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體驗式禮教文化對當代禮儀教育的啟示
禮儀教育
據聯合國公布的全球國民素質道德水平調查及排名顯示,當前,中國人的文明素養總在世界各國排名的倒數後十位徘徊,我們不禁要問:昔日的禮儀之邦哪裡去了?中國的道德教育、禮儀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固然,造成目前現狀的原因很多,諸如傳統文化的斷裂、道德建設的滯後、禮儀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的「高大空」等等,其中禮儀教育的缺失可能是問題的關鍵。長期以來,本應在幼兒園、中小學中完成的禮儀教育被忽視,或者被所謂的「遠大理想教育」所取代,許多孩子的言行舉止缺少必要的規範和約束,以致於他們不知道如何行為才能使自己有自尊,如何行為才能禮敬他人,更不知如何做人處世。中國是禮儀之邦,有著豐富的禮教文化資源,當下中小學的禮儀教育應從中吸納有益的滋養。
一、儀式是文化傳承和文明教育的載體和手段
從人類學視角看,儀式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和文明的象徵,是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內容。作為人類早期文明標誌的圖騰崇拜、祖先祭祀、制禮作樂等,都與儀式密不可分,或者說,都是以儀式為載體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作為禮儀之邦,古代中國有著發達的儀式文化,具體表現為禮樂文明和禮教文化。《儀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作為「五經」之一,這部以十七種儀式之禮構成的經典,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影響和陶冶了一代代炎黃子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內化為中華民族的人格心理和精神氣質。
人的一生要經歷諸多儀式,從出生禮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生日儀式,從成人禮到婚禮,從家人和親朋好友婚喪嫁娶的各種禮節儀式到家族和民族國家的各種節氣、假日、紀念日的儀式活動,可以說,儀式連接起我們人生的一個個片段,構成了人生的重要內涵,賦予了人生斑斕的色彩。我們在儀式中啟蒙、成長、成熟,我們在儀式中誕生,也伴隨著儀式離開這個世界。同時,無數個儀式將個體與群體關聯起來,讓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將蒙昧人提升為文明人;而對儀式的認同與遵循,又使人們形成了一個個共同體,並進而形成民族、國家。因此,倘若沒有儀式,人生將缺乏內涵和色彩,國家民族將失去連接和凝聚的紐帶,文化和文明將喪失支撐的骨架。因此,藉助於各種儀式開展做人教育、禮儀教育,無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有效路徑。通過借鑒我國古代禮儀的體驗式教育資源,可以為中小學的禮儀教育找到抓手和突破點。
二、古代體驗式禮教文化
中國是倫理型社會,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徵「精神氣質」或「德禮文化」。然而,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一些人將禮僅僅等同於繁文縟節的禮節儀式,將其作用降低到類似於禮儀禮貌的層面。事實上,在古代,禮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功能,它是古代社會治國安邦的有力工具。人們通過參與各種禮節儀式而將禮儀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價值觀、道德規範、倫理思想等潛移默化地內化成自身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這種融道德教育於實際生活的教育方式就是體驗式教育。
《儀禮》是體驗式禮教文化的基本內容
《儀禮》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是春秋戰國時期禮制的彙編。該書記載了周代的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十七種禮儀,各種禮儀,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在宗教意識不甚發達的古代中國,這些禮儀、制度不僅是約束世道人心和規範人們行為的手段,更是統治階級教化民眾、治國理政的工具。在《儀禮》中,從各種儀式開始到儀式結束,從每個人站立的位置到每件器物陳放的位置,都巨細無遺地記載著。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繁文縟節,實質上,制禮者正是通過這些繁瑣的禮節,讓行禮者在進退、揖讓、升降、酬酢之中,「序尊卑之制,崇敬讓之節」,以陶冶品性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古代體驗式禮教文化的實踐模式
據《周禮》記載,以禮教化民眾是古代統治者治國的重要手段,古代「施十有二教」的制度向我們展示了禮教的實踐樣態及重要作用:「一曰以祀禮教敬,則民不苟。二曰以陽禮教讓,則民不爭。三曰以陰禮教親,則民不怨。四曰以樂禮教和,則民不乖。五曰以儀辨等,則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則民不愉。七曰以刑教中,則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則民不怠。九曰以度教節,則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則民不失職。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則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祿,則民興功。」(《周禮·地官·大司徒》)通過「教之以德,齊之以禮」,讓民眾有歸正之心、敬畏之心和規矩意識,以實現人際和諧、社會有序之目標。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儀式教育實踐模式當屬祭祀禮儀和孝道禮儀。藉助祭祀禮儀引導民眾尊卑有序。古人認為:「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禮記·祭統》)祭禮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即「祭者,教之本也」。(《禮記·祭統》)在祭祀活動中,祭祖尤為重要,因為「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禮記·郊特牲》)通過祭祀可以理順十種人倫關係:「祭有十倫焉:見事鬼神之道焉,見君臣之義焉,見父子之倫焉,見貴賤之等焉,見親疏之殺焉,見爵賞之施焉,見夫婦之別焉,見政事之均焉,見長幼之序焉,見上下之際焉。」(《禮記·祭統》)藉助孝道禮儀教化民眾長幼有序。孝是中國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觀念之一,孝道禮儀作為禮的重要內容,為教化民眾、化德成俗發揮了重要作用。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說:「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古禮要求子女要從內心深處尊敬父母,不僅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禮記·曲禮上》),而且要能夠「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紀孝行章第十》)
