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共享單車發展歷史 看科技如何重新形塑城市文化?

從共享單車發展歷史 看科技如何重新形塑城市文化?

站在各國街頭,你是否突然察覺人們漸漸習慣各類各色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大戰在全球掀起巨浪,「共享經濟」的浪潮將「單車共享」滲透到人們生活中,已讓只有兩個輪子的小傢伙——單車重新捲入人們生活。

輪子的發明在六世紀前,現代腳踏車在 1874 年誕生雛形,至今不過 140 年,從單車的發明、盛行,到如今討論熱度極高的共享單車,這背後同樣也伴隨著科技與城市的發展歷史,本文整理了從單車共享概念的起始,到近年的共享單車熱潮起源及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巨大革命,來上一堂關於共享單車的歷史課吧!

單車共享的概念起源,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有了

「共享單車」這簡單概念,出現至今其實已經半世紀了。一九六五年,荷蘭阿姆斯特丹一群異想天開的青年,將數十輛單車漆上白漆,放置街角供人們自行取用,他們稱此為「白色自行車計畫」(Witte Fietsen)。單車不上鎖,人們想騎就騎、想停哪就停哪。由此可見,最初的單車模式便是沒有固定停車區域和停車樁的設計,隨處可停 ,也就是今日共享單車採用的術語:「無樁式共享單車」。

可惜當年科技不成熟,一切只能相信人性本善,天真浪漫的計畫最終抵不過人性,單車多數不翼而飛,剩下的幾乎殘破不堪,計畫只好中途喊卡。

要解決人為破壞、管理不易的問題,歐洲有樁單車共享 1.0

過往因為技術問題,共享腳踏車的使用狀態無法被即時追蹤,為解決竊盜和破壞問題, 建置停車樁、固定的停車區域再加上身分認證成為保障單車使用的方法 , 確保民眾會遵守共享規範的概念漸成主流,「有樁式共享單車」概念因此誕生。

一九九六年,英國朴茨茅斯大學推出磁卡租借的共用單車系統,大幅改善遺失率;再隔兩年,法國雷恩市推出「智能單車系統」(Smart Bike),可在市內各處停放點取車還車,刷會員卡開鎖,每次最多使用三小時,一共兩百輛單車、二十五處停放點。

此後,歐洲數十個都市爭先恐後跨上單車,「有樁式共享單車」漸成流行。二〇〇七年,法國巴黎推出「自由單車系統」(Velib),第一年有近三千萬名用戶,至二〇一五年巴黎的共享單車超過兩萬輛,該系統也是現今發展最成熟的共享單車服務系統,台灣 YouBike 就是採取此有樁式服務。

亞洲重燃「隨騎隨走」中國串連科技顛覆共享單車玩法

歐洲戰火燒得炙熱,遠在一方的亞洲大國也摩拳擦掌準備參戰。中國市場出現了最經典的共享單車案例。由於市場需求,加上無線網路、物聯網、藍芽等技術的成熟,讓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又往前推了一步。

都市人口數巨大,快速的都市化,使得都市人口密度快速增加,交通問題日趨嚴重,此時沒有塞車問題的共享單車,成了迫切的解決辦法。

無線網路的發達,物聯網、手機支付、定位技術、藍牙等新技術的成熟,讓沒有固定停放點、使用時間、隨取隨用的「無樁式共享單車」再也不會受到侷限, 時隔五十年,無樁共享單車重新回到舞台 ,無樁共享單車幾乎可以完美彌補中國現有共享單車遇到的所有問題,

中國各城市的有樁共享單車各有不同規範及收費標準,使用區域收到限制;使用者尋找固定停車點,仰賴各城鎮公共自行車站的網路布局,常常找車比騎車所花費的時間來得要長;中國地廣,打樁、埋線設置的成本驚人,再加上後期管理不善,最終導致共享單車使用率偏低。

歐洲的那套「有樁式共享單車」明顯無法滿足中國所需。這也是為何他可以成為中國現今創業的主流,同時也是最熱門的創業題目。

誰都沒料到,中國雖然發展較晚,無意間竟顛覆歐洲共享單車的既有玩法,擺脫固定停放點的束縛,真正實現共享單車「隨停隨走、隨取隨用」的最初概念。

2.0 共享單車重大變革:減少私有,交通減壓更順暢、方便

從中國的市場範例可以看到,為了真正解決城市裡面「最後一哩路」的交通問題,中國共享單車業者透過單車,把交通從固定節點的通勤,變成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到達的便利交通網。

