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菩薩律儀之三聚凈戒

菩薩律儀之三聚凈戒

佛教三學,以學處為首。大乘佛教最初從部派中脫出,並無特用之戒法,只能共用聲聞律儀,十分麻煩。佛陀時代制定戒律,並非一次完成。在佛世時,根據實際情況,隨有人犯,隨時定製條文。每有集會,大眾背誦一遍,作為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底線標準。佛滅後第一次集結,優波離分類說出所有戒條,包括儀制與組織規範後,經大眾認可成為定本成文法。

小乘律儀是為解脫道服務的,講究與紅塵隔離,專務修行,與菩薩精神有很大的出入。菩薩道要求既要提高自身修養,又要走出去服務大眾廣結善緣。所以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來看,都極為尷尬,大家迫切需要一部能夠符合大乘教法的戒法出現。

大乘經典不斷出現流通於世,有關菩薩的律儀,也都散列於大乘契經、論典之中。如《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說:「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佛於彼彼素怛纜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於此菩薩藏摩怛理迦,綜集而說。」既為隨機散說,並非一處一時一義,或依律儀、或依善法、或依饒益,若無系統組織,作為戒律來受持是困難的。須要有一位象優波離這樣的戒學權威,將所有戒條組織成篇。然而大乘經典浩如煙海,從菩薩藏中將散說戒學要義糅成戒本,絕非易事!能夠做這個工作的人,對其果證要求是極高的,非無能勝者不能為之。

彌勒菩薩是等覺位菩薩,十地位滿,智慧功德等似妙覺;蒙佛受記,當來補處,是佛陀指定的接班人,其權威性自是無可懷疑。彌勒將散於經論各處之戒條,綜合糅集,成一定本,以便行人奉行。(考菩薩藏海之《大寶積經》,詳說菩薩十六門教授,實為此戒之源。並且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四法品》皆有相關教言。)以等覺菩薩之尊,以大乘經典之貴,匯甚深甚廣之法海,合精簡至要之戒本。自龍樹菩薩開大乘,至慈氏菩薩出《瑜伽師地論》,大乘三學方始完善,大乘佛教始為究竟極成。

聲聞三學,究竟圓滿於聲聞菩提;菩薩三學,究竟圓滿於佛果菩提。其根其源其道其果,決然不同。受學此戒須以智慧為先導,應對經論有深切學修,具足正見,才能善持此戒,否則很難把握。且制戒精神,本著菩薩修行的優良標準,注重發心。不若七眾別解脫戒,作持與止持,刻板明確,對於犯不犯相較易把握。

菩薩大戒凡有三類,即三聚凈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律儀戒,就是平時熟悉的七眾戒。律為法律、法度;儀為儀軌、儀錶。七眾弟子,各各領受別解脫戒,對於衣食住行種種行為,制定儀則,予以規範。比如在家五戒、八戒;出家大僧、亞眾二部,都是律儀戒所攝。菩薩對於這些律儀戒,自然要如法持受。以此為基礎,成熟長養菩提善根,進次攝受六度萬行,無有遺漏,是為攝善法戒。菩薩者,覺悟有情,眾生成就,菩薩成就,對諸有情不棄不舍,廣設方便而行饒益,為饒益有情戒。此戒一共四十餘條,為三聚凈戒所攝,能攝六度四攝萬行之法,這是瑜伽菩薩戒的特殊優點。

菩薩三聚戒中,攝律儀戒的戒相,同七眾別解脫戒和十善戒,所以彌勒菩薩未曾重複詳列(身份不同戒相也不相同),僅只點出四重不共他乘殊勝戒,作為攝律儀戒的擴充增補。重戒即四種他勝處法:一、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毀他;二、他求財法,慳吝不施;三、忿惱有情,不受諫謝;四、謗大乘法、說相似說。菩薩任犯一條重罪,現生不得攝集菩提資糧,及證初地。為他煩惱所勝,故名他勝。

判定犯戒情節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四種情況:是否屢次現行、是否全無慚愧、是否深生愛樂和是否見為功德。四種染心全部具備,則為最嚴重之犯戒情況,屬於現行煩惱,犯即失戒。或僅有見為功德而無其餘三纏,則為中品犯;沒有見為功德的為下品犯。菩薩犯了重罪舍戒,現生可以重受。中下品犯,則尚可懺悔清凈。這是此戒的特殊性饒益方便所在。

然後是四十餘種輕罪,屬於攝善法戒即六度善行,和饒益有情戒即四攝利他。七輕障施度:不供三寶戒一;不舍名利戒二;不敬耆長戒三;不往應供戒四;不受奉施戒五;求法不施戒六;不作饒益戒七。

七輕障戒度:善開遮罪戒八;善開性罪戒九;味邪命法戒十;掉動嬉戲戒十一;倒說大乘戒十二;不護譏嫌戒十三;姑息不楚戒十四。

四輕障忍度:以嗔報嗔戒十五;犯他不謝戒十六;不受懺謝戒十七;懷忿不舍戒十八。三輕障精進度:染心御眾戒十九;怠惰耽眠戒二十;虛談棄時戒廿一。三輕障定度:不請教授戒廿二;不除蓋障戒廿三;貪味靜慮戒廿四。

八輕障慧度:遮聲聞教戒廿五;舍大向小戒廿六;舍內學外戒廿七;耽樂異論戒廿八;不信深法戒廿九;毀他自贊戒三十;憍不聞法戒卅一;輕毀法師戒卅二。(以上三十二輕,屬攝善法戒。)

二輕障同事:不為助伴戒卅三;不往事病戒卅四。一輕障愛語:不諫非法戒卅五。四輕障布施:有恩不報戒卅六;不慰愁惱戒卅七;有求不施戒卅八;攝眾不施戒卅九。四輕障利行:不隨心轉戒四十;不贊他德戒卌一;不行威折戒卌二;不現神通折攝他戒卌三。(以上十一輕,屬饒益有情戒。)

