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拍海吧!夢幻海景是這樣拍出來的

去拍海吧!夢幻海景是這樣拍出來的

海景拍攝——掃海,是風光攝影中我特別喜歡的題材之一,我喜歡站在礁石上。看驚濤駭浪在身邊不斷的撞擊、不斷的爆發。你沒辦法去預測拍攝出來的結果,因為每一個海浪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不可複製的,這也是拍海最吸引我的地方。過去一年我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從零下35度的內蒙古到中國南端的潿洲島、川西的秘境、新疆的雪山,拍攝了相當多的地方,特別是剛剛結束的潿洲島之行,讓我意識到這樣的季節最適合拍海景了。因此我特意為大家準備了這一節課,跟著我一起去掃海吧。

本文來源於POCO攝影網,轉載請註明來源與作者,有違必究。

1

器材裝備

1)相機:相機首推全幅數碼相機,相信現在大家基本都是數碼相機了。

2)鏡頭:一般來說,焦距在11-35之間,或者更長的鏡頭,比如各廠家的16-35mm、14-24mm、老蛙的12mm、24-70mm焦段等鏡頭。焦段最好在16-35mm焦段之間,市場上幾大主流相機品牌都有此焦段的廣角變焦鏡頭。

3)濾鏡:現如今大多數職業風光攝影師在拍攝別的題材的時候,基本都放棄了濾鏡。在我上次在分享課中,也講到了,在控制光比方面,我們可以使用包圍曝光-曝光合成來解決光比的問題。這遠比漸變鏡的效果更好更自然。但是拍攝海景或者水流的時候,這是一個例外。剛剛上面也提到,拍攝海浪,水流。曝光速度是啟到一個決定性的因素。為此我們常常需要中灰濾鏡(減光鏡-ND)來控制快門的速度。

(目前我在用的濾鏡系統)

(減光鏡ND鏡)

除了中灰鏡(減光鏡ND鏡)外,還有中灰漸變鏡(GND鏡),GND鏡作用,可以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光比問題。GND市場上有售的又分為軟漸變、硬漸變、反向漸變。軟、硬漸變一般常用的有0.6、0.9、1.2三級,鏡片灰色部分遮擋的效果相當於減光2、3、4檔,從使用來看,0.9這一級的使用頻率最高。反向漸變是一塊特殊的鏡片,灰色最暗的部分在鏡片黑白交界的地方,灰色從中間向邊上漸變遞減,這片濾鏡在慢門拍海中,在日出日落太陽接近海平面時最適合使用。

(中灰漸變鏡GND鏡)

(反向漸變鏡RGND鏡)

最後,偏振鏡,雖然很多人建議拍海,拍水一定要用偏振鏡。因為它可以消除水面和濕潤岩石表面的反光,但我的感覺恰恰相反。當周邊的色彩漂亮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水面和岩石的反光恰恰是我需要的。後面的課程,我會提到如何簡單的在後期消除我們不喜歡的水面和岩石的反光。

4)三腳架:拍攝風光少不了的是,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它是相機的最佳伴侶,默默地做著相機的穩定後盾,它還是攝影師孤獨拍照路上最忠誠的夥伴,跋山涉水時為我們提供身體支撐,休息露營時為我們晾掛衣服營燈儀器。

5)鏡頭布:拍攝海景的場景,鏡頭布是絕對的必須附件。在拍海浪的時候,我們的鏡頭一定會不斷被打濕,有時候還有海霧。這種場景下,鏡頭布尤其重要,鏡頭布最好是吸水性好的。最好帶上2-3塊。不能太小。

6)快門線:大部分情況,我是不用快門線,而是用機身上的延時設置,來避免手按快門後引起的震動,因為這樣方便。但是在拍攝海浪的時候,必須在精準的時刻按下快門,才能捕捉到浪花最好的形態。這時候沒辦法使用延時,快門線就非常的有用了。

7)冰爪:對,你沒聽錯。冰爪…。前面幾次拍海遊學團,已經有幾位學員,問我,拍海為什麼需要冰爪?當我們試圖在長滿青苔的岩石上行走,沒有防滑的鞋是非常危險。冰爪是海邊拍攝時一件有用的設備。不過最後溫馨提示:就算有冰爪,防滑的設備,建議大家到一個場景都要先仔細的評判和判斷一下自己的平衡力和地面的安全性。不必要冒險的地方就別去。

8)防水袋:在海邊拍攝時,相機經常被打濕了。為了防止相機被海水大濕而損壞的情況。我一般會用防水袋亦或者保鮮膜包裹著,以防萬一。

9)其他:因為大多數是天黑前去拍,或者是天黑後回家,所以手電筒和頭燈必不可少,去之前要檢查下電池情況,如果是夏季,中午拍攝要注意防晒,早晚拍攝要注意防蚊蟲叮咬,出門前記得換上長袖長褲(建議選擇快乾面料的)或記得帶上驅蚊水。備用電池2塊,鏡頭布。

拍攝時間選擇

什麼時間段拍攝效果最好?

或者說不同的時候拍攝有不同的效果?

