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30歲以下正教授大盤點,誰會是下一個顏寧,盧柯?

中國30歲以下正教授大盤點,誰會是下一個顏寧,盧柯?


Aug.


25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在他們當中日後必將會走出下一個「顏寧」、「盧柯」,這些90後和准90後的年輕人,就是中國科研的未來。







最近「傑青」「優青」名單紛紛出爐


幾百名中青年學者名單湧入眼前


作為

中標率極低



年齡限制極為嚴格


科研領域兩大台階


讓人們不得不感嘆


誰說搞科研註定了大器晚成?




比如最近火爆網路的


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克服豬器官移植到人體關鍵性難題的


哈佛美女博士楊璐菡


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80後







其實像楊璐菡這樣


年輕有為的科研學者


在中國還有很多




但是


還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在別人博士剛畢業的年紀


就已經拿下了


國內知名大學正教授的職位



下面且看


國內Under 30教授大盤點 



劉明偵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1990年5月17日出生,重慶人






18歲

進入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學習


21歲

以全系第一名畢業


22歲

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


23歲

Nature發表論文,


24歲

拿下牛津博士,


25歲

入選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被聘為教授,


26歲

入選第十二批「青千」,牽頭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中心」,助推電子科技大學化學學科成功進入ESI前1%。





每一年都創造出了


常人十年也難以企及的成果有木有




履歷亮瞎眼也就算了


小姐姐人還長得如此美膩




 





讀博期間,她所在的團隊主攻以

鹵化物鈣鈦礦材料為核心的太陽電池器件

。她在《自然》正刊上發表的這篇文章,完全摒棄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結構,利用真空氣相沉積的方法製備了高效的平面異質結構的鈣鈦礦太陽電池,為該電池的科學研究帶來了全新的認識。




僅三年時間,Google 學術目前引用量已超過2700次,成為鈣鈦礦太陽電池領域內他引次數最高的三篇論文之一。




23歲的劉明偵博士也成為

在Nature上第一作者發表論文最年輕的中國女學者。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5年,為了搶時間,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實驗,鑽在實驗室里十幾個小時。」

劉明偵說,「到2013年4月底終於實驗成功了。」從研究材料到發表論文,劉明偵僅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搶在了本領域的最前端獲得研究成果。




2015年10月10日,劉明偵正式成為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與該校簽訂協議到微固學院工作。劉明偵說,

作為重慶人,一直有濃厚的川渝家鄉情結,她願意放棄在英國的職位回到中國,來到電子科技大學,下定決心要為學校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盡自己的力量。






楊樹

浙江大學教授






1990年6月5日出生。16歲考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專業,2014年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

2015年獲得香港科技大學PhD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每年僅三位獲獎者),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訪問助理教授。

入選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計劃,被聘為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樹的研究領域為下一代高效率能量轉換系統中的GaN半導體器件核心技術及物理機理,

已在TED、EDL、IEDM、APL等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40餘篇。

作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被包括美國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等著名學者,以及Infineon等國際領先半導體公司多次引用和正面評價,多次被Compound Semiconductor和Semiconductor Today產業雜誌專題報道。




楊樹博士非常低調,面對90後教授的光鮮頭銜,無數記者想要採訪她,她都委婉地拒絕了,給出的理由是,

「希望能夠給我一些空間專註於工作。」

甚至網路上能找到的女神照片也都少得可憐。







有記者聯繫了楊樹本科畢業設計導師,長江特聘教授、復旦微電子學院的劉冉教授。




劉冉說,他一點也不意外楊樹入選「青年千人計劃」,因為她在博士期間的學術表現很亮眼,「發表的文章檔次、水平都很高。」

楊樹考上復旦時才16歲,但劉冉並沒有看出她比其他同學小。相反,他覺得楊樹無論在研究還是待人接物上,表現得更加成熟。


 


陳敬教授是楊樹在港科大的博士導師,他對這個得意門生的評價是,

「極為謙虛及易於合作的學者」。「(楊樹)具有極為出色的理解能力和物理直覺,思維縝密,基礎紮實。在導師及博士後的指導下非常快速地找到問題的核心。」 



顧實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1990年9月出生,2011年獲得

清華大學物理學和數學雙學士學位

,2016年獲得

賓夕法尼亞大學應用數學與計算科學博士學位

,並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薩特思韋特神經影像實驗室和賓夕法尼亞大學複雜系統小組進行博士後研究,

