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女兒節」到「情人節」

從「女兒節」到「情人節」

眾所周知,七夕節是與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關聯的,其愛情故事是這個節日的價值所在之一。然而,七夕的本源並非「愛情」。

節日是生活的特殊時間節點,它首先是一個時間概念,來自古人對時序變換的感受。七夕節所在的農曆七月,《夏小正》曰「初昏,織女正東向。」此時節的黃昏,抬頭可以望見夜空中銀河貫穿南北,織女星散發著美麗的光輝,朝向銀河東岸的牽牛星。這是天上;而人間呢,「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夏末,秋將至,女子們要開始搖動紡車,織布制衣了。就這樣,天上的星星被遙想成了人間女子的保護神和寄託心愿的所在,織女的意象在這個迎向秋天的時間段凝固下來。關於她的想像、她的巧慧特質,以及與牛郎相互牽絆的故事也由此展開。

對織女的崇拜最終落在了七月初七,這個時間對於古時的女性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孔雀東南飛》雲:「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初七是婦女們相聚嬉戲的日子。而按照陰陽術數之說,單數屬陽,七月初七這樣的陽月陽日相重的日子被古人認為是陽氣大盛的,因而,需要有陰氣來調和補充,這便給了婦女們在七月初七參與遊樂、祭祀、社交等各種社會活動一個契機。於是,一個屬於女性的特殊時間點,與寄託著女性「巧智」之思的織女意象相結合,七夕節的風俗活動也由此衍生、發展。

七夕夜祭拜織女的習俗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這是一個類似今日「姐妹淘」的小型聚會,參加者是少婦少女們。她們在月下焚香、禮拜被稱為「七姐」的織女,許下心愿,然後吃吃瓜果、聊聊私房話。在七夕節的節俗活動中,織女是核心形象,而短暫脫離日常生活、在同性小團體的私密空間里聚會的女子們,則是節日的絕對主角。所以,把七夕稱為「女兒節」,是毫不過分的。

七夕節節俗活動有個關鍵詞,就是「乞巧」,即乞求心靈手巧。「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的記載,這「開襟樓」是專門為七夕拜仙、乞巧而搭建的樓台。後世又將七孔針發展為難度更甚的九尾針。

「喜蛛應巧」之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荊楚歲時記》:「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此處的「喜子」為小蜘蛛。唐時,皇宮中也十分盛行這種習俗,做法略有不同,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七夕夜,宮女們「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投針驗巧」是「穿針乞巧」的變體,乃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帝京景物略》中載有「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的做法:七月七日正午,女孩將一碗水放在太陽下暴晒,過一會兒,水面生膜,將繡花針輕投水中,針會浮著,此時就看水底的針影像什麼。如果針影像雲朵、花卉、鳥獸,就說明女孩「得巧」;如果針影粗如棒槌或細得像絲,就說明女孩「得拙」了。有趣的是,也有一些地方,投的不是針,而是自製的豆芽,當然,這用來驗智巧的「豆芽」,要叫做「巧芽」了。

有些地方,七夕習俗中還有「乞美」的內容。即用鳳仙花搗成汁染紅指甲,據說可使手指靈活,紡織時手指不抽筋。染指甲這個習俗,除了「乞手巧」,還有追求美麗的含義。同樣,七夕日用槿樹液洗頭髮以及用臉盆接七夕夜的露水抹在眼上和手上的風俗,也寓意著「巧上加美」的祈願。傳說,七夕夜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

「磨喝樂」 是宋元時期流行的七夕節俗。「磨喝樂」是梵文音譯,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兒子,傳入中國以後經過一番漢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為可愛兒童形象,成為「七夕」節供奉牛郎、織女的一種土泥偶人,多是嗔眉笑眼、手持蓮葉蓮花的男童形象。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兩宋時期,每年的七夕節,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樂」來供奉牛郎織女,藉此來實現「乞巧」和多子多福的願望。「捏塑彩畫一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描述的就是七夕習俗——「磨喝樂」 。

吃向來是節日的重要內容。巧果是七夕的節令食品,通常的做法是,將加糖的糯米粉或麵粉,揉剪成長條形的小薄片,入油鍋炸制而成。這種巧果是彎扭的形狀,以「七曲八彎」來寓「巧」之意。除此之外,手巧的女子在製作巧果時,還會捏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或寄託了自己美好心愿的花樣。

其實,不管是「乞巧」,還是「乞美」,抑或「乞子」,都是祈求生活和婚姻如意、幸福、美滿。正如《乞巧歌》中所唱:「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七夕,從「乞巧節」演變為「中國情人節」,大約是本世紀以來發生的事情。本土已有的節日體系中本無情人節,而西方傳入的聖瓦倫丁節填補了這一空白,其玫瑰花、巧克力、燭光晚餐的過節方式浪漫溫馨,受到了追求時尚的年輕人的喜愛,並逐漸風行。而與之相應,出於民族的自尊與文化的自覺,本土似乎也需要一個情人節,於是傳統節日七夕的情愛要素被發現和發掘,加上已經在西方情人節中嘗到了利益甜頭的商家也大力推動,於是,七夕就發展演變為「中國情人節」。在這個過程中,被迫分離卻始終相望相守的牛郎織女的故事得到反覆講述,他們成為了忠貞愛情的代表;白居易的《長恨歌》、秦觀的《鵲橋仙》得到反覆吟詠,「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成為了七夕節深情而雋永的告白。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接受了中國七夕節的文化元素,以及西方情人節的過節模式,而以愛情為主題的相親交友等活動也儼然成為七夕節的「新民俗」。

從乞巧主題到愛情主題,這是消費時代對一個古老節日意義的添加與再造,正如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曾指出的那樣:傳統,是可以被發明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韓為何臨時部署「薩德」?韓媒:美軍領導層或施壓
美媒:為何只細分亞裔?波士頓華人齊聚反對歧視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有吐不完的痰,是咽炎嗎
聯通混改「第一炮」瞄準物聯網 與BAT成為利益共同體
岳海清:為乘客服務是我最大幸福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別再被騙了!七夕是「女兒節」,不是「情人節」!
誰說七夕是「情人節」?明明是「單身女兒節」
愛情節?女兒節?小人節?一圖看懂「百變七夕」
七夕節還叫女兒節?對於我國的七夕節你了解多少呢?
端午節為何被稱為「女兒節」?相傳和女皇武則天的媽媽感龍而孕有關
端午 榴月女兒節
三月三,女兒節:願每個女孩都笑顏如花
以女兒節的名義
日本最大級別的女兒節人偶,祈禱女孩子健康成長!
《廣元有個女兒節》
中國古代有婦女節么?她們過的「女兒節」習俗和現在是否一樣
穿越千年,一個人也要過的七夕女兒節
女兒節娃娃被啃頭髮!喵星人坐大位選妃讓主人崩潰:放開她
日本勝浦市為迎接日本女兒節到來,擺放三萬多件和服人偶娃娃
藝庶雜譚︱日本人偶展之女兒節
日本小鎮擺放3萬人偶慶祝女兒節,是當地人口的五倍
女兒節、灑紅節,還有全球各地新展覽!
朱雨辰媽媽重男輕女,對兒對女態度大不同,女兒節目中心酸落淚
《最終幻想14》國服開放女兒節活動 季節道具上線
日本女兒節上,女孩們身穿傳統服飾,將人偶投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