此外,共享單車模式的設計,也是希望藉由共享交通工具,降低私人擁有單車數,同時拉高每台單車的使用率,讓資源不浪費,也能讓交通更順暢。

美國紐約的「城市單車」(Citi Bike)全面引用大數據調配單車供應量、增加停放點和單車擴展共騎範圍等等舉措,漸漸地,越來越多紐約客選擇騎單車通勤, 甚至讓二〇一六年紐約地鐵的整體載客量下滑,無形中也減輕不少紐約市的塞車壓力 。

共享單車更為美國大城市的交通帶來變革,2007 年至今, 美國共享單車使用人次已超過三千五百萬次,遍及九十四個城市 。 不僅僅是在紐約,美國許多城市的交通文化,也受共享單車影響逐漸改變。

美國波特蘭交通局統計,自二〇一六年波特蘭共享單車上路以來, 原本習慣乘坐汽車的遊客,約有四分之一決定選擇改騎單車 。而更早引入共享單車的美國中部大城丹佛,二〇一六年一整年在城內遊玩的旅客,約有半數選擇棄汽車改騎單車。

共享單車席捲全球,改變日本出行文化,保持安全零死亡

共享單車浪潮同樣影響日本都市文化,日本電車通勤族開始改變上班途徑,改騎單車前往電車站,或者直接騎單車上班。共享單車緩解日本公車與電車的擁擠狀態,也改變觀光客以往旅遊方式,越來越多觀光客選擇騎單車旅行日本。日本港區調查顯示,將近三成的單車使用者利用單車觀光,兩成三用來購物,另外一成八則用在短程商務交通。它同時也創造了一種更為安全的交通方式,根據統計,雖然有一些嚴重受傷事故,但 因騎共享單車而死亡的人數仍是零 。

美國全國城市交通官員協會研究了七個城市發現,若城市願意投入建設更好的單車基礎建設,例如共享單車系統、單車專用道,就會有更多人放棄其他交通工具而選擇騎單車。一份美國奧勒岡州的交通研究指出,有六成的人對騎單車有潛在興趣,但高達八成一的人只願意在單車專用道上騎單車。

無論如何,各國解決交通困境迫在眉睫,隨著各國交通政策及企業挹注資源,使用者越來越多,更舒適友好且低碳的城市將逐步被構建,騎車不再只是以鍛煉健身為目的,早已成為都市生活的一部分,共享單車儼然已成為未來不可擋的趨勢,未來科技會如何滿足人性?我們衷心期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持久戰 的精彩文章:

阿里巴巴王堅:互聯網是商業的基礎設施,流動的用戶行為數據才有
亞馬遜貝佐斯下一步要買什麼?

TAG:持久戰 |

您可能感興趣

科技創新發展的五大環節
高科技照明企業歐司朗向智慧出行、智慧城市和智能設備重點發展
上海家化新時代發展關鍵詞:創新、科技、生態圈
新型智慧城市藉助高科技推動城市發展
從科技獎勵大會看浙江創新發展:科技攀高峰 創新新跨越
科技重磅,獵鷹重型火箭成功首發,馬斯克又創造新的歷史
主題酒店與特色旅遊蓬勃發展 資本、高科技如何為行業賦能?
「科技+文化」融合創新 馬化騰兩會建言打造數字文化中國
馬化騰:文化要和科技結合 建議做文化精品
渤海鑽探依靠科技創新開拓市場紀實
基因科技最新技術進展
科技和藝術如何更好融合?引導、激發與創新
何謂真正的科技創新?
專註智慧城市建設,龍銳科技欲為用戶打造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越疆科技嘟寶特——人工智慧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從科技園區到創新城市
一眾科技——大興區科技教師創新、創客專題培訓
聖能科技電子皮帶秤:技術創新贏市場
優化基礎研究創新環境,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騫雲科技智慧型雲管理產品重磅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