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兄弟吸取了朱元璋战友血训
本人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的新作《长进:中外史上的30条血训》正式面世,敬请阅读选段1——
袁世凯兄弟吸取了朱元璋战友血训
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开始脱离岳丈,独立创业,率领二十四位濠州兄弟另起炉灶开辟新战场,最终打下了自己的天下。
这二十四位濠州兄弟,可谓当初朱元璋打天下的全部本钱。
他们是: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常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
朱元璋首先与这些兄弟同甘共苦,表现出一个好大哥优良品质。对这些哥们,他表现出足够大方,缺什么送什么,该给的给,该送的送。而且,他平易近人,与兄弟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这些兄弟跟他也不用讲究什么名份,只不过以他为首而已。遇有不同意见,还是可以据理力争的。
比如朱元璋对兄弟之首、和他一起长大、小他四岁的徐达,那是毕恭毕敬、待如兄长。甚至关心到他的生活情感问题。徐达严于律己,不贪女色,所以婚配较晚,而朱元璋就亲自选了一位美女谢翠娥许配给徐达,这还不算,后来又把徐达的长女钦点嫁给了自己的四子朱棣,与兄弟结成了儿女亲家。如此惺惺相惜,怎不令徐达出生入死、肝胆相照呢?
朱元璋对兄弟们一视同仁,不分先来后到。甚至对背叛他的兄弟都讲义气。
朱亮祖原是元军的地方武装猛将,被朱元璋打败,朱元璋惜其勇武,委以重任,不料,朱亮祖不久降而复叛。后来,在一次战役中又被朱元璋俘获,朱元璋不计前嫌,拔给他一支人马,朱亮祖被朱元璋的义气所感动,由此倾心卖力,为朱元璋屡立战功。
朱元璋在兄弟们面前,除了施展恩义,还不时以身作则,告诉兄弟们应该怎样对待带头大哥。朱元璋的“原大哥”“后岳丈”郭子兴被困濠州时,因与诸将领不和,有一次部将设计绑架郭子兴,很多人被吓得不知所措。朱元璋挺身而出要去解救,兄弟们力劝他不要自投罗网,白白送死。朱元璋说:“郭公有大恩于我,他今有难,我若不去搭救,还能算个人吗?”他施计平息了派系残杀,救出郭子兴。在兄弟们面前树立了救主的丰碑。
我们知道,在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开国皇帝,手下不可或缺两类人才。一是带兵打仗的武将,那二十四位兄弟就是这等角色,够了。但光靠武将还不行,成大事还必须要有运筹帷幄的谋士,这是第二种人才,所以一定得知识分子文人的心。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是怎么做到的呢?
主要是礼遇加倾心,以文人为师,做尧舜状。
朱元璋在得天下之前格外尊重和礼遇文人。他给刘基(刘伯温)写信,以学生自居,自称姓名,恭敬地写上“顿首奉书伯温老先生阁下”。儒士秦从龙来应聘,朱元璋“亲出城迎入,邀与同处,朝夕咨访时政,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宋濂(字景濂)有病,他“特命中书造安车,给健丁六人以载宋景濂。”宋老师病了,他就令人造了一辆专车,派六个健壮的兵士拉着宋老师转。另一位宋老师(宋纳)读书,不慎碰到烛火,把衣服烧坏了还伤了肋骨。朱元璋就“亲为文戒之”。特别为这位宋老师写下了“安全小贴士”。 为了能和知识分子打成一片,朱元璋还十分注意学习经史,常常“手不辍书,礼致儒臣,深思治道。”业余时间,他还与儒士们诗文酬答,唱和往还,虽然自己没搞出几个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之作,但却取得了儒士们的好感,笼络人心的目的基本达到。
可以说,打天下时朱元璋和读书人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在一起围炉夜话,对于朱升这样的大贤,他不惜放下身段,三顾茅庐,从而得到“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良策,助他成功夺取天下。这些受到高度尊重的知识分子,和濠州24位兄弟,把朱元璋当作知心大哥、知己仁君。
就这样,这些人被朱元璋忽悠,他们同心同德,万众一心,要把这个“当代尧舜”捧上皇位,捧上神坛。
将大哥捧上神坛后的二十四位兄弟,本想跟着大哥享福了,一开始也确实出现了这样的迹象,大明朝建国后,这二十四员龙虎将有三人封公,二十一人封侯。谁知好景不长,厄运很快降临了。
成为明太祖后的朱元璋,不久奉行“开国皇帝变脸”定律——兔死狗烹,开始有计划、大规模地屠杀开国功臣。想当年他带领二十四位兄弟打天下,兄弟们把他捧上皇帝宝座,还把他奉为天生圣人推上神坛。但这个圣人上去就下不来了,他是仙了,那些兄弟们算什么?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时得道的大哥,真的将兄弟当鸡狗了,这些兄弟也确实逐个升天了,不过他们是被大哥的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方式送上天的:屠杀。
史料显示,登上皇位神坛的朱元璋,对战友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不再是那个情深义重的好大哥了,而是一个不念旧情的白眼狼。
朱元璋以及中国的历代开国皇帝为什么会都有这种变化呢?
