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蘭亭序添了一個字?
誰給蘭亭序添了一個字?
7月25日的《書法報》上,刊登了一篇署名王冬亮的文章:《魏晉書家的閑事(上)》。其中有一段說:「徐僧權幹得最漂亮的一票就是在很多王羲之真跡上寫上了『僧權』二字,竟然流傳千古了(《寒切帖》右下角就有一處)。」
其實,徐僧權幹得最最漂亮的,當屬他在王羲之蘭亭序上的押屬簽名。這個簽名,使蘭亭序有了第二個版本,成了一個千年書法之謎。
現在人們看到的蘭亭序都是後人摹寫的。分為兩類:一類是墨跡本,有三種。摹寫者分別是褚遂良、虞世南和馮承素。尤以馮本最得王羲之精神,被列為三種墨跡之首。是現今人們臨摹蘭亭序的主要範本。由於在其卷首鈐有「神龍」小印的一半,因稱「神龍半印本」,簡稱「神龍本」。另一類是黑底白字的碑刻拓本,只一通,由歐陽詢摹寫後上石刻碑。因該碑流傳多年後在河北定武出土,因稱其為「定武蘭亭」。自古至今的蘭亭序的摹本多達100多種,惟上述4種成了蘭亭序的主要傳本。
蘭亭序有多少字?有兩種答案。一是324字,從上面三種墨跡本上一數便知;二是325字。記載有三:1、《晉書》,2、《古文觀止》,3、定武蘭亭。而前兩處也是根據定武蘭亭而來。
定武蘭亭比神龍蘭亭多的一個字是什麼字,多在何處?準確答案是「曾」字。神龍本中是「不知老知將至」,定武本則是「曾不知老之將至」,差別就在於此。多出的「曾」字是徐僧權的「僧權」二字簽名的一部分。後來「僧」的「亻」及「權」字泐失,僅剩「曾」字,又因其在行間的「不知老之將至」的「不」字之旁,被誤為行間補字,因此在刻碑時刻入碑中,出書時抄入正文,成為今天的325字本。
徐僧權是南朝梁的宮廷鑒書人之一。遵聖諭,鑒定宮廷所藏書畫。對確定的真跡,由鑒定人在鑒定物上簽字畫押,以為證明。而那時的簽字位置不像今天基本上都寫在作品的最後,而是可以在作品的任何位置,因而被誤為行間補字,成了第二蘭亭。今天的一些習書者不知其故,臨摹時也將鑒書籤字一同臨寫了。關於此,我的《東京書法生活》一書中的「從清雅堂到蘭亭序」一章有詳盡介紹,此處不再贅言。
以下是我在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楷名文名篇·王羲之蘭亭序》,這是我在6年前寫的。供以楷書書寫蘭亭序的朋友作為參考。該書2011年7月出版,2012年3月重印。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作品欣賞
※如何教學生欣賞王羲之書法以及完整版全文還註解蘭亭序
※論筆墨程式的創新與發展
※暉福寺 碑拓
※關於「無正側」式用筆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