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與火散去之後——蘇格蘭高地風雲

血與火散去之後——蘇格蘭高地風雲

微風拂浪,島嶼與海洋,山雨過出太陽。

曾經的我,多麼美好,一去不復返啊!

——節選自《天空島船歌》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版

「People disappear all the time……(一直都有人消失……)」略帶磁性的女聲,明顯的英格蘭口音,而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卻是蘇格蘭高地廣袤的景象:暗綠色的山連著山,天空陰雲呈團狀,遠處卻隙出一條縫來,陽光照入,使人無法辨別是晴是雨。

在天空島遠眺斯托克老人頭,典型的蘇格蘭高地風光 本文圖均為 何小草

如果說《魔戒》系列電影興起了紐西蘭旅遊業的話,Starz的《古戰場傳奇》(「Outlander」又譯《異鄉人》)則重新使人們關注蘇格蘭。電視劇根據美國作家Diana Gabaldon從1990年起開始發表的系列小說改編,講述一個二戰女護士在戰爭結束後與丈夫在蘇格蘭高地度假時不慎進入德魯伊的祭祀石陣穿越到18世紀的故事。她被困在兩百年前,意外嫁給並愛上了一名高地戰士,經歷過世界大戰的她,眼看著第二次詹姆士黨起義(1745-1746)即將爆發,說服了她18世紀的丈夫,意圖阻止這歷史上幾乎毀滅了蘇格蘭高地氏族文化的戰爭。

原著作者拒絕任何將她的書強行分類的行為,尤其反感那些因為裡面的愛情故事而直接將書列為浪漫小說的書商。Gabaldon本是一名生物學博士,她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精神,將蘇格蘭這段兩百多年前的歷史摸了個透徹,在書中事無巨細地重現了那個還未被英格蘭文化徹底侵襲的蘇格蘭高地。於是,就像當年羅琳要求《哈利波特》系列在英國拍攝一樣,《古戰場傳奇》劇組常駐蘇格蘭,也造就了這部精良製作的隱藏主角:蘇格蘭。劇中美麗的蘇格蘭風光甚至常常比複雜的劇情還要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

劇組的工作棚離格拉斯哥不遠,經常在格拉斯哥和愛丁堡附近取景。工作人員大多數是蘇格蘭人,若是你有幸路遇拍戲,他們也十分熱情,允許你在不影響拍攝的情況下駐足觀看,空閑的工作人員還會和你聊些家長里短,也不反對你上前一睹幾位主演的風采。但是為了真實展現蘇格蘭風貌,劇組常常會深隱在一些更加偏遠的鄉村拍攝。

在拍攝地尋找劇中場景 ,此處是第二季末女主回到現代,坐在已成廢墟的家門口黯然神傷

Craigh Na Dun是故事開始的地方,劇中女主正是在萬聖節當天走進了這個具有古老神秘力量的巨石陣才穿越到了過去。雖然這個地名為作者捏造,但蘇格蘭大大小小的巨石陣無數,而最大最壯觀的巨石陣之一當屬路易斯島的卡拉尼什石環。但是路易斯島遠在蘇格蘭西北,石陣矗立在平原山坡之上,雖然散發著古老荒蠻之美,彷彿時間本源,卻無法提供劇情所需的站在山坡頂上可躍過尼斯湖面遙望高地首府因弗內斯的景象。於是劇組按照卡拉尼什石環的形狀製作了道具,將外景定在了蘭諾克湖(Loch Rannoch)東端。

路易斯島上的卡拉尼什石環映襯高地風光,壯觀無比

皮特洛赫里(Pitlochry)到蘭諾克從東往西的三條狹長的堰塞湖連接了凱恩戈姆山區南部邊緣和蘇格蘭高地入口處的寬闊蘭諾克沼澤, 沼澤的另一端,是西高地峻峭的群山山頭。湖的南岸倚靠蘇格蘭著名的Munro(高於3000英尺的山峰)之一榭赫倫山(Schiehallion),名字來源蓋爾語,意為精靈山。一年有大半的時間,都能看到山腳下森林覆蓋,山頂白雪皚皚的景象,有如她的名字,彷彿隱藏著一個通往精靈世界的入口。

