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島的真實生活

海島的真實生活

新媒體編輯 / 新星

作者 / 劉榮

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與陸地文化遺產類似的海島文化遺產,同樣面臨著被破壞和消失的窘境,進而對人類文化記憶、文化傳承造成無法彌補的裂痕。近年來,由於陸地資源短缺、人口膨脹、環境惡化等問題,國家提出開發利用海洋,島嶼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與此同時,一體兩面的開發效應產生:海洋污染、旅遊開發破壞島嶼生態和民俗等問題,也逼近島民的日常生活……

海洋是生命和文明的源頭。在人類起源說里,先民從海洋登上陸地,沿著漫長的海岸線,以漁獵為生,再向內陸深入,開始農耕生活,又從陸地返回海洋,向更深處探索。不管是源自土地和資源的擴張需求,還是探索未知的好奇天性,人類的海洋開拓史已經持續了7000多年,甚至更久。

已經進化完全、適應了土地的人類,始終有陸地依賴。他們發明了交通工具,登上海中的一小塊陸地——島嶼,重拾漁獵技能,又將陸地上帶來的耕作技術和技能散播開去,形成了與陸地文明相關,又自成生態的獨立系統。於是,捕魚為主、種植為輔的島民生活就這樣出現了……

| 海的文化 |

從東海的舟山群島到南海的南沙群島,檢閱我國的島嶼,它們形態不同,成因各異,從面積大小到離岸遠近,千差萬別。國家海洋局最新發布的海島統計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島嶼岸線總長約 1.4萬公里,共有海島1.1萬餘個,浙江、福建、廣東海島數量位居前三,有居民海島有450個。

海島的生存條件和環境大多相似:交通不便利,且不宜耕作。因此,它們形成了相似的漁獵生產,並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相似的島嶼文化。正如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提出:「助成民族精神的產生的那種自然的聯繫,就是地理的基礎……」欲了解我國的島嶼文化和島民生活,要回到海洋文化本身。人類與海洋的互動,產生了海洋文化——包含民俗、考古、信仰和人文景觀,島嶼文化是它的主要表現。

浙江省岱山縣海洋資源蘊藏豐富,漁場水域寬闊,漁業資源豐富,為中國東海的一座「活魚庫」。

攝影/沈磊

早在舊石器時代,我國沿海地區就已有了人類活動的足跡。他們得「漁鹽之利」,享「舟楫之便」,將對自然瑰麗而開放的想像,聯繫起先民的開拓歷史,融合成無數關於海的神話傳說。比如春秋末年到漢初的《山海經》,大致標註了三山五嶽和大洋的位置。在我國先民的神話體系里,也有很多關於海的內容: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鯀禹治水……這些神話折射了先民對海洋的敬畏之情和改天換地的勇氣。

在浙江省玉環縣雞山島上,魚鯗整齊地排列,自然風乾。 供圖/CFP

從公元前3世紀至15世紀,中國古代的航海業和航海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歷史上,最早的海洋開拓史始自秦統一中國。秦始皇派遣徐福,領著3000名童男童女遠赴東瀛,在海上尋找蓬萊仙島和長生藥。此後,先民廣播我國的東海和南海,漢文化代表著陸地文化東傳。至今,就這一歷史事件,在山東和浙江一帶的島民能夠繪聲繪色地說出各種版本的「傳奇」,並有人戲稱,他們的先民很可能真的見過徐福,或者乾脆就是那3000名童男童女的後人。

到了漢唐和明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發展和成熟,引發了新一輪的遷移潮。這一關乎絲綢、瓷器、香料和藥材的貿易,經海路至東南亞然後到達東非,一路傳播了語言文字、醫術工藝、藝術宗教和生產耕作方式,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一帶,進一步奠定了島民的基礎。鄭和下西洋是其中的重要歷史事件。一方面,遷移者在和原居島民的通婚中生成新一代島民;另一方面,將陸地上的漢文化痕迹更深地烙刻在島嶼生活的歷史中。近代以來,因為各種戰亂和世界資本主義一體化的形成,我國沿海地區的遷徙互動更加頻繁。