是目前全國最年輕的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




主要研究成果發表於

PNAS,NatureCommunications等國際頂尖期刊

;曾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美國科學基金委、美國自然基金委的多個項目;

受邀擔任Cell等國際期刊的審稿人。




顧實大學期間的成績就非常亮眼,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他都拿了一等獎

,大四那年他與同學組隊參加

首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拿下了全國第一(唯一的一個團隊金獎)。






隨後賓夕法尼亞大學全獎直博,師從DanielleS. Bassett教授和JamesC. Gee教授,主研神經網路科學。




博士期間,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將網路控制理論引入結構化的大腦網路解釋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關於結構性腦網路的可控性研究》。這篇論文,在業界取得了很好的評價,為結構化的大腦網路解釋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此外,他還通過協同工作探索功能化的大腦網路的初期發展問題,在PNAS上發表了相關論文。



宮勇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教授






1989年出生,

中組部第十三批「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

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7年宮勇吉以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總分全國第9名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保送北京大學化學系。201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得本科學士學位。




2011.08-2015.12在

美國萊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Ajayan教授。




2016.03-2017.05在

美國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Yi Cui教授。




最近5年,

在材料學相關領域以第一作者、並列一作或通訊作者發表頂級期刊20篇

,包括nature materials, nature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




外以共同作者的身份發表論文共60篇左右

,包括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




引用次數超過4000次,H因子28

,成果多次被Nature, Nature Materials、NatureNanotechnology等著名雜誌專題報道。




申請美國專利2項,並多次受邀為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AdvancedMaterials, Nano letters等雜誌審稿。






 

劉路

中南大學教授






1989年出生,雖然他也只是個准90後,但在2012年就已經被中南大學破格聘為正教授級研究員。他是「中國最年輕的教授」,也是最特別的教授 —— 

本科畢業僅一年後,就以碩博連讀在讀生的身份成為教授。




這一切都是因為在大三時,他憑藉多年的積累以及科學的靈感,僅用一晚就解決了英國數理邏輯學家西塔潘(Seetapun)於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困擾國際數學界多年的難題「西塔潘猜想」, 震驚國際數理邏輯界。




2011年9月16日,

作為亞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他應邀出席美國芝加哥大學數理邏輯學術會議,並作了40分鐘報告

。2012年,年僅23歲的劉路與發現人類迄今為止所知最大黑洞的美籍華裔天文學家馬中珮、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華人王贛駿教授、羽毛球世界冠軍林丹等11人一起摘取了鳳凰衛視授予的「影響世界華人」獎盃。






面對劉路22歲即被破格聘用的事件,有人發出「獎勵太過」的質疑,還有人表現」傷仲永」的擔憂,但

劉路並沒有因為名利雙收而停下科研的腳步。他還在用自己的努力在攻克數理邏輯的道路上前進著。

他其中一篇名為《避免計算——閉集上的所有成員》的論文,已通過國際數學權威雜誌《美國數學學會會刊》評審,進入發表流程。該雜誌評審認為,

作者「發明了一個全新的技術……是計算理論和相關領域近年來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董雷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1988年生,與此前爆火於網路的「浙江大學最年輕教授、博導」陸瑩瑩同一批入選青千

(由於浙大迫於壓力澄清了陸瑩瑩教授稱號,目前其僅為研究員,因此不在本次盤點之列)。




董雷霆17歲考入廈門大學

,本科畢業後進入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碩博連讀,2013年3月博士畢業留校,做助理研究員。後受聘於河海大學力學與材料學院,暫定為副教授職級。

2015年10月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系教授、博導。







河海大學引進董雷霆的人事處處長尹虔頎這樣評價他:

「他有幾個方面很牛:首先是學習經歷很連貫;第二,他在美國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學位;此外,他從碩士到博士,先後經歷兩任導師都是美國工程院院士。」




天賦、刻苦加上引路人,讓他比同齡人成果表現更為突出。

「藉助導師團隊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他參加了很多國際學術會議、接觸了不少學術大師,這是我們看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董雷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裝備結構與材料模擬設計方法,

近5年內發表第一作者/通訊作者SCI索引論文30餘篇,5篇曾入選ESI高被引論文,SCI他引300餘次。

目前擔任國際計算與實驗科學工程大會Theme Leader, 20餘個SCI期刊審稿專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千人計劃專家評審庫成員,並曾擔任美國陸軍研究室項目評審人。2015年獲得CMES Outstanding Young Author Award,2017年獲得ICCES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鄭鵬


