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跨越五百年 走進心學大師王陽明

跨越五百年 走進心學大師王陽明

當今社會,每日之所見,在我們每個的心中,我們不得不有這樣這樣的困惑:當今社會怎麼了?

信仰從人們生活中慢慢淡出,人越活越沒靈魂,越活越沒幸福感;如馬克思所說:我們「有」的越多,則「是」的越少;

現代人有財富排名榜,但是沒有人格排名榜;

現代人有各種各樣的策略、策略,羅列一大堆數字,但沒有深入生命的文化;

現代人有很多虛假的假象,但沒有真正的修養;

現代人有物質主義、本能主義,但沒有理想主義。

一、理性主導的價值觀體系下的人文之困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大學老師,她在課堂上講女性應該獨立,不能依靠男人,做妓女是非常可恥的,但是這位的女生這樣說,我就是要找男人養著我,他憑什麼不養著我。然後又說,我覺得做妓女沒有什麼不對啊,人家也是靠勞動吃飯。這說明一個問題,當一個人只剩「理性」的時候,那它沒有任何的羞恥感,沒有任何的一種向上的價值引導了!理性也好,科學也罷,只能解決一個基本問題就是——我們怎麼去做,不能解決一個更基本的問題——我們要不要做,該不該做。這個東西科學是解釋不了的,理性也是解決不了的。也就是說理性是只關利害、無關價值。

由此產生的問題便是:

現代人每個人都覺得我就是我的主宰,我的理性就是可以主宰我,引導我的,不再「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現代人每個人都殫精竭慮的去博取更多的擁有,滿足那滿足不盡的貪心,和為了計較自己所得而千方百計保護自己,其實,到最後,是貪心在推動這個世界,淪為慾望世界的僕役;

現代人所謂的自由得到充分的擴張,物質能夠為人驅使,人類全體就能夠得到最大的快樂,其實得到的只是舒適,只是便利,並不是快樂,更不是幸福,所謂的快樂,只是不斷的變本加厲的感官刺激罷了;

現代人變得有利害無是非,整個社會依照理性來算計自己,算計他人,我們的社會變成了一個生意場;

現代人所謂「真理」是服務於即得利益者的意識形態;到最後,只剩下了對平庸的無限讚歎,抹殺差異,混淆標準,這必將導致卑賤者肆無忌憚的要求卑賤的權利,人類曾經的一切的高貴品行遭到社會的一致嘲笑。

現代人沒有了敬畏感,對以前的所有的高尚的價值產生懷疑和否定,於是正心誠意、安身立命都變得不再重要。

二、高於理性之上的性情

理性一定要根源於性情,沒有性情作為根本的理性是非常可怕的。納粹時期,幫著希特勒造殺人的武器那些科學家都是有理性的人,可是他們沒有性情。有一些科學家這些人,他們的理性都能夠分辨納粹是非常壞的,但是他們缺乏一種性情上的剛正,最後他們都跟納粹合作了。

作為儒家立德之門的《大學》,這一篇文章裡面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你先要修好心,修好性情,你的理性才能夠生髮出來。所以知止有定,靜而後安,這就是性情的涵養工夫。王國維字靜安,就是從大學裡面來的,因為認為,靜安,靜而後能安,這是一個國家的維柱,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儒家的學說,它是發端於性命二字。你必須要懂得性命,你才能夠懂得儒家。

康德說:「人要變成為一個擁有最高的善的人,要遵循內心良知的無上律令。」他說,康德的名言——永恆不變者,在上為星辰,在內為良知。

沒有神聖,沒有了敬畏,現代人的靈魂無法安放,現代人的生命無法安置,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去追求物質,追求進步。所謂的進步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更快地耗用地球的資源,更有效率地耗用地球的資源。所以做了生活的奴隸、物質的奴隸、社會的奴隸,唯獨沒有自己一顆自由活潑的心。所以宋儒提出了八個字:鳶飛魚躍,活潑潑地。大家看那個鳶,一種鷹,在天上飛,魚在水裡面跳。這是何等活潑的一種生機?這才是我們人應該追求的一種與自然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才是生命所應該有的一種狀態。

三、跨越五百年,走進心學大師王陽明

王陽明,世稱陽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統的心學理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學說,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他的學說其後廣為流傳,並對日本明治維新產生過重要的「思想啟蒙」作用。我國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對王陽明極為推崇,他稱頌王陽明是「千古大師」「百世之師」。現代新儒學代表人物之一的熊十力更是稱陽明為「儒者之學,唯有陽明善承孔孟」,認為他是孔孟學說的正傳。