浙江省舟山市漁民把東福山島當成出海打魚的休息站。供圖/CFP

島嶼文化有開放的一面,因為無論近海捕魚還是遠洋捕撈,或者行程更遠的遠洋貿易,都要求島民要有向五湖四海開拓的勇氣和胸懷。但是,中國曆來「重農抑商」,鄉土意識濃厚,歷代王朝長期關注陸地而忽略海洋。為了抗擊倭寇,明朝採取嚴格的海禁政策;到了晚清,清政府更是採取閉關鎖國政策,海禁自然也在其中。而在傳統社會中,只有當人觸犯了法律,受到嚴厲的懲戒,才會被流放,發配到海島。所以,內陸居民移居海島者,往往是出於各種生存所迫。在自然環境的限制下,海島面積小、資源少、淡水不足,也會讓島民產生焦慮。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海島人文環境的封閉性,也因此產生了獨具本國特色的島嶼文化,它們存留至今。

| 天人合一 |

圍繞海洋,島民生活同樣離不開日常的衣食住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傳統和習俗也屬於海洋文化。

適逢節日或者即將出海遠洋捕魚,漁民都會舉行大型祭祀活動。或歌或舞,或供奉偶像神靈,這些內容,大都源自農耕文化的傳統,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體現。

所謂天人合一,是老子口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把人類和宇宙自然視為一個整體,認為他們本質相通,命運相連。所以需要一切人事所為都順應自然規律,達到一種和諧、安寧的狀態。在島民的生活常態里,出海前的祭祀行為,就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天地自然(尤其是大海)結為統一體,祈求平安豐收。

僅從出海祭祀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不少島民生活的獨特之處。首先是喝祭海神酒。每逢春汛、夏汛、秋汛和冬汛的第一天要喝,出海之前,漁民都會用酒、魚和三牲供奉海神。大碗飲酒是漁家傳統,求這一汛期出海豐收。一來以壯行色並以壯膽量,二來海上早晚溫差大、濕氣重,飲酒有助於驅寒。此為開洋酒。而喝謝洋酒,則是在一個漁汛結束後,大獲豐收之時,漁家專程感謝海神護佑的儀式。在喝酒的種類上,粵閩一帶的漁民愛喝白酒,舟山群島的船家愛喝老酒,這些都與內陸一省一地的名酒特產相關。

被譽為「東方一絕」的「人龍舞」在東海島海灘上的儀式。供圖/東方IC

盤點島民那些暢飲的時刻:建新屋、造新船,要喝「木龍赴水酒」;逢年過節,要喝節慶酒;正月初六喝「新歲酒」;冬至日喝「扶陽酒」;從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十,會一直請「歲飯」,飲「歲酒」……在飲食方面,漁民們有食用魚羹(始自春秋戰國)、魚飯和魚粥的習慣。到了除夕之夜,溫度下降,還要做合時令的「魚打凍」。

漁家服飾也是島民文化特色的一種。我國的漁家服飾,最早始自舟山群島,帶有吳越古風,開左衽,一直延續到清朝、民國時期,乃至20世紀50年代前期。漁家在冬季多穿粗布大襟衫,開左衽,為夾衣,初春、秋末為單衣;就連棉襖也是左衽大襟式;夏季大多是對襟無領無袖衫。後來,隨著生活的演變和海洋生產的需要,漁家不再赤腳露膝,而是穿上了用橡膠和塑製品製成長及腰間的連褲靴。

當然,最有島民特色和海洋特色的,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海規和海忌。海規可以視為行業不成文的規定,包括「祭海」「記風」「祈風」「送船」「上網」「出海」到「祭龍王」。其中若有一項不符合「天人合一」,對鬼神不敬,或者是違背了自然規律、汛期規律和過往經驗,就會招致人身和財產的損失。

而海忌則顯示了島民生活的不易。吃魚是不能把魚翻過來的,尤其不能提「翻」這個字,因為這可能預示著海上翻船。逢年過節煮餃子,不能說「下」餃子,因為這可能預示著沉船落海。即便落入海里淹死了,也不能提「海」字,而是說「落水了」。有意思的是,碰到鯊或鯨不能直呼其名,而是要稱「老人家」。行船時,嚴禁吹口哨、說笑話,婦女不能上船頭,漁夫也不能坐在船頭把腳伸入水中,這樣對海神龍王不敬。

雖然時代進步變化,很多舊俗慢慢在漁家淡化,但是,自然規律依然存在,命運無常也時有發生,所以這些海忌和海規,依然流傳在大多數存有漁業的島嶼上。

福建霞浦灘涂,大海在太陽的照耀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攝影/徐宇鋒

| 逼仄現實 |

今日,靠海吃海、講究天人合一的漁家和島民正面臨著新一輪的生存窘境。

中國海島保護區南北跨越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三個氣候帶。不規則地分布在各區域的海島上,北起遼寧錦州大筆架山,南至西南中沙群島,東起遼寧丹東鴨綠江口濕地,西至廣西潿洲島。

