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學之「學」到學佛之「佛」
禪與禪宗
文:徐梵澄
佛入中國以前,當然無所謂禪宗。「禪」字本義是「祭天」,如說「封泰山,禪梁父」。祭時掃地為壇即墠,因祭天之為神,所以從「示」,而變「墠」為「禪」。為壇祭天,為墠祭地。假借為傳授之「傳」,為替嬗之「嬗」。佛入中國以後,以此字翻Dhyāna之音,即「禪那」而簡稱曰「禪」,原義為「靜慮」「止觀」,表一種心理上的修習。若專以「靜慮」而論,則難於說在佛入中國後始有。
通常這種修習是靜坐,而靜坐是自生民以來已有,甚且很難說始於道家或神仙家。《莊子》中言及「今子有大樹,何不樹之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卧其下……」這裡所說的「無為」,意思只當於靜坐或入定。在空曠地方的大樹下靜坐,正是一常俗事。若靜坐後作止觀或作妄想,入定或出神,皆是些不同的事。
在翻譯佛典名相尚未標準化之時,「無為」亦以譯後來音翻之「涅槃」。那麼,無論在後來之大乘禪、小乘禪、如來禪之類,皆可謂是佛教中的一種修為,即靜慮。而靜慮這修為,自古有之,在佛教以外各教皆有之,被稱為外道禪。即如今之默作禱告,也可歸之於靜慮。全世界各教中皆有之。道家有之,儒家亦有之,則不能說為佛教所專有。
嚴格從佛教中之禪法言之,則台宗之九種大禪,條分縷析,頗為詳盡了。通常則此所謂禪,是如來禪與祖師禪並論。這在中國為然。中國佛教里的禪宗,是佛教入中國後一種中國文化產品,已超出印度的佛教而外。靈山即靈鷲山,其地其名至今仍在,但所謂拈花微笑而成其教外別傳者,在梵文典籍中如至今所發現者,了無蹤跡可尋。也許曾有歷史紀錄,早已隨那爛陀寺之焚毀而一併消亡;也許根本未曾有何紀錄。說為原本不立文字,只靠以心傳心。
相傳中土以菩提達摩為初祖,史上菩提達摩實有其人,因與梁武論法不契,遂渡江而往北朝,入嵩山面壁靜坐九年。「一葦渡江」通常誤解為一種神異,一人立在一根蘆葦上而渡過長江。古代之「葦」,可想像為以蘆葦為蓋的木船,如《詩經》中所說「誰謂河廣,一葦航之」,河或是指黃河,而「一葦」不是指一莖蘆葦草。似乎菩提達摩所傳授者,不僅是後來的不立文字之所謂心傳,因為他最後仍是傳授《楞伽經》。其遷化「洛濱」,則是終於華北。其「只履西歸」,有人在雪山路上遇到他手提只履,也似是神化其人的神話。
而菩提達摩的師承世系,除在華文有記載外,在印度亦復無考。我們不妨假定,自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禪法或靜慮之方一定同時並傳。因為最早也有《安般守意經》《禪行法想經》(均為後漢安世高譯)之類,後下還譯有《禪要秘密治病經》(劉宋沮渠京聲譯)等。到齊梁時乃發展為一獨立之禪宗而為祖師禪。
如何從佛教本身產出了這麼幾乎與之以否定的宗派(禪宗)呢?從歷史觀點說,這是因為佛教本身已發展到出乎凡人力所可操持的限度以外了。三藏之文字,除所譯的經典以外,即華方的著作如註疏等,已經是汗牛充棟,有如儒家之載籍既博,「屢世不能竟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既非人力可勝,自然不免棄斥。而質量上又很少新說,不足以應人心求變易求進步之需。
於是在印度自龍樹而後,抵抗不過傳統婆羅門教的勢力,佛教大乘本身變質,專門轉到密乘方面去了。在中國,一方面倒相當限度接受了密乘,一方面來了一大廓清運動,發展了禪宗。
其次因為一種形而上的要求(即叔本華所說的Meta- physisches Bedürfnis) 在凡人皆有,不限於知識分子。大致投入僧伽的,也是魚龍混雜,許多人並不識字,知識水平不高。比方禪宗六祖慧能,便是識字不多的人。由是不能以佛學之學為重,而逕直趨於學佛之佛。