作為一位以「正心修身,賓士天下」為己任的大儒,王陽明歷經磨難,終於在一個夜晚,在龍場任驛丞的日子裡,儘管環境十分惡劣,當初甚至無處可居,三餐難以為繼,但他以一種堅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勵志修身不已,終於在一個夜晚,領會到了儒家失傳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見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徹悟了「知行合一」這種天地間的終極智慧,參透了天地萬物之理,悟到了生命的真諦,洞悉了心靈的奧秘,從此擁有了一種雖然每個人都有、但卻被紛紜的雜念蒙蔽了的大智慧。從而創立了影響後世至今的一門學說——心學。

這是一種根本的終極智慧。應用於處事,「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能根據複雜的現實,作出最精準的應對;應用於修身養性,能靈活自如地掌控自己心靈及情緒的變化,鎮定自若地面對一切場面……

人們常說「力不從心」,指的就是身心分離的情況,此時雜念紛紜,思維效率極低,難以自控。而王陽明認為,通過事上磨練,變化了氣質之後,達到一種「身心合一」的境界,無入而不自得,就能隨時隨地處於一種最高效的狀態。

在今天的社會裡,要想更好地實現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靈也有一種高度,那是一種脫盡塵埃、充滿光明的境界。儒學所倡導的「正心修身、賓士天下」的「內聖外王」修養之道,既強調涵養心靈,又不失進取精神,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式。

王陽明創立的心學,形成了三大系統,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為三大核心內容

心即理

古人認為,心具有思考能力,在各種器官中處於統帥地位,所以將它稱為「心君」,而眼、耳、鼻、舌、身等五官不會思考,與外物接觸時容易被吸引而誤入歧途。

所以,只有首先把心的位置擺正,確定心的絕對權威地位,我們才不會讓外物擾亂自己的內心。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只有心正了,才能在面對許多外物的誘惑時,能保持內心鎮定,不為外物所動,達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超然境界,這樣就能從容自如地處理各種問題。

如果一個有志於成就一番大業的人,能下苦功磨練意志力,將會突破自己的弱點,進入一個從未經歷過的境界,讓心靈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而把潛藏於體內的智能、天賦和能力挖掘出來。

這時的心境,就如鄭板橋寫過的一首詩:「流水澹然去,孤舟隨意還。」當一個人的心靈無牽無掛時,任由河水澹然流淌,載著一葉孤舟適意而歸,他只是閑靜地觀照這一切,優遊自如,無滯無礙。

此刻心靈的鎖已完全打開,融入了整個宇宙,而獲得生命的安頓。此時我心就是萬物之心,萬物之心就是我心,意志與大自然相通,又有什麼東西能阻擋大自然的力量?

王陽明在系統總結了四書五經之後,得出的結論如下:

四書:《論語》以「仁」為主;《孟子》以「性善」為主;《大學》以「明明德,誠意」為主;《中庸》以「誠,中和、慎獨」為主。

五經:《詩》以「溫柔敦厚」為教;《書》以「百王心法」為教;《禮》以「親親尊尊」為教;《易》以「窮神知化」為教;《春秋》以「禮義大宗」為教;

王陽明以為,《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聖賢學問是生命的學問。

心即理的凝練概括:

-心為天心,理為天理;

-理由心發,即在心中;

-心即天心 、道心;

-攝物歸心,心以載物、以成物;

-大其心;

-開顯本心;

-去私慾 則心明。

筆者在此不一一贅述,若要展開,則需長篇大論,各位書友可自己進一步的研究;這個心為「為己之心」,當然不是普通人所說的「為自己著想」的「自私思想」的意思。王陽明認為,聖賢只是為己之學,人還有另一個自我,深藏在身心深處,不為常人所知,這就是「真正的自我」。只有真正為這個「真實的自我」著想,為心中更為長遠的目標而考慮,才能做到克服自己的種種弱點,也才能因此而完善人格或成就事業。

可以說,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是那些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而下決心克服自己弱點與缺點的人,他們修鍊自己的心靈,將它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以虛待物,大腦處理信息更為迅速與準確。

知行合一

近代以來,「知行合一」學說的影響愈發擴大。對於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學說,梁啟超曾有過這樣的評價:「知行合一之教,便是明代第一位大師王陽明先生給我學術史上留下最有名而且最有價值的一個口號。」

在王陽明所處的年代,上至皇帝下至大臣們,基本都是些腐朽墮落、貪婪殘暴的人,為了爭權奪利而紛爭不斷,社會上道德敗壞,世風日下,明朝的統治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在教育上,也是腐敗不堪,王陽明曾經指出:當時的文人不務正業,靠鑽研一些「雕蟲小技」來表現自己,相互傾軋、爭奪名利,外表雖然衣冠楚楚,口頭上還宣揚著自己要為恢復三代的儒學正統而奮鬥,內心卻如同禽獸一般。當時的學校教育,由於受到科舉的影響,學生都用心於記誦八股文,追逐名利。教師所教的,學生所學的,都已經不是「明人倫」的教育內容了。

