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朝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太監,一人名垂青史,一人毀譽參半

大明朝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太監,一人名垂青史,一人毀譽參半

  大明王朝被很多歷史學家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太監帝國」,而太監這個特殊的職業,也在大明迎來了其職業的巔峰,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大明朝極具代表性的幾個大太監。

  No.1、名垂青史的最牛太監,

  鄭和(1371年-1433年),原名馬和,小名馬三寶,回族,雲南昆陽人。

  鄭和出生於洪武四年,十歲時被進攻雲南的明軍副統帥藍玉(就是那個給朱元璋帶了綠帽子,最終被朱元璋以謀反罪五馬分屍的一代名將)掠到南京,閹割成太監後,進了燕王朱棣府上當差。

  靖難之役中,鄭和為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鄭和為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並升任鄭和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

  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朱棣對他十分信賴。

  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六年,明宣宗朱瞻基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金庸在修改《笑傲江湖》時,將「葵花寶典」的作者改為三寶太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No.2、最禍國殃民的太監

  王振(?-1449),漢族,河北蔚縣人。

  王振這貨是個知識分子,識文斷字,做過教官。但這哥們覺得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對自己而言有些不靠譜。於是乎便揮刀自宮做了太監。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哥們絕對沒有練習《葵花寶典》或者《辟邪劍譜》之內的高深武功。

  王振為人狡黠、善於伺察人意。

  入宮後,宣宗皇帝很喜歡他,便任命他為東宮局郎,服侍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皇帝。英宗登基後,王振脫穎而出,逐漸專權,幾年間便權傾朝野。

  一代名相於謙,因為進京朝拜皇帝時沒有給王振送禮,便被王振羅織罪名,關進了監獄,並判處死刑。後來在山西、河南兩省官民進京伏闕請願的壓力下,王振才免了于謙死罪。並向外宣稱,抓捕于謙是個誤會。要怪就怪于謙的名字起的不好,偏偏跟得罪自己的一個屌絲同名同姓。

  正統(明英宗朱祁鎮年號)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大軍進攻大同。王振慫恿正統皇帝親征,結果正統被瓦剌人俘虜,明朝20萬軍隊被擊潰,從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將幾乎全部戰死沙場。

  史稱這場悲劇為「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中,王振這個禍國殃民的死太監被正統的護衛將軍樊忠用鐵鎚砸碎了腦袋,終於落了個罪有應得的可恥下場。

  

  No.3、最文藝范的太監

  馮保(1543-1583年),字永亭,號雙林,漢族,河北衡水市人。

  馮保於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年間入宮,隆慶(明穆宗朱載垕年號)初年掌管東廠兼理御馬監。

  隆慶皇帝駕崩時任命馮保為顧命大臣。

  一個太監竟被任命為顧命大臣,牛逼指數,世所罕見。

  萬曆(明神宗朱翊鈞年號)皇帝登基後,馮保歷任司禮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

  馮保是萬曆首輔張居正的政治盟友,他掌權後支持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使大明政權一度出現復甦局面。

  馮保有很高的文化修養,他在司禮監任上刻了許多書,如《啟蒙集》、《帝鑒圖說》、《四書》、《通鑒直解》、《帝鑒圖說》、《經書音釋》等,直至崇禎年間,還在宮中流傳。

  馮保的書法頗佳,通樂理、擅彈琴,並造了不少琴,「世人咸寶愛之」。

  萬曆四年五月,馮保會同三法司進行全國「大熱審」,平反昭雪了許多冤獄。

  張居正評價馮保說:「勤誠敏練,早受知於肅祖,(世宗)常聽為「大寫字」而不名。」

  馮保最後因為萬曆皇帝對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後因病而死,家產亦被抄收。

  

  No.4、毀譽參半的太監

  魏忠賢(1568年-1627年),原名李進忠,字完吾,漢族,河北肅寧人。

  魏忠賢是個市井無賴出身,超愛賭錢,曾將自己的女兒賣了還賭債。可見這是一個沒底線的爛人。

  後來因賭博欠了人家很多錢,被逼的揮刀自宮做了太監(又是一個自宮的死太監,跟王振很像。如果說王振是岳不群的話,那麼這魏忠賢便是林平之)。

  魏忠賢入宮後,在宮中認了太監魏朝作「干父」,而後改姓魏。

  後來巴結上了王安,成了王安的心腹,受到王安庇護。

  期間又認識了朱由校的奶媽客氏,兩人搞起了不正當男女關係(一個女人和一個太監啪啪啪,想想都他媽噁心)。

  泰昌元年,朱由校即位,是為明熹宗,年號天啟。升魏忠賢魏閹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魏閹無所不用其極,以各種手段拍明熹宗馬屁,受到明熹宗的信任。