蘭諾克沼澤附近,森林背後的皚皚雪山

電視劇拍攝地位於一家農場的小山坡上,除了一輛接送附近孩子上學的校車,沒有公交到達,很難找到(經驗教訓告訴我,千萬不要在氣溫零下的冬天試圖獨自一人徒步尋找),但是我卻在短短的半年之內去了三次。每一次都帶著不同的波瀾心境,卻無一例外地被平復。站在坡頂,倚著參天大樹,眼前是貧乏的語言無法描述的仙境,湖水浮動,天空的雲彩瞬息萬變,時不時有野鹿從面前躍過,再嘈雜的世界都會在那一刻安靜下來,彷彿曾走過一個永恆的境地。

冬天的Craigh Na Dun,眺望蘭諾克沼澤和遠山,雖然劇中遠山的變成了因弗內斯

由蘭諾克一路向南,穿過些許整潔的村莊,也為劇組提供了不少取景地,包括在第二季假扮凡爾賽花園的德拉蒙德(Drummond)城堡花園,還有臨近斯特林的杜恩城堡(Doune)。在劇中,杜恩城堡是男主角的舅舅,麥肯齊宗族首領的城堡里爾克(Leoch)。因為交通便利劇組選址杜恩,而放棄了真正的麥肯齊宗族領地——據說為書中原型的Leod城堡。

Leod城堡位於蘇格蘭大陸西北薩瑟蘭和羅斯兩郡比鄰之處,至今保存完整,依舊為麥肯齊家所用,而我認為,更加符合故事中麥肯齊家族命運的,應是Leod再往西北一些的Ardvreck城堡。Ardvreck坐落在阿辛特湖邊(Loch Assynt),十五世紀建造,十七世紀由麥肯齊宗族從麥克勞德宗族手中奪得,1737年被一場神秘大火燒毀。1746年詹姆士黨起義失敗後,麥肯齊家族被英國皇室定為叛國,於是這個宗族的首領和佃農們,被關押,處死或者發配新大陸,城堡就此淪為廢墟,從未被重建。

如今的薩瑟蘭沒有大樹,只有一望無盡的草原湖泊和砂石封頂的山巒,甚至很少看到村莊,唯有大西洋吹來的肆虐野風好似蒼涼的風笛聲在訴說那段宗族相殺,卻最終被外來者幾乎趕盡殺絕的過往。那些幾百年來被風侵蝕的磚石已成灰黑色,磚石之下只有兔子和老鼠還居住著。通往城堡廢墟的小路邊,有一塊小小的牌子簡單地向過路人說明,「十七世紀這裡為麥肯齊領地,而他們家族的人,在十八世紀中葉後,不知去向。」十八世紀中葉發生了什麼,似乎不用再多說。

「薩瑟蘭沒有大樹」這句話,最初是我一位研究凱爾特歷史的朋友對我說的,當時我告訴他,《古戰場》劇組將在第三季用位於愛丁堡市郊的克雷格米勒城堡(Craigmillar)作為書中關押「詹姆士黨人」的監獄,而那個監獄的原始位置就在薩瑟蘭。他立馬就圍繞在克雷格米勒城堡周圍的大樹提出異議,告訴我「薩瑟蘭沒有大樹」。而這句較真的玩笑話,當我真正站在薩瑟蘭土地上,凝視Ardvreck城堡廢墟的時候,忽然在我腦海中響起,顯得相當悲傷且刺耳。

遠眺Ardvreck城堡廢墟,薩瑟蘭果然沒有大樹

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為蘇格蘭與英格蘭自古在政治和宗教上的分歧而造成,最終因為那個從小被流放義大利的「美王子查理」而釀成悲劇。1745年,查理王子從歐洲登陸蘇格蘭,在西高地的芬楠谷(Glenfinnan)帶領蘇格蘭各宗族發起起義,意圖從當時的國王喬治二世手中奪回王位。但是最終,因為財政空虛,兵力渙散,還有查理愚蠢的戰地策略,蘇格蘭軍敗北克羅登沼澤——1746年4月16日,查理王子不顧勸告,堅持要在地勢平坦的克羅登沼澤與兵火充足的英軍交鋒,起義軍死傷慘重。剩下的散兵游勇撤離至在金尤西的駐地Ruthven,卻只等來查理王子的一封簡訊——「讓每個人都盡量安全地離開吧」。

