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覺得房子是透亮的,每個人都是透亮的」
到了總結一段歷史的時候了。
我們的大多數讀者只是經歷了這段歷史的尾聲,大部分故事是由上一代寫就。
我們希望傳達的是它最有價值並應該傳承的那一部分:篤信進步、發展;社會會持續不斷為個人提供更好更大的空間;努力,並且獲得相應回報;自由是可爭取的,堅信我們最終會到達。
其實這就是普世價值。
當「歷史」這樣的詞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往往為宏大敘事所覆蓋,我們希望用更多微觀層面的採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梳理。
我們從個人生活中關注度最高的「房子」入手,開始這個記錄。
搬離了上海鞍山四村 30 年,毛時安仍能清晰描繪出這片他曾居住過 30 年,又離開了 30 年的區域,幾棟分屬不同工廠的家屬樓串起了他的空間記憶。上海工具廠、新滬鋼鐵廠、新中動力機廠……這些工廠早已遠去,留下的是大片面貌相似的行列式多層居民樓。
很難計算清楚上海究竟有多少個「新村」,人們不過多討論不同新村建造年代和背景的差異,模糊地統稱其為「老公房」,一個流傳度更廣的稱呼是三個形容詞的疊加——老破小。
攝影師宋濤、季煒煜組成的「鳥頭」曾在十多年前出版過一本名為《新村》的攝影集。如今翻看,大部分的新村還長一樣,五至六層的房子被綠化環繞、牆頭的貓、小區里的健身設施,似乎每個樓道都會停放一輛歸屬不明的廢舊自行車……《新村》的封套上是一連串的驚嘆號——「我們當然要拍你們!我們的六層樓房!我們的散發著新鮮水泥氣息的六層樓房!!我們的被飛快建造起來又被飛快推倒的六層樓房!!!因為我們就是你們!」
上世紀五十年代,這座城市的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是被敲鑼打鼓送進工人新村的。毛時安還記得搬進鞍山四村的那天,「現在的人沒有辦法理解的,我覺得房子是透亮的,每個人都是透亮的」。
六十多年,榮光變庸常。
「9 歲前,我已經搬過了四次家」
1957 年,9 歲的毛時安搬進了鞍山四村,這是上海工具廠分給父親的房子,也是他人生前九年的第五個「家」。
第一個家在上海打浦橋,毛時安在這裡出生。1949 年,父親在上海丟了鉗工的工作,在遙遠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找到了一份差事,舉家遷往。「我對東北沒有什麼記憶,除了冷,就是一次母親帶我去哈爾濱辦事,坐了一趟沒完沒了的火車。」
建國後上海迅速恢復生產,大量需要工人,全家又搬回了上海,租住在老北站附近,「我還記得巷弄口有個鐵匠鋪,私人的,那時候還沒公私合營,夜裡太安靜,只能聽到叮叮噹噹的敲擊聲」。
沒等到鞍山四村的公房建好,毛時安先行轉學到了四平路第二小學(今同濟小學),和父親工廠的幾個學徒一起租住在附近。四平路二小在同濟新村內,不同於當時為工人興建的住宅,同濟新村是同濟大學教職工的家屬院,這所家屬大院里的小學也成為同濟的子弟小學。
「當時有很明顯的一條界限,『村內人』和『村外人』,『村內人』還會進一步細分,看父母是老師還是校工。踢球比賽也會按照這條界限來分隊。但大體上,村內的同學比我們這些村外的要教養好、功課好,當然我是個例外。」
