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要談創新教育?
「
也許,只有孩子們才是「教育創新是否有用」的最佳答案。採訪學校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被給予了「學習自主權」的孩子們,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在談到自己喜歡的項目時,都是滔滔不絕,眼中散發著求知的光彩,這也許才是教育最想要達到的目的——激發孩子對知識的無限渴望。
」
文|曹新星
幾千年來,學校在中國的土地上變了好幾番模樣。從最初西周時專為少數奴隸主貴族讀書設立的「辟雍」,到後期為選拔人才設立的「太學」,再到清末推行的新式「學堂」,以及辛亥革命後改稱的「學校」,教育的形式和作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當前風行於全國的「學校」,更是「舶來品」,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學者借鑒西方標準化教學的產物。
如今,距離西學的引進和基礎教育的普及,已經過了近百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學校教授的內容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教學的形式卻始終沒有脫離 「老師教,學生學」這樣的傳統方式,教學空間的布局也幾乎與百年前一致。即便是身處國際社區,仍然到處可見學生為了學業成績而 「苦讀」。孩子們像當初的我們一樣,從小被告知學習有多麼的重要,至於學的過程快不快樂,學到的知識有沒有用,他們並不清楚。
準備這期雜誌耗時良久,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創新教育」這麼大的一個話題呈現在讀者面前。前期準備的過程中,我們走訪了好幾所學校,聽每個學校的教育者分別和我們聊了聊他們眼裡的教育創新。我這才發現,原來教育者們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早已厭倦了陳舊的教育體制,恨不得成為教育創新的「開拓者」和「領頭羊」,然而,教育改革面臨的困難,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多。
首先,家長的擔心。在國際教育圈,家長的話語權不小。家長們雖然對孩子受教育的方式有所不滿,但一旦將改革提上日程,他們不免擔心起來,為創新的後果操碎了心。孩子在上公立學校的父母更是如此,大家生怕過於強調「減負」的 「素質教育」或是「自主學習」,會讓孩子輸在成功的起跑線上。
前ISB的校長Tarek Razik博士坦言,在ISB進行創新改革的初期,遇到的阻力也不小。「家長們每個人都接受過教育,而且這教育對他們很有用,很多人都非常成功。所以,要他們去接納一種新的教育很難,因為他們會猶豫,會懷疑這種新的方法是否有效。對他們而言,繁忙的作業、測試、考試這些都是通往學業成功的必經之路,而孩子這一路上是否開心,是否幸福,和成功相比,似乎都不是那麼重要了。」所以,改革的初期,除了努力說服家長外,他們做的最多的,是給了家長和孩子自由選擇權,讓他們去選擇是否願意嘗新。
其次,老師的抗拒。有人說,面對教育創新和教學角色的轉變,最難接受的其實是老師。因為習慣了作為「權威」出現的老師,讓他們換一種全新的方法去教學生,萬一他們「出錯了」怎麼辦?他們會擔心,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顯示出他們的弱項,豈不是讓學生懷疑他們的能力,從而對教學無益?而且,自主的學習導致教師需要關注到每個孩子的發展,工作量也自然增加了。
然而,在採訪過各個學校的幾位老師之後,我發現,老師們其實並沒有那麼保守偏見。在他們看來,教育需要創新,他們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因為「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他們也普遍認為,新的教學模式,在給孩子們自主權的同時,也給教師很大的自由空間,可以讓他們去進行新的嘗試。至於備課等額外的時間投入,老師們在看到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時,工作的動力大大增加了,也不會把備課當成負擔來看。
最後,學生的自由度。採訪了一圈下來,我發現,所謂的「教育創新」,其實離不開一個核心——教育方式的轉變。從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轉變為「學生做,老師觀察、反饋和輔助」,這是教育創新的一個趨勢。不管是項目式學習、體驗式學習,還是個性化學習,都是把學生放到了學習的「主體」位置上,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來讓他們主動學習。但如何把握這個「度」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通過觀察和了解發現,學生們學習的自由,其實並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到什麼做什麼,而是老師們結合目前學生所在的學習階段該掌握的知識,進行了一定的引導和管理下的「自由」。所以,在家長們操心孩子「只顧玩兒,什麼都沒學到」之前,最好是先了解下孩子究竟是在「玩兒」,還是在有意義的「從做中學」。
也許,只有孩子們才是「教育創新是否有用」的最佳答案。採訪學校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些被給予了「學習自主權」的孩子們,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在談到自己喜歡的項目時,都是滔滔不絕,眼中散發著求知的光彩,這也許才是教育最想要達到的目的——激發孩子對知識的無限渴望。
在本期雜誌的封面故事裡,我們以四所學校為例,分別從學校的教育體系、教學的核心主線、教學空間的重構、以及教學理念的轉變等方面,以點帶面,探討了教育創新的方方面面,希望能給讀者以啟發。除了學校教育,我們還深入了解了「STEAM」課程在各種課外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讓大家對STEAM概念的發展有一個更加形象化的了解。另外,我們還攜手beijingkids,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通過對話專家,了解科技如何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其父母……
點擊展開全文
TAG:菁kids北京 |
※白岩松談創新:如果我們每個人不能自主,談何創新
※書法空談創新,臨帖才能創新
※米芾的「魔力」——每當談創新,為什麼就學他?
※都在談創新,我只想談浙江台的「喜歡聽」App
※編劇張冀跟你談談創作的幾個關鍵問題
※軍隊代表委員談創新創造:「創」從來就不是輕鬆容易的事
※在這個會上,馬雲馬化騰難得保持一致,不談競爭談創新談未來
※馮小剛暢談創作 「做電影需要崇高感」
※先把帖臨到這程度,再談創新吧
※阿米爾-汗談創作:受母親影響很大 她教會我換位思考
※萬鋼談創新激勵:主要著力點在成果轉化 會有更多激勵政策
※矽谷歸來談創新
※蔡徐坤首談創作理念!實力打臉「尬黑」?網友:別人模仿不來!
※談談創作 繼續創作
※中國互金協會陸書春:金融科技不能脫離需求空談創新
※墨魂彩韻——劉赦教授談創作
※朱培爾談創作
※IDEO:你連世界上最有名的設計諮詢公司都不知道,就別跟我談創新了!一
※IDEO:你連世界上最有名的設計諮詢公司都不知道,就別跟我談創新了!二
※那吾克熱談創作《蘇丹》推廣曲初衷: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