王陽明認為,造成這些嚴重問題的重要原因就在於知行分離。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張,反對道德教育上「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知」的人。他進一步提出,當時之所以會出現道德敗壞的情況,除去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之外,士大夫們所奉行的程朱理學「先知後行」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由於把知、行分成兩個部分,因此當產生不善之念的時候,雖然還沒有去實施這種不善之念,但是也無法去禁止。

「知行合一」的一個重要作用就在於防止人們的「一念之不善」,當人們在道德教育上剛要萌發「不善之念」的時候,就要將其扼殺於「萌芽」,避免讓這種「不善之念」潛伏在學生的思想當中,從而解決學生的「心病」。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是同一過程中相互滲透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並進,缺一不可。如不重「知」,僅重「行」,就會「冥行妄作」,缺乏遵守道德的自覺性;如只重「知」不重「行」,就會「懸空去思索」,沒有實效。

筆者將其總結概括,其思想如下:

-知的真切,知的篤實,便是行

-行的明覺,行的精察,便是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真知即是行,即知即行

-知是良知,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了

因此,他主張「知行合一」,將「知」和「行」統一。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基準是「良知」、「天理」,但他注重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的統一,對於矯正社會上知行脫節、言行不一的風氣,是有積極意義的。

致良知

早在孟子時候,就提出了「萬物皆備於我」這樣一個觀點,認為萬物的知識和規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備的,一個人只要「盡心、養性、反求諸己」,就可以把它們都發現出來。又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認識並掌握這種良知、良能有什麼好處呢? 王陽明認為,夫人心本神,本自變動周流,本能開物成務,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毀譽兩端。如果我心不動,以順萬物之自然,只是觸機神應,就能夠發揮良知妙用。在他看來,人的「心」本來就有著神奇的作用,如行雲流水般變動周流於萬事萬物之中,反應著各層次事物的客觀規律,如果人能靜下心來,自然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們心靈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只是由於它被各種詆毀、讚譽等利害關係遮蔽了。如果能摒棄「自我」的束縛,保持我心不動,順應萬物之自然,對待各種事情,心靈就能根據其客觀規律,作出自己精準的判斷,將別人看似異常神奇的良知妙用發揮出來。心境提高了,一個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質也會隨之提升。

儒家的「內聖之學,實際上是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標是聖,是仁者,是大人;而它的實際意義,則在「個人有限的生命中取得一個無限而圓滿的價值。

良知之說,發源於孟子「四端之心」,是儒家稱應有的四種德行: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筆者經過系統整理,陽明良知說總結概括為:

-蓋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

-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良知是心中的靈明;

-良知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各得其成」;

-良知使「徹根徹底不使一念不善潛伏胸中」;

-良知是「精一與純」;

-良知是「定是非,知善惡」;

-良知是「是是而非非,善善而惡」;

-蓋良知:存在之本源、德性之本源 、 理性之本源。

良知即是「道」,也是每個人的「本心」,它無垢無凈,不增不減,妙用無窮,能感通萬物,是應變之樞機。如能善用之,就能幫助我們成就一番驚人的事業。不過遺憾的是,我們的「本心」卻往往被各種塵埃遮蔽住了,成為了一顆不為常人所知的「寶珠」。

我們要想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不虛度一生,就要通過精神上的磨練,不斷拂去那些塵埃,使自己的心靈得到解放,這樣就進入超越世俗的更廣闊、更自由的境界,表現出更高的智慧和才能。唐代詩人王維,有一首詩寫得很有意境:「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沿著山溪尋去,一路千辛萬苦,終於到達源頭,山已窮,水已盡,但當你靜下心來,打量四下,卻發現早已有氤氤氳氳的雲霧在山腰冉冉升起,這是一種「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磨練心性也是如此,當歷經了當初的煩躁與不適的感覺後,觀照到十分純熟,已超越喜悅與痛苦時,一種心靈上「空無一物」的虛無狀態便會到來,生命中的祥瑞之雲就會在心中生起。

陽明心學其他

立志

學問未長進,只是未立志;持志如守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他曾說:幼少不知學,陷溺於邪僻者二十年。陽明有「五溺」:任俠、騎射、辭章、神仙、佛教;

-五歲:對儒家經典倒背如流;

-十二歲:受于謙影響,到居庸關軍事冒險,寫下《平安策》;

-十三歲:老娘去世,求神仙之術;