入住鞍山四村前,他們還在附近農戶家的柴房住過一陣,毛時安的「村外」同學有的居住條件更差。「有一個同學住的是草棚,他們家是舂米的,當時沒有糯米飯,過年過節的湯糰都是這樣舂出來的。
曠野中仍有戰時留下的「碉堡」,毛時安有同學曾以此為家
「還有一個男同學和他爸爸住在碉堡里,國共戰爭之後留下了很多碉堡,大部分現在都拆了,也有的還留著。當時那個附近就是鄉村,有田地、曠野,圓圓的碉堡看起來像個墳頭。他們就找了一塊布簾作遮擋,住在裡頭。」
「現在看上海到處都是房子,當年什麼都沒有,我記得曠野里還有一棵被雷劈過的枯樹,鞍山中學附近還有一座破廟(蕭王廟,今新華醫院附近)。遇到有人過世,就能看到道士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在那棵枯樹下面做法事。那時候人也不講究,夏天老太太不穿上衣,垂墜著乳房,用蒲扇扇風。小孩子哪像今天,冬天我們就用樹的節墊在鞋底,在河面上滑冰。那時候的冬天很冷,到一月底河面上的冰就已經很厚了。」
「那時,我覺得房子是透亮的,每個人都是透亮的」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的羅崗教授曾研究上海的工人新村,建國前,除了極少數工廠曾迫於早年工人運動的壓力建造職工宿舍,大部分的工人和平民都和毛時安的同學一樣,住在棚戶區,解決住房困難是這個社會主義新政權成立初期的挑戰。同一時期的前蘇聯也面臨過同樣的挑戰,他們給出的方案是一個被稱為「赫魯曉夫樓」的社會住宅計劃,這種五層高的小戶型簡易居民樓在前蘇聯的各個城市複製推廣。而上海則特別面向工人,通過為工人造住宅實現居者有其屋。
1951 年,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上海工人住宅建設委員會」,時任副市長潘漢年籌建了工人新村,以解決上海三百萬產業工人的住房困難。曹楊新村(一村)最早建成,1002 戶來自各個工廠的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家庭被敲鑼打鼓送進了這裡。整個五十年代是工人新村的建設高峰期。
毛家是鞍山四村的第一批居民,當時一家五口人被分到了一個套間。父母帶著妹妹住在朝南的主卧,約 17 平方米,毛時安和三個弟弟擠在朝北的次卧,約 14 平方米。不同於曹楊新村,這裡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但建設之初還沒有通煤氣。
「那個房子有 33.8 平方米,實用面積,當時不講什麼建築面積,而且只計算『住人的部分』,也就是卧室,廚房、衛生間什麼的都不算面積。當時的租金一個月只有八九塊錢,到了七八十年代漲到了二三十塊。」
鞍山四村房屋平面圖
最初的鞍山四村只有三層,每層住著四戶人家,左右對稱,兩邊是如毛家一樣的套間,南北兩間卧室,有獨立的廚房衛生間。中間是兩個單獨的房間,供新婚的年輕工人居住,共用衛生間和廚房。「我父親是七級鉗工,很年輕,後來升到了八級。工具廠的車間主任也住在這裡,八室,我家當時五口人,後來有了妹妹,他們家四口人,我們住的房子是一樣的,並不因為他職位高一點有什麼不同。不能說絕對平等吧,那個時候都是相對平等的。」
「剛搬進來的那天,我覺得像是進了天堂,真的毫不誇張。紅色的木頭樓梯、木質的窗戶外面能看到藍天和曠野。我和父親、弟弟一起刷了牆。現在的人沒有辦法理解的,那時,我覺得房子是透亮的,每個人都是透亮的。」
