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培養自律(1):推遲滿足感

怎樣培養自律(1):推遲滿足感

原作者| M·斯科特·派克

編輯|心理八八

人生苦難重重,但如果真正理解和接受這個事實,我們就會釋然。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正視這一點。他們一遇到問題和痛苦,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命苦。而迴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正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怎樣才能減少痛苦對我們的影響呢?

聰明的人不會逃避,他們迎上前去,坦然承受痛苦,直到把問題徹底解決。

用積極的態度承受痛苦,這就是自律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

01 推遲滿足感

不久前,一個30歲的財務專家來就診,希望我能糾正她總是拖延的毛病。

我們先是用常規的心理分析,談對父母的看法、婚姻問題、深層的恐懼等等,但似乎無法觸及問題的癥結。

直到有一天,我們闖入了一個顯而易見、但卻一直被忽略的領域,才使治療發生轉機。

我問她,「你喜歡吃蛋糕嗎?」

她說「喜歡」。

我又問:「你更喜歡吃蛋糕呢,還是蛋糕上面的奶油?」

她興奮地說:「當然是奶油啦!」

「那麼,你一般是怎麼吃蛋糕的呢?」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那還用問嗎?我先吃完奶油,然後再吃蛋糕。」

正如我預料的那樣,她總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歡的工作,面對那些棘手的問題,她盡量迴避。結果,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工作卻拖延下來。

我建議她從現在開始,在上班第一個小時里,強迫自己先去解決棘手問題,而在剩下的時間裡,工作就變得相對輕鬆了。

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按一天工作七個小時計算,一個小時的痛苦,加上六個小時的幸福,顯然比一個小時的幸福加上六個小時的痛苦划算。

她同意我的看法,由於她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所以不久就徹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壞毛病。

02 設定「苦」和「甜」的次序

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和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

從5歲開始,孩子就可以學習這個自律的原則。

比如,讓同伴先玩遊戲,自己等到最後,就可以在沒人催促的情況下多玩一會。

讓上小學的孩子正確對待家庭作業,是培養「先苦後甜」原則的最佳時機。

但是,根據教育工作者的經驗,不少孩子到了15、6歲還不懂「先吃苦、後享受」的原則,他們很容易成為「問題學生」。

這些孩子的智商比別人毫不遜色,但卻不肯用功學習;他們做事完全憑一時衝動,缺乏耐心。「先享受,後付費」成了他們人生的座右銘。

他們被迫退學,浪跡社會,成年生活也繼續這種失敗的生活模式。

這些孩子的行為模式受基因影響並不明顯,其他因素也有待科學論證,但大部分跡象表明,家庭教育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但孩子缺乏自律,未必是因為父母管教不嚴。

03 子不教,誰之過

事實上,很多上述孩子經常受到嚴厲的責罵和體罰,即便小有過錯,父母也會怒不可遏:辱罵、恐嚇、掌摑、腳踢,可謂花樣翻新。

GIF/44K

這樣的教育方法只能起到負面作用,因為它本身就違背了自律的原則。

父母習慣用嚴厲的體罰教訓孩子,本質不是教育,而是發泄自己心中的怨氣和不滿。

假如父母自己一塌糊塗,偷懶耍滑,或者在孩子面前破口大罵,拳腳相加,卻強迫孩子有條不紊地生活,這怎麼可能呢?

一方面,父母要懂得自律、自製、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把這樣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

另一方面,父母的愛至關重要。

即使父母身為醫生、律師或者慈善家,生活方式相當嚴謹,但如果缺乏愛和溫情,他們培養出的子女照樣會隨心所欲,恣意妄為。

只有那些沐浴著父母之愛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靈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長。

04 心靈健康的基本前提

「我是個有價值的人。」——像這樣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養自律的根基。

這種自信必須從小培養,成年後再補救往往只能事倍功半。

自律是一種自我照顧和自我珍惜。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有價值,就會認為自己的時間也很有價值,如此有價值的時間必須要加以善用。