-十八歲:大儒婁諒,激起儒家聖人之火焰;

-二十一歲:國考失敗,龍泉山詩社;

-二十七歲:朱熹: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再度回到儒學這座大山上去,因格物失敗,再讀回到神仙之術上去;

-二十八歲:考中進士。

王陽明最後的結論:辭章—虛文,騎射—無用武之地,道佛—有違人性,處處用心,則處處不能盡全力。遂最後立志回到儒學的這座大山面前,立志為創立心學而不懈努力,並日以繼夜思考,王陽明認為,他對於心學這種學說,是從百死千難的磨練中得來的,實為古聖代代相傳的一點精華。 實際上,王陽明又何嘗不是告訴我們,任何偉大的成就,都要經過許多磨難,只有以頑強的勇氣,明確的方向,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境界。有經歷千錘百鍊,心靈才會由量變到質變,產生一個飛躍,進入全新的天地。

事上磨練

天理在實踐中,良知亦在實踐中,天地萬物與我一體亦在實踐中。不實踐,空言說,則到底無是處。王陽明認為,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才會有收益。如果只喜歡寧靜安逸的境界,而沒有經過各種複雜環境的磨練,遇事就會忙亂,終究不會有長進。

王陽明認為,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才會有收益。如果只喜歡寧靜安逸的境界,而沒有經過各種複雜環境的磨練,遇事就會忙亂,終究不會有長進。

在人生的旅途中,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過人的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雖然對出類拔萃的能力和高品質的生活充滿無限的嚮往,但他們卻不願在艱苦的生活中磨練自己。

殊不知,許多優秀的素質和能力,在書本上無法獲得,都是在實際的諸多瑣事中磨練才能獲得的。陸遊有一首詩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欲知此事須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從實際磨練中得到的經驗,一個人才會記憶深刻。如果沒有經過那種令人刻骨銘心的體驗,人的潛意識是不會將這些東西記住,並化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

誠意

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

王陽明認為:「致知者,誠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實。」「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不能割裂,「格物」是「致知」的功夫,明白了「致知」就明白了「格物」。

如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若先去窮格事物之至理,即茫茫蕩蕩,都無著落處,須添個敬字才能上心,那終究是沒有根源。

慎獨

無事時固是獨知,有事時固是獨知

在王陽明看來,「慎獨」的意思是:一個人無論在密室獨處,還是在鬧市通衢,這個人心中的「知」都是自己的「獨知」,並不因為在密室獨處或鬧市通衢就可以有別的「知」。明白這一點,「知」的獨立性和可貴性才能顯示出來。我們在附和社會追逐潮流的同時要慎獨要堅守內心的道德定律!

陽明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四句教是他一生心學的高度總結,筆者在此不再展開。

四、一陽來複,此心光明

王陽明曾在講學中說過:「各位只要經常懷著一個超脫世俗之心,排除煩擾,依照內心良知的指引,耐心地做下去,不理會別人的譏笑、誹謗、也不管別人是讚譽還是侮辱,任憑他功夫是進還是退,我只是抱定致良知的主宰,一心做功夫,沒有片刻停息,久而久之,自然會有感到得力的地方,外界的一切事情也自然不能擾動自己的內心。」

筆者讀此,用現代的術語概括來說,即心靈——態度——行動方式——結果,其實原本的那一切就是你自己的創造!

王陽明心學

|為往聖繼絕學——鑄造心學傳播第一平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影響數千年的道家思想十大精髓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無限闊大的生命境界
《讀者》卷首語100篇,值得收藏看看!
真正的幸福靠內求而來
找一個對的人 喝一輩子的茶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走進美學大師朱光潛
走進明星扎堆兒的南加州大學
橫跨三十年 「最萌大熊貓」走進老北京衚衕
五月,走進大師
走進小島供銷社 彷彿穿越四十年
大連24中—北京大學學子走進大連新華書店明德講堂
「藝福堂模式」走進茶學最高學府——浙江大學茶學系
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進王陽明的生命之聶豹獄中見心體
走進淮陽百果園桃花節,走進詩人內心五彩斑斕的世界!
走進大學二:讀大學的四個理由
高級花道茶藝師帶你走進生活美學!
冬季遊學 走進倫敦
走進新陽明花鳥大商家——神馳水族
學問大家 品德典範——代俊東帶我們走進國學大師林語堂
九月離歌——給剛剛走進大學校門的莘莘學子
《百善孝為先》走進隴南市禮縣祁山鎮九年制學校
大年初五走進美麗鄉村-湖濱區唐窪村
「時代楷模」張黎明走進華北電力大學
千年珠寶帶你走進鑽戒、珠寶設計大師的奢華世界
夢曉帶你走進三陽川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