去舊貨攤淘傢具是一件樂事,毛時安回憶父親帶著他們淘回來一個斑竹的書架、吃飯的方桌、寫字檯,慢慢拼湊,從無到有。「那個時候在舟山路、大名路有一些舊貨店,現在提起來人們想到的就是淮海路的舊貨商店,那個當然比較高檔,我們那個時候沒那麼高檔,就在這些地方買買。」
「那個時候物質上是比較窮的,但大家都有憧憬,真的有種主人翁的感覺在裡面。」物質匱乏年代,人們總有建造的熱情。煤球爐是當時的必需品,需要打開窗戶防止煤氣中毒,「最開始大家都很窮,沒錢做管道,後來開始慢慢用鐵皮做一根管子通出去。」這種煤球爐沿用了很多年,直到六十年代開始通煤氣,這在當時很「隆重」,毛時安還和弟弟自製了一個煤氣爐,用舊傢具改的,比正常的尺寸稍大一些,下面放碗碟,上面是灶台,一旁還有拓寬的面積可以放菜。
新村裡的「互通有無」
「三室里爺叔」、「四室里阿姨」,這是工人新村的常見稱呼,比王阿姨、趙奶奶的流通性更廣,當時鞍山四村一個單元共有 12 戶家庭,毛時安一家住在五室,他是家中長子,代號「五室里老大」。
五室里老大還記得,七室和八室里住著相對「體面」的兩戶人家,七室是父親在上海工具廠的徒弟,娶了個條件不錯的太太。和動輒去舊貨攤淘二手傢具的毛家不同,七室結婚,整套傢具都是新置辦的,還有自己的收音機。
「八室里爺叔」是工具廠的車間主任,學歷較高,以前在杭州讀過高中,他的太太是個護士。「用現在的觀念看,他們算當時很洋派的了。以前新村裡的一般爺叔、阿姨覺得他們好像很另類。當時女性一般穿短褲、汗衫,『八室里阿姨』已經穿胸罩、三角內褲了。怎麼知道的呢?她洗乾淨晾在內陽台,就是連在卧室裡面的那種。雖不是直接掛在窗外,但人們總還是能從樓下的不同角度看到,就會指指點點。」
「那時還沒有『隱私』這個詞,聽都沒聽過」,毛時安和新村裡的孩子時常串來串去,經常光顧的一個地方是附近新中動力機廠的一棟單人宿舍,特別用籬笆牆圍起來。「六十年代他們廠還特別為單身職工配了一台公共電視機,前面時常圍坐著附近幾個新村裡的孩子們。」
毛時安的母親患有心臟病,不工作,補貼家用的方式是幫工人洗工作服,很厚的帆布需要泡在鹼水裡,洗掉機油。擰乾又是另一番功夫。
新村裡有一種「互通有無」,除了餛飩、餃子等家常菜,「八室里阿姨」頗有神通,「她在醫院有渠道能弄到孕婦生產後留下的胎盤,這在現在講當然不合法。但在當時「八室里阿姨」就把胎盤帶回來給我媽媽補身體。雖然最後也沒能補成,她還是很年輕就過世了。」作為交換,毛時安的母親幫助八室的雙職工夫妻,在他們加班的日子裡照顧八室的一對雙胞胎兒子。
1952 年 7 月 3 日,兩名兒童在新建成的曹楊新村散步。(圖片 / 解放日報,攝影 / 汪剛)
收集糖紙是新村裡孩子的一項遊戲,「但新村裡不會有糖紙,糖果對工人而言太奢侈了。」毛時安還記得帶著弟弟走出新村,一路沿著打虎山路、控江路、大連路、周家嘴路、商丘路,走到鴨綠江路橋(今海寧路橋),直到外灘。
「那裡遊客多,那時也不講究,吃了糖就隨意仍在路邊」,毛還記得糖紙收藏的詳細步驟,先用溫水把髒東西洗乾淨,特別是玻璃紙,再一一貼在廚房和陽台之間的玻璃窗上,吸干水分,從玻璃上小心揭出,「得慢慢來,很容易破掉」,得到簇新的一張糖紙,夾在書里。
「三年自然災害時,有一種『綠葉奶糖』,定價昂貴,兩角四分,斜條的葉子,印在波浪一樣的藍色玻璃紙上。還有米老鼠的糖紙,很多也很受歡迎,其實都是本地產的,和迪士尼沒有關係,盜用米老鼠的形象而已。」
