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誠版西遊:第二回 傲來國石猴出世 小崑崙弘一收徒

海誠版西遊:第二回 傲來國石猴出世 小崑崙弘一收徒

  詩曰:


  孕身坎良自不凡,降生離火烈焰間。


  便有九竅立坤川,又習百藝藐乾元。


  瑤台紫府鬱抑日,碧海青山逍遙天。


  世上多少不平事,願借爾棒掃幽怨!

  話說南贍部洲東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外有個傲來國。都城三面環水。


  西南近海上聳峙一座奇山。初無名。因山中多果木,春時繁花似錦,秋令果實累累,附近傲來國的漁夫舟子便稱它作「花果山」。那山奇峰疊翠,飛瀑扯練,宛如仙境。巔崖之上有一塊大石頭,狀若人首,又像巨卵,其色血紅。


  那石朝雲暮雨後,常放虹霓彩,月黑星黯夜,多閃赤珠光。傲來國人皆以為異,稱為「仙人石」。海上遇風雨,輒於船首遙拜,是否靈驗,不得而知。


  時逢國君不豫,近臣萊公公進言道:「陛下若得海上仙石置於掖庭,能呈吉祥,鎮妖邪,祛沉痾!」國王也是病急亂投醫,便令萊公公督兩千壯士,駕巨船出海。萊公公賈旨,率眾壯士渡海登花果山。人馬亂鬨哄上了島,嚇得滿山猴子黃羊鹿獐狍狼四處躲藏。那仙人石原在百仞懸崖上,無路可通,便援古藤冒死攀登。不知摔死多少人,才爬上一個,拋下繩梯,上去五百人,齊心協力,小心翼翼將仙人石移至金鑲銀嵌寶箱內,外覆數層錦氈護表;使碗口粗大繩捆牢了往下綻。下面五百人張巨網以防仙石中途滑墜。好容易將石頭落到地下,另外五百人使備好的滾棒、撬杠,輪番喊著號子,把寶箱運到海邊。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上船。剛要扯篷行舟,忽然風雨大作,船搖晃顛簸得像個醉漢。眾人大驚失色,皆道:「仙人石不願挪窩兒,方有風雨!」萊公公恓惶,撲通拜倒在盛仙石的箱子面前禱告:「仙人老爺患怒!

你在此間晴遭日晒陰挨雨淋,受莫大委屈。陛下請你入宮,也是一番美意,何苦給小人過不去?——若日後委實過不慣,一準把老爺再送回來如何?」


  說來也怪,公公祈禱一番,這風也小了,雨也止了。菜公公忙令啟旋開船。兩廂本來不遠,不消一個時辰便到了傲來國,埠頭停靠了,不知又耗了多少人力,方將仙人石運到後宮。國君虔誠,騰出隆福殿安放仙石,那石頭倒也周濟人,不分晝夜,刺刺地放光。王后一日三回去仙石前焚香禱告。


  俗話說「信則靈」,自打仙石入宮,國王心裡像有了底兒似的,吃得下,睡得著,原來贏弱的身子,竟一日好似一日。國王王后歡喜,卻惱了一個人。


  倒也不是外人,乃是御弟驃騎將軍。此人自小鄙文好武,至長大,眼睜睜看著懦弱無能的長兄登基為王,心甚忿懣。見王兄染恙,久冶不愈,竊喜。因侄兒僅六歲,一旦「山陵崩」,便可以王叔身份攝政,伺機取而代之。不料萊公公這老不死的,出甚迎仙石餿主意,竟然歪打正著,使王兄之病趨痊。便惱得茶飯無心。他也有心腹走卒搭拉爪子,出謀劃策道:「不如夜半堆柴薪於石上,縱火燒裂那玩意兒,壞了它的靈氣。王命休也!」


  驃騎將軍聞言大喜,夜半親執寶劍,帶親信十名,來到隆福殿前,先摸進去,把兩個打瞌睡的守門軍士殺了,入內閣,見滿室霞雲蒸蔚,五光十色。


  御弟心驚,忙令手下將乾柴、枯獲、陳年蘆葦,覆於石上,澆上火油,火鐮敲打一陣,點著了,火騰地躥起來,霎時整塊石頭火蛇翻滾。將軍聽石頭燒得僻叭作響,心想大事成矣!帶人慾逃。誰知濃煙滾滾,一時尋不到出口。

  好容易摸到門,爭相往外擠,滾成一團。


  御弟大怒,揮劍斬了兩個,手下閃出空,才剛出了內門,只聽驚雷般的一聲巨響,紅光衝天,那仙石爆裂開來。隆福殿木石橫飛,訇然倒塌,把一夥縱火者砸得死的死,傷的傷。那驃騎將軍頭破血流胳膊折,卻還有口氣,便看見赤光中一個毛茸茸的猴子跳上半空,迎風長嘶,其聲沉鬱粗渾,震耳欲聾!