说来说去,两个原因。
一是失去制约。打天下时的朱元璋,虽然是带头大哥,但并无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力,前期搞的基本是集体领导,对重要决策兄弟们有相当的发言权,为了团结大多数,文臣武将的话大哥不得不听,也听得进去。但是做了天子、开国皇帝后的朱元璋,谁都能管,谁也管不了他,真正达到了天马行空,于是尝到不受监督的绝对特权的甜头的朱元璋,再不想失去这种绝对权力。
二是欲念膨胀。这是权力失去制约后的必然反应。朱元璋早年赤贫,到了饭都吃不上地步,被迫到寺为僧吃百家饭,饱尝世间冷暖人情他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后,人生巨变,令他心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前他一穷二白,没什么可担心的,所以广杰豪杰,兄弟相待,之后,一下子什么都有了,于是得意和忧郁一起涌上心头,心理就会产生巨变。称帝后的朱元璋担心文臣们会鄙视他出身贫贱,武将们会篡夺他的皇位。从心里学角度讲,这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用今天话说,就是焦虑症,具体表现就是疑神疑鬼、喜怒无常。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布衣出身的开国皇帝大都会向“非理性强人”乃至“病夫狂人”方向发展。反复无常的朱元璋无疑是个“非理性”强人,长期陪伴在这样“非理性”领导身边,那帮属下会出现怎样心理状态呢?
关于“非理性”,当代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组实验,拿来一群白鼠分入两笼,对一个笼子里的白鼠有规律地电击,另一笼无规律电击,结果遭到无规律电击的那群老鼠很快就疯了,这说明什么呢?非理性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疯。那些强人帝王非理性到了极点时刻,不是自己发疯,就是把属下逼疯。
想必洪武时代的功臣们在朱元璋手下也是备受煎熬,多次体验到了被不规则电击的小白鼠心情。政治环境恶劣,领导神经过敏,太不好伺候。在这种情况下,功臣想不“非正常死亡”,只有两种做法:或者主动远离权力中心,或者抱团取暖、结成利益共同体。
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朱元璋就利用一批战友干倒了另一批战友。
诸如利用老乡胡惟庸,干掉了最有头脑的功臣刘伯温。随后再搞掉胡惟庸,大搞胡党扩大化,拉开了大规模屠杀故旧勋贵的大幕。
这是一场历时十年、史无前例的杀人运动。
在这十年间,不管是与胡惟庸真有关系,还是假有关系,只要被检举为胡党同党,朱元璋就毫不犹豫清除,不但砍头,而且抄家灭族。与朱元璋出生入死的那二十四位哥们,除了之前死在战场上的,都在这场胡党扩大化运动中遭到清洗。在经历胡党案的清洗过后,只有三位幸免于难。其余全部归为胡党要犯杀戮。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关押胡党的大牢中。
想当年,朱元璋离开濠州,带领家乡二十四名豪杰打天下,而今大部分被牵扯进扩大化的胡党案中,上述陆仲亨、费聚、唐宗胜、郑遇春等人,都属于这二十四名豪杰中战友。其他被杀的人,也大多是朱元璋打天下阶段的老部下、老战友。回忆过去,他们无不为朱元璋坐上龙椅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等到老朱龙椅坐稳,神坛占据,这帮为他提头卖命的老乡哥们、亲密战友,却率先成为“胡党余孽”被杀戮。
而幸存下来的三人:大将汤和,一是朱元璋的革命领路人且还救过朱元璋的命,二是行事低调,再加上后来得中风症,瘫痪在床,不能动弹,所以,让朱元璋很放心。
还有两人:长兴侯耿炳文,是个老好人,主动退出权力中心。武定侯郭英,则是朱元璋忠实的奴才,对皇帝惟命是从,且嘴非常严。所以,此三位得以善终。
成了洪武大帝后的朱元璋,在昔日的兄弟们面前彻底失控,谁也不再对他构成牵制,谁也拦不住,于是杀人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甚至杀人判案完全凭第六感官。断人生死全是意气用事。他说你是坏人你就是坏人,他说你是好人你就是好人。无需证据。某些人总喜欢为朱元璋粉饰历史,声称老朱爱杀的都是贪官,但是请问,朱元璋所杀的原始股战友里,哪个是因为“贪”而身首异处呢?