  大權在握後,魏閹在宮中樹黨攬權,排擠不依附的宦官,逼迫妃嬪,甚至誣陷皇后和正直的大臣,排除異己,專斷國政。被稱為「九千九百歲」,以致於世人「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其時,有很多不要臉的讀書人建議為宦官魏忠賢修生祠。

  一代名將袁崇煥為魏忠賢建生祠名列第七。袁崇煥曾兩次寫信給魏忠賢請立生祠。他稱頌魏忠賢「從古內臣誰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賞宜也!」袁崇煥跟魏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金庸在《袁崇煥評傳》中,為袁崇煥辯解道:「各省督撫都為魏忠賢建生祠,袁崇煥如果不附和,立刻就會罷官,守御國土的大志無法得伸,因此當時也只得在薊遼為魏忠賢建生祠。」

  「天啟年間,魏忠賢權勢熏天,各省督撫都為魏忠賢建生祠、塑像而向他跪拜。當時袁崇煥在寧遠也建了魏忠賢的生祠,時勢所然,人人難免。」

  崇禎皇帝朱由檢繼位後,打擊懲治閹黨,治魏忠賢十大罪,命逮捕法辦。魏忠賢聽說後,就上吊自殺了,其餘黨亦被崇禎皇帝肅清。

  

  No.5、最忠誠的太監

  王承恩(?-1644年),漢族,河北邢台市邢台縣人。

  王承恩隸屬曹化淳名下太監,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闖王李自成攻克北京。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王承恩陪伴下登上煤山(景山),弔死在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斜老槐樹上。王承恩也弔死於旁邊的海棠樹上。

  中午,李自成進入皇宮,下令「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意思是說出崇禎皇帝下落的人賞賜黃金萬兩,封為伯爵。藏匿崇禎皇帝的人將會被滅九族。

  三月二十一日,在樹上吊了三天的崇禎和王承恩屍體才被發現,被停放在東華門外,裝入柳木棺內。李自成命令於四月四日埋葬崇禎。並將王承恩附葬陵側。

  南明弘光帝聽說後,賜謚王承恩「忠愍」。

  清朝順治皇帝為王承恩題碑「貞臣為主,捐軀以從」;康熙大帝也曾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600年前,中國收留一批難民,200年後,這批難民就滅了整個國家
明朝皇帝到底有多任性?他們都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國家有難,必生一人以靖之?就你明朝事多
《西遊記》為何成明朝「第一禁書」?
現在的首富國家,是明朝皇帝派出去建立的?

TAG:明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毀譽參半的五位大人物,秦始皇曹操都在內
釋永信,一位毀譽參半的少林方丈,爭議頗大卻有一點無人能及?
他是中國最有錢的和尚,身處佛門卻一心經商,一生毀譽參半
這位清朝大臣奔波一生卻毀譽參半,如今三位後人都是億萬富翁
他一生行孝,創辦了歷史上第一本雜誌,卻毀譽參半
文懷沙:他雖一生毀譽參半,卻活得鮮明、個性!
此人毀譽參半,幾十盟軍統帥,又是希特勒的盟友
毀譽參半的晚清名臣——大清帝國的裱糊匠李鴻章的一生!
五位演藝圈的實力演員,第二位毀譽參半,最後一位是童年陰影!
CBA毀譽參半的一位球星,對待比賽極為認真,小動作卻讓人痛恨
釋永信,一個「離經叛道」的和尚,毀譽參半但有一點無人能及
五位爭議很大的主持人,金星杜海濤毀譽參半,他們仨裝逼被嫌棄
愛也是你恨也是你,說說毀譽參半的大河內一樓的作品
釋永信:一個「離經叛道」的和尚,毀譽參半但有一點超乎常人
此人一生毀譽參半,只因做了一件事,毛主席說他是英雄
他的一生毀譽參半,晚年卻因一件事感動了全世界
在這個領域,中國穩居世界第一,但國民評價卻是毀譽參半
此人毀譽參半,至今難評,卻是中國第一總統人選,不是袁世凱!
這位川軍將領一生傳奇,可謂是毀譽參半
晚清兩大名臣:李鴻章富可敵國毀譽參半,左宗棠一貧如洗享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