  這番動靜早已驚動做來國君臣黎民。國王驚醒,忙令當值大監率禁軍入宮巡查,至隆福殿,見煙霧裊裊,一片廢墟,柱石下還壓著御弟及侍從。忙搶出御弟,抬去見國王。國君見兄弟奄奄待斃,悲道:」吾弟何以遭此飛來之禍?」驃騎將軍滿臉羞愧,囁嚅幾聲,卻也不知說些甚,便口吐鮮血而死。


  國王伏屍大哭、被王后勸起,遂傳旨有司,御弟薨了,安排厚葬。忽聽窗外飛檐上一聲冷笑:「大王糊塗,大王糊塗!他要害你,你還哀悼!」


  君王借著月光,影影綽綽瞧見一個猿猴狀靈物踞在滴水檐上,心驚肉跳:


  「你是何人,這般說話?」那猴嗔道:「我是你差人請來的,倒不認得了,老爺自去!」時萊公公已趕來,急奏道:「陛下,適間火燃石裂,便見此物,想必是那靈石中仙人臨世,聖上還不快快挽留!」國王聞言,納頭便拜:「仙猴爺爺,多虧你救了朕一條性命。如今顯化了,更是我輩造化,乞留宮中,受我供養!」百官見國君施禮,也都齊刷刷跪下。那猴兒見群臣恭敬,拍手大笑,跳下來,欣然受禮。眾人三叩九拜畢,石猴道:「我原本該居于山林中,受了爾等多日香火,今日又殷誠相留,卻之不恭也!——便權且小住,耍幾日再走。」君王歡喜,即封仙猴為國師,拜為上賓,令內侍打掃暖香齋,讓國師居住;丫鬟侍從一應俱全,晝夜服侍不提。


  卻道仙石開裂時那聲巨響,驚天動地,九天之上那位吳天金闕玉皇大帝正在龍榻上與愛妃哺果兒玩,冷不防彼震得跌下龍床、咬了舌尖。那天庚殿也晃了幾晃,霞篩抖顫,燭影亂搖。玉帝怔忡不安,忙撇了愛妃,令內侍喚夜遊神垂詢。誰料那廝吃醉了酒,正在清光亭酣睡,任你操掐揪打、潑冷水、灌茶醋,死也不醒。玉帝無奈,只好差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率本部本神——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利市仙官,去大赤天太清仙境擾道德天尊的清夢,請他來道個根源,卜個吉凶。為何不委別個?原來道德天尊位列三清,在四御之上,輕易請不得,須饒禮方可求見。遣他人,少不得玉帝破費,惟趙真君金山銀山,不消說也會自備禮品。


  閑言少敘,玄壇真君去了不久,道德天尊便駕臨了,玉帝令金童搬綉墩,請老君安坐;又有玉女獻上香茗。老君見玉女俊俏,不去品茶,卻捉著女孩兒的縴手摩弄道:「今年幾歲了?說婆家沒有?」玉女害臊,抽了手吃吃笑著跑了。老君亦大笑。玉帝搭訕道:「老君端的名士風範!」開口問適間之事。老君掐指一算曰:「陛下,老夫已知底細。」遂道出一樁舊事:「當年巨人刑天氏與黃帝爭天下,戰於常羊山,被黃帝一劍砍下頭顱。刑天竟不死,以乳為目、臍作口、舞干威再斗。是為史話。但刑天之首流落何方?史家道是當時黃帝恐刑天復生,劈開常羊山,將它葬于山腹。其實不然,那頭顱靈性不死,化作一塊朱石,流落在傲來國界,承天霖仙露,受日精月華,遂孕成靈胎,偶遭火焚,今夜開裂,產出一石猴!」


  玉帝驚曰:「刑天乃忤逆作亂之輩,其衍生之物,豈是善類!」老君道:


  「陛下言之有理,待我看它現在何處。」遂去南天門,開神日,察幽微。須臾回宮笑道:「陛下盡可寬懷釋念,那猴兒被傲來國君王封為國師,留在宮中供養了。依老夫之見,不消三月,那廝便慣了錦衣玉食、僕婢成群,小日子過得舒坦,哪還有心思叛逆!」玉帝聞言大喜,送走老君,與愛妃梅開二度不提。

  那石猴在宮中一晃竟住了二年有餘。先慣了直立行走,又誦了些四書五經,習了些進退禮儀。他生性好動,初,國王上朝時,他便爬在鳳輦龍輿上,隨國王入朝閣、時而跟文官站東,忽兒混到武將班裡站西。久立無味,又跳到梁頭上,使腿盤住,倒掛下來,看文武百官都頭朝下,便忍不住拍手笑。


