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次DevOps平台的研發經歷,我的幾點收穫

一次DevOps平台的研發經歷,我的幾點收穫

做 DevOps 產品差不多三年了,中間經歷了諸多架構變遷、團隊變動、業務目標調整,終於在七月下旬,正式發布了 DevOps 產品的 5.0 LA 版本。這個版本從三月到七月,歷經大概 150 天,每個階段都面臨著一些痛點,在此與大家簡單分享。

先簡單介紹下此版本的主要特性:

此版本覆蓋了產品管理、項目管理、持續集成、自動部署、交付流水線、精益度量 6 個領域能力:

平台對外提供全面的開發運維一體化方案,已經受過大規模生產驗證。

平台不強調全自動,更傾向於在企業流程體系下,通過持續運營,提升生產效率。

平台與微服務、容器無縫融合,兼容不同基礎設施,為開發、部署等能力要求提供支撐。

寫在前面:不滿意隨處可見

每一次版本研發,看著前序版本,都特別不是滋味(一般開發同時會很通俗的講:「每次看到以前自己寫的代碼都想抽自己」)。

比如,之前的版本中太強調項目管理的敏捷,卻完全沒有考慮企業版本火車式的敏捷,記得去某個銀行時,客戶上來就問版本火車在 DevOps 平台怎麼支持?我承認,真的沒細想過。

再比如,之前的版本太注重基礎能力的建設,沒有太考慮 DevOps 要千人千面,把概念模型簡單粗暴的映射到界面設計中,是個很嚴重的錯誤。

諸如此類的錯誤還是很多,暫且先不自我批評了,回到現在這個版本,我們在研發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挑戰,是如何面對的。

三 / 四月:集成模型之痛

對於 DevOps 平台來說,核心價值在於將不同階段、不同工具有機串聯,數據打通(所謂橫向打通部門牆,縱向打通工具鏈),所以勢必要集成常用的一些工具鏈。

做集成類項目的同學都會比較清楚,集成類項目常常面臨以下三個難點:

集成類項目最大的難點是模型適配,比如禪道和 jira,都是項目管理工具,但底層模型區別很大,這就要求在集成時能夠抽象出通用模型,甚至要做一定的能力取捨,形成標準模型。

從技術來看,大部分三方工具都提供了 rest 介面或對應客戶端,但對於一些長任務調用,需要考慮非同步或者 CQRS 模式。比如 Jenkins 集成,通過 api 調用得到 key,後續通過任務 key 獲取 pipeline 狀態,也可以通過 pipeline 對 DevOps 進行 hook 回調。

從數據流來看,DevOps 平台現階段的比較現實的目標,是支撐 80% 的日常工作,很多專業工作還是要到原有專業工具上進行,所以在集成時,需要分清數據流向(哪些以查詢為主,哪些以操作變更為主等)。

舉個例子,對 Jira 的集成,DevOps 模型是這樣映射的:

可以看出,DevOps 做了不少取捨,同時引入了 jira 沒有的產品概念,來統一管理需求。而對於數據流,DevOps 在項目管理中更注重看板與項目報表(進度、效率、質量),日常工作還是建議在 jira 上去做,畢竟 jira 的工作流等能力非常強,不是某個新的項目管理平台能夠覆蓋到的。

通過不斷的抽象和調整,最終在這個版本里,集成了如下工具鏈:

五 / 六月:MVP 帶來的變化

這個版本屬於實施帶動研發,客戶要求月迭代上線,這對我們的計劃安排、研發質量等要求都很高,遵循 MVP 的交付尤為重要。

先說說何為 MVP,如下圖,要讓每個階段都能有可用的產品,全稱「最小可行性產品」。

但順著上圖不難看出來,其實從可重複利用的角度來看,MVP 的方式反而有一定浪費。畢竟造出的滑板車,在汽車產品上是完全沒用的。所以,如果是低質量的 MVP,後續耗費在迭代改進上的精力反而要更加恐怖(畢竟不是每個版本都是一刀切的)。

