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時期的荔枝古道現狀如何?

唐玄宗時期的荔枝古道現狀如何?

當年楊貴妃想吃荔枝,自然是唐玄宗一句話的事,儘管路途遙遠,困難重重,這都不在話下。況且,皇上的妃子要吃幾個荔枝,對出產荔枝的地方而言,簡直是極大的信任。只可惜苦了這運荔枝的人。

相傳嶺南盛產荔枝,唐朝玄宗時期的貴妃楊玉環對此十分熱愛。唐玄宗為了滿足最寵愛的妃子楊玉環喜食荔枝的需要,下令自四川涪州(現重慶涪陵)置專驛直通長安。

自秦王朝創建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政權開始,迅速建起了全國範圍的交通和通信網路。以秦都咸陽為中心,「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漢書賈山傳》)。而作為秦朝道路主幹網的「馳道」,「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即一步為5尺,50步合今25丈(約80米),10米左右就栽一棵青松,一路綠影婆娑,十分美觀。這樣的大道遍布全國,其中的古子午道,亦開闢於此時,即由杜縣之南進入秦嶺前往漢中。

西鄉子午鎮,即「南子午道南口」,西南距西鄉縣約58公里處。子午道,開劈於秦代,是秦漢以來,自古長安城南,出子午谷南行,翻越秦嶺通往漢中、安康以及巴蜀的一條重要驛道。是三縣(西鄉、洋縣、石泉)交界的水陸交通要道,歷史上曾幾易歸屬(西漢時劃入安陽縣,蜀漢時復歸南鄉縣,西魏時劃歸黃金縣,隋大業二年復歸,民國時劃歸石泉,建國後復歸本縣),因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子午鎮成為西鄉縣東北部重要的軍事、交通、商貿及地方管轄的重鎮。

唐代天寶年間開闢「荔枝道」,南子午鎮,即西鄉子午鎮,以北利用的是子午道新線路;以南則離開子午道,經西鄉、鎮巴至四川涪州,成為繼金牛道之後由秦入蜀的另一捷徑。

據《大唐久典》記載,唐朝的驛站制度主要沿襲漢制,在全國各地被稱為官道的主要交通線路上,每間隔30里設一處驛站。而從被學術界公認的「荔枝道」的基本情況來看,把採摘下的荔枝帶葉密封於竹筒中,土法保鮮,防止途中擠壓和偷拆,然後裝籠上馬。二十里一換人,六十里一換馬,緊鞭急蹄,日行500里加急,四五天送到長安。無疑正應證了「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驛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舊唐書》、《新唐書》史料所載,從涪陵至長安,全程1000多公里的官道之說,豐富了晚唐詩人杜牧對荔枝道運送過程的真實描述:「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因此,如今的西鄉子午鎮段家營、唐興寺等地理區位實況,自然就成為子午道以及「荔枝道」上的重要驛站和節點之一。

至北宋時期,子午道仍為商旅由長安通往洋州(洋縣、城固、西鄉等)、金州(安康)的主要道路。「承平時,商旅由子午道入洋州之路」(《續資治通鑒》)。南宋時,石泉馬池鎮以西的子午道舊線,成為從西北邊境經漢中、安康、襄陽等,通達都城杭州驛道的重要通道。

相比子午道新舊線路上留下的古道遺存、遺迹而言,子午道南口以南線路,即「荔枝道」西鄉段,則相對較少。除唐興寺、大五郎漢墓(出土有漢五銖、殘青銅短劍,均藏於縣文物庫)、西鄉白勉峽鏵爐村的古棧道遺迹、羅鎮司上田壩村古棧道遺迹外,原子午鎮政府院內的三通明代詩文碑(《春山行》、《馬前銅笛》、《漢江舟行》),則尤顯珍貴。

