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仇子龍:自閉症患者究竟是否有天才,如何看待這些天才?

仇子龍:自閉症患者究竟是否有天才,如何看待這些天才?

GIF/922K

8月29日,名為「小朋友」畫廊的公益活動在朋友圈刷屏。圖片來源:bottledream

編者按:

8月29日,騰訊公益名為「小朋友」畫廊的公益活動在朋友圈刷屏。畫作作者是患有自閉症、智力障礙、腦癱等病症的特殊人群。「小朋友」的作品打動了無數人,每一個捐款一元的愛心人士,可以獲得一幅電子畫作當屏保。截至29日下午善款超1500萬,超580萬人捐款。

但是,在為這些富有感染力的畫作激蕩愛心之餘,人們更需要對自閉症等腦疾病多一些了解。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仇子龍一直致力於自閉症的基礎研究,在本文中他試圖回答一個問題:自閉症等腦疾病患者中究竟是否有天才,如何看待這些天才。

撰文|仇子龍(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李曉明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昨天(8月29日)大家的微信朋友圈都被騰訊公益活動中展示的自閉症、智力障礙與精神障礙患者的畫作刷屏了,在驚嘆他們的奇妙畫作的同時,不由讓人產生疑問,這些通常生活都無法自理的腦疾病患者,能夠畫出如此奇幻的作品么?

自閉症患者,通常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無法與家人或同伴有效溝通,還有許多重複刻板等行為指征。這種先天性的神經發育疾病困擾著全世界難以數計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有關自閉症的科學、醫學及社會學科普內容,請參看筆者此前的科普文章。本文討論,自閉症等腦疾病患者中究竟是否有天才,如何看待這些天才。

自閉症患者中的天才星星:學者症候群

1988年,美國電影《雨人》讓自閉症這個醫學概念走近了千家萬戶,其中雨人Raymond刻板而具有超強計算天賦的形象深入人心。從此,自閉症就與天才幾乎被相提並論。隨著自閉症診斷標準的不斷更新,全世界的自閉症及自閉症譜系障礙患病率至少達到千分之幾以上。究竟有多少自閉症患者會像雨人一樣具有超常天賦呢?如果走進自閉症康復中心,您也許會發現,自閉症孩子都不想與您交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可以知道,他們具有或不具有某些天賦呢?

其實在這些具有嚴重發育障礙包括自閉症與智力障礙等等患者中發現超常天賦的現象在醫學界已有多年的研究。電影《雨人》的顧問之一Darold Treffert醫生,就是研究此類疾病的權威,這種現象被稱為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學者症候群特指具有某些方面嚴重缺陷的人群具有某些超常的天賦,而且這些天賦往往集中在少數幾個方面,如數學、音樂、繪畫、記憶等。

電影中雨人Raymond的原型人物Kim Peek就是一個被醫學界與科學界驚嘆的天才,他與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嚴重智力障礙患者並無二致,他的IQ測驗成績只有87,屬於醫學意義上典型的智力障礙,成年後仍然無法自己穿衣等等。但是他的大腦就像一塊永遠無法存滿的硬碟。他把超過12000本書的內容全部存在腦子裡,並可隨時查閱裡面的內容。他與別人交談的時候,會先問對方生日,然後如數家珍的說生日那天世界上在哪些國家發生過哪些大事,並且在腦海中馬上計算出對方何時60周歲退休,那一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提醒對方到那天就可以開心的退休頤養天年啦。Kim Peek於1951年出生,成年後由父親陪伴在全世界旅行,表演這些天賦,告訴全世界,醫學上定義的智力障礙病人也可以具有驚人的記憶天賦。2009年,Kim Peek突發心臟病去世。這些表演內容都作為影像資料完整地保存下來,作為醫生與科學家們研究的重要素材。

Treffert醫生一生對學者症候群進行了詳盡的研究,並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成立了專門研究學者症候群患者的Treffert中心。Treffert醫生就此話題撰寫了多部暢銷著作,其中最新的一部Islands of Genius的中文譯著《孤島天才》由中資海派策劃,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將在年內上市。我有幸被邀請撰寫了此書的序言。我讀完此書的感嘆是,Kim Peek的幸運不僅僅是具有天賦,更重要的是一個包容他的家庭,包容他的社會,讓他的驚人天賦可以充分的發揮出來。

Islands of Genius的中文譯著《孤島天才》即將在年內上市。

沒有任何天才是不需要呵護與培養的,自閉症及智力障礙患者中的天才也是一樣。Kim Peek的父親Fran Peek一直精心呵護孩子成長,當Kim Peek小時候生活無法自理,醫生屢次建議送去社會福利機構放棄教育等等,父親都堅持在自己家庭里給Kim Peek足夠的愛,直到Kim Peek的天才顯現,父親又給他提供足夠的書籍供閱讀,主動培養他的天賦。自閉症的天才都是經過了這些艱苦的培養與訓練才能養成的。

Kim Peek 和父親 Fran Peek。

照片來源:https://www.wisconsinmedicalsociety.org

在《孤島天才》書中,還提到了另外兩個著名的自閉症天才例子: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Temple Grandin教授和英國的「人眼相機畫師」Stephen Wiltshire。他們具體的事迹我不再贅述,從《孤島天才》書中都可以讀到,以前也有其他新聞報道及影視作品予以描述。其實他們真實的背後故事,都是在他們兒時父母與社會的包容與培養,讓他們可以在充滿親情的環境長大,慢慢克服自己的行為障礙,慢慢適應這個社會,讓自己的天賦得以充分發揮。

中國的天才星星在哪裡?

