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城市與精神生活

大城市與精神生活

很多大學生會說,大學不比高中,同學關係總感覺沒那麼親近。其中,農村生源的學生感覺往往更強烈,甚至會出現心理問題。

在北京讀書的同學,經常跟我說起大都市人情淡薄、冷漠與精緻理性。

這兩點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因為它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適應問題,而是隱含在社會大背景中的深刻問題。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的《大城市與精神生活》給了我答案,雖然是一篇散文,卻依然具有德語風格的雅潔嚴謹,也比較難懂。

第一個問題:你為何對我如此冷漠?

人們將理性作為一種心理防禦屏障。大城市中各種印象紛至沓來、瞬息萬變,經常出乎人們意料,經濟節奏、職業生活、生活節奏很快,這與農村和小城市感情生活節奏緩慢和平淡形成強烈對比。如果還像小城市或者農村裡那樣,跟如此眾多的人和事情打交道都要做出內心反應,那麼他除非會分身術,否則將陷入完全不可設想的心理緊張和混亂。所以,大城市的人們普遍採取理智而非情感的方式來防衛這些壓力。好比我們經常與鄰居同乘一部電梯,彼此相視而焦點散漫,最多只有簡單寒暄而不太可能有深入交流。從一點上看,我們感受到的「冷漠」,實際上是城市人處理人際關係的理性態度,也可以叫做矜持,是一種自我心理防禦。如果硬要與之產生密切接觸,無疑會引起對方反感甚至產生憎惡。

以金錢為基礎,消除了所有的個性、情感分歧,把人們的生活變成一道道簡單的算術題。現代城市幾乎完全是以市場產品來維持的,很顯然,購買雙方可以完全不認識對方,也不必了解對方。這相當於說,你只管吃他們家的雞蛋就行了,何必要看一看下蛋的老母雞?這種方式的好處是:生活不需要太動腦子去選擇,人們的興趣、行動、時間甚至意識已經被其他方面所決定,就像被放到河面上托著,幾乎不需要自己游泳。如果你想我行我素,任性而為,那可真是跟自己作對。所以,從這一點上看,我們感受到的「冷漠」,實際上因為城市生活普遍建立在金錢交換基礎上,而金錢是不帶任何色彩的,它不需要個性和情感。

第二個問題:你又為何對我如此親熱?

相互之間的冷漠和互不關心恰恰給人一種獨立自由的感覺。簡單講就是,在城市中,大家都很忙,誰管你在幹什麼。而在傳統的群體當中,為了維持內在的團結,必然對個人的思想和自由予以嚴格的限制。比如中國古代的家族、教派,都是這樣。而且,大城市各種豐富而專業化的供給,也誘發出各種稀奇古怪的癖好、窮盡腦汁的奢侈,甚至是與世隔絕的獨處。——它們的意義已經不在於行為本身,而在於自我表現,刷存在感而已。現如今的網紅、快手軟體,就滿足了部分人的這種心理需求。

親熱變成了一種個性化的表演。與小城市和農村相比,大城市中每一個人跟別人真正碰面的時間是短暫的,因此,他們又會盡量表現出自己的誠懇和熱情。所以,我們經常會在火車上或者飛機上,看到兩個人聊得特別high,看似極為親熱,也相互留下微信,但是分開後,再也不會聯繫了。整個過程,跟在朋友圈刷了個自拍的動機和所獲得的滿足是一樣的。

齊美爾的這篇文章寫於100多年前,他以其深刻的洞察力點出了都市生活的部分真實,也給予了無情的批判。希望即將步入城市生活的大學新生,以及在城市中感到孤獨寂寞的人,能從中汲取同情和理解。

他說:

假如生命缺少內在差異,以至於人們害怕天堂里持久的幸福會變成持久的無聊,那麼,無論生命在何種高度、以何種深度流淌,對於我們來說,都顯得空洞和無謂。

經典新知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新知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經典新知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文化」:激活生根於城市的精神脈絡
安大鈞:大度大氣大美大同的城市精神
倦勤禪雕,都市生活中的精神滋養
上海城市文化精神
江南生活 精神為家
慈悲濟世的大乘精神
世界城市精神之旅
永恆的記憶!一座為足球而生的城市,一方保級彰顯大連城市精神
花木植物在中國人精神生活中的角色
歷史的追憶,中式田園牧歌生活的精神嚮往
偉大的西二旗精神
豐富的人生與有精神內涵的物質生活……
精闢!城市青年白領的精神圖譜
中國精神——勞模精神
遇見城市的精神古堡,重拾劇院里的貴族氣質
最具城市精神的信仰場所——蘇州城隍廟
梅州,極具中國文化精神內涵的城市!
流星花園大S:明星生活的底色是雜草精神
《轉》訪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峰:玩轉VR、融入藥物基因組學,精神專科煥發新活力
學習偉大的焦裕祿精神、堅守焦裕祿精神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