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雜交:現實與聯想
文│陳孔立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博導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創中心學術委員
《文化雜交》對研究兩岸文化的啟發
「文化雜交的例證俯拾皆是。它們不僅遍布世界各地,而且可見於大部分文化領域。」這句話是英國人彼得?伯克說的。
他自稱「我本人就是一個雜交的產物」。他父親的祖籍是愛爾蘭,母親的家族來自俄羅斯,他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里過著「雜交的生活方式」。他寫了一本叫《文化雜交》的書,對研究兩岸文化不無啟發。
用語方面
談到兩岸的文化雜交,我馬上想起台灣有一種說法叫做「漳泉濫」,它是指源自閩南語的台灣方言中有「偏漳腔」「偏泉腔」的現象,而「漳州腔」與「泉州腔」雜交的「混合腔」則佔主流地位。這是典型的語言雜交實例。
兩岸文化雜交,從用語上看就有不少實例。兩岸開放初期,大家發現兩岸在用語上有很多差異。例如,「computer」,大陸翻譯為計算機,台灣翻譯為電腦,現在電腦已經成為兩岸通用語了。原來台灣常用而大陸不用的一些用語,現在已為大陸所接受,例如「願景」「福祉」「扣應(callin)」「贊」「嗆聲」「愛拼才會贏」等。大陸常用而台灣不用的一些用語,例如「計程車」「幼兒園」「速食麵」「集裝箱」以及流行語「大腕」「網紅」「洪荒之力」等,也開始在台灣流行。
流行語「洪荒之力」走紅海峽兩岸
音樂方面
在音樂方面,文化雜交表現得更為突出。一些分別由大陸和台灣創作的歌曲在兩岸廣泛流傳,分別來自台灣和大陸的歌手為兩岸受眾所接受,被認為是兩岸自己的歌曲、自己的歌手。
節目《中國好聲音》動用了兩岸的人力和資源,從學員、導師到曲目、製作都由兩岸通力合作,受到觀眾喜愛,成為兩岸共享的好節目。另一個節目《我是歌手》也有好幾位台灣歌手參賽,節目創意十足,製作精良,受到台灣民眾和媒體的熱捧。
台灣歌手周杰倫和他的歌曲,把中國古典元素和現代西方音樂結合,既有古典韻味,又有現代意趣,更有中國風,因而受到兩岸受眾歡迎。周創作的歌曲《蝸牛》更入選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發揮了正能量。
音樂已經成為兩岸民間溝通的最好方式之一。有人說,在台灣,年輕人追尋認識大陸的歌手、追蹤大陸的綜藝節目,已經成為台灣校園次文化。台灣方面也承認,「大陸的觀眾,對台灣的演藝人員並不『見外』,他們在這些節目中變成了『哈台族』,覺得張惠妹、庾澄慶等都是『自己人』。唱的台灣歌曲,無論是袁惟仁作曲作詞的《征服》,還是趙傳的《我是一隻小小鳥》,都覺得這是地道的中國當代流行歌曲,不會分什麼台灣和大陸」。「正是這樣的文化氛圍,使兩岸在流行文化上出現『零距離』。」
影視舞蹈
在影視舞蹈方面,大陸電視劇《琅琊榜》《甄嬛傳》《花千骨》《羋月傳》等都在台灣熱播,台灣導演賴聲川的戲劇、編舞家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在大陸演出,大陸的評論認為他們「將台灣表演藝術播灑到大陸,讓陽春白雪成為熱門話題,帶動起有益的文化交流」,「他們的名字在漫長時光中,獲得了大陸觀眾的持久敬意」。
文學方面
在文學方面,台灣作家林清玄在大陸出版了60多本書,有18篇文章被收進小學到初、高中的課本。他說:「這在20年前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就是文化交流的結果。
兩岸在文化上會打破越來越多的界限,我很樂觀,兩岸會越來越好,合作往來會越來越多。」當然,還有許多台灣作家的作品受到大陸讀者的認可;大陸也有許多作家如二月河、余秋雨、莫言、王安憶等的作品受到台灣讀者的肯定。
台灣作家林清玄
學術方面
在學術方面,兩岸開始了合作研究。以《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為例,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交流的密切,兩岸對近代史的認識在不斷靠攏,這本書是兩岸學者合作互動的成果,雙方重評了過去的一些「成說」,對這段歷史重新作出評價。
