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注糖尿病,從預防開始,不得併發症,從監測開始!

關注糖尿病,從預防開始,不得併發症,從監測開始!

隱形的糖尿病

半數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以為體檢結果能夠完全顯示其身體狀態。但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病,單次的檢驗、單點數值並不能代表一段時間內的糖代謝能力,也就難準確的判定糖尿病或糖代謝紊亂。

細思極恐的糖尿病併發症

在許多國家,糖尿病是導致失明、心血管疾病、腎衰竭和下肢截肢(lower-limb amputation)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併發症多達100多種,是已知慢性病中併發症種類最多的疾病。

關注糖尿病從預防開始

糖尿病並非無前期,也並非不可逆,據國外統計,當糖尿病確診時,糖代謝紊亂甚至可能存在了5年之久,而如今每五個成人中,就有一個糖代謝異常者,糖代謝紊亂也稱為糖尿病前期,只要時刻關注糖代謝,一旦發生紊亂便積極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就能變「追悔莫及」為「防患於未然」,不做小糖人的「後備軍」。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從監測開始

得糖尿病後,最怕的就是出現併發症,如何不得併發症,就要加強血糖控制,但還要做一系列的監測,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常伴有多組織、多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的改變。及時做相關的各項檢查,對指導治療和預防併發症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該要做哪些檢查,及多長時間檢查一次?

1,血糖

血糖監測可分為靜脈血糖和指血血糖。患者使用攜帶型血糖儀在家中進行的自我監測比較常用,也就是指血血糖。血糖監測的時間為:每餐前(其中早餐前也就是空腹血糖最重要);餐後2小時;睡前;出現低血糖癥狀時;如有空腹高血糖,還應監測夜間血糖。

具體方法:

使用口服降糖葯的患者,在開始調整劑量的前兩周,每周應連續測1天空腹、三餐後2小時和睡前血糖。

血糖穩定後,可以每2~4周測1天空腹和三餐後2小時血糖。

使用一日多次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每周應測三餐前及三餐後2小時血糖及睡前血糖,必要時尚需測凌晨血糖。

血糖波動大或合併有其他疾病如發熱時,應增加血糖測定次數;血糖比較穩定時,可酌情減少測定次數。

伴發其他疾病期間或血糖>16.7mmol/L時,應及時到醫院測定血、尿酮體。

2,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是評價長期血糖控制的「 金標準」,也是指導臨床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可反映近2~3個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

治療初期、血糖控制未達到目標或治療方案調整後的糖尿病患者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當血糖控制達標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患有貧血和血紅蛋白異常疾病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可以用糖化血清蛋白來評價血糖的控制。

3,尿常規

通過尿常規的檢查可以了解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定性、尿中的紅白細胞、尿比重、尿的酸鹼度等情況。如果病情穩定應該每月檢查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各一次。如果血糖過高或是合併感染等應激情況,可隨時檢測尿常規。

4,尿酮體

尿酮體的監測是1型糖尿病、長病程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合併妊娠和妊娠糖尿病患者日常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任何糖尿病患者出現以下情況均需要檢測尿酮體:

出現嘔吐或腹痛時;

患者面色紅,呼吸急促時;

生病期間;

隨機血糖>16.7mmol/L。

5,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

尿白蛋白排泄率是檢查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敏感指標,即尿微量白蛋白大於20微克/分鐘說明有早期糖尿病腎病。

做這項檢查需要收集24小時的尿量,記錄好總尿量,取其中的一部分(約20毫升)送檢,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受多種影響因素的干擾。故國際上目前推薦採用測定即時尿標本的白蛋白/肌酐比率來篩查和診斷微量白蛋白尿。

6,腎功能

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每年均應做腎臟病變的篩查,最基本的是尿常規,腎功能應每年查一次。血肌酐用來估算腎小球濾過率,腎小球濾過率是最準確的腎功能動態評價指標,當肌酐清除率出現異常應到腎臟內科就診。

7,血脂

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檢查一次血脂。若存在血脂紊亂,且正接受非調脂藥物治療者應每3個月複查一次,達標後每6~12個月複查一次;若接受調脂藥物治療,每6~8周複查一次,達標後每4~6月或12個月複查一次。