從國外以前數十年的經驗中,我們知道在自閉症以及其他神經發育障礙疾病中,確實有可能出現一些具有某方面超常天賦的天才,那麼讓大家好奇的就是,中國的自閉症患者中有無這種天才出現?騰訊公益這次給我們展示的是一部分自閉症、智力障礙、精神障礙患者的畫作。其實早在數年前,北京的金羽翼殘障兒童藝術發展基金等等機構就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具有藝術天賦的大量自閉症、唐氏綜合征等等患兒進行了專門的培養與訓練。這些孩子一開始往往表現出繪畫的渴望,但是同樣需要老師的指點與大量的練習。展現在大眾眼中這種美妙的畫作背後是孩子們辛勤的汗水和無數培養訓練這些孩子們的老師們與父母的汗水。如同我們熟知的那樣,自閉症孩子通常是很難與其他同伴或老師交流的,老師們需要花對正常孩子數倍的精力和耐心才能對自閉症孩子有效的輔導。這些自閉症孩子們的畫作展覽也早在數年前就在北京上海等各地多次展出。

繪畫其實只是學者症候群中的天賦之一,其他常見的天賦還有數學、音樂以及閃電計算如計算日曆等。我們在上海與各大醫院合作自閉症研究的過程中,陸續接觸到很多具有「活字典」本領的自閉症小朋友。同樣,他們其實也是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達到比較熟練的程度。令人感嘆的是,如果是我們常人,再怎麼練習,也無法完成在他們看來輕而易舉的腦中計算。他們的大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的自閉症易感基因是否與其他人不同?是否有所謂的「天才自閉症基因」?這些都是我們正在開展的科研課題。

天才在人間

從科學與醫學角度,還無法對自閉症患者中究竟有多少天才進行估計,原因很簡單,在無法對被試對象有效溝通的情況下,所有測試都是不準確的,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對天才Kim Peek的智商測試只有87分。那麼這些天才對我們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我想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面來思考。

首先,這種自閉症患者以及智力障礙患者中出現的超常天才是醫學與科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是我們揭開大腦神秘功能的鑰匙,如果我們有可能得知何種大腦工作原理讓人腦可以具有如此「超能力」,這在以後也許對有效提升人類自身能力會非常價值。

其次,這讓我們認識到,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並不是不可教育的,他們往往需要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愛與關切才能正常成長。無論是否有天賦,自閉症孩子都具有非常嚴重的行為學障礙,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家庭與社會的愛,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關鍵的。美國1970年通過了自閉症孩子的公平教育法案(詳見《自閉症的前世今生之二以史為鑒》),給自閉症孩子與家庭提供了寶貴的教育機會,讓自閉症孩子長大生活可以自理,可以逐步進入社會,不再成為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誠然,自閉症孩子當然不可能個個都有天才,昨天看到某文章評論「99%的自閉症孩子沒有天才」,這樣的論點本身就武斷而可笑,且不提這個數字從何而來,正常人裡面的繪畫大師的比例有多少?恐怕還遠遠低於1%吧?在無法對天才和具有天賦的孩子有準確估計的情況下,我們所能做的,是用我們的關心與愛護去幫助他們成長,不應該認為他們個個都是天才,當然認為他們之中根本沒有天才也是罔顧事實。行文至此,筆者還會繼續從事自閉症的基礎研究,希望從科學的角度來研究自閉症的行為障礙以及天才的神經基礎。我們期待同臨床醫生,自閉症患者家長們以及與社會大眾一起,用積極與寬容的心態對待自閉症孩子的成長,幫著這些星星的孩子來到人間。

註: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號「科學大院」,《知識分子》獲作者授權刊載。

作者簡介:

仇子龍研究員主要從事自閉症、瑞特綜合征等發育性神經系統疾病的神經生物學研究,研究成果闡述了自閉症等神經發育疾病的分子、環路機制,並建立了自閉症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在Nature, Developmental Cell等國際生物學期刊上發表通訊作者文章十餘篇。自閉症的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工作入選科技部以及中國科協2016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長期致力於社會大眾的自閉症與基因科學科普工作,撰寫了大量自閉症與生命科學方面的科普文章。

製版編輯: 飲水食糧|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評論:「一元購畫」離慈善的本質相去甚遠
終身教授海歸記(下):那些閃亮的日子
終身教授海歸記(上):一生一次的決定
魯白:希望未來中國不僅強調科技,更崇尚科學
前沿:不要打擾睡著的嬰兒,他們正在「學習」

TAG:知識分子 |

您可能感興趣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嗎?
自閉症兒童都是天才嗎?
自閉症兒童就是天才嗎?
難道真是這樣嗎?自閉症的孩子都是天才?錯!
較真:自閉症孩子真的都是天才兒童,有特殊天賦嗎?
讓你失望了,我只是自閉症,不是個天才
愛因斯坦是天才中的天才,但兩個孩子卻是瘋子,這是為何?
天才也是病,你知道是什麼病嗎?
哪些跡象表明孩子可能是天才或者有天賦?
作為天才是不是都有一些怪癖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張之洞的做法!
為什麼鸚鵡可以說話?真的都是後天馴養的嗎?今天才知道怎麼回事
天才還是渣男,他才不在乎你怎麼看
孩子真的是只有春天才長個嗎?其實,孩子在冬天也能竄一竄呢!
兒童自閉症是父母照顧不當造成的?自閉症人群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的錯誤認識你都有嗎?
李白:如果努力有用的話,還要天才幹什麼?這些英雄沒天賦勿碰!
只有夏天才和蟎蟲一起睡?不,冬天也是
你的孩子能否成為天才呢?看這裡
難道孩子沒有所謂的天才,就不該讓他學習嗎?
再見盧凱彤:不是瘋子,不是天才,她是尋找光的躁鬱症患者
愛因斯坦是個天才,為何他的2個孩子卻是瘋子?如今終於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