南京大學教授







1987年出生,經由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計劃引入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鄭鵬可以說是

「南大製造」

。2004年,鄭鵬考入南大化學化工學院化學系,2005年至2008年,他進入南大匡亞明學院繼續攻讀化學,2013年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和分子醫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其中Nature Commun. (1篇)J. Am. Chem. Soc.(4篇) Angew. Chem.Int. Ed.(1篇)。




2015年剛由青千引進成為南大的教授的時候,網路上很多人戲稱鄭鵬為「最年輕的學霸教授」,但生性謙虛內斂的他對此讚譽卻表示「壓力很大」。




在他看來,自己

之所以成為入選「青千」的人中「最年輕的」只是巧合

,「國家青年千人計劃的對象就是海外年青的學者,所以其實大家年齡都不大,有很許多30歲左右的入選者,恰巧我比他們還小個兩三歲,就成了最年輕的。」鄭鵬繼續解釋說,

他個人認為做科研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也不是做什麼就一定會成功,自己大二時就進了實驗室開始做與科研相關的事,為後來的碩士博士起到了很好的鋪墊,所以自己實際上用的時間並不比別人短。

或者說只是因為自己比較幸運,「遇上了很好的導師指導,才少走了很多彎路,比較順利」。




在實驗室里待了十年,鄭鵬始終認為做科研、做學術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

「做學術就是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探索未知的領域,別人都不知道的,你是世界上第一個知道的;如果做的實驗結果證實了我的設想,會欣喜於自己當初的想法和判斷是正確的;即使發現和自己想的不一樣,也能認識到自然界的奇妙,有很多東西是未知的……




從當初


88年的陸瑩瑩被聘為浙大教授


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


到如今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在科研領域嶄露頭角


開始登上頂尖學術舞台




在他們當中日後必將會


走出下一個『顏寧』、『盧柯』


這些90後和准90後的年輕人


就是中國科研的未來







最後插一句小編的OS:


看看別人的二十幾歲


在等自己博士剛畢業的年紀


人家都是正教授了


啥也不說了


掩面遁走。。。。




—THE END—





?

來源:科學指南針服務平台(ID:sciclubs)。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延伸閱讀 


??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普通家庭的孩子,養成了富二代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在朋友圈戒掉了情緒?

??我那些從不買單的公務員同學

??一個人閱讀什麼,可以看出他的品味

??《新世紀社交禮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從日常的「洒掃、事長」做起,清華老師在開學典禮上的一席話,句句說到了心坎上!
清華做的這件值得稱讚的事情,其實已經堅持20年了,希望全社會都充滿這樣的人文關懷!
你有一些「不合群」的經歷嗎?
年輕人成長中的四個關鍵詞(深度好文)

TAG:灼見 |

您可能感興趣

英國教授: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5000年了他們還這麼強
她長得其貌不揚,二婚嫁大54歲教授,恩愛14年,今42歲身家上億
中國唯一一個教授縣:擁有31個「教授村」,走出了4000多名教授
30歲到60歲生命的這個時間段「最可怕」!洪昭光教授有五句話想給您
洪蘭教授:從來沒有3歲定80,也沒有起跑線
陳賡大將子女今何在?四子一女,個個都是精英,3個少將2個教授
那個連續15年看空中國房價的謝國忠教授 如今看漲了……
1930年一部美國電影在上海上映,復旦一教授到場,中國人都很憤怒
16歲考上哈佛,25歲成最年輕教授,他是美國史上最難抓的瘋子 沸點小姐妹 9月4日
140年前,日本窮人只能買剩飯吃,洋人教授卻用十個字讚美他們
康熙年間,一個中國人成了羅馬的教授,這個人是誰?
樓市下跌難,教授:未來20年房價上漲三四倍,這都屬於正常
他是教授的教授,留學13年卻沒有一個學位,會22種語言
教授1-2歲寶寶語言過程中,掌握這3個點是最重要、最基本的
2020年我們將擁有342艘軍艦?西方教授:這個數字完全低估了中國
那位站著上課直到93歲的教授走了,曾創造多個「第一」
43歲大周,凌晨6點,躺在監護室的病床上,為啥教授說這是必然的
92歲教授「鶴髮童顏」,他沒吃過人蔘,但每天都吃這2個東西,其中一個我們都吃過
36歲升教授,38歲成博導,師從歐陽中石,一直努力在書法的路上!
虎父無犬子!陳賡大將的5個孩子,3個是少將,2個當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