新村裡成年人的「遊戲」則是樓道里一度秘密進行著的「標會」,雖然這種小規模的民間信貸被明令禁止。「每家出 15 元,抽籤決定順序,每個月集中在一戶人家手裡,可以用來買點平日里負擔不起的物品。」毛時安記不清當時標會的具體規則,通過標會有的家庭給孩子們買到二手的冬衣,毛家則是一張寫字檯,還是舊貨攤淘來的。「窮歸窮,我們家還是有一張寫字檯的!」
毛時安和弟弟從舊貨攤淘來的斑竹書架舊照(圖片 / 毛時安)
坐在今天的書房裡,毛時安還是能清楚地記得他對當時鄰居家書架的羨慕,連借過哪些書都能記得清楚。(圖片 / 毛時安)「要讀書!」
「上海工具廠是一個三千多人的大廠,我的父親很年輕就做到了七級鉗工,三十多歲就升到了八級,最高級別。和一般工人不一樣,他就喜歡鑽研技術,鑽研文化,本身只有小學畢業,後來他自己鑽研讀到了高中。我從父親那裡學到的,就是要讀書!」
三年級時,家庭狀況還可以,爸媽甚至在國際飯店為毛時安辦了一次生日會,禮物是一本《兒童時代》,書里有 1956 年剛剛獲得國際和平獎的齊白石,還有班超出使西域的連環畫。「我自己花錢買的第一本書是《黑旗宋景詩》,三角錢,在四平路二小的地攤上買到的,講山東濰坊的農民起義。」
搬進鞍山四村不久,毛時安就從有著「村內」、「村外」之分的四平路二小轉學,轉到了打虎山路小學(今打虎山路第一小學),他家的陽台正對著這間小學的操場。後來毛時安成了作家、文藝評論家,年近七十歲的他仍能記得小學五年級的一次作文比賽,他拿到了第三名,作文在整個學區的不同學校展覽,傳到了四平路二小,令「村內」的那些同濟子弟刮目相看。「我就是不服輸,我哪裡就比別人差了。」
「五室里老大」是個讀書人,「當時的四村人都知道,走到哪裡我都要捧著本書看」。「八室」最讓他羨慕的是書架,「今天我自己的書不要太多,書房不知道要大上多少倍,但我永遠記得當初孩子時的那種羨慕。最開始不好意思開口直接問大人借,有一天看到八室爺叔和阿姨都不在,偷偷問雙胞胎,這才順利借到。」
普希金的《致大海》插圖
借到的書包括《牛虻》和《普希金文集》,很多年後毛時安曾參與過一次文藝評論回憶,比較《普希金文集》的不同譯本,他還是覺得八室里借到的那個版本最好,「它包括了普希金的作品、詩歌、小說、評論和年譜,六十多年過去了,我總還能記起裡面的插圖,普希金在皇村的一顆樹下坐著,另一張是《致大海》,他穿著風衣站在礁石上,海浪拍打著礁石。」
高中畢業,「文革」開始,毛時安被分配到了上海紅旗電磁線廠工作,他還記得每天往返於鞍山四村和位於軍工路的工廠之間的步行距離。「每天五點半起床,(五點)三刻吃好早飯出發。冬天的路還是一片漆黑,沿著撫順路,走過上海銅材廠的鳳城新村,穿過去是寧國路,再穿過去又是一片田野……到了 6:20,我身上開始出汗了,五角場有部隊,軍號從很遠的地方傳過來,接著是氣象預報,再後面是樣板戲。那個時候到處借書,偷偷地借回家,夜裡回家看書、抄書,找同學借,找廠里的年輕工人借,相互傳。大部分書都不知道經過多少人的手,破破爛爛的,夏天汗流浹背地抄,冬天哆哆嗦嗦地抄。」直到今天毛時安還保留了十幾本當年的手抄書,為了節約紙,字型大小非常小。
「那時候青春期,也很壓抑,一個人在陽台上唱歌吹口琴,《紅河谷》啊、西班牙還是古巴的《鴿子》,也是偷偷摸摸借來的曲譜。口琴是八室爺叔的侄子送的,他早年從杭州來上海讀書準備考大學,考完了回杭州之前,送了我這把口琴,還有甘肅甘肅師大附中的一套複習資料,那是當年教育質量很好的高中。」
「後來這把口琴丟了,我還記得是 1967 年 8 月 4 日,上海發生了一次大的武鬥,從早上打到了黃昏,我帶著口琴去學校看,混亂中就丟了。」