8、血脂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標應比非糖尿病者更加嚴格。糖尿病患者沒有冠心病的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目標要<2.6mmol/L;若已經有冠心病,LDL-C要<1.8mmol/L。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應檢查1次血脂。

9、血壓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40/80毫米汞柱以內,部分患者血壓控制要更嚴格。糖尿病患者不僅就診時要測血壓,平時在家也應該監測血壓。最好是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測量血壓。為了了解血壓全貌,有條件者可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10,肝功能

糖尿病患者服藥的品種較多,應定期監測肝功能,每半年檢查一次。

11,眼病的監測

糖尿病患者常規要做的眼科檢查有:

視力;

瞳孔對光反射;

散瞳後進行眼底檢查(青光眼患者禁忌散瞳);

裂隙燈檢查:虹膜區、前房、房角;

測定眼壓;

眼底熒光造影。

對於一般糖尿病患者,若無視網膜病變,每1~2年應檢查一次;若有輕度視網膜病變,每年檢查一次;重度病變患者每3~6個月檢查一次。對於妊娠糖尿病患者,若無視網膜病變,每3個月隨診一次;若有視網膜病變,每月隨診一次。另外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2型糖尿病患者一經確診就應該到眼科檢查眼底。

12,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應在診斷為糖尿病後至少每年篩查一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於糖尿病病程較長或合併有眼底病變、腎病等微血管併發症的患者應該每隔3~6個月進行複查。

13,大血管病變

心電圖應該定期檢查,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如果有明確的心前區不適或除外低血糖引發的心悸,應該立即到醫院查心電圖。

對於5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常規進行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檢查,即踝肱動脈壓比值檢查。

如合併心腦血管病變、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或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應該每年至少查一次踝肱比。

14、C-肽測定

通過測定血中的C-肽量的多少,可以反映胰島細胞的功能。其優點在於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島素干擾,更準確的反應糖友自身胰腺分泌功能。也可鑒別各種低血糖原因,如C-肽超過正常,可認為是胰島素分泌過多所致。這個根據自己實際病情來看是否需要檢查。

15、四肢多普勒血液圖

查看下肢血管超聲及造影可以了解有無下肢動脈硬化或狹窄,以便及早發現糖尿病足。每6-12個月檢查一次。

主要來源:糖尿病之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身體出現這5種癥狀,可能正在通往糖尿病的路上,越早重視越好
糖尿病患者每周飲酒不應超兩次
天然的「二甲雙胍」,糖尿病「死對頭」,堅持吃,平穩血糖保健康
孕媽妊娠糖尿病卻堅持順產,產房堅持十幾個小時卻換來了一場悲劇
糖尿病人吃饅頭升糖快?注意這3點,血糖平穩不高升!

TAG:糖尿病 |

您可能感興趣

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
女性的天敵—乳腺癌,現在就開始預防,從食物開始,一切都來得及
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
關注血脂,從現在開始
胃,你好嗎?預防胃癌 從「口」開始!
從十幾歲開始,無意間就可能誘發的「腰椎間盤突出症」,該怎麼辦?
控制糖尿病「從嘴開始」,做好三點,少生病,更健康!
病從口入,預防胃炎從殺掉牙菌斑開始,胃好牙好
護肺,從它們開始
剛開始以為是感冒,後來才知道是鼻炎,根本不是感冒。對症下藥,遠離危險
從十幾歲開始,無意間就可能誘發的腰椎間盤突出,該怎麼治療?
高血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聽話!預防從這裡開始!
《歌手》結石姐疾病爆發無法再參與錄製,這不是節目一開始,就已經猜到的結果嗎
預防癌症先從生活惡習開始,改掉這幾個壞習慣,癌症就不找你!
控制糖尿病,遠離小糖人,首先從搞清楚病因開始!
尿尿時,發現這4種情況,說明你的腎臟開始病變了!
沒結果的事,不值得開始
一些該捨棄的要捨棄。因為,只有讓該結束的結束了,該開始的才會開始
開始很熱情,後來就冷淡,愛情都被它打敗了!
愛情開始得很自然,或者根本就沒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