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之楊貴妃的浮華無奈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須臾縹緲間」
——《長恨歌》
白居易的長恨歌寫出唐玄宗和其愛妃楊貴妃的一生。楊貴妃,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四大美女中過得最好的一個,雖然最後落得身死馬槐坡,但也是享盡人間富貴,留的千年之名。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都說紅顏是禍水,跟前幾位美女比起來,她應該是最明顯的一個,如果不是生在唐朝,有前面的開元盛世給她撐著,她估計快和商朝的蘇妲己一樣了,最後她的自殺,唐玄宗千萬個不舍啊,還是被人轟走,大臣士兵背地裡把楊貴妃殺死。「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楊玉環的魅力以及發家史就在這裡,這裡有許多典故:
妃子一笑
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有著傾城傾國之美,天生麗質,又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以致唐玄宗對她寵愛有加。一騎紅塵妃子笑
那位萬人之上的大唐皇帝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每逢荔枝季節總要委派專人通過每五里、十里的驛站從四川(有的說從廣東、福建)馳運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宮中的享受又是極其奢侈,越是難得的山珍海味、希世奇寶越要進貢,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讓唐玄宗封為宮廷御酒,其釀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此酒具得天獨厚的四川興農釀酒之地利優勢,釀出來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當時楊貴妃在華清宮裡品嘗荔枝時是怎樣的一番動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與其對飲,楊貴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當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了。從此便有這歷史上這著名的一笑。「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那作為貢品進入宮廷的美酒,也取名為:露濃笑。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三千寵愛在一身」,可她也曾
一時失寵而借酒澆愁,醉後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尤媚浪,且婦女於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忍俊不禁。於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頻頻與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監,作種種醉態,及求歡猥褻狀,乃始倦極回宮。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兩京俱失,玄宗帶領後宮大臣一起跑到蜀中避難,路上經過馬槐坡,士兵起義,認為局勢之所以這樣都是因為楊貴妃的存在,於是強制唐玄宗將楊貴妃賜死。但至今貴妃之死還是一個謎,因為有多種說法:
死於馬嵬坡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玉環
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嘩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
《新唐書》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大致相同,由此可見,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後人傳說貴妃沒死,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死於佛堂
有人說,楊玉環可能死於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
林芳兵,香消玉殞前的貴妃向菩薩祈禱
領陳玄禮等 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 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縊死於佛室」。《資治通鑒·唐紀》記載:唐玄 宗是命太監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縊死的。《唐國史補》記載:高 力士把楊貴妃縊死於佛堂的梨樹下。陳鴻的《長恨歌傳》記載:唐 玄宗知道楊貴妃難免一死,但不忍見其死,便使人牽之而去,「倉皇輾轉,竟死於尺組之下」。樂史的《楊太真外傳》 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別時,她「乞容禮佛」。高力士遂縊死貴妃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中 指出:「所可注意者,樂 史謂妃縊死於梨樹之下, 恐是受香山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帶雨』句之影響。 果爾,則殊可笑矣。」樂史的說 法來自《唐國史補》,而李肇的說法恐怕是受《長恨歌》的影響。楊貴妃自縊死於佛堂中。陳玄禮及禁衛軍的將官看著這個過程,確認楊貴妃已死後,再出來跟禁衛軍士兵解釋,過了很久聚集的士兵才散去歸隊。
死於亂軍
楊貴妃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此說主要見於一些唐詩中的描述。杜周潔版貴妃臨死前
甫於至德 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祿山佔據的長安,作《哀江頭》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齒今 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之句,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縊死於馬嵬驛,因為縊死是不 會見血的。李益所作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 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盡」等詩句,也反映了楊貴妃為亂軍所殺,死於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華清宮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馬嵬驛》的「返魂無驗表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詩句,也都認為楊貴妃血濺馬嵬驛,並非被縊而死。
吞金而死
楊貴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系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僅見於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劉氏之詩曾寫道:「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迴轉美目,風日為天暉。貴人飲金屑,攸忽?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從這首詩來看,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陳寅恪先生曾對這種說法頗感稀奇,並在《元白詩箋證稿》中作了考證。陳氏懷疑劉詩「貴人飲金屑」之語,是得自「里兒中」,故而才與眾說有異。然而,陳氏並不排除楊貴妃在被縊死之前,也有可能吞過金,所以「里兒中」才傳得此說。
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於他所。初瘞時以紫 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 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凄惋,乃令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之。(《舊唐書·卷五十一楊貴妃傳》)
眾說紛紜,但是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講出了這段凄慘的愛情: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七夕過了,也祝大家要幸福哦!
※楊貴妃讓唐玄宗痴迷的原因:原來靠的是這三招
※唐玄宗最才貌雙全的妃子不是楊貴妃而是她?
※唐朝楊貴妃不就吃了個嶺南的荔枝,為什麼就會受到千古非議?
※江山不如美人重,三千寵愛於一身楊貴妃有什麼過人之處?
※當牛郎織女的七夕節遇到唐明皇楊貴妃的七夕節,你破費了
TAG:楊貴妃 |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盤點歷史上飾演過楊貴妃的都有誰?
※古代四大美女楊貴妃的辛酸秘史
※中國四大美女之楊玉環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的生死之謎!
※中國四大美女之楊貴妃:唐玄宗為求自保,賜死楊玉環!
※唐朝四大美女之首,居然不是楊貴妃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究竟有多美?
※楊貴妃是憑藉什麼躋身於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列?
※歷史故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楊貴妃,為什麼能得到皇帝的寵愛
※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的生死之謎!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為什麼一直無子?
※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是龐然大物?歷史上的楊貴妃到底有多胖?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最終命喪馬嵬坡
※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完美光環下的無奈與無情!
※環肥燕瘦: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到底有多胖?
※霓裳羽衣曲:古代四大美女之楊玉環
※四大美女之一「楊貴妃」死後葬於此地
※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的結局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昭君簡介
※四大美女之楊貴妃為何沒被唐玄宗立為皇后?背後有一羞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