孩子害怕任何形式的遺棄。孩子在童年時得到父母的愛和照顧,長大後才會擁有安全感。

絕大多數父母會對孩子做出保證:「我們是愛你的,永遠不會丟下你不管。」但除了口頭保證,還要有實際的行動配合。

那麼,待孩子到了青春期,潛在的恐懼就會消失。他們不會貪圖一時的安逸,犧牲掉長期的幸福,而是甘願以某種形式推遲暫時的滿足感。

因為他們知道,只要耐心等待,他們的需求最終都會實現,就像父母曾經做出的保證一樣。

可惜有的父母貪圖省事,動不動就用「遺棄」來威脅和管束孩子,「照我說的做,不然我就不愛你!」

這樣的父母把愛心扔到一邊,取而代之的是控制和專制,這使孩子充滿恐懼。

在他們眼裡,未來太遙遠、太不可靠,所以,即便將來比現在好許多倍,他們也不願意等待,只願意得過且過。

05 時機很重要

有一位30歲的單身銷售員,在某個小城市接受團體治療期間,和另一位團員的妻子偷偷好上了。那個團員是個銀行家,最近剛剛與妻子分居。

銷售員知道銀行家因為妻子的離去一直處於憤怒和鬱悶之中,他也知道自己並不誠實,沒有透露自己與銀行家妻子的關係,違背了團體治療的原則。

而且他還知道,銀行家遲早會知道這件事。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把這種關係在團體里公開,取得大家的支持,承受銀行家的怒火。但他什麼都沒做。

過了三個月,銀行家發現了他們的關係,正如預料的那樣,他憤怒不已,馬上退出了治療團體。

銷售員傷害性的舉動遭到了全體成員的質疑和指責,他還試圖辯解:「我認為說出這樣的事會引起激烈辯論,如果我什麼都不說,一切都會過去。我以為等待足夠長的時間,問題可能就會消失。」

忽視問題的存在,反映出人們不願推遲滿足感的心理,但是,問題通常不能自行消失。

其實,每個人都存在銷售員的問題。我們誰能拍著胸脯說,自己總能花足夠多的時間分析孩子的問題,解決家庭危機?又有誰真正學會了自律,從來不會消極面對一切問題?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只是一味拖延,妄圖等孩子大了問題就自動消失了;隨著孩子的長大,有些問題的確會消失,但終歸是少數。

GIF/8K

問題拖得越久,解決起來就越艱難。

聰明的父母,會在問題發生之前就花時間了解孩子,用恰當的敦促、鼓勵和表揚,以及必要的責備,巧妙地引導孩子的發展方向,教他們學習自律;

他們會認真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從吃蛋糕、做功課、撒慌、欺騙、逃避責任的行為中,及時發現問題。

他們也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給孩子講有意義的故事,用小小的親吻、擁抱和愛撫,用小小的警告和批評,就能及時糾正孩子的問題。

GIF/33K

解決問題的時機,和解決問題的態度一樣重要;同時,父母的愛,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優劣,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

總結】派克醫生認為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不敢面對問題和痛苦,因為這會在根本上阻礙我們心智的成熟。解決的辦法就是「自律」。

自律本質上是種自我照顧、自我珍惜,因此寄希望於嚴厲管教甚至打罵恰恰是與自律精神背道而馳。

培養孩子自律的基礎是愛和關心,讓孩子充分體會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則。

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今天我們講了第一個原則,推遲滿足感的關鍵是設定苦和甜的次序,並從小開始培養。

聲明:圖文來自網路,轉載旨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魯稚的陽台 的精彩文章:

TAG:魯稚的陽台 |

您可能感興趣

享受自律帶來的秩序感
王禹:自律給我自由
如何培養自律、有計劃的孩子?
自律和堅持
彭于晏:真正的自由是自律!
自律讓我自由
自律,讓你更自由
做一個有能量的人:自律、自愈、自燃
成功源自自律,34歲C羅曬健身照:全年無休
自律,才能通往真正的自由!
李健推掉百萬邀約: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
自律,愉悅自己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80,90後父母必看!
情商能力訓練:什麼是自律性?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看了31歲袁姍姍的生活,我愛上自律
自律給我自由
彭于晏:真正的自由是自律
真正的自由是自律,3本自我提升好書
堅持精緻自律的生活,是種怎樣的體驗?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