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文化:佛教中慈悲的含義
文史
08-28
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
另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盤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三種:
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
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
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系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以上三種慈悲,並稱為三緣慈悲、三種緣慈,或三慈。
更多內容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民俗故事
點擊展開全文
※佛教 文化:佛教中無常的含義
※佛教 文化:玄奘法師義服婆羅門
※佛教 文化:玄奘法師大智大勇降逆徒
※佛教 文化:佛教中布施的方法
※佛教 文化:佛教中發心的含義
TAG:民俗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 孝的真諦
※【宗教與中國文化】佛教的共生智慧
※缽在佛教中的含義
※佛教文化:山西十大佛教古建築
※佛教中「普」字的含義
※毛澤東眼中的佛教文化
※藏傳佛教寺院中的蘇魯錠文化
※慧律法師《佛教的精神與特色》:佛教是慈悲不殺生的
※佛教的中國化與中國化佛教
※佛教的世俗化
※佛教的隨緣文化
※佛教中「五眼」的含義
※淺談佛教與傳統文化
※佛教文化 禪宗與禪定
※佛教里的詩詞
※在道教和佛教文化中有鴻鈞老祖這個神仙嗎
※佛教聖地五台山的歷史文化
※宗教文化——認識佛教
※佛教對玉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