克羅登沼澤地位於高地首府因弗內斯市東邊不遠處,如今人們在原址建造了一座博物館,來紀念這一慘痛的戰役。戰敗後,蘇格蘭軍戰俘被殘忍殺害,各宗族被皇室控制,蘇格蘭蓋爾語和格子呢被禁了將近40年,再加上緊接著的大饑荒和圈地運動,高地凱爾特人的氏族文化逐漸消亡,原本布滿村落的蘇格蘭高地變得人煙稀少。據說克羅登沼澤常年烏雲密布,我一位朋友曾經想從因弗內斯打車去參觀,卻被計程車司機拒絕,他說,「那個地方太陰沉了,可別去。」

的確,我們從原本晴朗的因弗內斯出發,僅十分鐘的車程後,天空起陰雲大風,看來傳說是真的了。博物館裡循環播放著起義軍戰歌,陳列了當年的一些物件。遊客會通過展廳到達一個四面環繞屏幕的屋子裡,屏幕上由演員重現當年的戰役,三面是英軍,大炮火槍,一面是蘇格蘭軍,手持冷兵器,屋內刀槍碰撞的聲音和戰士受傷的呻吟聲讓人心如刀絞,很多人待不了多久就匆匆尋找出口。

出口通往室外戰役發生的澤地,長長的、漆黑的走廊牆上漂浮著戰死沙場的官兵名單。沼澤地上荒草叢生,唯見大約一百年後人們建造的戰爭紀念碑,周圍散布各氏族的集體墓碑,以cairn——蘇格蘭自己的石冢形式紀念,紀念這場戰役死去的雙方士兵,來表達和平的願望。

克羅登戰役發生的地方,人們的花束

戰後,查理王子在芙洛拉·馬克唐納(Flora MacDonald)小姐的掩護下,扮成她的女僕坐船逃到了西邊的天空島。這段故事,後來被人們浪漫化,在十九世紀被編為歌曲《天空島船歌》,套用了蘇格蘭民歌的曲調,歌中唱:

快行的小船,如插上雙翅的鳥兒,

「開船啦!」水手們喊;

船兒帶著註定為王的少年,

過海去天空島。

1892年,蘇格蘭作家、《金銀島》的作者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重新改編歌詞,如文章開頭所引用,而這一版本的歌詞被用作《古戰場傳奇》的主題曲,似乎也更符合女主角的心境。在蘇格蘭,有上百首唱查理王子和起義的民謠,起義的故事早已被世世代代的蘇格蘭人浪漫化,在書中寫,在歌中唱。驕傲的蘇格蘭人會說,在查理王子逃往天空島的途中,英格蘭人懸賞重金要他人頭,但是我們沒有一個人出賣他。人們似乎已經忘卻了戰爭的殘忍,只記得曾經熱血的年代。《古戰場傳奇》的故事倒是除了浪漫化了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外,盡量客觀地展現了這次起義。

畢竟,起義後的蘇格蘭,與往日再也不一樣了。蘇格蘭主島西邊的赫布里底群島(天空島包括在內),隨著美王子的西逃,成了十八世紀之前蘇格蘭凱爾特文化最後的保留地,也是至今零星僅存的蓋爾語母語者們的家園。在那裡,故事還在傳講,歌謠還在傳唱,不僅是在舞台上,而是更接近最初的風貌。

蘇格蘭最西北角上的赫布里底群島中,唯一有橋與蘇格蘭本島相連的只有天空島,它也成了蘇格蘭最受歡迎的旅遊地之一,更西北偏北的哈里斯和路易斯雙島也因此不再遙不可及。在1995年造橋之前,每周僅有幾班遊船來往於蘇格蘭與天空島之間,常有人為了搭船,問岸口的牧民租幾頭羊,坐運羊的船隻去對岸交換,以便過海。

