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錢杜松壺畫憶上卷欣賞分享

錢杜松壺畫憶上卷欣賞分享

錢杜,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叔美,號居士,畫家。

山水以樹始,昔人樹訣已備言之。下筆須留意,筆筆要轉折,心手並運,久之純熟,自然一樹成必有可觀。趙文度常云:「樹無他法,只要枝幹得勢,則全幅振起。」惲南田與石谷論畫書曰:「仆苦寫樹發枝多枯窘,是以作山水,初落筆便有戒心也。」可見前人作畫,慎始如此。

右丞畫訣有石分三面之說,分則全在皴、擦、勾、勒,皴法又有簡、有繁,繁簡中又有家數。如大痴善破皴法可簡、可繁,雲林似簡而繁,山樵似繁而簡。要之披麻、折帶、解索等皴,總宜松而活,反是則謬矣。至北宗之大小斧劈,亦不離松活兩字也。

作山巒須分層次皴之,山峰須起伏映帶,深厚有情,或間以碎石,或隔以雲氣,大約始用潤筆,繼用燥鋒,則自然有郁然蒼渾之氣。

皴大小巒頭,先將匡骨勾定,靜看良久,自然有落筆處。先澹後濃,先潤後燥,再加渲染,不思不厚矣。

山水中屋宇甚不易為,格須嚴整而用筆以疏散為佳。處處意到而筆不可到,明之文待詔足以為法。

更有一種粗枝大葉,及米家煙嵐杳靄之境,石田翁是其所長。其中屋宇籬落,當以羊毫禿穎中鋒提筆寫之,意態自別。

山水中人物,趙吳興最精妙,從唐人中來。明之文衡山全師之,頗能得其神韻。凡寫意者仍開眉目,衣褶細如蛛絲,疏逸之趣,逸於楮墨。唐六如則師宋人,衣褶用筆如鐵線亦妙。要之衣褶愈簡愈妙,總以士氣為貴。作大人物,須於武梁祠石刻領取古拙之意。

趙松雪《松下老子圖》,一松、一石、一藤榻、一人物而已。松極繁,石極簡,人物極簡。人物中衣褶極簡,帶與冠、履極繁。即此可悟參錯之道。

前人畫譜無佳者,蓋山水一道變態萬千,尋常畫史尚不能傳其情狀,況付之市井梓工乎?

點苔一法,古人于山石交互處,界限未清,用苔以醒之,或皴法稍亂,用以掩其跡,故苔以少為貴。若李晞古全不作苔點,為北宗超然傑出者。唐子畏深得其法,至王叔明之渴苔又不必一例觀也。

趙文敏之細攢點,文衡山全師之,用之青綠山石甚宜,水墨者亦可深秀可喜。

設色每幅下筆須先定意見,應設色與否及青綠澹赭,不可移易也。

大痴、山樵多赭色,雲林則水墨多,然余舊藏嫩瓚《浦城春色》乃大青綠,舟車人物,並似北宋人,真不可思議。

設大青綠,落墨時皴法須簡,留青綠地位,若澹赭則繁簡皆宜。

青綠染色只可兩次,多則色滯,勿為前人所誤。

凡山石用青綠渲染,層次多則輪廓與石理不能刻露,近於晦滯矣。所以古人有勾金法,正為此也。勾金創於小李將軍,繼之者燕文貴、趙伯駒、劉松年諸人,以及明之唐子畏、仇十洲往往為之,然終非山水上品。至趙令穰、張伯雨、陳惟允,後之沈咨南、文衡山,皆以澹見長,其靈活處似覺轉勝前人。惟吳興趙氏家法青綠盡其妙。蓋天姿既勝,

兼有士氣,固非尋常學力所能到也。王石谷云:「余於是道參究三十年,始有所得。」然石谷青綠近俗,晚年尤甚,究未夢見古人。南田用澹青綠,風致蕭散,似趙大年,勝石谷多矣。用赭色及汁綠總宜和墨一二分,方免炫爛之氣。

赭色染山石,其石理皴擦處,或用汁綠澹澹加染一層,此大痴法也。

唐子畏每以汁綠和墨染山石,亦秀潤可愛。

赭色虞山《破龍澗》中者第一。青綠兩色,以滇中永昌為最。

山水中松最難畫,各家松針凡數十種,要惟挺而秀,則疏密、肥瘦皆妙。昔米顛作《海岳庵圖》,松計百餘樹,用鼠須筆剔針,針凡數十萬,細辨之無一敗筆,所以古人筆墨貴氣足神完。