至於什麼時間段拍攝,從一年來說,首推夏季。在北半球夏季,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後,吹出東南信風,俗稱海洋季候風,藍天白雲的日子會越來愈多,空氣通透,雲層美麗,這些都是出片的重要因素。

從一天來說,肯定是日出和日落,這兩個時段是一天中光線明暗變化最大、光線色彩變化最大、色溫變化最大的迷人時段。

還有一種情況,在夏季的颱風天拍慢門,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享受,挑戰是指可能攝影者或器材會被雨或海浪淋濕或打濕,也可能器材稍不注意被颱風吹倒。颱風天最重要的是你看到了平時看不到海的另一面,黑雲壓頂、狂濤巨浪,在慢門拍攝下,意味著天空的雲象氣勢壓人,海中的礁石被更大更高的雲霧包圍,或海浪被描述成更有氣勢的奔流。

快門速度設置

海景拍攝——海浪,我們首先要選擇的是快門速度。因為不同是快門速度,水的形態是完全不一樣的。但這完全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應用快門優先設置。因為風光攝影里,合適的光圈有限。要考慮到景深等多種限制的因素,因此不能把它盲目交給相機來確定。通常來說,在確定快門速度後,我們可以通過濾鏡,可以接受的iso值,可以接受的光圈等多種因素。在根據想要表達的來決定用什麼快門速度/光圈/ios/濾鏡檔數的組合。

快門速度以及表達方式

拉絲:參考速度1/2s-2s

拉絲的拍攝,快門速度不能千篇一律,根據海浪衝擊速度、以及地形的條件都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一些比較平緩的沙灘)。

拉絲又分為前沖和迴流

前沖:就是海浪朝著礁石或者相機衝來,按下快門,相機會記錄下海水衝擊過來非常有衝擊力的場景。

Nikon D800AF-S Zoom-Nikkor 14-24mm f/2.8G ED 14M f/13, 1/3s, ISO50

Nikon D800Carl Zeiss Distagon T* 2,8/21 ZF.2f/11.0, 2.5s,ISO100

迴流:相機記錄海浪從鏡頭前退回海里的過程。一般是海浪在退回到我們的腳架時。我們按下快門。前景最好有,木頭,岩石,貝殼的點綴,這樣的迴流的時候回形成阻擋。會產生不一樣的拉絲形狀。

霧化:參考快門速度10s-30s

通過10-30s的慢門曝光,讓海浪之間的浪花形成霧化效果。

鏡面:參考快門速度1-30s

還有一些其他的,如抽象的印象派。

4

構圖實例分析

一般還是按傳統的攝影構圖原則,即三分原則,以海平面做參考,特別要注意水平,拍人文拍人像可以傾斜,拍海由於人眼看海的習慣,傾斜的海平面會干擾小腦的平衡,讓人很難受。至於海平面放在三分之一處,還是三分之二處,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天空雲象漂亮,不妨天空佔到三分之二,如果突出表現前景,不妨前景佔三分之一,海面很平靜,有完美的晚霞或朝霞倒影,不妨打破常規,五五分構圖。

案例一:

這張照片的構圖和色調上的安排,我有意是通過構圖的結構來形成一種從近到遠的延伸感,給人一種三維縱深感。色調上,我採用的低飽和的青藍色調(我也稱之為電影色)來表達這樣的一個場景。從用光上說,逆光會讓浪花更晶瑩剔透,遠處接近過曝的日出給畫面提供了一種充滿希望的攝覺衝擊。(也印證了,陽光總在風雨後,這句激勵人心的話。)

案例二:

前景徑向的玄武岩線條,把目光集中在中景霧化的海中,緊接著我們的攝覺會移到了畫面中的人物身上。您看,人物正遠眺著遠方的希望(黑雲里的太陽)。當時拍攝這張的時候,我寫下了這麼一段話。當我站在遠處懸崖的那一刻,我把自己想像成為一名將軍。統率著這千軍萬馬沖向勝利的黎明。

案例三:

6月份潿洲島遊學。學員:@黃軍學拍攝的一張作品。這張是我覺得非常棒的一張作品。也是一張阿卡式掃海標準的構圖法示範圖。通過上面的兩張圖的分析,大家再看一下這張作品,他好在哪裡?在下面留言一起交流吧。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OCO攝影社區 的精彩文章:

七夕強勢虐狗指南,單身慎入!
可深可淺,由你操控,Inon發布可調水下濾鏡系統
小配件大乾坤,潛水閃燈引閃線對比
選三腳架也是大事情,千元級腳架對比
拍不出大片,是因為你沒把握這5個細節

TAG:POCO攝影社區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樣的海景房才真的是,海景!
是時候告訴你完美海島真正的樣子了,這裡的海景拍到停不下來!
海景房之夢,到底是從哪兒開始才比較靠譜?
微胖新娘拍海景婚紗照,看到原片想翻臉,精修圖一出來她笑了
為這家全是海景房的酒店,我帶娃去了一趟沖繩
天津也有海景大道了!如此美景,好想開車溜一圈…
去哪裡看海景好?威海告訴你什麼才叫海景!
這些海景房的「水彩畫」,竟然是照片?
晒晒我的新家,不在海邊也能住出海景房的味道,牆漆顏色特好看
唯美的海景婚紗照如何拍呢
夢幻西遊:網易欠我一套海景房,今天終於還給我!我憋著不哭
在愛琴海島嶼上擼貓、住海景房,還有錢領?這份工作太夢幻了
不慫,你就來!亞龍灣這個「全海景玻璃棧道」美翻了……
帶你看看成龍住的豪宅,面朝著大海,這才是真正的海景房
長這麼大,頭一次見到這樣「封陽台」,秒變海景房,太漂亮了
趙薇如今的豪宅曝光,卧室外面就是海,這才是海景房
夢幻西遊真正的「狗托」:一月連出三把無級別 能換一套海景房嗎?
海景房,大花園,還是在夢裡有錢啊
夢幻手遊玩家20發裝備連打凈賺一套海景房 這波操作你怎麼看?
夢幻西遊:文昌閣爆出暴力雙環,一看藍字懵圈了,一套海景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