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
作者 |
竹子薔薇
01
大學時,我們專業有個學習成績特別好的男生,
很聰明,會好幾門語言。
畢業後直接保送研究生,後來直接攻讀博士,
並順利留校工作。
但是,他連洗件衣服都不會。
小時候父母離婚,
他媽媽把所有的愛和精力都傾注在他身上,
除了讀書,媽媽什麼都不讓他干。
每次開學,他都會帶上好幾箱衣服,
穿臟後,再從箱子里挑一件相對乾淨的,
等到放假,把所有衣服塞回箱子里,
帶回去給他媽媽洗。
媽媽替他包攬了一切家務,
只為他能夠專心學習,將來有出息,
然而,事實總是不盡人意。
這麼多年過去了,
他生活得並不如意,工作平平,家庭不和,
生活中各種挫折不斷
。
他的閃閃發光,好像只停留在讀書考試時了。
心理學上認為,替孩子做他所能做的事情,
會讓孩子非常氣餒,
會剝奪孩子體會自己能力的機會。
孩子無法了解自己是否有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
更加無法從能力增長中發展出安全感。
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無助、依賴、能力低下。
02
在德國,孩子做家務是由法律規定,
有詳細的規則明文:
6歲之前的孩子可以玩耍,不做家務;
6-10歲的孩子,要洗碗、掃地、買東西;
10-14歲的孩子,要修剪草坪;
14-16歲的孩子,要洗汽車,整理花園;
16周歲以上的孩子,每周大掃除一次。
對於不願意做家務的孩子,父母可以向法院申訴。
不只是德國,還有很多其他國家,
在孩子做家務的問題上,
都是盡量的支持和引導。
研究表明:
美國孩子每天的家務勞動的時間為
1.2
小時,韓國孩子是
0.7
小時,英國和法國的孩子大約是
0.5-0.6
小時,而中國孩子卻不足
0.2
小時。
事實上,孩子不斷學會新的家務技能的過程,
也是身體系統不斷發育完善的過程。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知乎上有個問題:
我家是個女兒,我現在教她做家務,
以後會不會便宜了婆家?
其中,有個女孩的回答,真摯而深刻:
「我媽媽曾經告訴過我:
我要你從小就會做家務,
不是為了讓你以後討好任何人,
而
是希望將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
你都擁有在這個世界上獨立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孩子學會了整理、歸納、分類、清潔,
將來無論選擇和什麼人生活在一起,
都會將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
做家務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種方式,
並能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真正能跟隨孩子一生的,
不是父母的呵護和遮風擋雨,
而是她自己的技能和習慣。
增強自信心
在蒙氏教育中,有個很重要的概念:
Help me to do it myself (幫助我自己做事)。
從嬰兒期開始,孩子就想要自己做事。
記得女兒還在幼兒期時,
她會因為想要吃東西,
過來搶吃輔食的勺子
;
一歲多時,我給她換過尿布後,
她會自己把尿布拖到垃圾桶邊,
扔進垃圾桶里;
上完早教課,
她會過去幫老師收拾玩具,
然後幫忙抬起裝滿玩具的籃子;
兩歲多,我們搞衛生,她也會在旁邊收拾玩具,
拿她自己的小掃把到處掃掃。
每一次,當她學會一種技能,
她的臉上都會帶著興奮的光芒,
一邊拍手,一邊蹦跳:
媽媽,我會自己穿鞋了!
媽媽,我自己在吃飯!