例如,大陸肯定了在抗日正面戰場上國軍的貢獻。不僅如此,近年來大陸的影視作品,例如《開羅宣言》《喋血孤城》,包括在大陸放映的台灣抗戰片《揚子江風雲》等,都講到了國民黨對正面戰場的貢獻。台灣學者也同意中共「提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成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同時建立抗日根據地,在敵後游擊戰中牽制大量日軍的成就。這就是兩岸文化雜交的正面效應。
其它方面
台灣的「志工文化」是享譽海內外的優秀文化,許多台灣居民利用個人時間自發從事志工活動,為社會服務,取得良好的效果,獲得社會高度評價。而大陸的「義工」雖然起步較晚,但通過與台灣交流,向台灣學習,已取得可喜的成績。
除此之外,兩岸文化雜交還可以找到許多事例:台灣選手來大陸參加《中國好詩詞》擂台賽,台灣大媽跳起廣場舞,唱起《小蘋果》,大陸旅遊者讚賞台灣的人情味,廈門市出現一些「台灣夜市」,等等,都顯出兩岸民眾互相欣賞、互相喜愛之情。
伯克指出,對文化雜交的反應有4種形式,接受、抵制、隔絕、適應。接受應當是最好的。喜愛表示歡迎,表明願意接受,這體現了兩岸文化雜交良好的效果。
文化雜交理論帶來的兩個聯想
1
文化雜交理論有這樣的觀點:在文化碰撞過程中,「有些地區比另一些地區表現得更加激烈,這些地區被稱為『接觸區』」,或稱「貿易區」,它是「兩個迥異的群體能夠找到共同點的區域」。就兩岸文化雜交而言,我想,福建就是這樣的地區。
福建文化與台灣在地文化本來就有淵源關係,可以找到更多共同點。例如,福建的「南音」與台灣的「八部和音」同台演出,讓這兩種古老的音樂藝術跨越海峽相逢、相知。把福建作為發展兩岸文化雜交的重點地區,應當會收穫更為顯著的成果。
2
其二,進而聯想是否可以在某一個領域優先發展兩岸文化雜交?文化雜交理論指出,「追求時尚」是文化雜交中最容易為人們接受的東西。我想,流行文化領域應當是兩岸最有共同語言、最容易達成共識的領域。
上述文化雜交的實例有不少涉及流行文化,因為通過流行文化,兩岸青年有了共同的聚焦點,雙方不斷碰撞出火花,互相影響,取長補短,水平就會有很大提高。正如一些流行音樂那樣,它不再是「你們的」或「我們的」,而是「咱們的」了。
文化碰撞、文化雜交可以帶來文化創新、文化認同,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兩岸文化雜交是達成兩岸文化認同的途徑之一。所以,不要小看文化雜交。
本文節選自《同舟共進》2017年第6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編輯 貢 丹
TAG:廣東政協 |
※「雜交」與「雜種」是藝術的本性?
※法德聯手「糊弄」歐洲?研發四代坦克是雜交貨 與中國差距明顯
※世界上最奇葩的雜交動物,這兩種動物雜交才厲害,網友:強強聯合
※碧桂園聯合「雜交水稻之父」 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
※大開眼界,現實生活中還有這五類雜交動物,圖三現無存活個體
※華中阜外成功開展膽道疾病雙鏡聯合雜交手術!國內鮮有!
※雜交水稻借力轉基因技術 有望實現機械化制種
※雜交探針實現活細胞中DNA甲基化的熒光成像
※雜交水稻有望實現大規模機械化制種
※袁隆平:第三代雜交稻將成為雜交水稻育種發展方向
※類人猿們雜交生出的孩子的骨骼碎片,揭示其與現代人雜交次數
※18隻「沒有PS修圖,真的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奇異「雜交」動物
※瘋狂雜交動物:十大難以置信的雜交動物
※全世界千奇百怪的雜交動物,你知道幾種呢?有些雜交看得讓人一言難盡
※最不尋常的發現,在夏威夷海岸發現的稀有新物種——海豚鯨魚雜交
※雜交陸龜真真美!
※夏威夷海域發現了新的鯨魚海豚雜交物種
※關於鸚鵡雜交,這些你都知道么?
※多肉種內雜交和種間雜交
※世界上五種不可思議的雜交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