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學習者的教師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VR技術、AR技術等帶來的教與學的變革,教師的角色也必然會發生變化。現在有不少人擔憂: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會在未來消失嗎?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會在未來消失嗎?
以我目前對互聯網的判斷,以及對人工智慧認識的水平,教師這個職業應該暫時不會消失。但是,目前教師工作中的那些簡單、機械、重複的內容,將極有可能被取代。教師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的權威、專家的角色將可能會一去不復返。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作為「學習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夥伴」的時代,正在悄然而至。
過去,教師可以按照教材的結構,依據教材的內容,採取以聽講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而今天,互聯網上已經出現了許多優秀教師的課程資源,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慕課」(MOOC)正在悄悄改變著教育。人們上課地點不受局限,無論你身處何地,只要有電腦和網路連接,花很少的錢甚至免費就可以學習到一流的課程,接受最優秀教師的授課。而且,隨著「跟誰學」等諸多在線教育平台的興起,有的優秀教師通過在線課程可以達到「時薪上萬」,有的平台千人以上的直播課程已經數以萬計,單節課甚至可以達到1萬餘人同時在線學習。可以說,因為互聯網,有可能導致許多教師「教知識」的工作失去意義,「以輸入為中心的學習」必將成為過去式。
過去,教師緊緊圍繞考試大綱,遴選、編寫自己的獨門題庫,然後讓學生大量、重複、機械地練習,以求快速提升考試成績,確有實效。然而,可汗學院的「微課學習+」系統緊密的「連續答對10道相關題目」的測試方式,早已對上述方式發起了正面挑戰。薩爾曼·可汗還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以考試為中心的學習」也將會在未來逐漸退到幕後。
作為教育者,我還感受到了更多的危機。谷歌、英特爾、特斯拉這些企業在人工智慧中的研究自不必說,科大訊飛的語音技術、騰訊「王者榮耀」黏性中的心理學應用、曠視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百度的深度學習實驗室等,加在一起似乎就足以取代教師。馬雲還在今年世界智能大會上提出,要讓機器擁有像人一樣的學習能力。如果他的預言真能實現,恐怕失業的人就不僅僅是安保、收銀員、司機了,「無人超市」的應用會不會遷移到學校,誰都說不準。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未來已經到來。那麼,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VR技術、AR技術等帶來的教與學的變革,教師的角色也必然會發生變化。
教師需要成為「學習夥伴」。在即將或正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中,教師作為學習夥伴的角色暫時還不可替代。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需要提供精選的學習素材,採取適切的方法,引導學生鑽研和探究,幫助學生適時反思,以真正實現高質量的學習。教師還應注重傾聽,並且引導學生互相傾聽,以真誠的師生交往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以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在這樣的學習夥伴關係中,充滿著理解和包容,充滿著溫暖和美好,允許試錯;鼓勵先進,允許落後;用理想點亮夢想,讓每一個普通的生命個體得以自由成長。在這樣的學習中,師生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可以教學相長。每一天、每一刻的學習時段,都是師生生命意義的重要構成部分。
教師要成為「學習者」。在「以共創為中心的學習中」,首先,教師要向未知學習。教師職業隨著時間推移,日復一日的操勞容易形成思維慣性,抱著工作初期的經驗重複幾十年的情況大有人在。雖說教育的常識和規律自有其不變的屬性,但如何在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里,既保持定力又適應未來的發展,將是永遠不變的話題。所有教育現場中的「不知道」,都是我們最需要去學習和研究的領域,由「不知道」到「知道」,進而產生新的「不知道」,這應該是教師自我發展的一個真實路徑。只有這樣向未知學習,教師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學習者。其次,教師要向學生學習。隨著我們從事教育實踐的時間愈久,對教育的理解愈加深入,我們才會發現,讀懂學生、理解學生才是第一要務。懷特海說,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無數的先賢告訴我們,讀懂學生才能理解學生,繼而才能真正做到引導和教育。教師要不斷觀察學生,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值得我們仔細揣摩、反覆咀嚼,從中發現學生的特點與個性;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他們的每一個發言、每一次對話,無不隱含著他們的思想;教師還要用整個心靈去感受學生,在靜靜的內心對話中接收他們所有的信息,從而能夠深刻體會到學生的喜怒哀樂,這才真正有可能走進他們的心靈。再次,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學習。這裡說的不僅僅是學習夥伴,而是教師作為一個學習者,需要放下自己似乎什麼都知道的架子,重新拾起求知的慾望,以一個真正的學習者的姿態,與學生共同投入到研究中去。沒有所謂的示範,也就不存在通常意義上的指導,也就無法在共同學習中真正實現教育的目的。
我願意相信,這樣的教師角色將暫時不會被其他事物和方式所替代。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合肥市屯溪路小學校長)
《中國教師報》2017年08月30日第15版
※「零距離」做好師訓管理
※教師核心素養是什麼
※新生入學「第一課」
※重新定位識字教學
※教師的四大核心素養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教師如何生成學科教學知識
※警惕教師成為學校制度的受害者
※學生、教師、學者的文本解讀
※學生·教師·學校
※教師測評之化學老師
※國際進化生物學研究領域最著名的學術期刊刊登我校教師研究成果
※學校要給教師空間,讓教師學會「玩」
※學生與教師口角,家長領多人到學校追打教師!教我們如何做教師?
※學校哪些學科最缺教師?
※教師教育學科振興助力良師培養
※教師的春天來了!中央發文,鄉村教師將成為教師改革中最大受益者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教師和教學法
※物理學史上最偉大的教師之一
※考了非編製、代課教師,能轉成編製教師?
※當與眾不同成為一種習慣——記工業設計學院教師吳崇翔專訪
※通往教師成長的專業道路-學本式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
※教師最是閱讀者
※一位大學教師的鄉村學校實踐
※大學女教師圖鑑
※橙子方舟備課體系成效之湯老師篇:集教材、學生、內容、教師於一體的新型備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