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風聞言事」是職責不能怪罪,科場舞弊唐伯虎徐經必須承擔

「風聞言事」是職責不能怪罪,科場舞弊唐伯虎徐經必須承擔

上接唐伯虎在牢中被拷打,「四大才子」之首真的冤嗎

這個考題很偏,許多人都不知道用典何處,所以,許多考題答的是驢唇不是馬嘴。考題中「曠世而見」的四位「豪傑之士」,乃指張載、楊時、陸九淵和許衡。 「有從事於《小學》、《大學》,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是說許衡,其來源是元朝儒生劉因的《退齋記》。

許衡(1209——1281)字仲平,初學佛道,後成為程朱理學代表。至元七年(1270),因上書「論列阿合馬專權罔上,蠹政害民」,世祖忽必烈不聽,之後便「謝病請解機務」辭官中書左侍郎,專門教授蒙古子弟理學。

而劉因(1249——1293)對許氏自請罷中書執政而就國子之舉,甚為不滿,故作《退齋記》譏諷許衡。

知道了這個典故,考生門才能以典故為基礎進行八股文。而這時,程敏政忽然想到,在沒有當考官前,曾經和唐伯虎、徐經說過這個典故。因此,他立刻對旁人說:這兩張卷子一定是唐寅和徐經的。

此言一出,就像是長了翅膀一樣,流遍了京城。頃刻間,流言四起。本來,鄉試的時候太子洗馬梁儲就四處誇獎唐伯虎,說他新科狀元必屬唐寅。並且向主考官程敏政進言「仆在南都得可與來者,唐寅為最;且其人高才,此不足以畢其長,為君卿將異之」。如此誇獎,連程敏政都為之好奇。這也難怪,任何時代都需要輿論先行,兩篇稿子難分伯仲,誰的名聲大就可能誰排第一。為此,深深喜歡唐伯虎的梁儲自動為之推薦也是情有可原。除了為國舉賢外,對於私人利益也有好處。唐伯虎得了狀元,日後登台拜相的可能都會有,對他的好處也自然多多。

再加上,徐經、唐伯虎的高調進入官場,拜望程敏政、李東陽等現象也確實多次出現,朝堂內的許多官員對此都狐疑不止。

「風聞言事」並非空穴來風

當然空穴來風本意是指有根據,而今天大多數人則認為是毫無根據。根據「從俗原則」,這裡的空穴來風指的就是「毫無根據」。

之所以要說「風聞言事」,其實是為了給唐伯虎案件中的「檢察官」說說話。當然,本人還要為都穆多說幾句話,限於圖書布局考慮,都穆沒有陷害過唐伯虎的各種論據會在第四節進行詳細闡釋。

至今仍然都有許多論者對戶部給事郎中華昶等言官的舉證不仔細進行鞭撻,說他耽誤了唐伯虎等人。然而,熟悉歷史特別是監察史的人來說,華昶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自武則天正式(其實早就存在了)提出「諫官、御史得以風聞言事,自御史大夫至監察得互相彈奏,率以險詖相傾覆」。其實,「風聞言事」主要是因為:對於官員的各種腐化、劣行,首先是通過奴僕下人、親屬的對外的無意間的宣講,之後傳播到民間,之後受到監察御史的注意。

當然,既然是民間流傳,自然有真有假。但是,監察御史的職責就是向上告知民間的這種觀點,至於是否是真的,則由監察機構去考察。華昶的問題就在於他太絕對了!寫得文章太好了!把問題說得太嚴重了!

國家求賢,以科目為重,公道所在,賴此一途。今年會試,臣聞士大夫公議於朝,私議於巷:翰林學士程敏政,假手文場,甘心市井。士子初場未入,而論語題已傳誦於外;二場未入,而表題又傳誦於外;三場未入,而策之第三四問又傳誦於外。江陰縣舉人徐經,蘇州府舉人唐寅等,狂童孺子,天奪其魄,或先以此題驕於眾,或先以此題問於人,此豈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容?

徐經

陳待罪言職,有此風聞。願陛下特禮部場中朱卷,凡經程敏政看者,許主考大學士李東陽與五經同考官重加翻閱,公為去取。俾天下士就試於京師者,咸知有司之公。

此言一出,孝宗皇帝立刻將徐經、唐伯虎押入大理寺。更關鍵的是,此時,朝堂上有人想將程敏政取而代之(翰林院副掌院傅瀚),而程敏政平日里自負才學甚高看不起同僚,史載他「才高負文學,常俯視儕偶,致為人所嫉」。到了問題一出現,連多年的同僚如李東陽都閉目躲在一旁。

可以想見,在政敵的唆使下,徐經和唐伯虎受到了怎樣的折磨。最終,徐經招供,說買通了書童得到了考題。皇帝此時命當時的第一主考、文壇領袖、大學士李東陽的查看卷子,是否程敏政挾私。

李東陽奉命會同五經同考官審查程敏政看過並擬取中進士的朱卷,結果徐經、唐寅的卷子並不在其中。李東陽便上奏:「日者給事中華昶劾學士程敏政私漏題目於徐經、唐寅,禮部移文,臣等重加翻閱去取。其時考校已定,按彌封號籍,二卷俱不在取中正榜之數,有同考官批語可驗。臣復會同五經諸同考連日再閱,定取正榜三百卷,會外簾比號拆名。今事以竣,謹具以聞,幸下禮部看詳。「(《明孝宗實錄》卷一四八)