  君臣無奈,也只有隨他。後來,自個兒也膩了隨駕入朝捧笏列班那套把戲,便四處玩耍。


  一日石猴登臨海閣,先瞧見漁夫使帆行船,撤網扳罾,十分有趣,轉眼眺見碧波中花果山,翠峰情幽,果紅葉丹,因問道:「那是何處?」伴行的小太監笑道:「國師忘了,那便是你的故鄉!」猴兒恍然大悟,道:「心裡也影影綽綽夢想著該是在一環海傍水仙山上,春開滿目花,秋結滿山果。竟果然如此!」當下跳出閣,至海邊尋了條船,叫艄公送他去花果山。漁夫瞅小太監背後直朝他使眼色搖腦瓜兒,連連道:「不妥,不妥,小人還沒食晌午飯哩!」


  猴兒動怒,一把將舟子揉到水裡,摸起篙把船撐離了岸。猴兒在宮中養尊處優,豈會使船!那船便在水裡打轉。太監恐國師覆了舟,有個三長兩短,自己脫不了干係,急得跳腳,叫眾漁夫鳧水過去幫他。焉知那猴子端的是靈通之輩,瞅著近處船上的人怎麼擺弄,他也依葫蘆畫瓢,竟一扯扯起了帆,又值順風,他便把著舵,朝花果山駛去。小太監「娘呀」一聲,兩蹄生風,回宮面稟大王去了。


  那猴兒揚帆來到花果山,錨了舟,跳上岸,尋路上島。見清泉潺潺,黃花鋪金,果香撲鼻,歡喜得大呼小叫。揪了一個脆梨,咔哧咔哧,啃得山響。


  片刻,就見四個老猴,探頭探腦,跳到他背後,喝一聲:「你從何方來?為何不去我家大王投名帖兒,便擅自吃果子!」石猴怒道:「說甚?我在此山中也不知睡了多少年,老坐地戶了,只是偶爾出去逛了幾日,卻冒出個鳥大王來,叫老爺去投名帖。沒這活,沒這活!」老猴聞言驚喜道:「你原來是那仙石所產靈物,果然精神!又與我同類,可喜可賀!」石猴笑道:「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有甚可喜的?」老猴道:「大仙可有些手段?」


  石猴沉吟片刻,胡亂點頭。誰知四老猴竟拜倒在地,「兩眼淚汪汪」道:


  「我幾個在此間也活了五十餘載,飲泉食果,席天幕地,端的逍遙自在。不料去年來了金鵬王、牛魔王,佔了山場,驅我輩為苦役,戽水、砍柴、摘果、釀酒、壘屋、修路..樣樣都做。逢年過節,還要揀些肥大的宰了下酒!」


  石猴聞言勃然大怒:「有這等事!待我尋他說說道理,討個公道!」老猴搖頭道:「說理?說不通,說不通!除非拳頭硬!」


  石猴不信,大叫:「那鵬妖、牛怪何在?老爺有話要說!」才嚷了兩聲,便聽見頭上呼呼風響,林木亂晃,風頭落處,金鵬王、牛魔王已閃在石崖上。

  金鵬目若閃電,勾鼻尖喙,披金燦燦羽衣,雙手佩五龍鐵爪作兵器;牛魔暴睛青面,獠牙猙獰,裹赤色戰袍,持齊眉棒為護身。二魔頭喝道:「這廝何方野猴,犯我邊界!還不快跪下求饒!」石猴冷笑道:「兩個小鬼頭大言不慚——知道老爺我是誰?我乃是花果山天生仙猴,在此山已居住了千年萬載..」


  二怪不等他說完,便相互擠眉弄眼,笑道:「原來是仙猴大哥,有失遠迎..」湊上去。石猴以為他倆奉承自己,正洋洋得意,焉知兩怪近了身,抄傢伙便打。石猴躲不迭,被五龍爪抓破了臉,齊眉棒掄青了腰,三下五下,打倒在地,兩怪又上去蹄踏角頂,把「天生仙猴」收拾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四老猴物傷其類,跪下代石猴告求道:「這個兄弟不知深淺,盼大王開恩饒他一命,攆去了給大王傳個善名,留下了能多個出力幹活的。」兩魔頭施虐半天,也是累了,便做順水人情,撇下石猴,揚長而去。


  這廂眾老猴攙扶石猴到澗溪邊,給他洗了傷口,又采些竹節草搗碎了敷在綻血處。石猴蘇醒過來,覺渾身疼痛,長嘆一聲。四老猴慶幸道:「虧你是仙體,經得摔打,不然一命嗚呼矣!」石猴掙扎著起身,老猴問:「大仙何往?」石猴滿臉慚愧:「休再言甚大仙,我雖是天地孕成,卻流連宮鬧,花天酒地,開口唱不了曲,伸手打不得拳。遂遭今日之辱,也是咎由自取。」


  言畢撫傷大哭。


  眾老猴勸慰道:「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大仙既已省悟,何不去雲遊四方,尋個能驅鬼役神的名師,學一身降龍伏虎的本領,也回來報仇雪恥,與我輩作擋風之牆、遮雨之樹!」石猴聽了,如夢方醒,拱手道:「多承指教!


