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拳高手特質(三):懂筋骨,明內里
振興傳武,弘揚國粹
傳統拳練習
前面兩期講了傳統拳練習中的筋骨,關節,以及筋骨與關節的關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明實質。
初學始拳,首先得明白身體發力的條件有哪些,人體依靠什麼來發勁。而後,懂筋骨,明內里,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如果將這些真正運用到實戰中去,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傳統功夫不同的是,以訓練大筋為主要的發力環節。我們都知道,現代搏擊的運動年限相對會短一些,因為到了一定年齡,隨著肌肉骨骼的衰退,各方面的機能會越來越難應付高強度的訓練。而傳統武術,因為訓練大筋,這就是為什麼傳統的老拳師,到了晚年,依然具有很強的攻擊力的原因所在。當然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的是,現在絕大部分的傳統練習者,已經放棄了大筋的訓練,取而代之的是肌肉的極度放鬆跟關節的扭轉。
那麼筋骨與內臟又什麼關係?
以前我們講到傳統拳的攻擊如「球體打人」,將身體掛在手上進行打擊。要做到這一點,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筋骨如「簧」,二是內臟「提墜」。就如同用「鐵鎚」打鐵,內臟如同鐵鎚,「起落」的幅度越大,產生的衝擊力就越大。當然,單有鎚子還不行,得依靠「錘柄」帶動「鎚子」下砸。人們往往習慣用竹條做成「錘柄」,由於竹條自身的彈力,可以帶動鎚子彈動起來,產生更大的衝擊力。這就如同人體的「筋骨」,大筋開發的越好,身體就越有彈力,與「內臟」相合,便能產生更大的打擊力!所以我們盤練筋骨的過程就是塑造人體「彈簧」的過程,使身體具備更強的動能。「橫隔膜」帶動內髒的「驚起驚落」則如弓上之丸,彈丸的重量在允許範圍內,可以令攻擊力加倍,「筋骨與內臟」就如同「鎚子與錘柄」是相互作用的,缺一不可的!
GIF/493K
傳統功夫練習注重基本功,而非單純的套路,【基礎是核心,常常被大家忽視】,身體開發好,基礎有了。練什麼拳都一樣,大道至簡。只是外形表現的形式不同。
我們在盤拳時,千萬不要拘泥於類似的現像。如「含胸拔胸,沉肩墜肘,虛領頂勁」這些只是一種現象,如果刻意去模仿這種特徵,適得其反。我們練拳,要形像,要生動,切忌好高騖遠,追求高深的理論,那種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以至於,現在很多人一開口就是氣,丹田,這些非常專業的術語。呼吸跟小腹鼓脹的現象,都歸為氣下丹田。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氣的交換,只能到肺,肺泡進氣脹大,迫使橫隔膜下降,從而產生內髒的下行至腹腔,使得小腹鼓起。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丹田。反而從實戰的角度來講,是不能束縛在氣上面的,「在氣則滯,在意則靈」拳譜中也有所說明,但卻很少有人究其實質。我們在練習時,切記只求外形的相似,而忘記了根本的東西。
以筋骨,關節,內臟為根本的盤練法,意在短時間內,使人體具備「高手」的若干項特點,同時通過具體的動作,進行組合,使人體達到高度的統,根本來自於對動物本體運動的詮釋,是對人體返先天的一種認識。在動物身上體現,它的每一動都是擺胯,動脊的。內髒的前後竄動,在掌握筋骨練習法以後,如同在身體上裝了若干根彈簧,看似力大,實際上自身只用了很少的勁力,可以說是在半自動的狀態下完成的,即使是年邁的老者,依然可以輕鬆打完幾百上千個!
GIF/739K
傳統武術,尤其內家拳中,稱「內無有不借外成的」。那什麼是內,什麼是外呢?談到內,很多練拳的朋友會認為是「氣」,是「丹田」。外呢,則是身體,肢體等。這樣的理解,是為絕大多數內家拳愛好者所接受的。更願意「內家拳」玄妙深奧,高深莫測!但從本人來看,所謂內,包括「筋骨、關節、內臟」,所謂外,則是兩手兩腿等肢體關節!盤拳練藝,無非是用肢節,也就是所謂的「外」產生阻力,用身體的關節筋骨力去克服,從而產生崩彈發勁的效果! 關節骨架如「弓把」,關節內大筋如「弓弦」,內臟如弓上之「彈丸」。撐開「弓」,拉開「弦」,帶動「內臟」,而內臟主宰著身體的重心的變化,內臟動,則一身全動,內臟「顫」則一身顫。關有內,不行,必須跟外在的關節支架相配合,才可能有所作為,所以稱「內無有不借外成」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內,無不借外成」,何為外?四肢!何為內?軀幹!試問,如若將肘關節用石膏固定,則動肩動胯。如若固定肩胯,則動胸肋。如若胸肋不能動,則動內臟。由此可見,當某部分被限制功能,就一定會用另一部分來彌補~瞎子的耳朵靈,啞巴的肢體語言豐富……這都是功能的補缺!我們在練拳時,要開發挖掘某一部分的能力,可以用限制部分關節運動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方式稱之為「鎖」!就如同玩彈弓,必須握緊弓架,然後拉動皮筋,才可以發揮到極致!尋找鎖定的關節和時機,是開發另一部分關節筋骨的必經之路!