另外從哲理方面看:遙遙一涅槃的目標在遠,一大部空宗般若的議論在前,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如電。那麼,便是一切皆空了。而究竟仍有夢、幻、泡、影、露、電,又難說為一切皆無。於是不得不說遠離二邊,契會中道。譬如說已知實是無花無相,又不可說無花無相,這是已陷矛盾,達到推理之窮,只合有無雙超,超出語言文字之外。只合默然契會,有如三方程之外,另添了一方程或二方程。衍變出無理之理,成了禪宗。
說教或教示是可以多方面的,不必專在語言名相上。日常生活,隨時隨處是教示之機,所謂青青翠竹,鬱郁黃花,皆是。如莊子所云,則「每下愈況」。略看一些禪宗的大師之證道或印可之機緣,便知道是些學人將自己的全部生活皆安立其中了,而毫無所憑籍。所以程子嘗說禪師是天下最忙的人。而其機鋒逞之亦不可盡。由是其三藏十二部經,可譬之爛草鞋;一棒打殺佛,也算是供養恭敬了。——這便到了儒林所指之「狂禪」,早已不限於「靜慮」一事。
一切推翻,獨辟天地,實在求真,如痴如狂,於此不以學問為長,所期只在徹悟。根本無可究詰,它早已鷂子去新羅,超乎語言而上。開口便錯,擬議即非。……諸如此類,所謂禪悟者,實與儒修相去甚遠。王學末流,或許有人也淪入狂禪,則已是不能算門牆中人了。如良種嘉植,經若干代以後,可變到愈優良,或變到薄劣。不足論。
——選自徐梵澄《陸王學述》第九章「非禪之悟」,崇文書局,2017.8版
騰訊佛學贈書啦!
作者:徐梵澄
因性喜孤往而不為世人知得,因致思高遠而難為學界識得。一生自外於名利圈,從未昭彰於「公共領域」的視野之中。
魯迅極為器重的學生,稱其「頗似尼采」「無派而不屬於任何翼」;師母許廣平亦稱其「天賦極高,舊學甚博」。
回國後入職社科院前提出「不參加政治學習、不帶研究生、不接受任何採訪」等三項要求,以便一心做學問。
精通梵、英、法、德、希臘、拉丁等語言,貫通中、西、印三大文化,在詩歌、書畫、文藝理論上造詣精深。
年輕時遊學於魯迅門下,一生踐行先生的「精神事業」;
1929年至1932年,留學德國柏林大學、海德堡大學;
回國後寄寓上海,受魯迅之囑系統地翻譯尼采著作;
1945年赴印度,先後任教於泰戈爾國際大學和室利阿羅頻多學院;
1978年底回國,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學術貢獻主要有四:
一、中國之最早最具規模地翻譯尼采著作,如《尼采自傳》《蘇魯支語錄》等;
二、系統地翻譯印度韋檀多一系古今經典,如《薄伽梵歌》《五十奧義書》等;
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紹中國傳統學術精華,如《孔學古微》《唯識菁華》等;
四、以精神哲學的進路重新詮釋吾華經典,如《陸王學述》《老子臆解》等。
贈書方式
小Q特意為大家準備了精美圖書《陸王學述》,快和小夥伴們一起,參與互動留言,點贊數最高的8位將獲得本書哦!(截止9月7日前)
※何必在別人的情緒中悲歡呢?
※潘家園的佛
※圓瑛大師:照此方法修去 成佛也不難!
※能海上師:為什麼佛說眾生皆苦?
TAG:騰訊佛學 |
※「學佛」不是「佛學」
※佛學裡的成功學
※倓虛大師:佛學與學佛
※活佛 佛學 佛號
※夢參長老:學佛不是佛學
※佛學之財運
※學佛到底學什麼?不改變思想叫學佛,還是佛學!
※佛法、佛教、佛學與學佛之間有什麼關係?
※學佛並不是給佛學的 是給自己學的
※學佛、研究佛學應熟知「三界天人表」
※倓虛大師:佛法、佛教、佛學與學佛
※佛學中的鬼神之說
※開示:何謂佛教佛學佛法學佛
※有些人,學佛學歪了!
※這些人,學佛學歪了!
※「學佛者」與「佛學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學佛?
※佛學「小白」 想學佛,該從何入手?
※科學的起點是哲學,科學的頂點是佛學
※怎麼從學佛中明白什麼是佛學?
※常隨佛學 學什麼?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