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作为乞丐被载入正史,一生只做一件事,死后数万乡民为他送行

此人作为乞丐被载入正史,一生只做一件事,死后数万乡民为他送行

说来也奇怪,我们的史书大多记载的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而那些小人物却被忽略。其实小人物也有他们的价值,甚至也能做出造福一方的大事。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就是一名乞丐,他终身行乞38年,先后共建立三所义塾,被朝廷赏赐黄马褂而且还被载入史册,在他死后数万乡民自发为他送行,现在小编就给大家讲讲他传奇的一生。

此人作为乞丐被载入正史,一生只做一件事,死后数万乡民为他送行

这名乞丐名叫武训,在家排行第七,原名叫武七,武训这个名字是朝廷的赐名。如果要说武训为何要建学校,还要从他小时候的一次经历说起。武训在7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为生活所迫,他在14岁的时候就离家给富人当佣人。武训没什么文化,所以在当佣人的时候吃过亏,富人曾经拖欠了武训3年的工钱,而且还想赖账,武训前去索要却被富人毒打了一顿。那些钱可是武训当牛做马挣来的,当时他就被气得口吐白沫,大病了三天,他在那个时候就有了办义塾的想法。

此人作为乞丐被载入正史,一生只做一件事,死后数万乡民为他送行

武训没什么才能,所以只有去当乞丐,21岁的他就开始了乞讨的生活。武训是一个乐观的人,无论走到哪都是唱着自己编写的歌,没过几年他的足迹就踏遍了江苏、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30岁的时候,他的积蓄已经相当可观,于是回到山东堂邑县家乡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求助了当地的举人杨树坊,可是人家嫌弃他是一个乞丐没有见他,武训就在杨府门前连跪了两天,终于感动了杨树坊。武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杨树坊非常赞赏,决定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此人作为乞丐被载入正史,一生只做一件事,死后数万乡民为他送行

武训在30岁时已经有320多亩土地,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可是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光绪十四年,他和杨树坊在堂邑县办了第一所义塾,随后又在杨二庄和临清镇又建了两所学校。义塾建立之初,没有老师和学生,武训就一个个上门恳求他们来教学和上课。武训非常尊敬老师,每次开学他都要向老师行跪拜礼,在宴请老师吃饭的时候都会请当地名绅作陪,而自己却在一旁端菜斟酒,有人邀他一起上桌,他却说自己地位低下不配和老师们一起吃饭。

此人作为乞丐被载入正史,一生只做一件事,死后数万乡民为他送行

山东巡抚张曜被他的事迹感动了,特地免除了义塾的田赋和徭役,还把他的事迹报告了朝廷,震惊了整个朝廷,光绪帝给他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还赏赐了黄马褂给他。光绪二十二年,武训在义塾中去世,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享年59岁。在他出殡当天,师生哭声震天,数万乡民前来送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诸葛之尚 的精彩文章:

这百岁老人临终前说: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能把中国叫醒
70岁老人拿出传家宝,本想向国家索要800万,没想到得到更多
齐白石:83岁还生儿子,93岁临终前坚持要和22岁姑娘成婚

TAG:诸葛之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