「身備五弓」,有弓必有弦,撐開骨,方能拔起筋,而後才能彈,阻力是關鍵!缺失了必要的固定,就如同軟了弓架,雖有弦而不能彈!何為內外?四肢為外,軀幹為內!骨架為外,大筋為內!身體為外,內臟為內!
內家拳與外家拳最大的區別就是「丹田」。這是我開始接觸內家拳時就明白的道理。於是,用丹田發勁的,內家;不用丹田發勁的,外家!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那丹田到底是一個什麼玩樣兒呢,我們誰也沒有把肚子剖開看過,當然即使剖開,也不會找到它的蹤跡。因為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小腹丹田位置,也就大腸小腸的,除了這些,沒啥了!即然這麼說,為什麼練拳人都會知道臍下三指就是丹田所在的位置呢?當然,除了下丹田,還有中丹田,上丹田!同時認為,下丹田藏精,中丹田藏氣,上丹田藏神!
不管丹田是什麼,那麼這個丹田跟我們練功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她的實質又是什麼呢?上中下三個丹田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我們帶著這些疑問,進入下一個環節!
很多練家子,能夠吸一口氣,然後丹田的位置迅速鼓起,這時候認真,氣存丹田了,所以有了另一個別稱,叫做「氣海」。魚呼吸靠鰓,人呼吸靠肺,這是不爭的事實,請問,呼入一口氣,有可能跑到下腹部去嗎?答應是,肺是人體氣體交換的唯一場所,所以,氣入丹田,只是一種假像!那有人肯定要說了,我呼入一口氣,小腹真的變大了呀!這話一點不假,誰都可以變大。用科學的原理來講,應該是氣由口入,到肺後,隨著肺內儲氣量的增大,肺泡增大,擠壓了肺部以後的橫膈膜,而後擠壓內臟下行,直至小腹,所以使小腹鼓起的不是氣,而是內臟!
接下來又有下一個問題,怎麼解釋上中下三個丹田的關係呢!在解釋這個之前,我們要提出一種呼吸的方法,稱作為做逆式呼吸,所謂逆式,就是吸氣的時候,小腹不鼓,反而呼氣的時候,小腹向外鼓起!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容易產生爆發力。原理很簡單,氣由口入,將氣儲於肺,此時,不像順式呼吸時,自然使橫膈肌下降,而是提著,而後,隨著往外呼氣時,部分氣向外跑,另一部分氣將存於肺,將橫膈肌向下壓,導致內臟瞬間下墜,而產生的勁力。有時候,作為穴位來講,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定標,而不要深不可測的去研究它,那樣的話,你就遇到了一個解不開的結!至於上丹田,我們又稱作為印堂,是思考問題的場所,所以稱之為「神」,至此,大家應該就明白了下中上三個丹田,對應精氣神。
我們在練拳時,看到一些拳譜所講的丹田,穴位,要明白他的實質是什麼,到底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然後再去研究它,領會它,才可能走向正路,否則只能走向歧途。
【科學看武術】談談區別西方肌肉訓練的傳武筋骨訓練體系(三)大筋訓練(上)
你知道「結節性筋膜炎」嗎?這樣做可以緩解疼痛改善體制
點擊展開全文
※長時間工作腰酸背痛?兩個動作幫你緩解脊柱亞健康!
※提墜:練五行,強內臟
TAG:典傳國術總會 |
※水滸傳中的五大隱藏高手,排第一的是盧俊義、林沖、武松的師傅
※傳統藝術的瑰寶:二胡,新手必備秘籍和高手論壇區!
※圖解灌籃高手中的五大高手,流川楓只排第二,圖五才是真正的高手
※全職高手五大封號神級角色:斗神、拳皇、劍聖、槍王、魔術師
※一腳踹飛邁特凱的木葉體術高手,絕招:低配版螺旋手裏劍
※明星隱藏的神技能,白敬亭鋼琴10級,黃子韜武林高手,他真的太完美了!
※清宮五大繪畫「大內高手」:都有誰
※《武林外傳》中的十大高手,老白墊底,郭巨俠也只能排第四
※全職高手:唐柔角色卡寒煙柔cos 神還原 身材好棒!
※薛仁貴傳奇:裡面的四大高手,薛仁貴排第二!
※華為手機隱藏的神級技巧,知道的都是高手!
※新《水滸傳》中的六大高手:魯智深墊底,林沖僅排第三,第一名當之無愧
※《射鵰英雄傳》中,最厲害的六大高手,王重陽排第五,第一暴打黃裳!
※中國拳擊最具潛質五大高手出爐:徐燦攜手哈薩克族雙星上榜
※「無冕之王」灌籃高手中赤木剛憲的原型 夢之隊的內線巨靈神
※水滸傳中武藝最強的十大高手,武松上榜,豹子頭林沖僅排第五
※金庸武俠三大內功高手:掃地僧墊底,越女阿青第二,第一無人能及
※水滸傳中武藝最強的十大高手,武松上榜,豹子頭林沖僅排第六
※高手中的高手:《聊齋志異》的悲劇意識!
※陳孝平:外科界的「武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