当了开国皇帝后的带头大哥,杀战友的动机,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正如清朝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所说:
“胡惟庸之死,在洪武十三年。至胡党之狱,则在二十三年,距惟庸死时已十余年,岂有逆首已死,同谋之人至十余年始败露者,此不过借惟庸为题,使狱词牵连诸人,为草剃禽狝之计耳。”
这段话道出了朱元璋们杀战友的动机。“草剃禽狝”即割草、屠宰鸡狗之意,也就是说,朱元璋将战友视为家禽和韭菜一样肆意屠杀,无非是为了扫除对皇位的任何威胁,保证朱家江山永不变色。
如果说,大明建国前,战友们对朱元璋充满尧舜之君的幻想,以为朱元璋会带着他们和百姓一起过好日子,那么到了胡党扩大化的这场十年杀人运动结束时,所有人的幻想都破灭了,也终于应该清醒:造神多变魔,一个仁义备至的带头大哥,最后变成了随心所欲的伏地魔。不正是神化及权力失控所至吗?造神就是造祸,无法无天的人神,带给世间的,必是人祸。
历史的血训绝非孤证。
朱元璋之前有汉高祖刘邦,之后有天王洪秀全。有的一得天下就杀兄弟,有人天下刚得一部分就杀战友,而那些当年把他们捧上的天子之位的兄弟,在打天下阶段还可以与大哥据理力争、讨价还价,但当大哥做了皇帝被神化后,便无能为力。
如果说封建王朝,大家没有君主制之外的想象力,成功的大哥必须当皇帝,当皇帝的大哥掌握了绝对的至高无上权力,必然失控,那么近现代之后,兄弟们的选择就多了很多。如果不想让大哥失控,就别让他当皇帝,而是当总统比较好。
譬如清末民初袁世凯,在小站练出一支晚清最有战斗力的北洋军,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带头大哥,他先当大清直隶总督,后当民国大总统,手下也是一群北洋弟兄在捧,从王士珍到段祺瑞再到冯国璋,都是北洋的故旧勋贵,号称“北洋三杰”,他们无论于公与私,都是袁世凯的铁粉,袁世凯对这哥三也是恩宠备至,极尽拉拢之能事。可是,当他犯了皇帝瘾,想“君临天下”时,兄弟们长记性,不捧,“北洋之龙”王士珍避而远之、非暴力不合作,“北洋之虎”段祺瑞主动辞职、明确说不,而“北洋之豹”冯国璋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类同倒戈了。结果兄弟们齐心协力,其利断金,终于将大哥从“洪宪皇帝”的宝座拉了下来。
如此,不仅使自己免于被烹,总统轮流做,下届到我家,同时也使整个国家免于开国皇帝失控变脸之祸。长进若此,善莫大焉。
※读史是为了“鉴”更是为了“进”
※平庸之恶:五朝不倒翁冯道的好人本质
TAG:程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