「後來高考恢復,我考了兩次大學,成績都很好,但政審不合格,兩次都不合格,有個招生辦的老師肯幫我,一直幫我推薦,一趟一趟地跑(各個部門)。後來我比新生晚一個入學,別人 10 月,我是 11 月。」 毛時安進入了華東師範大學,後來的路走得順遂,做文藝評論,加入了作協,後來成了政協常委。
不服輸的毛時安覺得自己幸運:「可以說從新村到今天,我從未懈怠過,每一次都付出了十二萬分的努力。但我也清楚,並不是每一個付出過十二萬分努力的人都能成功。」
他曾為《文匯報》寫過自己的高中同學昌龍,昌龍沒有讀大學,在寶山區為機關做攝影師,「去年,很不幸他查出來患了癌症,但他還不錯,大部分新村人逐漸到了社會的底層,誰能聽得到他們的聲音?」
「有能力有條件的人早就從新村裡搬出來了」
毛時安留在了上海,兩個弟弟去了東北和安徽插隊,等到他結婚時母親已經過世,父親再婚搬出,妹妹也結了婚搬去了四川北路。南北兩個套間只剩下毛時安和小弟弟兩對夫妻居住。「後來有了點矛盾,就找了相鄰一棟同樣戶型的人申請『對調』房子。」
「八十年代後期,我們把鞍山四村的房子買下來了,原本說是『分』給你的房子其實是租的,之前每個月要交租金的,之後住了兩年,我太太的單位分房,我們就賣掉了鞍山四村,搬去了涼城四村。當時女兒在鞍山中學讀書,我們每天接送並不方便,要換公交車的,後來就搬到了曲陽新村。」
曲陽新村的「躍層式」住宅
曲陽新村的房子並不大,只有 26.8 平方米,但房型很是時髦。「那是上海第一次有躍層,我們住在八樓,我們家是『向上躍』的,樓上是卧室,樓下是客廳。同一層樓對門的鄰居則是相反,他們是『向下躍』的,這樣可以交錯開來。那時候第一次看到這樣的住房,新鮮極了。」
毛時安的女兒後來考上了復興中學的高中,毛時安特意請王安憶、趙長天、陸星兒、葉辛等作家朋友在這個躍層的新鮮房子里吃蟹喝酒。「每次『變房子』我都叫作協的朋友一起買,有的人不大肯,我們就借錢買。」
「我太太一輩子就有一個念想,就是住得好一點。」 1997 年,毛時安到了文化局工作,「當時已經開始賣商品房,國家補貼了我一點錢,我們東拼西湊買了龍華西路的一套公寓。再之後又換到了瑞金南路。」一路買房換房,2009 年,毛時安一家搬進了古北的一間新房,157 平方米,他也終於有了自己獨立的書房。上世紀八十年代,古北開始興建,它緊靠虹橋商務區。第一個成片開發的高檔住宅區就在古北,最初這裡的「外銷房」吸引了跨國公司的外籍員工。這裡也被認為是「富人區」。
「不得不說,有能力有條件的人早就從新村裡搬出來了,還住在鞍山(四村)的人,有的可能都不知道上海有古北吧。」
如今毛時安在古北的住房
近幾年,毛時安每隔一陣都要回鞍山四村看看,當初艷羨的八室里爺叔和阿姨一度搬離,但最後又回到了鞍山四村居住。毛時安曾居住過的那間房也被重新改造,原本南北的兩個房間被分割成了兩套獨立的房子。曾經「不講隱私」的新村,在南北兩個房間中間砌起了一堵牆,一分為二,各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
最初的鞍山四村只有三層樓,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為了增加住房供應,又在原本三層樓的基礎之上向上加蓋了兩層。1-3 層還保留了原來的木頭樓梯,再往上是水泥樓梯,鞍山附近的工人新村大多保留了這樣的改造痕迹。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楊辰副教授曾研究過這種「加蓋」,不像今天大多打著「舊城改造」名義的項目將原居民遷往郊區,這種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居民,又增加了住房的數量,「這在經濟上看可能並不『划算』,在那個年代之後幾乎再也見不到這種『加蓋』式的改造了。」
