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叫了好幾遍孩子還不起床,應對孩子磨蹭,家長需要掌握這招

叫了好幾遍孩子還不起床,應對孩子磨蹭,家長需要掌握這招

叫了好幾遍孩子還不起床,應對孩子磨蹭,家長需要掌握這招


故事:不起床的彤彤

故事來自一位奶奶。

我的小孫女今年上幼兒園大班了,挺聰明、可愛的,但我發現她做事情有些磨磨蹭蹭的,對她喜歡做的事情還可以,不喜歡做的事就磨蹭。

比如早晨我叫她起床:「彤彤起床吧,到點了該上幼兒園了」,「哦,知道了」彤彤回答道。等我過一會再去看她的時候,她還躺在床上,看我進去後就立刻假裝閉上眼睛,「彤彤,快起吧,都要遲到了,奶奶快幫你穿」,說完我就掀開被子抱她起來,只見她「嗖」的一下雙腿騎著我的腰,抱著我的脖子說:「奶奶真好,奶奶再抱我睡一會吧!」「不行,快穿衣服,都已經快遲到了你還沒有穿衣服呢,一會兒遲到就沒有熱乎的飯吃了」,彤彤緊接著說:「正好我有些不想吃早飯,我一點都沒感覺到餓呢」「不吃早飯怎麼可以,咱們還是快點吧!」

叫了好幾遍孩子還不起床,應對孩子磨蹭,家長需要掌握這招

她只好坐回到床上,慢悠悠的拿起衣服讓我幫她穿。剛剛將內衣穿好我便拿起給她準備好的褲子,她卻說:「我不想穿這條褲子,我要穿有花邊的那條」,「都快遲到了,明天再穿那條吧,要不然奶奶還得給你去找」,她皺著眉頭小聲說:「我不想穿這條,小朋友和老師都說花邊那條褲子好看,我就要穿」,為了在早晨能讓孩子有個好的心情上幼兒園,我只好趕快去給她找帶花邊的褲子,找到後她邊自己穿邊樂呵呵的說:「明天我還穿這條,奶奶快幫我把褲子提起來呀,我要去刷牙洗臉了」。就這樣,在我的催促和幫助下,順利的將她送進幼兒園的大門。


故事脈絡梳理

第一回合,奶奶喊彤彤起床,提示到點該上幼兒園了,彤彤說「知道了」。

第二回合,奶奶進房間,彤彤閉上眼睛裝睡。

第三回合,奶奶喊起床,主動提出幫忙穿衣服,並掀開被子,彤彤抱著奶奶的脖子,要求再睡一會兒。

第四回合,奶奶拒絕彤彤的要求,並說快遲到了,而且沒有熱乎飯了。彤彤趁機說沒感覺到餓呢。

第五回合,奶奶說不能不吃飯,並且開始給彤彤穿衣服。彤彤臨時提出要穿有花邊的褲子。

第六回合,奶奶拒絕,彤彤堅持,奶奶妥協給彤彤找來花邊褲子。

表面上看,彤彤至少通過磨蹭在床上多躺了一會兒,而且最終讓奶奶主動幫忙穿衣服。而彤彤更重要的收穫則是佔據了心理優勢,實現了對家長的控制,也就是說,孩子在磨蹭中佔據了主動權,而且悄無聲息地把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讓渡給了家長。接下來,家長背負著不屬於自己的責任,無助而又焦灼地催促、催促、再催促……


放棄「怕」的心理很關鍵

面對磨蹭這種「頑症」,怎樣才能讓孩子回到正常的軌道呢?