而對於大型產品來說,使用 MVP 交付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故事的合理分配(大小、優先順序等),回歸產品經理的本質,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中,會告訴大家如何找到最有價值故事,優先交付:

從意願角度來看,要做的故事往往是非常多的,在有限的時間裡都完成是不現實的。

從競爭角度來看,業界都不易做的,往往價值更高。

從自身能力來看,不要一味的盯著那些還沒有太好方案的需求,快速完成能做的。

當然,永遠不能離開 MVP 的本質,要保證每個衝刺後交付的版本都是可用的,讓大部分角色能參與進來。還有一句話,我覺得也很適合現在的大型產品研發模式:「think big, start small, do smart.」

結合上面的思路,在迭代過程中,我們對故事進行嚴格甄選,有機會大家看到我們產品時,會發現有些特性,在上面明顯花了不少精力,而一些比較普遍的特性,可能反而沒有做的很完善:

一種是我們認為理解較好的,我們會優先並花更多精力去做,比如自動化部署:參考了 oneops 設計,將邏輯部署與物理部署架構分離,通過在線部署架構的設計,再將其與目標環境或資源、以及具體部署策略等關聯。

拿標準的三層架構舉例,nginx+tomcat+mysql,開發環境中 tomact 部署單點,生產環境中 tomcat 部署集群,其實就可以做到一套設計,多次轉換形成最終的可執行腳本,完成整體應用的多環境部署。設計思路如下:

另一種是我們自認為有技術優勢的,比如交付流水線:因為我們有流程引擎組件,使得面向不同的企業交付流程,可以做到動態可配。比如某個企業流水線上,是有預發這一步的,又或者上生產前是需要人工干預和多級審批的,對我們來說會比較容易實現,最終參考界面如下:

正是在這麼一個個「有取捨「的迭代中,我們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了近 30W 行代碼的版本交付,並在每個月完成從測試環境到生產環境的發布。

七月:規模驅動工程優化

一直有客戶在問,你們的 DevOps 有沒有使用微服務架構?業務和技術上究竟是怎麼拆分的?

我的回答是:早在 1.0 版本我們採用過微服務架構,將其拆成了十多個領域系統,但在這個版本我們合了。

做事要有激情,但切勿激進。同樣是造車夢,馬斯克和賈躍亭,至少從現階段來看,結果是不一樣的。

對於我們這麼一家以產品為核心的公司來講,如果產品線和產品線之間採用太多不同技術棧,產品部門與事業部(服務部門)不能一起往前演進的話,即使某個產品技術棧很先進,缺無法讓公司所有人短期接受並掌控,就永遠做不到全面推廣。

話說回來也許有人覺得我們還是太保守,但事實確實如此,這沒法和互聯網或創業公司去比,傳統企業在技術演進路上肯定是相對慢一些的,更追求工程化和穩定性。

在 7 月,隨著外部項目的增多,DevOps 的實施面臨著更多工程化管理的壓力。如何從單一團隊負責交付,發展到多團隊配合?如何從孤立產品迭代,發展到企業版本火車交付?這些都是工程化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的思路一直是,從 BAPO 角度來解決問題:

業務角度:多產品形態,往往不同客戶的需求從大塊上來看就是不一樣的,有客戶要 CI,有客戶要 CD,有客戶要項目管理,所以面向不同的業務目標,產品需形成對外多形態、插件化。

架構角度:微服務、容器等生態逐漸完善,前端技術也變成了 react 與 vue 等少數之爭,這個時候我們對架構逐步升級,面臨的風險會更小。

流程角度:DevOps 強調持續迭代、持續交付,面對不同企業,細節流程雖有不同,但開發流水線,測試流水線,發布流水線這些卻都是必需品,所以可以通過流程梳理,形成落地實施規範。

