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之射鵰英雄傳
其實這次看射鵰我是二刷,我人生中的第一本金庸就是《射鵰英雄傳》。說起來怎麼接觸到金庸其實還挺機緣巧合的。
那時候大概是初一還是初二,反正肯定不是畢業班,那時候在我們家書房裡比較意外地找到了一本已經泛黃卷邊的書,一般我對於這種家裡的舊書都是採取置之不理或者是嗤之以鼻的態度,因為其他書大多都是些什麼席絹、瓊瑤之類烏七八糟的爛言情,要不然就是《麻將必勝技巧大全》這種書(也沒看他們麻將贏了多少錢嘛),但是這本書用它的破舊讓我對它反而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在光線下折轉封面,雖然書的標題的燙金字體已經幾近脫落,但依稀能看見上面原本的幾個大字:金庸全集,赭紅色的封面更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那個時候雖然還沒什麼概念,但是金庸鼎鼎大名還是心中有數的。我也就抱著一種隨便翻翻的心態看了一點。沒想到,真的是沒想到,從此就像打開了潘多拉手中的那個魔盒,一打開看就真的是欲罷不能。郭靖黃蓉江南七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一個個角色輪番從我面前閃過卻又轉瞬即逝,看了這一頁就會忍不住想去看下一頁,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那時晚上關燈之後,是床頭昏暗的小燈陪我走過了整本書,大概我視力表上能看到的位置一直居高不下也和不衛生的用眼習慣脫不了干係。
(這麼小的字,真不知道當年怎麼看完了眼睛還沒瞎……)
當年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看完了射鵰之後就熱血澎湃想自己也開始寫,真的就是一支筆一本大本子就開始「唰唰唰」寫,寫了還用修正帶改,自己覺得還有模有樣的。少年輕狂,豈知這樣一本武俠書的背後是作者多少年多少方面的知識積累沉澱,批閱增刪多少次之後才去蕪存菁留下來的精華,豈是你小小少年所能痴心妄想得了的。我最後沒寫了多少,就發現主角反派、老老少少
統統都死光了,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我現在倒是想再去找到當初這本本子的,但是好像現在已經失蹤了。
上次看《笑傲江湖》有一段是在從蘇州來回上海的高鐵上看的,感覺特別有feel,這次我帶了一本《射鵰》去日本,最後是在新幹線上看完的。但是看完了之後整個在大阪的旅程中我就處於一個無書可看的境地之中,雖然已經是二刷,但畢竟時隔多年,具體的情節也忘了個大概,到了關鍵時候卻無法知道之後的情節,實在是讓人難受得緊。
如果說之前看的《笑傲江湖》是一本職場小說,講的是屌絲令狐沖如何從職場底層一路摸爬滾打,在傍了一個官二代之後,仕途全線飄紅最後和任盈盈一統江湖的故事的話,那麼我覺得《射鵰英雄傳》給予我們更多的意義是一本育兒經。
郭靖、楊康,兩人義結金蘭,同是忠烈之後,都和完顏洪烈擁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一個貪圖富貴、為虎作倀,最後成為金人走狗,難免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另一個則是一身正氣,悲天憫人,將天下蒼生裝入自己胸懷的英雄形象。
造成如此差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論天賦郭靖比楊康還差了這麼一籌,他天性駑鈍,以至於江南七怪在大漠中初見郭靖教他武功時,不由得連聲嘆氣,想來將來的嘉興煙雨樓比武是必輸無疑的。
我覺得師長在這兩人的人生軌跡中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不管有沒有名分,郭靖一路師從神射手哲別、江南七怪、全真教大弟子馬鈺、九指神丐洪七公、他的拜把子兄弟周伯通,還得了段皇爺對於《九陰真經》的精妙解釋;而楊康呢,除了長春子丘處機為人正派(但丘道長自己也說,平時自己沒有花太多心思在楊康身上導致了這孩子誤入歧途),其他的比如梅超風、歐陽鋒,雖說在武學上造詣頗深,但都是心術不正之徒,練的也都是像九陰白骨爪和蛤蟆功之類的邪門功夫,且不論功夫誰強誰弱,但從品行上來比較,就比全真派的正宗內力和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差上了一截。
如果說沒有諸位老師在一路上對於郭靖的提攜幫助,單論個人能力和天賦上來說,郭靖絕對是處於楊康下風的:
郭靖天性愚鈍,起初對於江南七怪的這些基礎武功學起來也是十分吃力;而楊康作為楊家槍的傳人,雖未見過父親,但一桿紅纓槍依舊使得虎虎生風。
郭靖雖一片痴情於黃蓉,可因為華箏公主多次出來攪局,導致小兩口之間分分合合,黃蓉幾度離他而去;而楊康呢,從比武招親伊始,就將穆念慈玩弄於股掌之間,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最終為他生下楊康(未改版之前楊康的生母是秦南琴,版本不同),還使得穆姑娘始終對於楊康輾轉反側。
郭靖性格耿直不懂變通,竟然敢當面頂撞成吉思汗,忤逆大汗的意思,讓他下不了台階,好不尷尬;而楊康呢,做人圓滑,左右逢源,跟自己的養父完顏洪烈學會了一套兩面三刀的功夫。
郭靖幾無城府,做事容易莽撞衝動,看到五位師傅慘死於桃花島,立馬就將這不共戴天之仇記在了黃藥師的身上,恨屋及烏,登立刻跟黃蓉翻了臉;而楊康呢,工於心計,老於世故,為了拜歐陽鋒為師,敢於親手殺死他的親生兒子歐陽克。在桃花島上殺死江南五怪之後,又嫁禍於桃花島主黃老邪,而自己就可以隔岸觀火。
這麼看起來,反而楊康像個真英雄,而郭靖卻是個小人咯?
