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翻秧減產20%以上,真的正確嗎?(附紅薯膨大期增產妙招)
最近網上看到一篇文章「紅薯到底用不用翻秧?十人九錯!(附增產妙招)」,裡面非常確定說明紅薯翻秧不但不會增產,而且還會造成紅薯減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針對紅薯到底用不用翻秧和大家聊聊。
先了解下網上流傳紅薯翻秧減產的理論依據:
翻蔓會損傷莖葉,影響光合作用,降低養分的積累,使薯塊增重受到影響,一般減產20%~25%,高的達30%以上。因此,紅薯在整個生育期中均不宜翻蔓。對於長勢較旺的紅薯田,宜用打蔓尖或輕提蔓的方法控長,抑制纖維根的生成,以達到避免纖維根對養分的消耗,提高葉片光合能力,促進薯塊膨大的目的。
實際上紅薯是藤蔓草本植物,藤蔓是匍匐生長的,莖節在土壤中有次生根生成。紅薯要不要經常翻秧,得看看土壤是否缺水。
一、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紅薯需要翻藤:
因為紅薯的莖節處有次生根生成,次生根能大量吸收養分和水分,使營養生長旺盛,藤蔓徒長,而抑制了薯塊的生殖生長,從而導致薯塊生長慢。
同時次生根也會長出小薯塊,造成養分不足,出現「大家都吃不飽」的現象,從而造成紅薯產量低。
在這種情況下,紅薯藤蔓要經常翻動,以控制次生根的生成,抑制徒長,從而為生殖生長提供更多的養分,使薯塊快速生長。
二、在乾旱缺水的情況下紅薯要少翻或不翻:
要少翻動或不翻動紅薯藤蔓,能讓莖節處的次生根生成,為紅薯的生長提供更多水分和養分,有利於植株生長和生存。否則,就不利於植株的生長和生存,紅薯就會減產。
紅薯膨大期增產妙招
施裂縫肥
紅薯塊根膨大期一般從8月下旬開始,行間由於塊根膨大而出現裂縫,此時要追施裂縫肥,防止莖葉早衰和加快薯塊膨大。
以灌施氮鉀肥為主,一般在8月下旬用3%~5%的硫酸鉀或15%~20%的草木灰浸出液,也可用1%的磷酸二氫鉀肥液,每畝灌肥液100~150公斤;或每畝追施硫酸銨4~5公斤,兌水500公斤;也可用人糞尿200~250公斤,兌水600~750公斤,順壟灌縫施入。還可每畝灑施草木灰水150~200公斤。對晚熟有早衰的地塊可灌施2%氮磷鉀混合液。
孔眼追肥
在離紅薯主根20~30厘米處,打一30厘米左右深的孔,施入適量三元複合肥,並用濕土封好。若在壟兩側各打一個孔追肥,效果更佳。採用此法每畝可增產20%左右。
防旱排水
在紅薯生長後期遇到乾旱天氣,有條件的地區要隔溝澆水,以水調肥,促進莖葉生長,擴大光合面積,增加光合產物,有利於塊根膨大。但在收穫前20天內不宜澆水,以免降低紅薯塊根的耐儲性。若遇到秋澇,要及時清溝排水,防治薯塊受漬,形成硬心爛腐導致減產。
葉面噴肥
紅薯生長後期,根部吸肥能力減弱,採用葉面噴肥可確保塊根膨大所需養分。
一般丘陵坡地或有早衰現象的田塊,應噴施0.5%的尿素液;葉蔓長勢偏旺的田塊,應噴施0.2%的硫酸鉀或5%的草木灰浸出液;一般田塊可噴施0.4%~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每畝每次噴肥液75~100公斤。
噴肥時間一般從8月中旬開始,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2~3次,噴肥時間應掌握在晴天傍晚前進行,噴後下雨應補噴。
控制徒長
控制紅薯膨果期莖葉旺長,適當噴施紅薯化控素進行控制營養生長,提高生殖生長,增加產量。
紅薯到底用不用翻秧呢,具體操作就要根據以上實際情況,為了紅薯更好的生長,紅薯一定要正確種植,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