組織角度:團隊加強配合和學習,比如與事業部部門的代碼共享,我們推薦使用 fork 模式,事業部逐步掌控,並能將一些實施過程中的優秀特性 pull request 過來,反向幫助提升產品。

後續:長期規劃、短期見效

如何讓 DevOps 平台保持生命力,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以下四點:

易擴展,平台作為企業產線的一部分,需要與大量的工具、平台交互,像攔截機制、hook 機制都必不可少,儘可能讓平台與更多能力串接,才能形成一條全周期的生產線。

可度量,MVP 強調快速推出,通過有效的反饋機制,為後續優化方向提供參考。DevOps 面向的部門和角色較多,千人千面的需求更為明顯,所以快速收集反饋,持續度量尤為重要。

連通性,這裡更強調數據的連通性,是否知道 jira 上的某個 task,花費了多少行代碼?是否知道 jira 上的某個 story,現在運行在哪台 server 上?這些都是數據聯通的例子,也是 DevOps 設計中最重要的一環。

標準化,或者我們也可稱為」最佳實踐「,也許現在還很難標準化客戶流程與規範,但在某些細分行業里,總會有一些榜樣企業或標準,平台更應該將這些標準作為規範落地,通過模板配置、流程配置,幫助客戶形成最佳實踐。

目前我們的 DevOps 還無法覆蓋全能力,比如測試管理與自動化,比如監控預警,都還需要逐步建立完善,從產品發展角度,我們更希望業務目標要大而全,但實現要快速見效(實現大而全,說實話確實也投入不起)。

最後分享下這個版本的主要功能矩陣,望大家對我們的一些經驗和產品能力給予建議或指正:

作者介紹

現任普元信息主任架構師。長期致力於 IT 技術研究、產品設計與開發、架構諮詢等工作,擅長 Web、OSGI、CI/CD、服務治理、雲計算等領域技術。對 DevOps、自動化運維、微服務架構有著濃厚的興趣。

本文系公眾號 EAWorld 原創文章,已經授權 InfoQ 公眾號轉發傳播。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測試工程師的大廠實戰秘笈
原來你是這樣的機械鍵盤!
從代碼層面優化系統性能的解決方案
如何提高程序員的職場核心競爭力?今晚直播抽機械鍵盤!

TAG:InfoQ |

您可能感興趣

Red Velvet完整體出擊《認識的哥哥》,她最近經歷了一次分手?
一次 MacBook 售後經歷
DOTA2被稱為dead game的兩大原因,第二個百分之99的玩家都會經歷
Vans,old skool系列,經歷過40年,依然賣到爆
KPOP十年SHINee、bigbang、2PM,經歷退團成員離世你的初心還在嗎
Tesla 不出電單車之謎竟與 Elon Musk 一次死亡經歷有關?!
那些曾經進入過 「Shadow Web」 的網民的恐怖經歷1
Reddit:最痛的經歷
目前為止最滿意的米其林經歷—Five Fields—沒有之一
Cherry:三次跨界,多重身份,她將每段經歷幻化為一個值得講述的小故事
從社交恐懼到創建AR APP, Anjney Midha經歷了什麼
HomePod經歷跳票之後 這次真的要來了 蘋果開始布局智能家居
記一次內存溢出的分析經歷 : thrift 帶給我的痛
angelababy發言分享自己的感觸與經歷,結果評論一邊倒
蘋果將推廉價IphoneX或售5000,網友:經歷過IphoneSE,不會再上當
滑板只懂Supreme和Palace?看完這些滑手不要命的經歷讓你在潮流界更上一層樓
LOL:Theshy手傷無法上場有「前科」 誰注意他在WE的經歷了
滑板只懂Supreme和Palace?這些滑手不要命的經歷才是真潮玩!
一次在Okex上買以太坊差點被坑的經歷
Big Hit練習經歷,FNC預備出道,《PD48》里這位小姐姐你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