首要的一點就是要破除我們心中的「怕」。我們依然以彤彤奶奶為例,其實不管是孩子遲到,還是少吃一頓飯,或者耍賴,其實都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可怕,如果我們內心接納這種小概率的事件,允許這種可能性發生,就不會對孩子嚴防死守,那麼,起床這樣的事情也不會如此棘手。

既然要放下「怕」的心理,我們首先要想好,一旦出現遲到或者吃不到飯怎麼辦?一方面,當我們決心改變的時候,就要預測到,這個過程可能比以前催促、代勞用的時間長,因此要打出提前量,可以把起床時間稍微提前。

另外,我們要想好一旦遲到怎麼辦。其實,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也不需要責備孩子,而是讓她承擔自然的後果,比如,可能會趕不上校車,需要走路去上學,也可能需要給老師解釋,那麼,這個任務由孩子自己去完成,這個行為本身就具有教育意義。

我們不妨從孩子的角度揣摩一下她的感覺,雖然平時天天說「要遲到了」,其實並沒有遲到,所以孩子知道大人是在虛張聲勢,根本不會把這些話放在心上。一旦真的面對遲到,孩子內心並不會那麼淡定,她要承擔自己磨蹭帶來的麻煩。孩子一旦完整地體會到了遲到的種種處境,她自己會記住這樣的後果,並主動避免這樣的情況。

你看,其實家長的「怕」也是一種包辦代替,把孩子的責任攬到了自己的身上,帶到了情緒中,反而讓孩子喪失了主動性。放不下「怕」的心理,媽媽們只能讓磨蹭的孩子越綁越牢。

叫了好幾遍孩子還不起床,應對孩子磨蹭,家長需要掌握這招


策略分層是個有效的方法

當我們放下「怕」的心理,在行動層面首先要把前文所有與「怕」有關的語言省略掉,只聚焦於「起床」這件事,用執行力促成孩子的改變。

這樣調整之後,起床這件事可以變得非常清晰:

第一回合,用簡潔而又堅定的語氣:彤彤,起床。

第二回合,看到彤彤假裝閉上眼睛,默默地看著彤彤,等她睜開眼睛,用平和而堅定的語氣:起床啦!(這裡也可用幽默的方式,比如:喲,這是睡著啦?小眼珠可是咕嚕嚕地轉呢哦!彤彤很可能會笑著睜開眼睛,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中,依然回歸主題:起床啦!)

第三回合,掀開被子,把衣服給彤彤,但不提幫她穿衣服的事情。既然彤彤要求奶奶再抱著睡一會兒,雖然這個要求看上去並不合理,但也要認真對待,可以拒絕,也可以進入談判狀態,比如抱兩分鐘,然後自己穿衣服。如果她不守信用一再提要求,那麼,後面果斷拒絕她,也是對她的一個制約。

第四回合,彤彤提出要穿花邊褲子,既然後來可以答應,那麼,索性直接答應,並且確定馬上就穿衣服。

第五回合,如果彤彤依然不起床,奶奶可以進入後面的程序,比如準備上學的書包,或者自己洗漱吃早餐,並把這些事情告訴彤彤,有時候孩子看奶奶忙後面的事情,知道到時間了,會自己起來。

第六回合,如果彤彤依然不起來,告訴彤彤還有多長時間遲到,並告訴她遲到的後果,如走著去學校,自己給老師解釋原因等等。

當然,這個改變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放棄催促的策略,開始的幾天的確會更慢。

孩子要適應家長的改變,而且孩子通常都不甘心放棄對家長的控制權,所以,這幾天孩子有可能會挑戰家長,用拖延的方法抗議,或者提各種要求試探家長的態度。這對家長的耐心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如果孩子試探之後發現,家長很有執行力,緊扣「起床」這一主題,她自然會放棄控制家長的念頭。一旦她發現家長不再頻繁催促,而且自己要承擔遲到的後果,那麼,迅速起床反倒是對她最有利的事情。

策略分層其實是家長的一種教育能力,需要家長不斷反思、練習,才能日臻完善。能夠很好把策略分層進行到底,往往也是家長的一次成長。


策略分層在解決「孩子吃飯磨蹭」中的應用

針對孩子的吃飯情況,要設定一個具體的策略:

第一步,給孩子約定一個吃飯的時長,告訴孩子到時間收走,只能等下頓飯再吃;

第二步,預測執行過程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準備好對策,比如孩子只吃幾口怎麼辦?或者吃兩口就去玩,過一會兒又回來吃;另外,到時間如果孩子不讓收走怎麼辦?