柳亦頗不易寫,諺云:「畫樹莫畫柳。」信然。然山水陂塘間,似不可缺。前人所寫亦有數十種,王右丞能作空勾柳,其法柳葉須大小差錯,條條相貼,逐漸取勢為之,自有一種森沉旖旎之致。至趙大年之人字,徐幼文短剔如松針,皆秀絕塵寰,並可師法。

樹之攢點八九筆、十餘筆不等,須禿穎中鋒橫聚而點之,詳度湊積為樹,不獨得勢,亦且松秀見筆。倘設色以汁綠再點一次,更濃厚矣。文氏父子最工此,弟子陸叔平、錢叔寶皆能為之。

空勾葉各家所作不同,總須靜穆古雅,如設色空勾者多,不妨留一株竟不著色,亦趙法也。小山樹種數不一,有細攢點,有剔松針,有橫點,有細橫畫,細攢點及松針並宜青綠山水中。橫點宜赭山。細橫畫是秋景,只宜加赭。蓋山樹所以間山石峰巒使深厚而分層次。雲氣中略露尖項,則倍靈活有致。黃鶴翁與吳仲圭以澹墨大點,加以焦墨,沉鬱蒼渾之極。高房山亦間有之。

李晞古山石不點苔,只以焦墨剔細草,此亦分清山石之一法。

作遠山須慎重相度,然後下筆,形勢得則全幅皆靈動矣。染時宜有意到而筆不到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青綠山水之遠山宜澹墨,赭色之遠山宜青,亦有純墨山水而用青、赭兩種遠山者。江貫道時有之。

山水中馬、牛雖寫意,然必使神氣宛肖而有筆意乃妙。他若鶴、鹿、雞、犬皆備點綴,總須於唐、宋人本中留意摹之。

園亭中湖石須靈瘦,凹處皴之,凸處染之,只澹墨、石青、赭色三種。交互處以細草分之。

邱壑太實須間以瀑布,不足再間以雲煙,山水之要,寧空無實。

寫雲運筆須圓,用筆宜斷,多縈洄交互處,或再以澹墨水渲染之,胸中先具飛動之意,自然筆勢靈活流走,望而知非庸手也。

瀑泉甚難,大痴老人亦以為不易作。須兩邊山石參差錯落,天然湊合而成為妙。略有牽強,便落下乘。水口或用碎石,或設水閣橋樑,皆藉可藏拙,此為初學者言之耳。

畫水,勢欲速,筆欲緩,腕欲運,意欲安,大旨如此。水有湖、河、江、海、溪、澗、瀑、泉之別。湖宜平遠, 河宜蒼莽,江宜空曠,海宜雄渾,溪、澗宜幽曲,瀑泉宜奔放。勿論何種水,下筆總宜佐以書卷之味方免俗。

網巾水趙大年最佳,其後文五峰可以接武。其法貴腕力長而勻,筆勢硬而活。

郭忠恕畫《清濟貫河圖》一筆貫四十丈,安能有若是之長筆?大抵筆墨相接處,泯然無痕耳,此即畫水之法。

米家煙樹山巒,仍是細皴,層次分明,然後以大闊點點之。點時能讓出少少皴法更妙。

唐子畏云:「米家法要知積墨破墨方得其境,蓋積墨使之厚,破墨使之清耳。」米顛山水何嘗一片模糊哉?

臨古人畫須先對之詳審細玩,使谿逕及用筆用墨用意皆存於胸中,則自然奔赴腕下,下筆可不必再觀,觀亦不能得其神意之妙矣。

宋人如馬、夏輩皆畫中魔道,然邱壑結構亦自精警,不妨採取用之。

雲林惜墨如金,蓋用筆輕而松,燥鋒多,潤筆少,以皴擦勝渲染耳。夫渲染可以救枯瘠,生雲煙,迂翁又何嘗頃刻離是法哉?特不肯用濕筆重筆耳,學者當細味之。

作書貴中鋒,作畫亦然。雲林折帶皴皆中鋒也。惟至明之啟楨問,側鋒盛行,蓋易於取姿,而古法全失矣。

大痴披麻皴,苔多橫點,碎石處不過七八點,巒上四五點而已。此洪穀子法也。

山樵皴法有兩種:其一世所傳解索皴,一用澹墨勾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餘地,望之郁然深秀。此翁胸具造化,落筆岸然,不顧俗眼,宜乎倪元鎮有扛鼎之譽也。