今天的鞍山四村(圖片 / 毛時安)
但改造的頻率不斷放緩。如今這些新村的 1~3 層,木頭樓梯年久失修,人走過會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這裡靠近同濟大學,同濟大學創意學院曾為附近街區的公共空間進行設計和改造。鞍山四村旁的蘇家屯路,一棵樹上出現了一顆碩大的玻璃球,這是一個感應燈,聚攏的人越多,燈就會越亮,設計者希望能通過這個作品帶來社區的凝聚力。
「但這些小修小補沒什麼力度」,在古北住久了,每次回鞍山四村他都有些不能習慣。「管線設施很老化,外露的電線捆起來像亂稻草,蜘蛛網還有章可循一點。停車也是亂糟糟,樓外面看吧,油漆塗得嶄新,裡面就黑乎乎一片,物業管理跟不上,電錶箱一塌糊塗,扶梯地板都顫顫巍巍,一腳踩上去都要擔心會不會塌掉。」
儘管如此,鞍山四村的房價並不低,除了那些搬不走的原居民,外地有條件的年輕人也在此買房,「老破小」的價位相對可以負擔,這是他們落腳這座城市的第一塊跳板。毛時安曾經就讀的打虎山路小學如今成了楊浦區重點,「學區房」是這處「老破小」的新價值。
作圖:林玉堯
題圖:stocksnap、Maxime AmoudruzonUnsplash
※還記得去年引起熱議的《倫敦生活》么,第二季後年回歸
※把安迪·瑟金斯變成《猩球崛起》里的「凱撒」,究竟有多複雜?
※再見,霍珀,你的《德州電鋸殺人狂》是部有趣的恐怖片
※關於月亮的科學、詩歌和神話,很多都在這本新書里了
※節奏地牢背後的工作室公布了新遊戲,是土衛城市模擬
TAG:好奇心日報 |
※從那之後,我覺得一個人真好
※所有人都覺得霍思燕的裙子很好看但是都忽略了她的手,這才是亮點
※哪個瞬間讓你覺得,這輩子就是他了
※是不是有那麼一個瞬間,你覺得再也不想和他做朋友?
※一個人是不是在乎你,是可以感覺得到的
※我覺得你說的挺對的,不過你說的這些我一樣都沒有
※搞笑段子:說的沒錯,看錯的人實在沒有幾個,也有人感覺得噁心
※都說這些是最難吃的小吃,這些地方小吃也在,不知道你們怎麼覺得的
※為什麼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會覺得無話可說?
※漂亮的袁姍姍,隨便這麼一搭配,讓所有人都覺得眼前一亮!
※朋友說窮的只能吃泡麵了,可當我看到他的泡麵,瞬間覺得我才是最窮的!
※至今沒有導演敢把這兩個女星放在同一部劇中,一個是趙麗穎,另一個你覺得是誰?
※有沒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自己是多餘的?
※姚晨就是一個潛伏在影視圈的廚師,看了她做的菜,很多人都覺得她選錯了路
※有時候覺得愛一個人的感覺就像是在賭
※這些我們吃過的零食,包裝覺得有點坑,你們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
※這些美食是老外覺得酸的,不知道吃過的你們是不是這樣覺得的
※看了這些照片,有沒有覺得喜歡的男神都老了,胡歌也不例外!
※情人節的故事你們看了很多,這是我覺得最棒的一個
※幽默笑話:我第一次覺得肚子上的肉還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