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城市郊區的興衰

美國城市郊區的興衰

《馬唐草邊疆》出版後獲得美國城市史協會和歷史協會的多項大獎,而今已經成為城市史研究領域的經典作品。這本書的作者肯尼思·傑克遜是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在書中全面回顧了美國開國以來城市化、郊區化發展歷程,分析了各時期的社會、經濟、建築、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變化,並將美國的郊區生活與日本、歐洲進行了對比。

考慮到美國城市化進程明顯超前於包括中國等世界其他國家,美國城市、美國郊區的興衰中的許多政策經驗與發展得失,對於今天的中國同樣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

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大中城市紛紛加快擴容,原屬鄉鎮、遠郊的許多區域被用來大量新建小區、公共設施、商業設施,再加上多年以來城市郊區、衛星城鎮被用於產業園區開發的發展模式,可以說,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開始像過去的美國人那樣,適應郊區化生活與工作狀態。

而郊區快速發展,同樣也使得中國一些城市出現了市區部分區域(商業區、老國企工業區及住宅區等)的衰敗,這會否最終演化為類似於美國的「陽光地帶」城市與「鐵鏽地帶」城市的尖銳對立,是個需要人們認真對待的問題。

正如肯尼思·傑克遜在全書序言中提到的那樣,美國住房文化、模式中存在的重要特點,包括(富裕)居民對私有住宅的強烈喜好、城市中心和外圍地區越拉越大的社會經濟差異、居民通勤時間變得越來越長(依託於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這與中國的許多城市近年來的發展特點存在一致性——這些特徵正是所謂「城市病」的起因。

但有所不同的是,美國大都市區的居住密度低,並伴隨著郊區化進程縮小了城鄉差異,反觀我國一些城市,郊區化擴容地帶仍與周邊的農村(更不用說更遠的鄉鎮)存在著有形與無形的巨大鴻溝。

早在18世紀的殖民地時期,美國的城市化與郊區化就已緩慢起步。工業化時代之前形成的城市聚居區,可以稱為「步行城市」,而在近代以來、工業化時代開啟之後,這種狀況開始發生改變,且進程會隨著時間的推進而加快。紐約在19世紀初就已經崛起為西半球首屈一指的城市,人口壓力還迫使這座城市自行擴容。這種擴容趨勢也出現在當時美國的其他一些主要城市,如波士頓、費城等。

書中指出,1815-1875年的60年間,美國的主要城市經歷了引人注目的空間變化,一方面,蒸汽渡船、公共馬車、通勤火車、有軌馬車、高架鐵路、纜車陸續投入使用,加速了城市內部的人口流動,也為市中心人口的外流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城市內部工業設施密度的增強,使得居住狀況變得十分糟糕,最終因此形成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的適時分離,而貧民和富人在空間上也被分離開來。

這一時期,美國的富人階層居住在獨棟別墅,而中產階級居民選用郊區的獨戶住宅,這也使得不動產成為了美國中上階層居民的重要資產。這種居住選擇不僅增添了所謂的詩情畫意,還使得中上階層居民得以躲避城市裡的疫病傳播風險。現代意義上的家政管理開始流行,這也使得郊區居住的居民得以擺脫繁重的家務勞動負累。

19世紀50年代之後,隨著美國城市規模的繼續擴容,呼喚更為便捷、快速的通勤體系出現,有軌電車在19世紀末獲得了廣泛應用,並因此造就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這期間,棋盤式城市布局、更加寬闊的城市道路體系,也是成為美國城市的標配。為了增添城市居民尤其是高價在郊區購置了別墅或獨戶住宅的中上階層居民的趣味,環繞上述住宅的城市公園進入了城市體系,花園式社區的概念因此走俏。

書中還提到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期,以芝加哥為代表的美國城市,依託鐵路發展上班族通勤的嘗試;而服務居住在郊區、遠郊的中上階層居民的休閑活動、體育運動,如高爾夫球運動、馬球、帆船、網球等,因此被列入了居民消遣的清單。

至此,美國城市郊區化發展已經取得了非常可觀的成績,但城市中心區的擁擠、混亂、骯髒,仍然讓人感到不快。更重要的因素是,中上階層之外的廣大市民,尤其是新移居到城市的工人,因為沒有合適的居住場所,就很可能選擇再度遷徙,讓城市工業體系面臨勞動力供給的短缺。

為避免這樣的問題,19世紀末及之後,美國各大城市都在探索如何建設「普通人買得起的住房」——解決方案是,同樣向郊區擴展,建造密度更高、輕捷骨架結構的住宅,再通過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工具進行連接。1883年的芝加哥,就出現了後來從根本上改變美國乃至世界建築面貌的建築方式,即摩天大樓。服務摩天大樓及其他平民區住宅的公共設施,之後也逐步完善。

20世紀被稱為汽車世紀。汽車的普及,對於美國乃至世界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馬唐草邊疆》書中指出,汽車普及加快了美國城市的道路交通體系的完善,不光是汽車廠商,而且輪胎製造商、零配件供應商、石油公司、土地開發商、加油站老闆都有動力推動這項進程。

當然,私人小汽車的普及,也加速了美國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衰落,特別是可能影響到私人小汽車銷售的城際鐵路的建設和運營,至此在美國走入了再未振興的低谷。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郊區先是因為汽車時代的到來而進入繁榮,而後在大蕭條時代及之後的新政時期,郊區化進程有所放緩,美國政府收縮了公共交通投入。新政時期則為郊區化注入了新的動力,羅斯福總統開始推動為買不起房的美國居民提供聯邦補助,這項政策極大的繁榮了美國住房市場。

《馬唐草邊疆》書中也指出,這項政策也有其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即強化了貧富居民的地理邊界,使得貧民區在美國城市中更加固定的成型,而鼓勵自購住房的政策也給相當部分的美國居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二戰後,美國的一些大都市出人意料的進入了市中心和郊區同步衰退的階段,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城市無法通過兼并、合併周邊地區的方式來擴展邊界。許多城市周邊的區域逐漸成為少數民族族裔居民的聚集區,公共服務配套狀況十分糟糕。而過去一度繁盛的製造業城市,也陷入了空前的低迷狀態。

所評圖書:

書名:《馬唐草邊疆》

作者:(美)肯尼思·傑克遜

譯者:王旭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作者 鄭渝川

微信編輯 張盼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經理世界 的精彩文章:

首席數據官的重大使命:構建數據文化

TAG:IT經理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座城市的興衰史
隋唐國都長安城的興衰
城市百年興衰史圖集
帝國興衰:四大汗國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戰國七雄之趙國興衰
一座興衰、但顏值不衰的森林小鎮一一大興安嶺「呼中區碧水鎮」
奧斯曼帝國六百年:土耳其帝國的興衰
中國通史——曹魏的興衰之淮南三叛
羅馬共和國的興衰第十期:攻陷迦太基城
施誠:大國興衰背景下的「財政國家」概念
《摩天輪》從康尼島看美國遊樂園的興衰
馬其頓王國的興衰,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的奮鬥史
鐵路與大國興衰(上)
羅馬共和國的興衰:阿萊西亞戰役
明朝丹陽城牆的興衰史
大英帝國溫莎王朝興衰:王室轉為國際流行品牌
大英帝國溫莎王朝興衰: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
中國通史——魏曹的興衰之高平陵政變
包頭文化在線‖ 趙王城與汪古部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