媽媽……
那種自足和成績感,是任何玩具都無法替代的,
就像當初一點點驚喜於自己能爬行和走路一般,
她對於自我每一項技能的進步,
都會不可思議的歡欣。
學會分擔責任
孩子總是在不斷地觀察,觀察父母之間的關係,
觀察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並不斷地做出調整。
侄子小的時候,和爺爺奶奶生活,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像家中的小皇帝,
而且常常對爺爺奶奶大吼大叫。
後來,跟著他媽媽生活,
不僅被要求著自己吃飯穿衣洗澡鋪床,
而且每天都要幫家裡倒垃圾,
每周末要掃地抹桌子,對房間大掃除。
再見到侄子時,
他彬彬有禮,
跑前跑後幫媽媽洗水果拿茶葉。
主動給阿姨們帶來的小寵物餵食,
照顧小弟弟小妹妹。
和過去相比,已判若兩人。
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份子,適當地分擔家務,
參與到家庭日常勞動中,
有助於孩子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
孩子長大後,他就會養成自然的行為傾向,
為自己、為他人做出更多貢獻,
分擔更多的責任。
增強獨立意識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
唯有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
我們將自己的愛、體力、
智慧和
經驗都教給孩子,為的是,
有一天能讓他們有內在的力量和信心離開我們。
孩子學會了自己吃飯,扣扣子,整理房間,
慢慢地,開始會做飯、掃地、洗衣服,
然後,升華至人生的每一個決定。
這是一次「痛並快樂著」的分離技能培訓。
孩子只有從心理上不再依賴父母,
才能
真正成長為獨立的個體。
03
我們理解了孩子做家務的重要性,
可內心依然充滿了矛盾。
對於父母來說,
能始終鼓勵孩子做家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首先,怕麻煩,怕孩子受傷。
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
我們多數人每天都很忙,通常為了圖省事,
會叫孩子起床,給他們扣扣子,
告訴他們吃什麼,穿什麼,不要碰什麼,
甚至直接幫他們全部弄好,這樣既方便又快捷。
其次,在情感上,
我們無法割捨和孩子的緊密聯繫。
我們還要剋制自己去提供幫助。
孩子小時候曾經很需要我們,
這種需要讓我們感到從未有過的滿足和幸福。
但是,當孩子
不再纏著你幫忙,
他獨立的樣子,更讓我們動容,不是嗎?
不以「為孩子好」的名義,
做本該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
是父母畢生的修行。
04
美國兒童教育家伊麗莎白·潘特麗,
曾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
設計出一份《兒童學做家務年齡表》,
明確列舉了孩子在不同階段應該學會的家務。
9-24個月,
可以讓寶寶自己拿湯勺吃飯,把臟尿布扔到垃圾箱;
2-3歲,
可以在家長指導下扔垃圾、幫忙取東西、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
還要學會喂寵物、取報紙、幫媽媽鋪床、把媽媽疊好的衣服放進衣櫃;
……
13歲以上,
要學會使用電器,會換燈泡、換吸塵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修剪草坪燈。
從生
理上而言,
做家務
其實是按照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
去完成相應年齡段所必須掌握的技能。
讓孩子完成相應階段的家務,
才能促進他在此階段的心理和身體成長。
家長能夠給予的最好的幫助和鼓勵,
就是承認並相信孩子有能力應對。
我們不能把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和懷疑,
投射到孩子身上,認為孩子也做不到,
事實上,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引導,
孩子們比我們想像的要優秀很多。
雖然我們不會故意阻止孩子發展獨立
和自主的能力,
但卻總在不經意間,
錯過了那些能夠幫助孩子獨立的各種機會。
作為父母,保護孩子的心可以理解,
但要學會避免過度保護,
學會對孩子的練習機會保持敏感,
學會向後退一步。
給孩子空間,給孩子鼓勵,但不插手,
讓孩子自己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在家務中,
培養孩子相信自己可以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自信。
作者:
竹子薔薇,大學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平台簽約作者。家有女寶一枚,願以畢生所學,伴女兒快樂成長。
※開團 | 這款M-cro輪滑鞋,風靡80多個國家,田亮女兒也在穿!
※孩子膽小、退縮、不合群,怎麼辦?
※孔子如何對待熊孩子?
※有一種體驗,比帶孩子旅行更長見識
TAG:凱叔講故事 |
※教孩子做家務,「懶媽」的孩子更勤快
※據說經常做家務,能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孩子做家務影響學習,育兒專家:不讓孩子做家務的愛,是糊塗的愛
※你的孩子會做家務嗎?做家務可以鍛煉孩子的思維!
※愛做家務的男人更好命
※揭秘美國孩子的家務清單:做不做家務的孩子,差距這麼大!
※男人做家務,家庭更幸福
※爸爸越做家務,孩子越幸福
※讓孩子做家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小孩不做家務,不懂爸媽的苦心!別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
※為什麼家務對孩子很重要
※猶太作家沙拉非常具體的「孩子家務能力栽培法」
※真正的好丈夫,會幫妻子做家務
※誰說家務只能媽媽做,爸爸做家務好處多多,對孩子和家庭更有意義
※經常做家務痴呆風險低
※愛做家務的孩子情商更高,家長正確引導要避免三個誤區
※孩子學習太忙了就不做家務?專家:這個年齡的孩子就該做家務活了
※小孩子做家務從家長那賺取零花錢,真的會影響孩子性格和發育嗎?
※逼孩子做家務的媽媽被贊優秀:優秀的母親都是男人寵出來的
※真正的好丈夫,從來不幫妻子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