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糾結習慣的養成,根本原因來自父母!

心理學家:糾結習慣的養成,根本原因來自父母!

常常會在生活里聽見這樣的對白:「可樂的口感我更喜歡,可是果汁更有益健康」;「明天Party我選好了兩件裙子,一個端莊一些一個俏皮一些,到底選哪個好呢?」......太多這樣的選擇題,讓我們產生了糾結的情緒。還有些時候雖然已經做出了選擇卻還是會後悔,想像著當初如果選擇另外一種可能應該會更好一些。長此以往每當遇見選擇的時候我們都會感到糾結,便會養成考慮更多的習慣,事事小心。適度的緊張感會給人帶來激勵的情緒,但當這份緊張過於嚴重就會產生相應副作用了。

一個心理過程

選擇哪個放棄哪個是一個不斷進行對比的過程,最後的答案一定是經過大腦綜合考慮後選用的。影響選擇的因素可能是理智的對比也可能是情感的使然,比較的時候會把這些備選答案按照自己需求的順序排列起來,再綜合後續的發展最終敲定。一些情況下,在選擇某個答案了以後有時還會考慮一下是否需要留有一些替補選項,以用在不時之需。但很多時候我們選擇的時候會根據第一感覺,比如看好了某件裙子就看不進其它樣式的了。

在不同人身上體現不同

有的人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另外一些人卻難以抉擇,這是為什麼呢?從糾結角度出發,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人:一種人界限清晰黑白分明,而另外一種人沒有明顯的界限,常常含糊其辭。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越容易出現糾結情緒的人越容易陷入矛盾。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灰色態度的想法會顯得更加成熟,面臨一些不能簡單獲得答案的問題時他們會採取一些拖延或是模糊的方式來迴避問題。

來自父母的影響

如果孩子的父母性格是猶豫不決的,受到父母的影響孩子也容易在一件事情上糾結反覆。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如果父母生活中展現的是黑白分明的狀態,則孩子也容易養成乾脆果斷的習慣。灰色地帶的人相對來說更喜歡事情處於舉棋不定的狀態中。比如像女生表白過卻不想知道對方的答案,是一種心存希望卻又害怕被拒絕的心理。也有一些人產生糾結是因為崇尚完美主義,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就會讓他們非常焦慮。

點擊展開全文

心理學家:這9種手勢出賣了你
心理學家:這3個小細節會徹底暴露了你的內心想法!
人類最難以抗拒的8種心理現象——第7種大多數人的選擇很愚蠢!
心理學家:真正幸福的人有這12種生活方式,第3種最難得!
心理學家:痛苦的記憶最難忘記,6種方法可以徹底忘記痛苦!

TAG:清墨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學:想要自信,請逼自己養成這三個習慣
養成好習慣,健康自然來!
心理學家:養成這三種習慣,能騙你的人將越來越少!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怎樣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生活中應該養成的好習慣!養成這些好習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心理學家:養成這三種習慣以後,能騙你的人將越來越少
這些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父母不要給孩子養成愛攀比的習慣
養成好習慣難,養成壞習慣易,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
幸福女人的這些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父母必讀:培養孩子自覺做作業好習慣的四個步驟
在成為母親後,我慢慢地習慣了自己的厚臉皮
你身上遺傳的不是父母的肥胖,而是父母的不良生活習慣!你們覺得呢?
怎樣培養孩子回家做作業的好習慣,家長必看!
寶寶養成良好習慣從父母開始
保持幸福的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這個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如何讓自己,養成堅持跑步的習慣
父母要讓孩子養成這四個小習慣,對孩子的成長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