四十三條輕戒,都屬惡作。如由邪見、愛染、不信、無慚愧、恨、惱、慳、嫉等染心所發起的為有染違犯;僅由忘念、懈怠等因素而犯的為非染違犯;有正當因緣開許的為無違犯。至於增上狂亂,重苦逼切及未受凈戒者,皆為無犯。若有毀犯,應如法悔除。

此菩薩戒本賅攝三聚戒,又極扼要:律儀為基礎,進而廣攝一切善法,饒益有情,以此三聚次第,四十七則學處,發揮殆盡。尤其玄譯本中,「為利他故七支性罪應開不開」一條,彌補了他本缺譯之不足。徹底解決了菩薩戒與聲聞戒之間,攝律儀戒與攝善法、饒益有情戒之間可能發生的抵觸問題,這是此瑜伽菩薩戒最為珍貴的道理之一。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里提到有關戒律的四個要點:一受具足、二受隨法學處支、三隨護他心支、四隨護如所受學處支;也就是受戒圓滿、持戒清凈、照顧他人情緒、以尊重敬畏的心態警策自己。此中第三點,可以開為兩個部分:軌範具足和所行具足。做好自己該做的,也避免去有爭議的地方,這樣就能避免引起他人煩惱。引入群眾監督機制,一方面可以幫助提醒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對他人意樂的照顧。這就是「善開遮罪、性罪戒」所要討論的問題。

菩薩戒與根本戒,由於制定的出發點不同,故要考慮到兼顧。如果菩薩律儀和別解脫律儀不衝突,菩薩自然也應學習受持。如果衝突,那應該如何取捨呢?尤其是性罪部分,就是殺盜淫妄四重。這在別解脫律儀中,是堅決不能違犯的;然而在菩薩戒里,自己的因果不是唯一考慮因素,還要再加上眾生因素一起考慮。這一戒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說明。

儒家說做事要有經有權,正如佛教里談的有實相與方便。實相就是智慧,方便就是權變,關鍵是度的把握。方便與智慧,兩者密不可分,若無智慧極難保證不出偏差。小乘戒的判定,講究要件符合,「故意心」很關鍵;菩薩戒以菩提心為體,同樣將「主觀故意」視作重點。到底是對自己方便,還是對他人方便,要看不同心態,決定造業性質。菩薩行菩薩道,如果確實為了利益他人,又在千鈞一髮、無可奈何之際,按照菩薩律儀的要求,發心正確、行為正確、結果正確,「為利他故」,於罪少分現行,不算違犯。

菩薩發心,動機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讓自他得到利益。出於這個目的,菩薩才會甘冒捨棄清凈戒體的危險,去做一些表面看來像是在犯戒的事。所以菩薩行事,必要時時刻刻利益自他。態度方面,不為自己開方便,多為他人開方便。能力方面,要讓他人得到真實利益,而要避免好心辦壞事,這都是極難的。(自、他、財、法之勝衰)

另就情節輕重方面,要求少分現行,就是時間短、情節輕、態度正。菩薩第一要態度正確,第二要方便正確,第三是輕度違犯,在這個情況下,內心是清凈的,並沒有貪嗔痴慢疑惡見等的煩惱染心存在,心裡滿是利益眾生的慈悲心、菩提心、智慧心,如果這樣,菩薩不犯菩薩律儀(不犯戒不代表不造業)。反之,如果因為自身問題,有利益眾生的事可以做而不去做,反而有違「饒益有情」之精神。所以大乘佛法不同於聲聞佛教的偏重言行,行為不是關鍵,意樂才是首要。這一戒就全篇戒本來看,著墨不多,然而重要程度不可小覷,因為這標誌了大乘精神的真正獨立。

自從彌勒菩薩將此戒本集出,得到各方廣泛流傳。月官將此戒本編成《菩薩戒二十頌》,多有傳注。寂天糅《虛空藏經》與此戒本為一,增重戒成十四,傳入西藏,極得重視。另有四種漢譯本:北涼曇無讖從《菩薩地持經?方便處戒品》錄出一卷,加歸敬頌,成《地持戒本》,此本獨具布薩誦戒儀。南朝宋求那跋摩譯出《菩薩善戒經》一卷,另有《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一卷(譯者不詳)。唐貞觀廿二年,玄奘法師在長安弘福寺翻經院譯出《瑜伽師地論》百卷。後又於大慈恩寺翻出《菩薩戒羯磨文》一卷,別出單行《菩薩戒本》一卷,成為最後定本,傳承至今。玄奘譯出《戒本》後,入室弟子大都受持奉行,為時人所重,也成為漢傳佛教重要戒本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天雲佑 的精彩文章:

從三自性說瑜伽中道

TAG:佛天雲佑 |

您可能感興趣

十三佛之文殊菩薩
四大菩薩之文殊菩薩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 四種他勝處法(8)二緣舍諸菩薩凈戒律儀
菩薩戒之與菩提心
菩薩戒會眾賢集 千佛大戒趣菩提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十二、倒說菩薩法戒
九華山肉身菩薩之謎
菩薩摩訶薩的十種魔業和舍離之道
溫庭筠《菩薩蠻》十四首之《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三十九、不隨喜功德戒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二十五、背大向小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二十四、貪味靜慮戒
三昧甘露尊者——《佛菩薩羅漢系列圖冊》之羅漢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十六、不悔謝戒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二十二、隨五蓋心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十九、染心御眾戒
善財童子——《佛菩薩羅漢系列圖冊》之菩薩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一、倒說菩薩法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四十三輕戒:二十六、棄大向小戒
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來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