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家兒子太可怕了,每天問我幾百個問題…」 恭喜你!

「我家兒子太可怕了,每天問我幾百個問題…」 恭喜你!

科學大神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我只是對萬事萬物充滿了熱烈的好奇心。」

開學之前,有個朋友向我抱怨。

他說:「我家兒子太可怕了,放暑假在家,每天能問我幾百個問題。他還特別難帶,出去旅遊的時候,別的孩子都乖乖地跟在父母身邊,就他,東跑跑西看看,什麼都想摸一摸,什麼都要試一試……馬上開學了,我怎麼才能好好收一收他的骨頭,讓他開始認真學習呢?」

我說:恭喜你啊,擁有一個好奇寶寶……千萬不要去『收他的骨頭』,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天生就有強大的學習力。」

擁有持久的好奇心,比天天考試得一百分,要重要一萬倍。

美國人有多「好奇」?

這些年,朋友經常會問我:「美國小朋友學的東西那麼簡單,為什麼美國還培養出了那麼多科學家呢?」

真是個好問題。我隨手查了一下,美國是諾貝爾獎第一大國,獲獎人數高達300多人,是第二名的兩倍還多!

最近,有兩件事情吸引了我的注意,當然,它們也在很大程度上解答了朋友的疑問。

第一件事情是:8月21日,美國迎來了一次橫跨全境的日食 。美國人民對日食的熱情程度,讓我大吃了一驚。

這是日食當天美國民眾觀看日食的場景:

為了看日食,武裝到牙齒的大哥。

公園裡人山人海,大爺大媽們甚至在上午6、7點就帶著觀察設備佔據有利地形了。

學校發通知,給每個孩子配發了符合ISO什麼認證水準的觀察眼鏡,時間一到,集體停課,全體小朋友到操場上去看日食。

開十幾個小時去最佳觀測地看熱鬧已經是小case了,我有幾個老外朋友,甚至掐好時間買了機票,要在三萬英尺的高空欣賞奇觀。

各路怪叔叔科學家也陸續出現了,他們有的把細菌塗在紙片上,用氣球送上高空,看這些細菌能存活多久。

有的給農場里的牛塗上不同的標記,看公牛和母牛在日食發生的時候會有什麼不同的反應……

因為日食鏡一鏡難求,許多人還自行開發了許多奇特的小孔成像觀察設備——

其實,甚至早在日食開始前的兩個月,就有科普團體開始在各個圖書館舉辦免費的日食知識講座。前往聽講的人,能把整個大廳都塞滿,最後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日食熱潮」讓我再一次深刻地認識到:美利堅民族,是一個多麼「好奇」的人類品種。

「好奇」的力量,超越智商

好奇心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科學大神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這其實是扯),我只是對萬事萬物充滿了熱烈的好奇心(這是真的)。」

《時代》雜誌最近發表了一篇關於「富勒頓縱向研究」(FLS)的報道,間接印證了大神的說法。

簡單介紹一下富勒頓縱向研究(FLS):這是一項超過30年的關於天賦兒童的發展研究。研究根據十分廣泛的標準對參與者進行評估,比如:學校表現、智商、領導力和幸福感。

在嬰兒期和幼兒期,孩子們每過6個月被評估一次,5歲到17歲,每年評估一次。

研究人員都得出了什麼結論呢?

?首先:智商確實很重要。

8歲時,接受測評的107個孩子中,有19%的人智商測評分數超過了130,他們被定義為擁有「智商天賦」。

這些孩子做事更有目標性,也能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剛上學的時候,智商高的孩子表現更好。

?但是:「動機天賦」比「智商天賦」更重要。

除了「智商」,研究人員還對「學習動機」進行了評估,並且把111名青少年中前19%的孩子定義為「動機天賦兒童」。

這些孩子「喜歡學校,喜歡接受挑戰,不怕困難,目標明確,充滿好奇,而且能夠持之以恆。」

? 有趣的是:「智商天賦」和「動機天賦」之間,並沒有多少關係。

100多個孩子里,只有8個孩子既有「智商天賦」,又有「動機天賦」。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智商高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績不一定好;但學習動機強的孩子,基本都是學霸。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動機天賦」(強大好奇心)的孩子在各個領域都能逐漸超越同齡人 ——

他們學習更加努力,於是就能學會更多東西;

因為學到了更多知識,他們懂得更多,這也意味著他們學習新東西會更容易。

正如教育心理學家Daniel Willingham所說,當涉及到學習的時候,「富有的人會變得更富有」。

最近幾年,研究甚至發現:

好奇心還關係到人的幸福,好奇心會讓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

好奇心也能讓人們對親密關係更加滿意;

而在遭受挫折和創傷的經歷之後,好奇心能夠提升個人的成長,增加人生的意義。

因此,當代教育學家認為:

內驅力」或「好奇心」並不應該簡單地被認為是天賦發展的催化劑,而應該被作為獨立的一種天賦進行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科學家告訴我們,擁有強大好奇心的孩子,一定擁有強大的「學習內驅力」。然而,在真正的學校教育中,好奇心往往是不受歡迎的。

Susan Engel在《飢餓的思想》一書中寫到:在標準化考試的熱潮中,學校正在弄丟對學習真正重要的東西——孩子想要學習的願望。

如果你在課堂上,甚至在家裡聽到過這樣的話「不要問為什麼,記住答案就行了!」你就能明白,不適當的教育方法是如何扼殺孩子們的好奇心了。

好在,培養好奇心這件事情,無需學校,父母自己也可以完成。

被譽為「現代飛機發明者」的懷特兄弟表示:

我們最需要感謝的,是出生於一個,在任何時候都鼓勵好奇心的家庭。」

那麼,究竟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呢?

01

帶孩子看更大的世界

以前常聽人說:「屁大的孩子,幹嘛經常帶出去旅行啊?又花錢,又累人,家裡玩玩蠻好了。」

這句話聽上去很奇怪,但真要反駁,又彷彿無從說起。

現在,我們知道,其實,旅行的意義,就是帶著孩子去看更大的世界。

而看更大的世界,不僅是為了讓他得到很多新知識,更是為了,讓他發現——自己還有更多的東西不懂。

眼界越開闊,越能發現有趣的新事物;

見識越廣博,越能體會到自己的渺小和局限性。

而新的發現,可以不斷刺激孩子求知慾的野蠻生長。

02

選擇「對的地方」

帶孩子去看大世界,基本是什麼地方都能去。有條件可以世界各地走一走,沒條件,家附近的各種資源也不錯。

但是,總有一些地方,更適合激勵孩子的探索欲。比如,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就一定比麻將館和服飾專賣店,給孩子的啟發更多。

詳細點說,究竟什麼樣的地方,能夠更好地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呢?

舉個例子。

前不久,我帶孩子們去了一次美國加州蒙特雷水族館。喜歡這裡,因為它的設計,給孩子探索新知識提供了許多機會——

幾乎在水族館的每個角落,都有盡職的講解員,給孩子講解各種海洋動物的知識,並且隨時回答孩子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在觸摸池,我們認識了一種特殊的紫色「珊瑚海藻」,這貨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完全不同的兩種形態:遇到石頭,它會層層疊疊地覆蓋上去,而沒有石頭的時候,它會長成獨立的「珊瑚」

如果沒有講解員的解釋, 這種紫色的生物根本沒辦法激起我們的好奇心,現在,所有孩子都爭先恐後地問:其他海藻也會像珊瑚海藻一樣變形嗎?水族箱上的紫色斑點會不會也是海藻呢?

孩子們還親手摸到了鯊魚的魚卵。講解員說,鯊魚卵有個別稱,叫做「美人魚的皮夾」……孩子們激動壞了,輪流傳看這種奇妙的「皮夾」,有的孩子立刻問:「是所有鯊魚的卵都長得像皮夾嗎?」

孩子們還可以觀看如何用多媒體解析海洋微生物。點一下屏幕上的小點,就會出現這種微生物的放大圖。

許多水池邊都安裝了放大鏡,方便孩子們觀察海洋生物的各種細節。

還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了互動遊戲,一會兒讓孩子模仿海鷗在天空飛翔,一會兒讓他們的臉上「長」出章魚的花紋……

下面這張圖片里,孩子們在用氣壓裝置幫烏賊「噴氣」,比賽誰的烏賊游得更快。

在美國,這樣適合孩子探索和發現的地方比比皆是。它們的裝修可能完全不豪華,外觀也根本不氣派,但是它們的每一個設計,都在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美國人民的好奇心,被很好地保護下來的原因吧。

03

做「不厭其煩」的父母

好奇心是一種易變的品質。這既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讓孩子的好奇心不斷生長;

壞消息是,培養好奇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

有時候,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簡直是一件最煩人最可怕的事情——

比如,你不得不,每天回答幾百個奇怪的問題。

又比如,特別「造」的熊孩子,只要你一眼看不到,就能把家裡弄個底朝天。

我們家熊孩子小時候,一言不合就拿冰箱里的雞蛋做實驗,實驗的題目叫作:「什麼樣的下落姿勢能讓雞蛋摔不破」;

他們還有一個著名實驗叫作:「媽媽的哪種化妝品不會溶於水」。

面對揪心的場景,我們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借用如今正流行的兩個字,一個叫做「忍」,一個叫做「裝」。

忍住心煩,假裝欣賞他們的幾百個問題,耐心回答每一個讓你感到無聊的小問題;不厭其煩地和他們,一起尋找各種問題的答案;