清晨,天空島的碼頭

大多數遊客都熱衷於天空島北部壯麗的風景,我也一樣,但同時,天空島南部的斯萊特半島還擁有一所以蓋爾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這個國家為拯救一門語言和它的文化做出的最大努力。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各地的凱爾特文化研究者和學習者來此短訓。一位在美國長大的研究生告訴我,她的曾曾祖父在兒時因為饑荒和大清洗被迫離開哈里斯,來到美國,再也沒能回到家鄉,唯能做的,就是能給後代們留下一本家譜,告訴他們曾經的歷史,告訴他們他的爺爺是島上的一位詩人。一百多年後,這位女孩成為家裡第一位回到蘇格蘭的傳人,來這裡研究這位祖先的詩歌,並來到天空島研習蓋爾語。有一天,她在環遊天空島時偶遇一位計程車司機,聊天時發現這位頭髮雪白的老人家竟然與她擁有共同的先人,於是,遊覽變成了尋根,老人帶她去看了家裡還保存著的先人遺物,而她也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和每一個人講述這奇妙的旅程。

天空島散養的高地牛

這些在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之前幾乎被認為臨近世界盡頭的群島上,時間似乎是靜止的。即便現代化的旅遊業已經佔領了,人們所見的,還是未曾改變的景象——上億年前從海里升起,由冰川融化後裸露的砂石,分不清是湖是海的藍色水面,和一旁零散的羊群;聽到的還是一代傳一代的故事——人們依然執著地在過去的故事中尋找著真理,而任何到這裡來的人也會被這種執著所感染。如同《古戰場傳奇》的女主人公克萊爾一樣,在過去愛上故事裡的一個人,而成為了故事,從此時間循環於那座古老的巨石陣,未曾散去。出生成長與路易斯島的蓋爾語詩人德里克·湯普森大概道出了環形石陣的真諦——

圓環不曾有起點或是終結,

我們的思緒亦無始無終,

靜止的宇宙正在等待,

無微風拂草,

無海水拍岸,

沒有白天,也沒有夜晚——

——節選自《在卡拉尼什石環旁》

更多前沿旅行內容和互動,請關注本欄目微信公眾號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畫很美但自閉症一點也不美好,浪漫化宣傳也許會起反作用
韓劇宣傳中醫只是炒作,講好「中國故事」得靠自己
英媒再度開「黑」外交大臣鮑里斯:美歐都嫌棄他是個「笑話」
委內瑞拉制憲大會:應嚴懲反對派「請求美國制裁」的叛國行為
聞中︱參訪泰戈爾為世界諦造和平的寂鄉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蘇格蘭高地:遇見蘇格蘭獨特風景,追尋尼斯湖水怪與極光蹤跡
蘇格蘭野貓,瀕臨滅絕的高地精靈
深夜,中東火藥桶爆炸!兩大地區強國發動攻勢,戈蘭高地化為火海
伊朗出手了,導彈密集砸向戈蘭高地!以色列境內燃起大火點亮夜空
中東之虎終於動手了,數十門重型火炮怒射戈蘭高地,以色列勃然變色!
滅國先兆出現,戈蘭高地戰火重燃,俄以特種兵在深夜交火!
中東戰火燃起,敘利亞導彈赴以色列邊境,戈蘭高地成多方爭奪的焦點
向盟友示威?以色列在戈蘭高地點燃戰火,坦克群齊射打爆伊朗基地
以色列引火燒身,俄羅斯戰機傾巢出動,戈蘭高地山頭被削平
重燃戰火!戈蘭高地突然進入緊急狀態,以色列亮威主動挑釁俄軍!
伊朗數千士兵突然連夜撤離戈蘭高地!以高呼不妙:俄軍要動手了
俄羅斯剛對戈蘭高地鬆口底線,以色列果斷出擊,瞬間又把普京惹火了!
突發!中東之虎大反擊,戈蘭高地一片火海,以色列鐵穹現了原形
戈蘭高地遭神秘炮擊,以色列空軍大規模報復,但伊朗戰爭並未爆發
邊境起火!以軍大兵出擊戈蘭高地,巴沙爾叫苦不迭
伊朗毫不留情直接開火,大批火箭彈降臨戈蘭高地,以軍瞬間被打懵
局勢失控!戈蘭高地戰火即將點燃,駐敘伊朗軍隊要動真格了
戈蘭高地交戰正酣,中國「東風猛士」裝甲車開赴敘利亞
戈蘭高地大禍臨頭,伊朗導彈連番發射!以色列陷入一片火海!
波斯戰虎終於出手,戈蘭高地炮火連天,以色列開始說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