對無居民海島的無序開發和隨意佔用出讓,引發了炸島炸礁、填海連島、採石挖沙、亂圍亂墾等活動,使得島嶼的地形地貌被改變,部分因此消失。截至2010年,福建的無居民海島在短短20年內減少了100多個。而在450個有居民海島上,舊有的生活秩序和自然規律也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撼動。

於杭州灣以東、長江入海口東南的嵊泗列島,包括大洋山、小洋山、沈家灣島、薄刀嘴島等400多個大小島嶼,個別島嶼被爬山虎吞噬。 供圖/全景圖片

山東三平大島和馬兒島的人們在2013年發現,本地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環境惡化。因為濫捕、濫采珍稀生物資源的現象實在太普遍。而紅樹林和珊瑚礁的減少,勢必會影響到本地人的收入水平和生存現狀。

即便是在富裕的長三角地區、東海海域以內,剛剛入圍首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的舟山市,也依然要面對海島基礎設施建設、居民生活生產條件與政府的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等比內陸更落後的局面。由於大城市的優勢資源吸聚能力,年輕的島民紛紛離開故土,而留下來的老一輩也陸續被從小島遷往大島,進行行政區划上的村鎮合併。

2015年,在中國台灣島附近的小琉球島,因為沒錢將垃圾運出島,近4個月的垃圾全堆在島上,總計850噸,臭味四散,使得觀光島變成了垃圾島。

自然生態的破壞只是其一,急速發展的城鎮化和大幅度躍進的旅遊開發,同樣嚴重衝擊了島民的民俗文化。

在海南島,國際旅遊島的建設,從沿海蔓延至內陸城鎮和鄉村。城鎮化和旅遊開發帶來了大規模拆遷,這些被拆遷的村莊綿延十幾公里。祖宅、老屋、祠堂和古村的格局,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破壞,而這些物質實體承載的民風民俗,村民由親緣地緣構建的關係,也被重新安置分配的行為衝擊得近乎蕩然無存。

海口市的榮堂村是曾由國土資源部掛牌保護的火山石古村落保護區,東方市的白查村是省內唯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黎族村莊,如今皆已人去樓空。據不完全統計,海南至今被迫消失的村落已超2500個。

值得慶幸的是,人們並沒有坐視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在福建的湄洲島,首個生態海島高供電可靠性試驗基地的落成,將大大提升湄洲島防範颱風的能力。

國際大環境也對海島保護較為有利,自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來,世界各國越來越關注海島,紛紛通過立法、規劃和管理加強海島保護和建設,值得我國借鑒。

廣西潿洲島上的漁船。供圖/全景圖片

據了解,從2010年起,國家持續推進受損海島生態整治修復工作。截至2015年年底,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約36億元,地方投入配套資金約26億元,企業出資約3億元,用於支持海島生態整治修復項目169個。

國家海洋局也在2015年推出了「十大美麗海島」的評選,促使沿海各省正視自己的海島保護問題,努力達到自然和人文的平衡,讓獨特的島民生活延續下去。

而在舟山群島,一個叫作「青年海島考察計劃」的民間組織,在當地進行了力所能及的保護:打撈海洋垃圾並進行分類;清潔沙灘並遠赴海外考察;尋求在舟山推廣太陽能加風能混合清潔能源的可能……

在這一計劃中,真正有益於島風民俗存留的是旨在挖掘海島民間傳統的「海島口述歷史」,他們正在對飛速消失中的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式的記錄,並在青年中推廣傳統漁家技藝的學習。對島民生活的未來而言,這很可能是比生態保護更寶貴的一種記錄。

參考資料:

《中國海洋文化發展的歷史考量》

《海島與中國海疆史的研究》

《淺談漁民生活風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遺產地理 的精彩文章:

TAG:世界遺產地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真實貧窮島國的真實生活
實拍:山區留守兒童真實的生活
真實的俄羅斯生活
實拍關島當地人的真實生活 女性以胖為美生活很安逸
實拍:越南真實的百姓生活
實拍:伊朗百姓真實生活
真實的貧民窟兒童的生活
海豹的X生活
泰國變性人的真實生活
去朝鮮旅遊 實拍朝鮮當地人最貼切的真實生活
真實的非洲人民生活
共同生活在城市裡,卻忘了真實的生活
組圖:寺廟的真實生活
買手的真實生活
來自中國普通人的真實生活:城鄉地帶的紀實攝影!
礦工真實生活
《趕海人》的海上生活
尼泊爾苦行僧的真實生活
真實的晚清,普通民眾的生活
「王小蒙」的扮演者畢暢的真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