第三步,內心想好對家長自身的約束,比如除了中間提醒一兩次時間,堅決不催促、不責備。到時間則堅決執行約定不妥協。

有一段時間,我的小侄女也出現了吃飯磨蹭的問題,甚至根本不和家人一起吃飯。姥姥每次吃飯都反反覆復地催促,她則像沒聽見一樣自顧自地玩耍,說自己不餓,等晚上九點多又說要吃飯,姥姥每天深夜都得給她單獨做飯。

針對這種情況,我給小侄女做了個簡單的約定:必須和家人一起吃飯,姥姥深夜裡不會再單獨給她做飯;吃飯時間為40分鐘,家裡人不再催促,但到時間全部收走,如果中間離開餐椅,就視為用餐結束。同時,我和家人溝通好,任何人不許催她。

接下來的幾天,每次吃飯我都指著鐘錶告訴小侄女收碗的具體時間,然後把飯給她便不再干涉,如果她中間要離開餐桌,我會和她確認:是不是不吃了?有好幾次她都是遲疑一下,又開始吃飯。如果她決定離開,我就馬上收碗。一旦沒有人催促,通常她都特別放鬆,邊吃邊玩,和家裡人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但我完全不干涉她,同時,也阻止家裡人干涉她。等到了30分鐘的時候,我會提醒她再看一次表。在家人的焦灼和我的淡定中,小侄女吃飯的節奏通常是這樣的:前30分鐘只吃了一點點,後10分鐘則吃得比較認真,也比較快。這期間只有一次我收走了她的碗,其餘的時間她全部在規定時間內吃完。從此以後,家人不再擔心小侄女的吃飯問題,小侄女也不用再忍受家人焦灼的催促。

叫了好幾遍孩子還不起床,應對孩子磨蹭,家長需要掌握這招

所有的磨蹭都可以用策略分層的方式來應對,這些策略彼此呼應,逐層遞進,對孩子形成有力的制約,又不會走進催促的死胡同,最終讓磨蹭土崩瓦解。

——博苑兒童之家,口袋裡的育兒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不管多丟臉,都請站在孩子這一邊!孩子需要這樣的父母,你是嗎?
要改正孩子自私這個壞毛病,家長要從小抓起!父母做不到這兩點,可就慘了!
再愛孩子也不能經常抱,這兩個時候總抱孩子,對孩子沒好處!
女朋友說,不是我的孩子她一定要打掉,這是真愛對吧?
遇到這種情況,為了孩子也得戒掉!它不僅讓自己長胖一圈,對胎兒更不好!
這三種孩子真的很不討喜,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就要改正了
如果你的父母是這樣子的人,就不要考慮把孩子交給他們帶了
實拍:這家長的頭一定是被驢踢了,不然怎麼會這樣嚇自己的孩子
孩子身上出現這兩個毛病,就要對他壞一點才好,媽媽可不要捨不得
孩子想邀功,這些話家長最好不要說,會留下一輩子陰影!
沒有好爸爸哪有好孩子,為了培養出好孩子,我們必須要做個好爸爸
這些孩子被拐賣後,人販子都會對他們做這個,眾人看了很心痛,真是禽獸不如啊
父母做不到這一點,再愛孩子也沒用
老婆,你再恨我們這個家,也不能拿孩子出氣!簡直不是人!
對孩子哭窮,就是在毀掉孩子,家庭條件再不好,也不能辦這種傻事
這隻狗狗出門都是嬰兒車伺候著,真是帶孩子一樣,這待遇太好了吧
問老公要兩百都不給,在家帶孩子就活該這麼受氣嗎,我不幹了
那些不適合孩子的玩具,看到孩子玩都快笑死了,你見過幾個
孩子嗆奶婆婆怪我枕頭沒買好,緊急搶救後再也不能讓她看孩子了
熊孩子不能慣,這幾種問題家長得讓他們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