三、對當代中小學禮儀教育的思考
在中國基礎教育中,由於禮儀教育的長期缺失以及人們對禮儀教育的誤解,當下中小學禮儀教育存在著方法不當和效果欠佳的問題。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重視儀式教育,以禮規範言行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告誡其弟子「不學禮,無以立」。在儒家看來,禮義是人的本質,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根本標誌。為了使人成其為人,就需要藉助一系列的禮節儀式活動和規範來約束和剋制人性中野蠻、卑劣的成分,通過教化使人具有文明、高尚的品行。「禮」是一種道德規範,「禮者,敬人也」,禮的實質是對他人的尊重。「儀」乃是恰到好處地向別人表達尊重和敬意的具體形式。「禮」與「儀」合在一起,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應該遵循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對中小學生而言,禮儀教育應以體驗式教育為主,禮儀知識學習為輔,讓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儀式活動或課堂課外的禮儀實踐,熟悉合乎禮儀的行為規範,培育豐富的人類情感,並逐漸明晰自己角色所應承擔的責任。例如,通過參加幼兒園、小學、中學的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培育其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追求真理的習慣和品性;通過上課時的師生問候禮,以及參加拜師禮、教師節等活動,學會尊重教師、尊重知識;通過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國家公祭日等儀式活動,培養其感恩、慎終追遠、敬畏生命、熱愛祖國、重視親情等情感。儀式是由一系列規範構成的,孩子們在參與儀式的過程中,言行舉止就受到了規範的約束和引導,久之,就會養成做人做事的規矩。同時,儀式是肅穆的,在經歷儀式的程序中,他們就學會了敬畏規則、尊重他人;在踐履禮儀的過程中,他們就培養了仁愛之心、規矩意識。
培養謙敬之德,以禮修己安人
人是社會動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禮」是人和人之間溝通與相處的橋樑。中國古人早就以「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來強調「禮」的重要性。據《論語》記載,當子路問孔子何謂君子時,孔子用「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來回答,而「修己」的手段則被孔子概括為「禮」,即「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我們也可用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來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慾望,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個性不加約束、任自己的慾望膨脹泛濫,就會傷害他人的自由和利益。因此,要想交往活動順利、人際關係和諧,就應遵循孔子的忠告,遵守以「禮」的形式存在的社會規範和人際交往原則。儒家認為,人的禮儀素養和道德品行是從一言一行的規範開始,由一點一滴的積累而形成的,即荀子所說的「積禮義而為君子」,通過用禮儀規範自己的儀錶、儀態、舉止行為,就可以成為仁禮兼備、能立能行的君子。
當然,「禮」之要義是「敬」,中小學禮儀教育中,無論是禮儀知識的傳授還是禮節儀式的體驗參與,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敬畏萬物。「禮」和「儀」都是表達尊敬的手段。如今不少青少年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識,在家裡不尊敬父母,到學校不尊敬老師,步入社會不尊重同事和領導,他們不願意尊重任何人,但是卻要求所有人尊重自己。豈不知,只有「尊人者」,才能「人尊之」。而要學會尊重他人,自己必須謙虛低調。《禮記》云:「禮者,自卑而尊人」,這個「卑」不是「卑躬屈膝」,是「謙卑」。人際交往中,我們應把自己放在一個謙卑的位置,把對方放在一個受尊重的位置。一個人無論地位高低、財富多少,都有自己的尊嚴和人格,只有做到「我敬人人」,才能收穫「人人敬我」的結果。
做到知行統一,以禮陶冶品性
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禮」的解釋是「履也」,可見,踐履禮儀、知行合一是「禮」字本有之意。禮儀教育的目的是變化氣質,涵養德性,使人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禮儀禮貌是結合生活實際、細化道德規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中國有「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記·曲禮上》)之說。孔子曾告訴顏回,只有在「視聽言動」上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才能抵達「仁」的境界。荀子在談到學習的始點和終點時指出:「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荀子·勸學》)之所以學習的終點是「讀禮」,是因為「讀禮」與「行禮」密不可分。荀子認為,「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荀子·勸學》)一個人只有嚴格按照禮儀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才能達到高尚的道德境界。法國學者孔特·斯蓬維爾說:「禮貌是美德的外表,一切美德都由此而來」,「道德猶如一種心靈的禮貌,一種自我約束的禮儀。」因此,中小學生應從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禮儀做起,將自己的言行舉止納入「合禮」的範圍,做到知行統一。沒有對「禮」的踐行,禮儀教育就是空中樓閣。
總之,中華民族的文明素質是實現民族復興的「軟實力」,而民族文明素質的提升、昔日禮儀之邦輝煌的再造,都需要我們從娃娃抓起,從禮儀教育開始。為此,各級各類學校應借鑒和吸納中國古代體驗式禮教文化資源,充分發揮儀式活動日用而不知的潛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重視儀式教育,以禮規範言行;培養謙敬之德,以禮修己安人;做到知行統一,以禮陶冶品性。
【作者:張自慧,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麗】
【微信編輯:崔倩倩】
【來源:《中國德育》2017年第3期】
TAG:中國德育 |
※現代禮儀的內容
※禮儀文化及其傳承
※古代婚嫁禮儀
※禮儀與動能教育
※道教禮儀與拜神的方式
※道教供養禮儀
※禮儀和裝飾外的其他良渚文化玉器
※傳茶文化,習茶禮儀
※茶文化:茶與禮儀
※古代關於禮儀的故事:程門立雪
※良渚文化玉器的禮儀玉
※餐桌上的禮儀文化
※古代關於禮儀的故事:張良拜師
※清代皇帝的大婚禮儀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禮儀之器:玉器文化之發展
※清代禮儀舞蹈種類
※江蘇復古中醫弟子拜老師儀式:傳承中醫文化禮儀,發展現代中醫事業
※一組漫畫完美的詮釋出蒙古族文化禮儀
※蒙元文化.蒙古族傳統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