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德車企對抗特斯拉時 我們正忙著合資

當德車企對抗特斯拉時 我們正忙著合資

合資真的是中國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浪潮中競爭的利器嗎?這值得深思。

8月29日,雷諾-日產聯盟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宣布成立合資公司、並共同在華開發與銷售電動車的消息再次刷了屏,此次距離福特牽手眾泰不足一周,賓士搭上北汽不足一個月,而大眾聯姻江淮也不過一個季度。再加上6月份特斯拉合資國產一時,幾乎還沒有反應過來,國外的汽車製造商已經虎視眈眈地佔據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有利地形。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與中國汽車品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車企。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副手Peter Altmaier表示,德國汽車製造商必須加大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以和特斯拉進行競爭。

在8月26日於柏林舉行的論壇上,Altmaier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德國汽車工業這麼厲害,究竟什麼時候能造出續航比特斯拉遠50公里、且便宜10000歐元的車?這樣的目標我們也不是不能實現。」特斯拉德國網站顯示Model X續航里程為417公里,價格為91,250歐。Altimaier是以此為目標為德國車企定下標準。

在排放門事件發生後,Altmaier表示,他對德國汽車企業高管們失望極,並為汽車行業的60萬從業人員而感到擔憂。他表示:「如果汽車工業沒有認識到必須在電動汽車領域加大投資的重要性,長期來看就很難捍衛其在內燃機汽車領域的地位。我們必須竭盡所能,讓德國造出最好的電動車。」

2015年9月18日,大眾「尾氣門」發生後,默克爾和她的主要對手社會民主黨的馬丁?舒爾茨(Martin Schulz)在9月24日的選舉活動中批評了各大汽車製造商的管理層,認為他們將汽車工業的未來置於危險之中,但是表示並不想推行禁止燃油車這樣的政策。

前段時間,大眾、賓士、寶馬和博世又被曝出油耗排放串通作弊,與德國政府達成協議,為500萬輛柴油車進行升級,並為老車型提供置換服務,但這樣也無法消除對無法達到燃油排放標準的憂慮。

而且,出於對續航里程、價格和充電時間的擔心,消費者們對純電動汽車的接受度較低。今年5月,默克爾承認德國達不到之前所設立到2020年實現100萬輛電動車保有量的目標。

德國汽車製造商迫於種種壓力,已經開啟了電動化進程。寶馬推出了完全獨立於燃油車的i品牌,賓士推出了EQ品牌,大眾則把電動化納入2025規劃,稱「大眾在這一領域的目標是投入數十億歐元進行研發,到2025年,集團將推出超過30個純電動車型,並努力達到年銷量2-3百萬輛的水平,力爭使純電動車銷量占集團總銷量的25%。」大眾I.D.系列已陸續問世。

連坐擁大眾、賓士和寶馬的德國汽車企業都在警惕特斯拉可能帶來的威脅,而我們的中國汽車品牌卻甘願將曾經「彎道超車」、「變道超車」的理想讓位於合作帶來的潛在利益,如此還怎麼去投身電動化浪潮之中進行競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汽車質量網 的精彩文章:

能否佔領先機?曝大眾T-ROC GTI假想圖
特斯拉Model X既視感 曝蔚來ES8內飾諜照
強化公路性能 Jeep自由光Trackhawk諜照
或搭載1.0T發動機 鈴木Vitara維特拉諜照
外觀小改 保時捷911 GT3特別版諜照曝光

TAG:中國汽車質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