郭靖雖然天資不夠聰穎,但他習武足夠勤奮踏實,別人練一遍他就練十遍,即便是像《九陰真經》最後那段如此佶屈聱牙的梵文,他照樣可以憑藉著一股狠勁全部生吞活剝下來,這不僅為他之後的武功突飛猛進打下基礎,也博得了黃島主的歡心,奠定了他桃花島女婿的地位。而楊康呢,油腔滑調,只憑著小聰明卻無大智慧,不喜修習全真派正宗內功,只學習一副橫練功夫,所以學的武功也只能是像梅超風的九陰白骨爪之流,雖有威力,但卻攀不上武學巔峰。
郭靖雖然與黃蓉分分合合,但是真金不怕火煉,兩人的感情雖遭遇了許多波折,但大風大浪之後這份情誼就更加彌足珍貴;而楊康,始終沒有贏得穆念慈的心,兩人始終貌合神離,最終穆念慈也只能是歸隱空門,成了一名道姑。
郭靖雖然性格耿直,但是他胸中裝著的是全城百姓的無辜生命,就算成吉思汗當時內心不悅,但他在內心還是欽佩郭靖的膽識和情懷;而楊康,兩面三刀功夫確實了得,但紙總是包不住火,偽裝終有被識破的一天,被傻姑當著歐陽鋒的面拆穿他捅死歐陽克的事實讓嘉興鐵槍廟裡的空氣似乎瞬間都凝固了。最終,楊康也算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為害殺死了江南五怪,最終卻被南希仁在黃蓉軟蝟甲上的一拍送了性命,陰險毒辣老於城府,千算萬算不如天算,最終被反咬一口,算計到了自己的頭上。
從作者的角度來看《笑傲江湖》和《射鵰英雄傳》,後者的寫作難度絕對是遠勝於前者。
首先,《笑傲江湖》模糊去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年代,只知道大約是明朝以後(文中提到過的最晚朝代是明朝),但《射鵰英雄傳》的時間設定明確地擺在了南宋末年,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你方唱罷我登場,為故事的多端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但一旦有了明確的時代背景,就必須對於這段歷史瞭然於胸。文中很多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實存在的,從全文後面所附的簡略元史來看,作者在動筆之前已經做了相當量的知識儲備,才敢於開始將歷史與故事糅合在一起,而這種糅合既要使故事跌宕起伏能夠緊緊抓住讀者的目光,又不能對於原有歷史進行太大規模的破壞,幾乎就像是把郭靖這個人物悄無聲息地安插進去,讓原有地齒輪繼續正常滾動,一切都顯得不要那麼突兀。
另外在元史中,很多名字地點都是由蒙古文直接音譯而來,都是些烏七糟八的名字,讓人看了就頭大,可見作者花費了多少心血去弄清楚這一段對於我們來說相對陌生的歷史。
還有就是其中百轉千回的人物關係,每當險境出現,總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人適時地出現在正確的地方來化險為夷。不僅人物眾多關係複雜,其中的明暗多條主線來回穿插交織,還要為讀者解釋其中的邏輯和來龍去脈,讓人看了真是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可能讀者讀起來也就只是一帶而過,但是作為作品出版於市,就一定要經得起一眾人刁鑽的敲打,否則金庸豈不是自砸招牌?
此外,文章中還夾雜了一些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八卦算術問題,甚至到最後還由郭靖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哲學意義的思考,這都是《射鵰英雄傳》給我們帶來的武俠小說之外的東西。在夜訪瑛姑的橋段中,有一道數學題始終讓我不得其解: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二,問物幾何?」
雖然答案是出乎意料的簡單,但是只是湊出來的,其中的道理我還是沒法明白。
最讓我欽佩的一點就是,楊過的誕生把射鵰三部曲的第一二部就這樣串在了一起,在寫這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為下一部謀篇布局,在我看來,中國武俠的第一人也就非金庸莫屬了。
※不要再相思,想她就去做
※書法不只是動筆 還要心領神會
※聖彼得堡:豈止優雅與精緻,更要時髦與實用!
※中國最大鼓樓——鳳陽鼓樓
※遠離面部坑坑窪窪,我們要對症下藥
TAG:公眾號 |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雪連天倚白鹿,笑神書俠射碧鴦
※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書法: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群俠傳》影視混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逝世!「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成絕響
※再見,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幾部經典金庸古龍武俠劇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絕世奇事傳聞里,金庸先生仙逝
※金庸離去,江湖只剩回憶: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聊一聊金庸十四部經典武俠小說
※飛雪連天會馬鹿,笑書神俠遇狐仙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去世,從此誰來話江湖?
※金庸請走好!我們永遠都記得: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武俠泰斗金庸逝世:飛雪連天射白鹿,人間再無俠客行
※飛雪連天射白鹿,燒烤要吃小兔兔,笑書神俠倚碧鴛,擼串好吃還保健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實後面還有兩句,而且更經典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最佳手繪雪景圖!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逝世,「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說這14個字,便是他的整個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