忍住心如刀割,忍住打人的衝動,裝作欣賞他們的探索欲,裝作喜歡他們的新發現。

當然,有時候忍無可忍,可以適當進行正確引導,比如讓他們把實驗對象從媽媽的化妝品,換成泥巴、石頭和沙子;鼓勵孩子們,去試試別人家的雞蛋……

尊重孩子的選擇,鼓勵孩子天生的興趣。

如果孩子喜歡音樂,就放好聽的音樂給他聽,一起唱歌跳舞。如果他喜歡蟲子,給他鏟子和網,為他提供和蟲子有關的書籍。

04

多向孩子提問題

1984年的一項研究中,英國研究人員Barbara Tizard和Martin Hughes發現,中產階級的孩子更好奇,他們向父母提問的次數也更多。

這是因為:他們的爸媽不僅會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還會反過來,向孩子提出更多問題。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向孩子提問呢?訣竅是:用開放式的問題啟發他們。所謂「開放式的問題」,不能用「對」或者「錯」,「是」或者「不是」來回答。

比如,你問孩子:「你喜歡你的學校嗎?」

這就是封閉式的問題,他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了。

你應該這樣問:「你喜歡學校嗎?為什麼?」

類似的問題,還有——

「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今天學校里發生了什麼?」

「你今天有什麼新發現?」

開放式的問題能鼓勵孩子擁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也能讓你更加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05

不要過多阻止

除了要提開放式問題,我們家長的思維也要更開放。

給孩子營造一個有趣的環境,不要過多阻止和禁止。以前在小區里遛娃,經常聽到老人喝止孩子:

「草地那麼臟!不許上去跑!」

「泥巴那麼臟,不許用手挖!」

「剛換的新衣服啊!寶貝你就爬那麼高啊?衣服都穿壞了!」

殊不知,手髒了可以洗,衣服破了可以買新的,孩子的好奇心一旦被澆滅了,可是一去不復返的。

如果實在想要保護衣服,出去玩之前,換套舊衣服就好了,對孩子來說,玩得爽遠比穿得美更重要。

06

開放式的玩具

按一下按鈕走幾步的大恐龍雖然好玩,但遠遠不是培養孩子好奇心的好玩具。

最好的玩具,應該有無數變化的可能性——孩子思維越活躍,玩具的變化就越有趣。

普通紙盒子、各種積木、水和沙子,彩紙、蠟筆,各種各樣的手工材料……最好的玩具,不一定就是最貴的。

不要指導孩子怎樣去玩,讓他們放手去自己玩。

07

自己保持好奇

維護孩子好奇心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永遠保持好奇。

當我們歲數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越來越依賴於自己的舊經驗。而好奇心就好像肌肉:如果不用,它會萎縮。

為了讓它保持強壯,我們必須保持孩子的視角,對未知的事物保持敏感。總而言之,「像孩子一樣」,是保持我們好奇心,最好的辦法

關於孩子好奇心的探討,

你還可以閱讀這些高人氣的文章

GIF/828K

不然30年後他們將找不到工作!

業務聯繫請在公眾號回復關鍵字轉載或合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童年 的精彩文章:

明明是四口之家,他們仨看起來真幸福
為了讓小女兒體驗過山車,這老爸也是拼了 腦洞開好大!

TAG:尖叫童年 |

您可能感興趣

只因為我愛你兒子,在我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啊,你就給我吃這個?我快哭了
你兒子是我兒子的爸爸,我是你的誰?很多人答不出來
你的蛙兒子還沒回家吃飯,想知道這幾個小時它去哪兒了嗎?
媽媽,我是寶寶啊,你忘記我了嘛,我是你兒子啊!
兒子,你別為難了,我和你爸回老家了!
你家呱兒子長大後要啥?耳朵湊過來,我和你說……
兒子的一句「你是誰」,問的我心都碎了!
「我兒子賺錢養你倆,一個月奶粉錢一千塊,你還在家享清福?」
和你兒子離婚,你滿意了吧?我一個鄉下丫頭攀不上你們家
婆婆,我嫁的是您兒子不是您,為什麼要我這個孕婦伺候您?
我兒子是你兒子的爸爸,那我是你的誰?據說只有1%的人答對
你真是臉大,你一個二婚女人,憑什麼要我為了你拋棄我親生兒子?
你的娃兒子回家了嗎?這些明信片你有幾張?
「夢到猴子來我家吃飯,他說他叫孫悟空,後來我生了一個兒子」
婆婆,你真會見人下菜碟,你的兒子我還給你,本姑娘不伺候了!
蛙兒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啦!
該回家的不是你呱兒子,是你!
論你家蛙兒子,為什麼吃不到天鵝肉,你這當爹的是沒給他準備這個
那些不回家的蛙兒子,你知道他們都去哪兒了嗎?
你知道你家兒子每次都是從哪裡寄來的明信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