古來詩家皆以善變為工,惟畫亦然。若千篇一律,有何風趣?使觀者索然乏味矣。余謂元、明以來善變者,莫如山樵,不善變者莫如香光,嘗與蓬心、蘭墅論之。

畫中寫月最能引人入勝,全在渲染襯貼得神耳。如秋蟲聲何能繪寫?只在空階細草,風樹疏籬,加以渲染得宜,則自然有月,自然有蟲聲盈耳也。他可類推,學者當深思之。

作巨幀與作小幅無異,便無怯嫩散漫之病。

陳眉公云:「磨墨如病夫,執筆如壯士。此是畫前要訣。」杜少陵觀公孫大孃舞劍器,此是皴、擦、渲、染時要訣。

世俗論畫皆以設色為易事,豈知渲染之難,如兼金入爐,重加鍛煉,火候稍差,前功盡棄。

子昂嘗謂錢舜舉曰:「如何為士夫畫?」舜舉曰:「隸法耳。」隸者有異於描,故書畫皆曰寫,本無二也。

南田翁云:「明時畫多宗右丞、北苑二家,蓋取其高深渾厚,極古人盤礴氣象。」董香光云:「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之雄去其曠,則得之矣。」否則極意相似,未免為畫家佣耳。

宋人寫樹千曲百折,惟北苑為長勁瘦宜之法,然亦枝根相糾,至元時大痴、仲圭一變為簡率,愈簡愈佳。

畫以山水為工,寫生次之,人物又其次矣。白石翁師吳道子作衣裙有古厚之致。子畏師宋人衣褶如鐵線。衡山師元人,衣裙柔細如髮。三君皆具士氣,洵足傳世。若吳小仙、張平子輩劍拔弩張,墮入魔道,學者勿為所誤。

文待詔畫法師趙松雪及梅花盦道人,而靈秀之氣出自腕下,往往有出範圍之作。後之人慾瓣香停雲鬚先領會其清超靜穆之神韻,然後邱壑位置自然合格,漸脫渣滓而留清虛則近道矣。若一意在皴染勾勒上取形似,終屬參死句漢也。

南田翁云:「唐解元寫生有水墨一種,如虢國澹妝,洗盡脂粉。」正可悟用墨如設色之法。

停雲諸弟子,陸叔平得其秀峭,錢叔寶得其蒼潤,居商谷得其簡潔,然僅工敷色。若文氏水墨一種,似皆未能入室。後之欲師停雲者,當知牟尼入手正不易也。

有朋一代畫史,自嘉、隆以前皆謹守繩尺,不肯少縱,筆墨都有渾厚之致。過萬曆以後,腕下漸露芒角,少含蓄意,此亦運會使之,不期然而然也。

畫上題詠與跋,書佳而行款得地,則畫亦增色。若詩跋繁蕪,書又惡劣,不如僅書名山石之上為愈也。或有書雖工而無稚骨,一落畫上,甚於寒具油,可憎耳。

畫之款識,唐人只小字藏樹根石罅,大約書不工者多落紙背。至宋始有年月紀之,然猶是細楷一線,無書兩行者。惟東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語三五行,已開元人一派矣。元惟趙承旨猶有古風,至雲林不獨跋兼以詩,往往有百餘字者。元人工書,雖侵畫位彌覺其雋雅,明之文、沈,皆宗元人意也。

落款有一定地位,畫黏壁上細視之,則自然有題跋賦詩之處,惟行款臨時斟酌耳。

用墨之法甚難,明之羅小華、程君房、方於魯固佳,然隔百餘年膠脫而色澤黯澹矣。與其舊也寧新。近時所制皆粗劣不可用,惟金冬心以小華道人墨舂之使細,重加膠更制,曰五百斤油最佳。近亦漸少,不得已擇其輕細者用之,真畫史之苦心也。

印章最忌兩方作對,畫角印須施之山石實處。

唐、宋皆無印章,至元時始有之,然少佳者,惟趙松雪最精,只數方耳。畫上亦不常用。雲林尚有一二方稍可,至明時停雲館為三橋所鐫。董華亭一昌字朱文印,是漢銅章皆妙。唐解元印亦三橋筆,余皆劣,蓋名下諸君,究心於此者絕無僅有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逛樓 的精彩文章:

如何畫蘭 汪之元天下有山堂畫藝墨蘭指欣賞分享
蔣和寫竹雜記欣賞分享
蔣和學畫雜論欣賞分享
鄒一桂小山畫譜欣賞分享

TAG:逛樓 |

您可能感興趣

傳統藝術與龜:喉門詩畫憶青源
畫憶電影-白蘭度、不辣的皮特、小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