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傳統的《村聲》報紙關停紙刊,到底是被什麼大勢所趨?
紐約的中老年人士最近可能有些感傷,因為當地時間22日,紐約當地報刊《村聲》周報宣布將終止發行該刊物的紙質版,為其62年的傳統媒體歷程畫上休止符。此舉也使《村聲》成為近些年紙媒倒閉潮中的又一朵頗具代表性的「浪花」。
互聯網時代,沒有傳統報刊能夠倖免
《村聲》創辦於1955年的紐約格林威治村,是第一個以新生藝術為導向的「非主流」報紙,主要刊載當前時事和流行文化,以及紐約城大事記和藝術評論。和其他小眾報刊一樣,《村聲》憑藉其獨特的新聞內容和形式成為前網路時代受人追捧的報刊,但這種特立獨行隨著互聯網的到來,反而成為了最常見的互聯網新聞報道形式,從「非主流」走向了「主流」,而其時效性卻未必有網路傳播更快,因此競爭力下降迅速。
在《村聲》關閉之前,今年7月,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城市報》也宣布關閉已經運營了40年的紙質周刊;與此同時,西雅圖的《陌生人》刊物宣布其紙刊從原來的每周發行減少為每兩周發行。
近些年的「紙媒關停潮」席捲的不只是這些當地、小眾的報紙,發行量更大的報刊也同樣難免類似遭遇。
2017年7月31日,阿根廷第一大英文報刊《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宣布徹底停刊,這家創辦於1876年、曾經揭露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阿根廷政府軍事獨裁的「報業傳奇」就此成為歷史。事實上,早在一年前,面對報紙發行不斷衰敗的現狀,《布宜諾斯艾利斯先驅報》曾嘗試自我改變,從日刊變成周刊,但最終沒能抵禦電子化潮流下紙媒在經濟收益上無力回天的厄運。
2016年3月26日,英國《獨立報》在發行了最後一期紙質報紙後也徹底轉型為電子報刊。《獨立報》擁有人列別洛夫(Evgeny Lebedev)表示,「報紙行業一直都在通過讀者的驅動發生改變,他們現在告訴我們,未來是電子化的時代。」據了解,截至當月,《獨立報》電子版已有每月5800萬月活躍用戶,已經實現了電子版的盈利。
不過,即便是網路時代的電子刊物,也需要應對日新月異的大眾閱讀趨勢變化帶來的挑戰。近幾個月,從Viacom的MTV新聞到默多克集團旗下的福克斯體育,再到其他電子新聞網站如Vice,Vocativ和Mic,都正在削減新聞編輯崗位上的人力,轉而投向視頻製作,因為相較於文字,視頻是一個更具「貨幣化」特性的內容,可以吸引更多受眾。
如何成為倖存者——找讀者爸爸
自從2000年以來,紙媒發行量不斷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並非什麼爆炸性事件,而是新聞行業在新時代的結構性轉移所註定要面臨的局面。
報紙廣告收益,1950年至2014年。
根據美國報刊協會的一項調查,2000年到2015年期間,全美紙質報刊的廣告收入總額從600億美元下降到200億美元,直接回到了上世紀50年代的水平。
其中,美國報業巨頭甘內特集團(持有《今日美國》等多家業界知名報紙)的紙媒廣告投放率下降了15%,麥克拉奇報業下降17%,論壇報業(擁有《洛杉磯時報》等)下降16%。而《華爾街日報》也面臨著大面積裁員和分部調整。
這些傳統媒體流失的廣告收益去了哪裡呢?2016年11月2日上午,《紐約時報》剛宣布其紙刊的當季度廣告收益下降19%,Facebook就在同日下午宣布其電子廣告收益增加了59%。這印證了風險投資家瑪麗?米克所表述的:觀眾正從大捆的紙刊轉向移動網路和新聞聚合器。
而互聯網的兩大寡頭Facebook和Google的廣告收入就佔了整個互聯網市場的一半以上。剩下的數十億美元的盈利池,則還有數以百計的其他全國性報紙試圖進入,「分一羹粥」,這其中就包括Buzzfeed,赫芬頓郵報網站,Vox,布萊特巴特新聞網等。這些正在或已經完成電子化轉型的報刊雜誌們所能吸引的讀者數量,是上世紀90年代的傳統報刊做夢都難以想像的。
這也給出了報刊業在電子化浪潮下的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回到受眾本身。在2000年,《紐約時報》的發行量佔到其總收入的26%,而到2014年,發行量所佔份額上升至54%(其中也包括電子訂閱數),這一數據在2016年底進一步升至60%,其中主要增加的是網路用戶,目前,超過160萬讀者下載並訂閱《紐約時報》的手機App。
《大西洋報》評論認為,報刊業的未來或許就是通過重返遙遠往昔的方式進行自我矯正。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吳修銘(Tim Wu)在其著作《注意力商人》中描述了報刊業廣告最初的形態:1830年代,紐約城最大的報紙的發行量也只有2600份,以每份6美分的價格售出。但當時一個名叫Benjamin Day的年輕商人卻決定以更低的1美分價格賣出,那甚至不夠印刷的成本。但Day認為,顧客才是他們的產品,因為只有低價吸引的顧客才能成為廣告的受眾。於是在1833年9月,Day首次發行了自己的報紙《New York Sun》。在兩年時間內,其讀者就達到2萬人,成為當時紐約城銷量最大的報紙。
如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報紙正在重返這個古老的「訂閱第一」的商業模式。只不過由於現代通訊設備的缺乏,1830年代只是地方報紙的全盛時期,而現在,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的新聞報道。據統計,在2004年到2014年期間,美國全國性新聞報道的工作崗位增加了60%,以投喂更多的潛在讀者。
點擊展開全文
※瑞典女自由記者慘死,但這不僅僅是一個驚悚犯罪故事
※抓住夏日的尾巴,浪一把
※靜物大片 瞬間
※在整容和修片文化泛濫的時代,美的定義是什麼?
※美財長夫人林頓為「炫富」道歉, 她是怎樣一個人?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