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的海禁有何不同?最大區別一個坑國一個坑民
文/寂寞的紅酒
海禁是我國明清時期實行的一系列限制海事活動的政策,這種政策造成了中國與世界的隔絕和脫軌。雖然兩個朝代的海禁大同小異,不過兩者還是有很多明顯區別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明朝實行海禁主要是為了防止倭寇和金銀外流,而不是禁止國際貿易。明朝的海禁禁止的是民間互市貿易,以此來推行官方主導的朝貢貿易。這種朝貢貿易在鄭和下西洋活動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國家通過這種壟斷貿易賺取了巨額的利潤。不過這種違背市場規律的壟斷很快被民間走私所摧毀,造成倭患和走私愈演愈烈,明朝的朝貢貿易體系名存實亡。最終在隆慶時期,明朝不得不開關貿易,開放了月港,允許民間百姓販運東西洋。而清朝的海禁主要是出於防漢制夷的政治考量,同時打擊反清復明勢力。因此清朝的海禁非常嚴厲,尤其是在入關後的2年里,清政府實施了殘酷的海禁和遷界令,讓沿海地區變成了無人區,導致沿海地區經濟的大倒退。不過在康熙後期海禁被解除了,清朝較大範圍的開放了民間貿易,雖然官方的貿易口岸有4個(主要面向西方人),而實際貿易口岸有100多個(主要面向東亞和東南亞)。乾隆時期,由於英國人的搗亂,清政府撤銷了寧波、泉州、松江三個海關,所有與西方人的貿易都被趕到了廣州,所以造就了盛極一時的廣州十三行,也催生了世界首富伍秉鑒。
第二,雖然明朝和清朝都實行海禁,不過明朝的海禁不死板,和西方的交流仍然在維持,特別是明朝對西方的科學技術和先進文化不排斥。隆慶開關後,明朝已經和世界重新接軌。明朝不僅通過海禁賺取了大量的白銀,而且利用傳入的西方先進技術和科學文化,實現了軍事的革新和對世界的新認識,海防也大為鞏固,在和葡萄牙、英國、荷蘭等西方殖民者的交鋒中都佔了上風。而清朝海禁雖然有所鬆動,但仍然奉行閉關鎖國政策,非常死板,造成了中西交流停滯,中國逐漸和世界脫軌,最直接的就是體現在軍事技術上,腐朽落後的清軍仍然拿著乾隆時代的武器,在西方的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英國人用火炮輕鬆的轟開了清朝的國門,迫使清朝割地賠款,開放口岸,逐步淪為半殖民地。
第三,明清的海禁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沒有完全隔絕對外貿易,都保持了一個對外聯繫的窗口。明朝開放了月港,清朝有廣州十三行。不過二者有本質的區別,明朝開放月港,是在政府主導下有限度的開海,政府拿了小頭,商民拿了大頭,肥了個人坑了國家。而清朝實行官府特許經營,肥了國家,卻坑了百姓。
點擊展開全文
※清朝很多方面比明朝還要強,為何朝鮮服明不服清?
※明朝火器已經十分發達,為何清朝火器造的那麼爛?
※二戰沒有英美的幫忙,蘇聯能不能打敗德國?
※隆慶開關就開了月港一個小港口,為何世界白銀都向中國流
※德國入侵蘇聯蓄謀已久,為什麼前線的德軍連冬裝都沒有?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