然而,就在官場的李東陽卻不下結論,推脫六二五,他說「尚書徐瓊等以前後閱卷,去取之間及查二人朱卷未審,有斃與否俱內簾之事,本部無從定奪。請仍移原考試官徑自具奏別,白是非以息橫議。」(同上)

皇帝聽罷大怒,「得旨華昶、徐經、唐寅皆被錦衣衛執送鎮撫司,對問明白以聞不許徇情。」(同上)

其後,以文敘倫為首的三百明進士參加殿試,由劉健、李東陽、謝遷、李傑、焦芳、王鏊、周經、馬文升、白昂、徐貫、閔珪、焦芳詹、屠滽、元守直、王軾為殿試讀卷官。會試勝利完成。

之所以提到參加殿試的進士們和考官,就是為了說明:有些人在論述這次考試的時候都在說,考題偏許多人答不上來。其實未見得,例如這次殿試的舉子們中就有名垂宇宙的大哲學家、大軍事家王守仁(王陽明)。不能為了弘揚唐伯虎,便將數萬舉子都說成蠢笨之人。

程敏政

會試的事情完了,唐伯虎的案子卻陷入了兩難境地。該如何辦?

徐經有錢人。唐伯虎與主考官特別是程敏政、吳寬、王鏊等人關係很好,特別是後兩個人還是同鄉前輩,既有錢又有人,從古至今這種情況下,都很令人懷疑做私舞弊。全天下的舉子都憤憤然。

其後,工科給事中上奏,提出了解決辦法:他的解決辦法,在《明孝宗實錄》卷一四八中有所展示:

「工科都給事中林廷玉,以嘗為同考試官與知內簾事,歷陳敏政出題閱卷取人有可疑者六,且曰『臣于敏政非無一日之雅,但朝廷公道所在,既知之不敢不言,且諫官得風聞言事。』,曰『昶言雖不當,不為身家計也。今所劾之官晏然如故而身先就獄,後若有事誰復肯言之者。但茲事體大勢難兩全,就使究竟得實,於風化何補。莫若將言官、舉人釋而不問,敏政罷歸田裡。如此處之,似為包荒,但業已舉行又難中止。若曰朋比回護顛倒是非,則聖明之世理所必無也。」

林廷玉開的方子簡單地說就是:言官「風聞言事」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不能因此治罪。如果治罪了,以後再有貪贓枉法的事情,誰還會舉報?要知道官員的壞事往往是從民間先傳來,其後官員重視。然而,既然是「風聞言事」就會有搞不清楚的地方。

科場舞弊這件事情全天下的士子都知道了,而且都擔心官官相護把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為了維護皇帝您的尊嚴,為了維護考試的尊嚴,只能犧牲程敏政和兩位舉人了。

明孝宗

唐伯虎的桃花運被他劫走,卻不想桃花大劫降身,寅真幸運

琉球本來是中國的藩屬國,為啥就成了日本的沖繩

周總理16歲時寫的半部武俠小說《巾幗英雄》到底在說什麼

真逗,有人竟然說英國晚清時期殖民中亞五國很容易

宋代積貧積弱說法是對的,說它錯的人是沒搞明白這個問題

牛皮稅也要收?五代十國為了軍費什麼稅都敢收

1957年美國州長對總統叫囂:你有美軍我有警衛隊!101師上

中國歷史和未來面對的灰犀牛,我們該怎麼樣應對?

死不認清朝是中國政權是對明朝的污衊,兼論滿族女真通古斯的關係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真逗,有人竟然說英國晚清時期殖民中亞五國很容易
清軍入關與自然災害無關,亡於吏治、信仰缺失及好制度丟失
由駐馬店滅蝗,談一代雄主朱棣向蝗蟲宣戰
琉球本來是中國的藩屬國,為啥就成了日本的沖繩
宋代積貧積弱說法是對的,說它錯的人是沒搞明白這個問題

TAG:坐古談今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場舞弊案,三爺為什麼不敢出手,偏偏讓李紱去找李衛?
文在寅涉嫌選舉舞弊,韓檢方表示沒法調查!
清朝科舉舞弊案中處死的職位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你確定還要舞弊
唐伯虎:被舞弊疑案重創的人生
唐伯虎考場舞弊案真相是何?「江南第一才子」的名聲竟是假的?
追究商業賄賂型舞弊行為行政責任的可行性探究
「誠實」的總統林肯競選也曾舞弊,造假入場券,政治賄賂封官許願
一品大員縱容舞弊,皇帝:斬了,官員毫不著急的說:皇帝必會改判
古代科考舞弊花樣有哪些?唐伯虎被牽連,「貢院」成了「賣完」!
反舞弊和監察必備七種能力
宋朝科舉制度的弊端,徇私舞弊,為非作歹
辛巴威大選引發騷亂:現任總統宣布獲勝,反對派指責選舉舞弊
塞錢就能進常青藤名校!絕望主婦女主演承認幫助孩子舞弊
涉嫌在非洲營私舞弊,法國富豪被拘留
清朝歷次科舉舞弊案中,被處死的職位最高的官員是誰?
魯迅祖父的科場舞弊案是怎麼回事?一個愚蠢的下人,改變周家命運
國家挑才講究的是真才實學,公平競爭,為何舞弊科場?
在清朝道咸年間 為何科舉舞弊的現象特別嚴重?
明清文人為獲得功名在科場舞弊,作弊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
古代科考舞弊花樣有哪些?唐伯虎被牽連、「貢院」成了「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