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北大碩士的求職之路:社會是如此意外

一個北大碩士的求職之路:社會是如此意外

入群邀請:1、論文翻譯後台回「譯」;2、博碩留學回「博」;3、國內考博碩回「考」;4、博碩鵲橋回「友」

今天一大早收到一封某網路公司的拒信,這件事本身倒不怎麼意外,因為去參加終面的時候就感覺到自己大概沒戲了。但是回想了一下在這家公司求職的歷程,突然覺得十分感慨,有些話也是不吐不快,就忍不住來這兒寫了這個帖子。

我先說下我自己的情況,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一個國內頂尖學校讀的,然而專業很冷——歷史學。京戶,女生,非黨員。大學期間拿過獎學金、當過學生幹部、玩過社團、干過志願者、完成過學術課題、發表過文章、參加過社會實踐、有實習經歷、有出國經歷。我這麼一列自己都覺得自己特別牛,但事實是在找工作當中,獎學金、學生幹部、學術課題、發文章、社會實踐,這幾項內容從來就沒用人單位關心過。

那麼用人單位關心什麼呢?根據我個人的經歷,幾乎每參加一次非小組面試,在自我介紹之後,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樣的:你這個專業跟我們單位不對口啊,你為什麼不選擇更合適的工作呢?這個問題到底怎麼回答最好,我至今不清楚,但我曾給出過兩種不同的答案,一種是我並不認為自己最大的興趣和專長在我所學的專業上,另一種是對口的工作找不到。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撒謊,這兩個原因確實是我「海投」其他各行各業的主要因素。但是這樣的回答往往引來更多的問題:前一個原因會引發你為什麼不換專業的疑問,後一個則會引發你為什麼不做學術的問題。當然還有的面試官問的更多,比如你為什麼不考公務員?你為什麼不把志願者當成一輩子的職業?你找了哪些對口工作為什麼覺得找不到?

這些問題在這裡,我也想一一分析一下。

首先,我為什麼學了這個專業,又為什麼沒有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換一個其他專業深造。

學歷史學,答案很簡單,這並不是我高考的第一志願,是一個調劑的結果。換句話說,當時我沒有選擇。當然,在讀期間可以申請換專業,我也沒有這樣做,這個理由是我害怕自己這山望著那山高,去了其他專業也覺得不喜歡不好。另外不管怎麼說,歷史學是基礎學科,我對之並非完全沒有興趣,而且授課的老師都是牛人,培養方式也非常嚴謹,讓我覺得受益匪淺。那個時候也還年輕,根本沒考慮就業的問題,覺得在這裡學習能夠得到更多的知識和學術素養,所以就這麼學下來了。

到大三的時候,開始籌劃未來的發展方向了。說起來也無非是三種選擇:讀研,出國,工作。當時首先把工作排除了,因為通過身邊的例子看到,我們這專業找工作太難了,要是就一個本科學歷就更難。當時的想法是好歹讀個研究生,出來還可以去中學教書——大家知道的,現在北京的中學都不怎麼要研究生學歷以下了,有些甚至只招博士了。

出國和讀研,其實都在準備。出國的話,當時英語也考好了,學校信息也都查過了。讀研的話,也考慮了換專業,還看了很多複習資料。但是後來有了保送研究生這麼一條路擺在我面前,直接保送本院系。我還記得當時競爭非常激烈,報名的人非常多,我當時完全是本著湊個熱鬧的心態去的,覺得自己競爭不上,就在申請的同時也還在忙著準備出國和考研。但是最後我收到了錄取通知,按照學校規定,保研被錄取是不能毀約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規章,而是意味著你從此無法從學校拿到成績單、推薦信等等物件,考研也不能報名。因此出國和換個專業讀研的路就這麼被堵死了。

當然我要說明的是,現在看來這可能是個錯誤,但當時我並不這麼想。就業這件事,其實不真正參與其中是很難體會各種因素的微妙作用的,當時僅僅是希望本科畢業後有個去處,不做「家裡蹲」,至於說就業,覺得無論如何讀研了就業形勢肯定會更好,專業什麼的都在其次了。

其次,我為什麼不讀博士、做學術呢?

如果你跟我一樣讀了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而且讀的是文史哲理化生這種基礎性學科,你大概能夠理解,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學術的。讀學位和做學術,絕對是兩個不相等的概念。我自己是個特別愛玩的人,首先就沒有沉浸於學術的願望;另外,相較於「專深」,我更喜歡「廣博」的路子,其實也就是喜歡知識勝於喜歡研究。同時,作為一個目前沒有男朋友的女生,讀一個看似三年但大多數情況下四年以上才能畢業的博士學位,我覺得壓力很大,我相信這點大家也都能理解。

第三,我找了哪些對口工作,為什麼不考公務員。

有些東西確實是要開始找工作了才能明白的。以前我覺得,我不做學術,可以去當社科圖書編輯,可以去網站或者電視台做歷史類節目,可以去當老師……但是現在看來,這些都有不切實際的地方。

先說圖書編輯,這個確實很對口,而且工作時間靈活,生活比較穩定閑適,文化氛圍也好,適合我們專業的女生。但是現在紙質傳媒整個行業都在走下坡路,大多數出版社根本不招應屆生入職。我實習的時候就在某出版社當編輯,到後來問能不能留下,人家就回答我只要有幾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在網上搜索一下出版行業的招聘信息,很多都是這樣。

然後說網站或者電視台的工作,這個的特點是競爭非常激烈。因為網站和電視台很少只針對文史哲專業招聘,往往同時招攬新聞、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各種學科,其形勢也和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差不多,有很多時候甚至得不到筆試的機會。

