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朝鮮導彈,從日朝積怨史中破空而起!

朝鮮導彈,從日朝積怨史中破空而起!

據朝中社30日報道,29日,朝鮮最高領導人現場指導了朝鮮導彈發射,該導彈飛越日本領空,擊中太平洋上的目標物。朝鮮領導人表示這是對日本的歷史上的侵略行為的報復。因為在107年前的8月29日,「韓日合併」這一恥辱性條約公布。且不論這個說法是否合理,但日朝兩國的積怨確實甚深,而且作為東亞大國的中國也常常牽涉其中,今日就稍稍梳理一番。

一、漢唐時期的日本西侵

日本對朝鮮的第一次有記載的侵略,始自中國的漢、唐時期,時間漫長,浸潤也最為深厚。但因為日、朝兩國當時都出於民族國家的萌芽階段,國家統一尚且還未完成,也就無暇治史,記載頗為粗糙。這部分的歷史大多是當時強勢的中華漢唐文明的史料中留下蛛絲馬跡。

當時還是大和國的日本人雖然尚未征服全日本,卻已將魔抓伸向了西面的朝鮮,經過多次征討和移民後,日本人在朝鮮半島東南部建立殖民地「任那」。雖然韓國人將自己的歷史吹噓得與天地同壽。不過,那個時候朝鮮還未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朝鮮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王朝是驅逐日寇後建立的新羅王國。正是這個新羅在中國唐朝政府的幫助下,逐漸強大,相繼吞滅了半島上的其他國家和土地,也包括日本人建立的「任那」。但當時,相比於新生的朝鮮,立國數百年且處在上升期的大和國,國力和軍力都十分強大,再加上朝鮮當地政權的配合,僅憑新羅一國實在難以抵擋,於是他們便聯合唐軍進行干預。如果說朝鮮是一葉扁舟,那日本就是艨艟巨艦,眼看要撞翻小舢板的時候,對面駛來大唐的航空母艦,這下徹底傻眼了。果不其然,在最後的決戰中白村江之戰中,唐將劉仁軌一舉擊潰近五萬日本軍。也由此將日本人徹底驅除出朝鮮,結束了他們在半島上長達數百年的侵略史。

二、明代抗倭援朝

在第一次侵朝失敗後,大和國無力再向西看,只好掉過頭來向東擴展,逐漸征服原來被阿依努人等少數民族所佔據的日本東部地區,征服了除北海道外的大部分地區,算是基本完成國家統一。此後的數百年經過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變遷和軍人干政的一大堆麻煩事後,日本在豐臣秀吉的手中又一次完成國內軍政統一,重現開啟了擴張模式。

日本四面環海,離它最近的陸地就是朝鮮半島。發兵攻打朝鮮也成了幾乎所有日本野心家的必由之路,除非大陸漂移,這也是日本對外征服的固定路線。這次入侵朝鮮,日軍的勢頭更為猛烈,舉傾國之力,動用二十萬大軍西進,只一個月就攻陷朝鮮都城,兩個月就基本滅亡朝鮮,逼近中朝邊境。正在豐臣秀吉人生得意要盡歡的時候,中國明朝介入了,迎頭重創日軍,遏制了日軍的北進勢頭,並將日軍拖入了久戰不決的泥潭。此戰,中國僅投入4到8萬人,雖然財政耗損頗大,但於全國大局無礙,而日本傾二十萬大軍西進,後方勞力缺乏還要為前線做大量補給,日費一日,首先拖垮了豐臣秀吉的身子,接著就是整個日本國,終於灰頭土臉的撤回國內。

三、甲午戰爭

近代之後,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國力大增,一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征韓論」又一時陳渣泛起。但當時,五百年的朝鮮李氏王朝已經徹底腐朽,無力抵禦外敵,甚至面對內亂也常需要宗主國中國的支援。日本起先利用朝鮮王國的內部黨政滲透力量,扶持親日勢力,企圖通過對朝鮮政權的變質,自上而下的征服朝鮮。但面對以大院君為代表的朝鮮保守勢力的抵觸後和失敗後,終於發現,征韓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打敗中國軍隊,消除保守勢力背後的中國影響。

1894年,以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向中國請兵為契機,日本派大軍進入朝鮮,並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中日兩軍在陸上的主要戰役有成歡之戰、平壤之戰、鴨綠江江防之戰、金旅之戰、遼東之戰等,海上的主要戰役有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威海衛之戰等,日軍基本上節節勝利。其中清軍在1894年9月平壤之戰和黃海海戰中的相繼失利,使戰局急轉直下,戰場亦由境外轉移到中國境內,而1895年2月威海衛之戰清軍的失敗,更是使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清廷無心戀戰,日本則繼續保持軍事壓力,大有海陸並進直搗北京之勢,中國政府不得已簽訂《馬關條約》,退出朝鮮政壇。雖然,之後朝鮮閔妃等本土政治勢力還曾企圖引入俄國勢力制衡日本,但俄國在遠東的勢力不足,當時主要精力在中國東北地區,對於朝鮮鞭長莫及,兵鋒始終未向朝鮮。另外,沙俄文化不同且也是狼子野心,不得國人之心,無法同當年的中國相提並論。從此,日本人開始吞併殖民朝鮮,這才有了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韓日合併」條約。

綜上可知,朝鮮的西面是中國,中國幅員遼闊,西北邊患嚴重,明代以來,就將朝鮮列入「不征之國」。日本四面環海,只有西面有登陸擴張的可能,所以註定成為同朝鮮民族爭奪朝鮮半島的主要敵人,也是最危險的敵人。日本第一次侵朝屬於初級階段,目的在於攻城略地。第二次侵朝屬於成熟階段,已有了吞併整個朝鮮的意圖,且明顯已完勝朝鮮本土軍力。第三次侵朝屬於高潮階段,不僅在軍事上完成了對朝鮮的兼并,連文化方面也成功使朝鮮許多方面倭化。但最後,日本人還是被趕出了朝鮮半島,究其背後原因還是「朝鮮雖小,關係重大」。作為中日兩大國之間的緩衝國,朝鮮人慣於借力用力,利用域外大國的勢力維持獨立,即使一個大國倒下了,還有另外一個更大的大國挺住,這也是小國的生存之道。生在大國之間既是朝鮮的不幸,也是朝鮮的幸運,如果他在日本以東,恐怕早就像阿依努王國一樣不復存在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閔太子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成功,不只活得長,還因為他利用了曹魏政局的大BUG!

TAG:閔太子 |

您可能感興趣

宋朝積貧積弱?還不是因為後唐丟了塊地盤所致,造成宋朝無力出擊
趙匡胤的智囊,出了兩個計謀,導致宋朝積弱數百年,直至宋朝滅亡
有人說宋朝是近代的前夜,有人說宋朝積貧積弱,哪個說法靠譜呢?
宋朝積貧積弱,是歷史事實,還是後世人的猜測
宋朝和明朝同樣都是以文制武,為何宋朝積貧積弱,明朝卻戰功卓著
宋朝積貧積弱的禍根,就是趙匡胤親手埋下的,三大政策削弱宋軍
鴉片戰爭,如果清朝積極備戰,能不能夠打敗英國艦隊的進攻呢!
鴉片戰爭,如果清朝積極備戰,能不能夠打敗英國艦隊的進攻呢
隋朝對中國的貢獻這麼大,貞觀之治:坐享隋朝積累的國力和糧食
特朗普一天三念金正恩,提出在三八線附近見面,朝積極回應
為什麼大家都說宋朝積貧積弱?
趙匡胤的這個政策使宋朝積弱300年,一直被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