的中醫辨證




中醫對食積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中醫一般將食積分為兩種,有型積和無型積。




有型積還分兩種:一種為吃多了積,我們叫胃積。




胃積:

就是食物積在胃腸道上,這樣的孩子一般表現在舌苔厚、黃、肚子脹、有口氣、大便乾結、腹部脹滿。《素問·逆調論》中說:

「胃不和則卧不安」

。所以有:食滯於中→氣滯不行→脹滿、腹痛→不眠不安。另外,還會積滯化熱→內擾心脾→驚啼不止。




胃積,以

消食導滯為主

,對於這樣的積食很好處理,我們一般採取的推拿處理辦法熱敷肚子,順時針揉肚子等消食導滯、通便的方法。可選消乳丸或保和丸加減。


 


脾積:

孩子平常吃得並不多,但因為孩子的脾胃功能差,我們通過食物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不能通過脾傳輸到肺,運達到我們的五臟,包括我們的皮膚和毛髮,而是全部積蓄在中焦,積滯日久,容易損傷脾胃,導致郁而化熱、聚濕生痰。 




脾積,以健脾助運、消食,消補兼施為主。


 


無型積:

就是我們講的氣積,現在的孩子都是我們四個人六個人養的寶寶,關注太多,孩子小心眼,愛發脾氣,容易形成氣積。症見腹痛啼叫,利如蟹渤,吐乳瀉乳,其氣酸臭。 




還有一種情況,食物裡面含蛋白類的食物和根莖類的食物多,容易導致孩子氣積。




氣積,治宜行氣導滯,消乳化積。



5




積食的治療方法




臨床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徵。食積還常在感冒、泄瀉、疳證中合併出現。食積的預後一般較好,也有少數患兒食積日久,遷延失治,脾胃功能嚴重受損,導致營養和生長發育障礙,形體日漸羸瘦,可轉化成疳證,也就是西醫所稱的營養不良。


 


對於食積的治療,首先是控制飲食,特別是伴有嘔吐、腹瀉的患兒,可以暫時禁食8~12小時,待嘔吐停止後,給予清淡的流質口服,如藕粉、蔬菜湯等。


 


對於剛出現的,不嚴重的,有形的食積,積食食療方,我們可以用一下方法:






 


注意事項:

一天喝三次,一般連喝兩三天。這是五歲以上左右的孩子的量,五歲以下的孩子,可以自己酌情減量。比如三歲以下用一半的量等等。


 


說明:

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這三仙,這三味葯均有良好的消積化滯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積的,焦麥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積的。炒雞內金有化瘀消積的作用,對於促進脾胃功能很有好處。


 





說明:四磨湯有行氣而不耗氣,有邪正兼顧之妙。方中烏藥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可以用於治療腹脹腹痛。沉香溫中止嘔,納氣平喘。檳榔降胃氣破積滯。人蔘大補中氣。主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息,胸膈滿悶,不思飲食。


 



 


說明:

山楂山藥丸和普通的大山楂丸共同點是都有炒麥芽和山楂,區別在於沒有神曲,而是加入了健脾的山藥、茯苓、陳皮,在消食的同時,強健脾胃。山楂、陳皮、麥芽兼有行氣疏肝健脾之效。治療小兒脾胃虛弱、食少腹脹、面黃肌瘦、便溏泄瀉等症,有健脾養胃、益氣和效。後用於老年人保健,能養脾胃,久服輕身耐老。平時脾胃消化不好的人,胃旺脾虛,有胃口但消化不良有肚子的人都可以經常食用,孕婦不宜。




6




積食的小兒推拿方法




基本原則|只推左手


小兒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剛開始手法以輕柔為主,不要追求效果,用太重的手法,讓孩子疼痛或害怕,一開始要讓孩子能適應推拿。


 


推拿頻率


基礎保健:

可每天推拿一次


系統調理:

每周一至二次


疾病狀態:

每天2-3次都可以


 


 1.清胃經


位置:

大拇指橈側面,腕橫紋到指尖,脾和胃連起來清。向外清。


作用:

清胃熱、瀉胃火、導積滯、降逆止嘔。


次數:

約100—300次


 


2.清大腸經


位置:

食指橈側邊緣,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線(從虎口到指尖向外為清)


作用:

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


次數:

約100—500次


 


 

3.揉板門


位置:

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作用:

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次數:

約100—500次 


 


4.順運內八卦


位置:

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作用:

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


次數:

100—300次


 

 


5.推小橫紋


位置:

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關節橫紋處


作用:

退熱、消脹、散結


次數:

100~500次。


 

 


6.掐揉四橫縫(四橫紋是常用的消積穴位之一,也是民間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

用大拇指的指甲逐個掐揉寶寶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手指第一指關節處的四橫紋。


作用:

消食導滯,消除積食


次數:

來回10次


 


7. 下推七節骨


位置:

七節骨位於背部正中線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線。


作用:

泄熱通便,多用於便秘、脫肛等症。


次數:

100——300次


 

 


8.分腹陰陽


位置:

腹陰陽即兩肋弓下緣(也可以說是自中脘到臍)


作用:

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煩躁不安、夜啼等症。


次數:

100——300次



9.摩腹


位置:

肚臍周圍,順時針慢慢按摩


作用:

消食,理氣,通腸道


次數:

100-200次

 

 


 

10.捏脊


位置:

由尾骨到大椎,從下向上捏脊


作用:

強身健體,健脾益氣


次數:

5次


 


11.揉足三里【健脾】


位置:

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作用:

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防治腹脹、便秘、吐瀉等病症。


次數:

30—50次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

由中醫思維+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特別提醒:中醫思維+淘寶店上線了,今日玉靈膏限時秒殺中(原價218,秒殺價130,每個ID限購1盒),識別下方淘口令立即參加


【【秒殺僅限1瓶】養血妙方玉靈膏養生膏方產後補品補氣【238g/瓶】】,複製這條信息¥8ivA025BTFz¥後打開手機淘寶




更多團購信息,敬請關注中醫思維十服務號




點擊「

閱讀原文

」立即團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思維十 的精彩文章:

酸梅湯糰購 | 慶淘寶店上線下單有優惠
今日處暑——養陰清燥,潤肺生津
消除耳鳴,提高聽力,三招讓你受益終生
中醫急救:常見急症的急救法及十九大病源穴
最後一天招募 | 中醫思維+共讀黃帝內經編委邀請函

TAG:中醫思維十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一直積食怎麼辦?小兒積食的中醫辨證
孩子積食了,怎麼辦?
孩子積食怎麼辦?
每天幫孩子消食,仍會積食且瘦小?醫生的4個建議,讓孩子不積食
孩子為什麼會積食?寶寶積食了怎麼辦?
孩子胃口差、積食?一個消食化積食方,讓孩子越吃越香!
孩子為什麼經常積食?寶寶積食了怎麼辦?如何預防積食?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孩子積食應該怎麼辦?
十孩九積食,兒科醫生強調:孩子積食反覆?煮碗水,消食又養脾
孩子何止是積食?
孩子吃多積食了,吃什麼食物能夠消除積食呢?
孩子積食不用愁,多給孩子吃這些,積食全消,個子蹭蹭長
孩子積食怎麼辦?育兒專家提醒,試試這四種食物,孩子脾胃好
積食的剋星食物,孩子常積食媽媽好心急,這樣吃補脾胃不積食!
孩子容易食積,什麼癥狀屬於積食呢?如果積食了這幾個食譜會對你有幫助
嬰幼兒積食不消怎麼辦?掌握這兩種方法,讓寶寶和積食說再見
孩子積食怎麼辦?別急,記住這個菜,對孩子的脾胃甚好
孩子的病一半以上是積食導致的,給你千古化積食方!
已經控制了飲食,孩子還是積食,怎麼辦?
說說小孩子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