《新唐書玄宗貴妃楊氏傳》云:「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驛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唐六典》中亦有相關記述:妃高祖為金州刺史,父為蜀州司戶,妃又早孤,幼年當在蜀。《國史補》謂其「生於蜀,好食荔枝」,則其自幼所嗜者為蜀產,且蜀中涪州所產荔枝為最近長安者。從眾多的文史資料和相關的文物普查資料得知,刻立於明弘治己丑年(1505年)的《馬前銅笛》碑中「卻恨妖容幾喪國,荔枝飛騎不沾塵」的描述,顯然是明代弘治年間,世人對玄宗為寵妃快馬飛馳運送荔枝,開闢「荔枝驛道」,運送荔枝情景的生動再現。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出自晚唐杜牧的《過華清宮三首·其一》,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慾,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驕奢淫侈。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後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遊樂之所,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於四川至長安的路上。《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長安回望綉成堆」,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詩人在京城眺望驪山,佳木蔥蘢,花繁葉茂,無數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築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繡。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歷史之感慨。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是回顧歷史。驪山「山頂千門」洞開寫出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並給讀者設下疑竇:「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末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答案。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她看見「一騎紅塵」賓士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卻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到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句既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安史之亂」的禍根。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後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遊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出來。

大文學家蘇軾有一首《荔枝嘆》,描述的就是當時楊貴妃吃荔枝的情景,詩中嘆道:「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一次次跨山崗越河道快跑狂奔的接力賽,以致「驚塵濺血」,不少人把性命都搭了進去,最後荔枝傳到宮中竟如新採摘的一般。用一句白話可概括蘇老先生的詩意:楊貴妃往嘴裡填進的那些荔枝,顆顆都浸著別人的汗、別人的血。

楊貴妃嗜食荔枝。當時北方的達官貴人為了吃到新鮮的荔枝,專門開闢了從南到北專運荔枝的「荔枝道」。從常理看,南國距長安千里之遙,再快的馬也不可能在荔枝保質期內抵達。

那麼,楊貴妃所食荔枝來自哪裡?荔枝如何送達長安?

為了讓楊貴妃想吃到新鮮的荔枝,朝庭還專門開闢的從南到北專運荔枝的「荔枝道」專門開闢的從南到北專運荔枝的「荔枝道」。

於是,千里馳貢,博美人歡顏,成了唐玄宗濫用國器、荒弛朝政的一大表現。那麼,荔枝從何而來,「走數千里」,究竟為幾千里?

歷史學家嚴耕望先生曾有意排列對比了唐人和宋人的記載,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唐人多言荔枝來自嶺南,而北宋中葉以後的記載則多雲荔枝來自四川涪州(今重慶涪陵區)。據史記載,荔枝為一種典型的南方水果,現今的主產區在兩廣和福建,四川僅瀘州合江縣一帶還有規模生產。

在唐朝人的心目中,楊貴妃所食荔枝來自嶺南,既符合荔枝地望,其長途傳貢、傷折民力的故事,又符合了時人諷諫朝政的用意。但是,荔枝有一個特性——不易保存。依照驛馬的速度,嶺南的新鮮荔枝在四五日內送抵長安,斷無可能。所以,貴妃所食荔枝,應來自他處。

「楊妃嗜生荔枝,詔驛自涪陵,由達州,取西鄉,入子午谷,至長安才三日,色香俱未變。」因為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典故,荔枝道在川陝諸路中格外受人矚目,但從漢唐以來的歷史事實來看,穿越秦嶺的四條通路中,陳倉道和褒斜道最為重要。褒斜道相對近捷,在和平時期最受重用。陳倉道雖路途迂遠,但較為平坦,又兼有水運之便,所以在戰爭時期備受重視。

《新唐書·楊貴妃傳》云:「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驛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玄宗後半期的史事,大家也都知道,「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千里馳貢,博美人歡顏,成了玄宗濫用國器、荒弛朝政的一大表現。於是,荔枝從何而來,「走數千里」,究竟為幾千里?史料中語焉不詳的幾個細節,成為後人評判玄宗昏聵程度的幾個重要依據。當時唐明皇與楊貴妃身處長安,在如今交通發達的社會想要入川,都得很久,在那個時候的古人又是如何入長安的呢?

