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濮安國:中國蘇式傢具研究第一人,與王世襄並稱為「南濮北王」

濮安國:中國蘇式傢具研究第一人,與王世襄並稱為「南濮北王」

濮安國,我國著名的明清傢具專家和工藝美術學者,蘇州教育學院教授,原中國明式傢具研究所所長,明式傢具研究專家和工藝美術專家,與王世襄並稱為「南濮北王」,被譽為中國紅木傢具研究和蘇式傢具研究第一人。

主要著作:《中國紅木傢具》、《明式傢具》、《明清傢具》、《明清蘇式傢具》、《明清傢具裝飾藝術》;《中國歷代鳥紋圖案》、《中國十二生肖圖案》;《吳文化史叢-吳地工藝文化》。是《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的主要編纂人之一。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作為中國明式傢具研究所的創辦人,對於發起成立中國明式傢具研究所的初衷,濮安國作出以下解釋:

明式傢具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想像力、創造力,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意識。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18項中,蘇州的明式傢具製作技藝名列其中。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是明式傢具的發源地,因此,蘇州理應成立一個明式傢具研究所,承擔起研究、傳承、開發的責任。

濮安國教授,是國內第一個建立起明清蘇式傢具研究理論體系的專家,他在國內首次科學定義了明式傢具的概念,他認為,中國傢具的代表是明式傢具,而蘇式傢具是明式傢具的典型。作為蘇州2500年歷史與文化的一種生活物化的獨特表現形式,蘇式傢具堪稱是傢具藝術和吳地文人生活的一種完美契合。

濮安國教授介紹,中國傢具經歷了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初期、發展期至成熟期。從唐宋時代的形體變化,到明清兩代的用材、工藝、造型的改變,迅速地發展到它的黃金時代,而蘇州製造的傢具則是這個時期中的精品和典範。

蘇作紅木傢具與蘇式園林建築的設計也是一脈相承的,尤其是當時文人士大夫的直接參与,讓它更具有濃厚的文人氣息和深遂的藝術價值,故而在我國傢具史上,蘇州地區成了全國明式傢具的發源地。

蘇作源於明式傢具,延續著明式的優良傳統,造型、線腳、榫卯、架體等,仍是清代中期以來傳統傢具的典範。清式傢具以廣作傢具為源,廣東很多雕花都受巴洛克式影響。清式傢具講究鑲嵌、雕琢,多呈繁瑣。

從世界範圍說,西方的各種傢具類型,長期保持著以塊式為主要特徵的形體式樣;明式傢具,則以東方的框架式結構為主要特徵,表現了自己的民族性和不同淵源的文化性。

幾十種不同的榫卯結構,創造了千變萬化的傢具式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明式傢具進步卓越的造物理念和合理科學的設計原則,也被錄入世界文明偉大的經典之列。

西方工業革命期間對明式傢具的吸收,復興了歐洲的傢具設計,竟已成為西方世界設計革命的榜樣和肇端。明式傢具影響了西方,清式傢具受西方影響。有人說清式傢具也是高峰,傢具上的雕刻都是文化,那不對,那主要已經不是傢具了,是木雕。是傢具本體之外衍生出的東西。

現在一些紅木企業第二代掌門人,有的是留過洋的年輕人,有很多新想法,想把中國紅木通過設計改變面貌。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了:如何創新?

要真正創新,改良主義要不得!當前紅木傢具發展到一個瓶頸,都講變,卻大都又變不好,沒有傳統的中國味,且缺乏美感。要變,就要去創新,不能只是形體上的修改移植。改良主義不能要,包括政治、經濟領域的改良,都被歷史證明是失敗的。

創新要結合民族性,有的設計一味學西方,會偏離了中式傢具的本體。對明清傢具的認識,一定要從文化、藝術、科學、歷史的高度綜合全面地認識,從理論的高度總結和推廣。

濮安國認為要進一步發掘明式傢具製作技藝的科學性,以開發為重點,努力創新。依靠專家和社會業內人士,開展明式傢具比較性鑒定工作。要加強傳統傢具的信息與資料中心工作。要吸取明式傢具的文化元素,開拓現代居家生活器具的時代性,由此幫助建構現代生活文明的物質文化基礎。

人們需要從傳世的明式傢具實物中,去努力地挖掘出更多的珍貴的民族文化精粹。以創造出新時代的物質產品來體現人類自身的進步和生活理想,這是人類社會永遠不會停止的造物和精神的相互轉化與升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傢具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TAG:明清傢具研習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濮安國,中國紅木傢具和蘇式傢具研究第一人
濮安國:對紅木傢具「傳統技藝傳承」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