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可波羅來華之謎:他到底有沒有來到中國,為何記述和史實矛盾

馬可波羅來華之謎:他到底有沒有來到中國,為何記述和史實矛盾


史海爭鳴15:馬可·波羅有無來華

馬可波羅來華之謎:他到底有沒有來到中國,為何記述和史實矛盾

馬可·波羅

一直以來,我國的教科書上都是這樣描述的:

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漫遊東方各國,足跡遍布中國及其鄰近的亞洲各國,並在中國旅居達十七年之久(公元1275-1291)。他留下了《馬可·波羅遊記》,成為風靡一時的「世界第一奇書」,至今仍是暢銷書籍,已經五六十種不同的版本。

然而,數百年以來,一直有人對其人其書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據馬可·波羅的自述,他是威尼斯貴族,其父親和叔叔都曾到過中國,並得到過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忽必烈派他們返回歐洲拜見教皇,以便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他們兄弟二人完成任務後,又以教皇使者的身份重訪中國。這次,他們帶上了年僅十七歲的馬可·波羅。

這一年,即是公元1271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

他們從威尼斯啟程,經過地中海到過巴勒斯坦北部。此後,他們經過著名而又艱難的「古絲綢之路」,歷經小亞細亞、兩河流域、伊朗、阿富汗、中亞細亞,翻越帕米爾高原,到達今中國新疆境內,然後走過喀什、和田,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邊緣東進,到達敦煌,又經河西走廊的酒泉、張掖,斜向東北,前後費時長達三年半之久,終於於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到過上都。

他們覲見了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對年僅二十一歲的馬可·波羅十分的喜愛。而馬可·波羅也是聰明好學,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進了遊記之中。比如拿黑石頭(煤)當燃料,整個中國南部地區共有1200多個城鎮。這些記述在西方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們根本想不到中國竟然如此繁華,覺得匪夷所思,視其為奇談怪論。

然而,隨著中西方文化增多,書中的許多說法都被證實,人們對《馬可·波羅遊記》備加讚賞。然而,《遊記》中一系列的失實而又似是而非、誇大其詞的說法又讓許多中西方學者困惑不已。於是,有關馬可·波羅是否真正到達中國,就成了人們爭論的焦點。

馬可波羅來華之謎:他到底有沒有來到中國,為何記述和史實矛盾

《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遊記》中最大的疑點即是「襄陽獻炮說」和「揚州總督說」。

馬可·波羅在書中寫道,蒙古大軍攻打軍事重鎮襄陽城,但遭到南宋軍民頑強而又激烈的抵抗,久攻不下。馬可·波羅便獻計說,有一種武器威力非凡,裝置好後,可向城中發射大石,蒙古軍隊採用了他的建議,製造出了這種「投石機」,結果一舉攻下了襄陽城。

這件在我國的《元史》和波斯的《史集》中都有記載,但是提議使用這種新式武器的人卻不是馬可·波羅,而是一位從波斯來的回回人亦思馬因,此炮也因此取名為「回回炮」。

很顯然,《元史》和《史集》相互驗證,證實了亦思馬因獻炮的真實性,《馬可·波羅遊記》的記載顯然是不真實的。

而歷史上襄陽城破之日是在1273年,而馬可·波羅到達中國的時間是在1275年,他怎麼可能會在兩年前向元朝獻炮呢?這樣一來,人們就很是疑惑了,《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大?

遊記中還說,他曾接受大汗的任命,官位是揚州總督,在揚州長達三年。此事也不足為信。《馬可·波羅》的注釋者之一的玉耳也說:「揚州居帝國中心,地位重要,而且絕大多數為漢人。馬可·波羅治理此城三年,而不懂漢語,簡直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此時的他不過才二十三歲,到中國才兩年,絕不可能出任這樣高位的行政長官。

再說,揚州為十二省城之一,是元朝的大都會,總管是級別很高的行政長官,擔任職務長達三年之久,時間不可謂不短。然而,在浩如煙海的元代史料及《揚州方誌》中,卻找不到一條有關馬可·波羅擔任揚州總管的記載。

元世祖至正二年規定:「以蒙古人任各路達魯花赤(最高長官),漢人充總管,回回人充同知,永為定製。」這個規定已經說得非常的清楚,像揚州總管這樣的重任絕不可能落在馬可·波羅這樣的一位來自於西歐的洋人身上。

馬可波羅來華之謎:他到底有沒有來到中國,為何記述和史實矛盾

歷史名城揚州

除了以上兩點外,人們還提出另外的諸多疑點:

首先,十七年時間不可謂不長,然而,他卻把中國北方豐富多彩的景象描繪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面對對元朝皇帝的家譜不甚了解,許多地方是謬誤從生。