唐玄宗時的荔枝道,自今天重慶市長壽區長壽湖畔出發,大體依循S102、S202省道,沿明月山北上。至開江縣講治鎮,向西繞過明月山。利用開江縣新寧河,穿越七里峽山,入宣漢縣。沿宣漢縣州河,在達州羅江鎮轉入G210國道,先後穿越大巴山和秦嶺,抵達關中平原。全程約1800餘華里。路程途中,有著川東平行褶皺山脈和秦巴山地的阻隔,荔枝道不作強行翻越,而是巧妙地利用天然河谷,突破了這些障礙。

荔枝道唐都長安,受生物種性限制,荔枝已不可能再往北生長,受限於高峻的巫山山脈,四川荔枝也無法向東擴展。從空間位置而言,此處正是距離長安最近的荔枝產區。唐王朝擇取涪州新鮮荔枝作為馳貢之品,絕非信手指來,而有著慎重的可行性考慮。

子午道是中國古代,特別是漢、唐兩個朝代,自京城長安通往漢中、巴蜀及其他南方各地的一條重要通道。子午道也稱子午棧道。棧道其實是古代山區人民開鑿道路的一種方法,顯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那麼何謂棧道呢?三國時諸葛亮在給其兄諸葛瑾的一封書信中說:「其閣梁一頭入山腹,其一頭立柱於水中。」《漢書》中顏師古有一個註解,《資治通鑒》也引用到了這個註解,即:「棧即閣也,今謂之閣道,架木為之棧。」《漢南續修府志》說得更詳細:「大石塞途者,燒以薪,澆以醋,碎以巨錘。峭壁無可施力者鑿孔橫巨木,覆以板,鉗以釘。澗深不能逾越者,以架長檁覆巨板。羊腸一線,而壁立千仞,虞驛遞者逸而躓也,繚石檻木欄作攔馬牆,此棧道之由名也。」用現在的話,簡單地說,就是在崇山峻岭中,險絕的峭岩陡壁上,用燒石淬醋的辦法開鑿道路,無法開鑿的地方,鑿孔架木而建成的一種道路。《戰國策·秦策》中就有「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之說,可見戰國時就修建有棧道。

自唐以後,子午道便逐漸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昔日的輝煌漸行漸遠,留給人們的只有隻言片語的文字記載和口耳相傳的模糊記憶。但它確實存在過,確實輝煌過,確實發生過許多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她是萬千男星心中真正的楊貴妃,為追尋心中所愛13歲踏入娛樂圈,兒子是鋼琴神童!
楊貴妃穿越時空,巧遇醫嘉,終於懷上了自己的骨肉
回眸一笑百媚生,哪個楊貴妃更得你心?是范冰冰,還是她?

TAG:楊貴妃 |

您可能感興趣

在唐朝時期,美人楊貴妃真的吃過鮮荔枝嗎?
又是一年夏至時,何時理性看待「荔枝狗肉?節」?
蜀道之荔枝道的歷史沿革
荔枝很健康,什麼時候吃荔枝最好呢?
劉智的「荔枝魚」在市場的價值究竟如何?
揭秘:唐朝的楊貴妃是怎樣吃到新鮮荔枝的?
陳三廢為何說姐姐的臉像荔枝?接下來他的解釋把姐姐氣壞了,真逗
楊貴妃吃的不是荔枝,而是一種唐朝智慧
舌尖上的清明!這些時令美食你嘗過嗎?荔枝說
楊貴妃吃荔枝,吃的是矯情還是江山?
小時代:崇光和林蕭見面,為何要吃荔枝,其中原因我們都忽略了!
唐朝時期交通落後,楊貴妃真的能吃到荔枝嗎?不僅可以還是新鮮的
為什麼說荔枝導致了唐朝的衰亡呢?
眼下正是吃荔枝的季節,如何能忘記蘇東坡的這首著名宋詩!
唐朝時候交通落後 楊貴妃真的能吃到荔枝嗎?
「健康」西瓜太寒、荔枝上火?夏季該如何吃水果才健康呢?
《我和你的傾城時光》荔枝橙驚現蒂爵門店為淺淺選鑽戒
廣西荔枝5毛一斤無人問津,難道荔枝的價值就真的如此嗎?
妃子笑荔枝雖然是因楊貴妃得名,但其實她吃的荔枝遠沒有我們現在吃的新鮮
究竟哪裡才是荔枝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