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狀元們的官場沉浮!

明朝狀元們的官場沉浮!

中國的科舉考試是選拔官吏的主要手段。狀元,正是科舉考試的優勝者,他們中狀元之後,基本都是開始做官,我以明代為例,來看一下狀元們的結局。

明代276年,共舉行過88次會試,其中有一次會試後舉行過兩回殿試,所以一共出了89名狀元。

明代對狀元是比較看重的。一般情況下,三鼎甲都安排在京城擔任比較重要的職務,提升的機會也多。只是在得罪皇上或當權要人時才被貶為地方官,而且這種懲罰時間都不長,很快又調到南京,或直接調入京城。

不過,明代政局不夠穩,黨爭嚴重、宦官當權時有發生,失勢者得不到升遷,狀元也不例外。另外,皇帝喜怒無常,大臣稍有得罪,或施廷杖,或關大獄,或戍邊陲,乃至大開殺戒,這也影響到不少狀元的官運和結局。

明代的官制跟其它朝代有所不同。最突出的是,朱元璋為了把權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在開國不久便廢除了丞相制,而以幾個大學士組成內閣,作為皇帝的顧問,協助處理全國軍政大事。大學士權力雖大,但官位不高,只有正五品。不過到明代中期以後,隨著大學士權力的進一步增大,他們往往再兼侍郎、尚書或其他榮譽銜,官位還是提高了,實際上也就相當於宰相,人們因而還是習慣地稱他們為「相」或「宰輔」。

中央的文職職官中,品級最高的六部尚書和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也只是正二品,這個級別的通常只有八個人。遷都北京,南京成了陪都之後,也設有一套相應的機構,職官的名稱與級別雖然跟北京一樣,但實際上都是閑職。加上南京的,正二品官員,共十六人。僅次於幾個尚書及左、右都御史的是各部的左、右侍郎,都察院的左、右副都御史,以及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等,中央和南京總共才三十多人。沒有從二品、從一品以及正一品的文職職官,所以正三品的職官也算高官了。正一品的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從一品的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及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還有正二品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都只是榮譽銜,無定員,無專授,也沒有專門的辦事衙門。

狀元們一入仕一般都授修撰,是從六品,然後主要在翰林院與詹事府之間輾轉升遷。翰林院里的階梯是:侍讀、侍講,正六品;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從五品;翰林學士,正五品。狀元們爬三級到了翰林學士,便跟內閣大學士平級了。詹事府的階梯是:左、右贊善,從六品,跟修撰平;左、右中允,正六品;左、右諭德,從五品;左、右庶子,正五品;少詹二人,正四品;詹事一人,正三品。從這裡爬到頭,就跟各部侍郎等平級。要不到國子監任職,司業一人,正六品;祭酒一人,從四品。爬到祭酒的地位,品級也不算低。狀元們長於文學,所以多半參與史籍的修纂,每當一部重要著作完成,參與者往往都要官升一級。狀元們還多半不是給皇帝講學就是給太子講學,遇上喜慶,也是升遷的機會。不少人既編書又講學,機會更多。有了這種種陞官途徑,只要不得罪皇帝及掌權要人,或在其它方面倒霉,一般是容易提拔的。

實際上,官至大學士入閣輔政或非大學士而入閣輔政的,前後有胡廣、馬愉、曹鼐、陳循、彭時、商輅、謝遷、費宏、顧鼎臣、李春芳、申時行、朱國祚、周延儒、錢士升、文震孟、黃士俊、魏藻德等十七人,占狀元總數的19. 10%。其中,馬愉、曹鼐屬非大學士而入閣,而另有吳伯宗、曾棨、劉儼等三人是大學士而未入閣。還有吳寬、王華、羅萬化等人已官至尚書,有入閣的呼聲,因官場鬥爭而未果。

洪武、建文年間官制較亂,且不計。自永樂元年(1403)起至明亡的241年間,內閣中沒有狀元的僅108年。可見,狀元掌權的時間居多。

當然同是大學士,由於兼職情形不同,加銜不一,級別差異很大。而一些沒有當大學士的狀元,往往級別也頗高。將榮銜與實銜合起來算,生前官至一品的有13人。他們是:

正一品1人:申時行(太傅)。

從一品12人:費宏、李春芳、周延儒,均為少師;謝遷、朱國祚、黃士俊,均為少傅;陳循、商輅、彭時、顧鼎臣,均為少保;張昇、錢士升,均為太子太保。

二品的共14人,他們是:

正二品13人:任亨泰、吳寬、毛澄、羅萬化、翁正春、趙秉忠,均為禮部尚書;魏藻德,兵部尚書兼工部尚書;謝一夔,工部尚書;王華、朱希周,均為南京吏部尚書;黎淳、秦鳴雷,均為南京禮部尚書;余煌,南明魯王時兵部尚書。

從二品(地方官)1人:楊維聰(布政使)。

三品官14人,全是正三品,他們是:曹鼐、茅瓚、丁士美、朱之蕃,均為吏部左侍郎;諸大綬,吏部右待郎,孫繼皋、文震孟,均為禮部左侍郎、黃觀、禮部右侍中(即右侍郎);馬愉、唐文獻,均為禮部右侍郎;孫賢,太常寺卿;李昱,南京吏部左待郎;呂楠,南京禮部右侍郎;劉同升,南明福王時兵部左侍郎。

以上進入高官階層的共41人,佔總數的46. 07% 。

四品官6人:曾棨、柯潛,均為少詹事;范應期為祭酒;龔用卿、沈坤為南京國子監祭酒;劉儼,右春坊大學士兼太常寺少卿。

五品官16人:吳伯宗,武英殿大學士;胡廣,文淵閣大學士;周旋、庄際昌,均為左庶子;張元忭,侍讀學士兼右渝德;曾鶴齡、曾彥、邢寬、唐皋、姚淶,均為侍講學士;倫文敘、唐汝楫、張以誠、劉若宰、劉理順,均為右諭德;韓克忠,按察司僉事。

明初對大學士的級別控制較緊,曾棨、劉儼、吳伯宗、胡廣等雖是大學士,品級卻都是較低的,因為那時還沒有給他們較高的兼職與虛銜。特別是胡廣,當首輔11年,職銜始終只有五品,他也兼過職,但都不超過五品。

四、五品官共22人,佔總數的24. 72%。

剩下的26人全是六品,佔總數的29. 21 %。這26人中,只有張信(侍讀)、林環(待講)、彭教(侍講)、陳謹(右中允)等4人升過一級,至正六品,其餘22人,即佔總數24.72%的狀元都在起點上,沒有升遷過。

這26個沒有升遷或只升一次的,各有特殊原因。其中,英年早逝的有丁顯、蕭時中、馬鐸、李騏、林環、林震、施槃、彭教、舒芬、沈懋學、林大欽等11人;死於非命的有張信、陳郊、陳謹等三人;被貶未赦的有楊慎、張懋修、韓敬、陳於泰等四人;受挫之後不願再做官的有羅倫、羅洪先、錢福、康海、焦竑等五人;楊廷鑒是明代最後一位狀元,剛進入仕途,明朝就滅亡了。另有韓應龍、楊守勤兩人生平資料不足,原因待考。

十年寒窗苦,方為人上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東北地區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明朝最大規模的一次人口遷移 「五百年前是一家」證明你是洪洞大槐樹後代
四百年前,此人提出了四字方針,一舉解決了明朝和蒙古的百年宿怨!

TAG:明朝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朝狀元試卷,令人嘆為觀止!
當上狀元就一定會風光嗎?看看古代的狀元下場如何
淺談中國古代的狀元:唐朝狀元不受重視 元朝狀元看出身
我國歷史僅存的狀元卷,明朝趙秉忠狀元卷
明朝狀元試卷曝光,令人嘆為觀止!
清代狀元楷書,不愧是狀元!
不想去?鵜鶘抽中狀元簽後,錫安直接離場,格里芬的話表明了立場
明朝南京第一個狀元的故事2:考場不失火,哪有狀元焦?
狀元為何要叫狀元?
你中了狀元,也救不了明朝
唐朝狀元不肯娶公主,宰相拿出一張紙條,狀元:明天就結婚
他頂著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和科舉狀元的頭銜,卻官場失意、晚景凄涼
慈禧給清朝最帥狀元出一下聯,狀元聽懂了暗示,第二天就稱病辭官
狀元遇見漁夫,漁夫出了一句上聯,不料狀元羞愧不已,當場辭官!
明朝皇帝有多奇葩,誰的名字好誰就是狀元,看看最倒霉的狀元
狀元帥氣異常被人成為「美狀元」,慈禧隨後就將其喚入宮中交流,結果狀元隔天就辭官
一文狀元,回鄉顯擺,武狀元不服,給他出一上聯,文狀元當場認輸
一紙狀元文,至尊狀元才!
古代最可憐的一位狀元,剛當上狀元就被朱元璋車裂了,實在太冤枉
清朝留下的狀元府,如今卻成為了乞丐的藏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