其次,中國極具特色的茶葉和漢字,以及各種文學題材,當時歐洲人並不了解,作為一本專門記述各種奇事的旅遊書,對這些隻字不提,很是讓人費解。

再次,馬可·波羅對中國許多地名都使用了波斯叫法。

根據這三點,許多人得出結論,說他並沒有到達中國,而是只到過亞的一些伊斯蘭國家,同許多曾經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和土耳其商人有過接觸,或者是看過波斯人的《導遊手冊》等。他就憑藉著這些道聽途說的資料,加上自己的想像力,加工合成了嘩眾取寵的《馬可·波羅遊記》。

可是,仍有許多人認為馬克·波羅來華證據確鑿,他們的主要論據有以下幾點:

一是對中國某些城市和建築,他有著相當準確而細緻的描繪,如元大都城的興建和建築格局,盧溝橋的建築工藝等。如果不是親見親歷,僅憑道聽途說是不可能寫成的。

二是遊記中記載了至元十九年三月發生的刺殺奸臣阿合馬事件,如果他當時不是身在京城的話,他的描寫就不可能如此詳實而事實,而且基本上和史實相符。

三是雖說在史料中找不到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的直接證據,但《永樂大典·站赤》條記載了至元二十七年八月尚書阿難答等上書,提到了「兀魯斛、阿必失呵、火者取道馬八兒往阿魯渾大王位下」的事。此事也從《蒙古史》和波斯《史集》中得到了驗證,而且三位使者的名字完全一致。這完全可以證明馬可·波羅確實在現實。而《蒙古史》和《史集》都是後人編寫和結集的史書,馬可·波羅是不可能看到的。

馬可波羅來華之謎:他到底有沒有來到中國,為何記述和史實矛盾

《永樂大典》書影

以上兩種觀點各持己見,而且都持之有據、言之成理。於是就有了第三種說法,他們認為馬可·波羅確實來到了中國,不過他只去過中國的北方,但沒有到過南方。所以,《馬可·波羅遊記》中關於大都的描述準確而具體,但南方城市的描寫非但沒有細節,而且流於公式化。而他在中國的十七年,並不像他在遊記中所說的地位很高,而是只是一個向忽必烈提供歐洲故事的小人物。當然,他也極有可能從來華的商人、旅行家和使臣那裡探聽得到各種小道消息。這樣一來,一半史實一半想像,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牽強附會的《馬可·波羅遊記》就成書了。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那麼馬可·波羅不遠萬里,歷盡艱辛來到了中國,第一次向西方系統地介紹了東方,這是東西方交流史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是西方探索東方世界的先行者,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旅行家和探險家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讀古典 的精彩文章:

對對子雜談,究竟什麼樣的對聯算是上乘之作?為何現代人寫不出來
何謂六道輪迴?為何說靈魂不滅,究竟是什麼在六道中輪迴
三國第一陰謀家——司馬懿手段如何,為何會成為小說家筆下的小丑
拖垮諸葛亮、篡權成功,司馬懿究竟有多厲害?陳壽為何不給他作傳
追尋徐福的足跡,探尋日本的徐福文化,他真是日本的首位天皇嗎

TAG:慧讀古典 |

您可能感興趣

史記記述了匈奴的一個重大秘密,但漢朝人總不承認,這是為什麼呢
蔣介石晚年孤獨記述,敗逃台灣不恨主席,這三人才是他慘敗的根源
商朝的甲骨文里為什麼沒有夏朝的記述,夏朝究竟去哪了
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是殺人惡魔?看看《明史》這些記述一定會明白的
清穆宗同治帝死因之謎:笑看筆記中的宮闈記述
蔣介石與結髮妻子毛福梅有無感情?蔣介石的日記是這樣記述的!
從辛德貝格的記述中,我們能發現怎樣複雜的日本人性?
三大資料記述美人魚被目擊的詳細細節,美人魚可能真實存在?
顧炎武為何值得我們記述
《洛陽伽藍記》中記述的佛塔是怎樣的輝煌壯觀?
觀音菩薩出家日是哪天?佛經中記述的觀音菩薩身世
俄羅斯教科書上如何記述他們侵佔外滿洲的歷史?
燕姞夢蘭,《左傳》中記述的有關蘭花的故事
《逝去的武林》重點記述的武痴,一生的武學精華都在這裡!
這首詩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記述了遊覽道家聖地的感受
印璽記述:皇帝御璽上的璽文寫的是什麼文字?
佛經中關於觀音菩薩身世的記述
魯智深坐化,死得蹊蹺,這位大科學家記述的事更加離奇
記述史實與傳聞的著作《韓詩外傳》
平行記述巨變與創痛的賈樟柯,獨特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