再說教師。高校呢肯定要博士以上學位,我們就別想了。中學的話,很不幸,從我的求職經歷來看,有兩種競爭對手我很難打敗,一種是師範類院校的學生,另一種是男生。理由不說了,大家都清楚。

最後說說我為什麼不考公務員。

其實這個答案更簡單,沒有合適職位。

要麼要工作經驗,要麼有學歷限制,要麼有專業限制,要麼要求黨員。

我的同班同學,黨員,最後也不過只篩出了三個可以報名的職位。

這個就不能怨別人了,只能怪自己不夠上進,但事已至此,也已經沒辦法改變了。

面對我這樣的解釋,似乎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我們雖然還要繼續努力找對口的工作,但也不能放棄「海投」。

但現在我對這種路線也產生了疑惑,原因就是今天給我發了拒信的那家公司。我一路過關斬將連過了筆試和三輪專業面試,最後走到了HR終面,但在跟我聊了一會兒以上這些跟專業有關的問題之後,HR很坦誠地說了他的幾點看法:

第一,你確實跟我們單位專業不對口,我們幾乎沒招過你們這專業的人才,因此我很難判斷你從事我們這行的前景。如果錄用你,我們雙方都有風險。

第二,你的學歷是研究生,應該說已經很高了,但你的專業實在太冷,如果找不對口的工作,就很難進入單位的核心,這樣對你不太公平。

第三,你們找工作可能確實很困難,但這是教育學科設置和就業通道無法對接的問題,不應該由就業單位承擔責任。

雖然在這番話之後,HR還和我聊了別的一些問題,但我知道,我肯定拿不到offer了。

我感到鬱悶的不是沒有offer本身,而是HR跟我說的這些「道理」。我深信,絕對不是只有他們一家是這樣看的。

面對這個局面,我也想說說我的幾點看法,如果有哪家單位的HR碰巧能看到我這個帖子,並且很有耐心地看到了這裡,我衷心希望您們在日後選擇應聘者的時候,如果遇到了像我一樣專業冷門不對口的學生,能夠再多思考一下。

我想說的是:

第一,我非常理解用人單位不要我們這些人的決定,我知道你們不缺選擇,你們沒必要冒風險錄用一個「前景不明」的人。但既然能走到最後一面,前面闖過了那麼多道專業面試的關卡,就證明專業不能說明一切,不對口的專業依然可以有對口的素質。

第二,不管是我,還是我周圍同樣冷門專業的同學,除了面臨經濟問題的,據我所知,大多數人所需要的真的僅僅是一個工作而已。我們有自知之明,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學金融的不是學IT的,我們不求多好的待遇,我們首先需要的就是接納。我在實習的時候干過非常低級的工作,我也認為自己學到了東西,我乾的很愉快,雖然一個月只有幾百塊錢,但我還是覺得很充實。並不是所有名校的碩士都眼高於頂,且對於我們這種很難拿offer的專業來說,毀約的可能性要低得多。

第三,單位確實無需承擔解決冷門專業就業的問題,但至少你們可以一視同仁,不要在走到最後一步的時候,又拿專業說事。你們在選擇的時候,可以試著從能力角度、性格角度去考量一個人是否適合一個職位,而不是上來就問專業。

最後我想說明一點,就是我一點沒有埋怨哪家單位的意思,相反,我非常感謝每一個給了我機會、跟我挑明了說專業不對的單位,這讓我在求職路上更好地思索,並相應調整自己的求職方式。同時我也沒有怨天尤人的意思,我非常能理解用人單位的想法,不管是因為專業把我刷了,還是因為我是女生不要我,我都能理解。畢竟有些人專業也很冷也是女生,但照樣拿offer,重要的還是要讓自己變強大,強大到讓人能忽視你的專業和性別。最後我要說,其實我已經有一個offer了,雖然不太滿意,但是至少證明我們還是可以憑努力找到工作的。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冷門專業,一樣常常因為這個原因被拒絕,那麼我希望你和我一樣不要氣餒,不要埋怨,而是繼續努力,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來源:考研幫

高校博碩、教師、科研工作者請關註:

精英家長、基礎教育工作者請關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學術情報 的精彩文章:

2017年清華畢業研究生大數據,原來他們做了這些工作
導師培養研究生的5種模式,看到第4種我嚇懷了!
淚目!山東女大學生欲30萬「賣」自己救弟,可無償為其打工一輩子
美國家科學院院士:定量研究最重要的是什麼?
澳洲教授每天上街撿煙頭,竟發現逆天新科技……

TAG:中外學術情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北大窮博士的求職牢騷
泰國大先生是一個好的求職者嗎
去這好找工作!意媒列出世界八大絕佳求職城市
輕鬆地求職之路
回顧她的異國求職路,原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北大女生求職一個月就辭職?看看另一個「北大」女生的工作經
這座城市以小商品聞名世界,但背後的求職者卻令人心酸!
荷蘭網站數據:懂中文的求職者有更好的職業前景
張正萍:一把辛酸淚:休謨的大學求職路
一個求職者就是這樣被逼瘋的
冠軍AD如今卑微求職,只想找份工作,曾是官方認證世界第一AD
論求職,我只服四大名著
世上最愚蠢求職方式,為上位對老婆做這種事,他所做的事讓人不齒
被外媒曝光的梅根求職簡歷火了,苦苦掙扎女演員如今和凱特都杠上
求職中HR面對求職者這樣的回復,表示沒法接!
致走在求職路上的朋友
朝鮮男人和女人求職傾向不一樣,如今也開始做家務勞動了
簡歷,求職的第一印象
說說求職路上那些事
求職者曝光面試公司「惡劣」環境,網友:一股貧窮的氣息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