  我回去自會辭別君王,遊方求道!少則五年,多則十載,我定來除這兩個惡魔!」四老猴悲喜道:「倘如此,我輩也有盼頭了!」送他到船上,灑淚而別。


  石猴負痛扯起帆,也是天從人願,來時東北風,返時又改了西南風,將猴兒順順噹噹送到傲來國埠頭。見小太監率八百禁軍候在岸上,因頂風開不了船,正著急。忽瞧見國師飛檣而來,喜不自勝,又覷著猴兒遍身是傷,嚇了一跳,一時也問不出緣由。忙使七寶車載了,急馳入宮。萊公公迎上,驚喜道:「國師,你可回來了!陛下聞你奪船而去,躁火攻心,當時暈厥,幸被太醫救醒,現在寢殿養息。」又問:「國師怎的遍體鱗傷?」石猴擺手道:


  「不說也罷。」入後宮見國王。


  國王聞報,跣足迎上,驚詫道:「國師如何這般模樣?」石猴備敘了,言出外求師之事。君王曰:「若為報仇計,朕即發十萬大軍,踏平海島!」


  石猴搖首道:「兩怪頗有神通,肉胎凡體恐不是對手,倘『黃鼠狼沒逮著,反惹一身臊』,禍及斯國軍民,豈不是我的過愆!『自己跌倒自己爬』,只請大王放我出宮!」國王欽佩,卻又不願放他,道:「國師安逸之體,恐不禁風餐露宿之苦矣!」石猴道:「宮苑雖好,然肥甘損志,蛾眉戕性。我本是山中之人,該返林野。苦有何懼!」國王知其志不可改,道:「朕不強留國師,只請養息幾月,身子大安了再行不遲!」

  石猴不忍拂了國王殷誠之意,在宮中又居了月余,傷勢漸愈。正思忖告辭,忽國王召見,隨欽差入宮,見國王卧在榻上,神疲氣弱,驚道:「陛下何時染恙?」君王道:「自打國師欲去,便心中鬱悶,病倒也有旬日了。恐國師不安,未曾諭告。」又道:「國師可痊癒了?何時動身?」石猴道:「明日可成行。不意大王玉體欠佳,不忍速離也!」國王道:「國師放心前去,須索訪名山、拜羽士,練就趕山填海神通,修得長生不老之體,可自救救人。

朕之願也!」石猴道:「我這番遊方,誓志得道而返——一來降魔鎮妖,二來為陛下祛病攘災,報知遇之恩!」


  國王聞言,精神陡增,一掙掙下了床,傳令尚食局司膳司置酒萬壽閣為國師餞行。此閣甚高,天風拂來,衣袂飄曳,高處下勝寒。席上瓊漿玉液、珍饈美饌自不必說。更有侍女釃酒添盞,佳人撫管弄弦。酒吃到日暮,新用西升,秉燭更酌。眺望海波。島影昏昏。國王吃得酩酊大醉,口佔一詩,令樂工譜曲歌之:


  富貴榮華若秋菲,危閣瞑海玉笛吹;


  眉月釣出傷心淚,子期乍去阿時歸?歌聲悲涼,餘音裊裊。國王情不可抑,抱住國師大哭。石猴也已灑酣。他在宮中嘗略習詩文,粗通應和賦對之事,遂和一闋曰:


  浮生何須戀香菲,島影幢幢天風吹。


  今宵離別千博少,來日佩鐵羽衣歸。石猴賦詩罷,呵呵大笑。兩個發起酒瘋,不知斗轉星移,那萊公公怕大王只顧一時亢奮,事後病體不支。聞譙鼓三聲,大著膽子,令內侍強將國王弄上步輦,抬回後宮;又把國師送回暖香齋安歇。


  翌日,國王宿醉醒來,已日上三竿。恍然思起今日國師出門,一迭聲令人備輦,欲親去送行,內侍小黃門稟道:「國師今晨來辭行,見大王高卧未醒,執意不叫小人驚動陛下,已自去了一兩個時辰。」國王懊悔,急令萊公公攜白銀千兩,良馬三匹,去追國師。萊公公驅車至海邊,國師杳無蹤影。


  問船家,方知國師早晨使一隻飛酒爵換了條小船,己揚帆去了多時,萊公公掏銀子兌了銅爵,回來複命,國王睹物觸情,憶起昔日與國師歡宴冶遊舊事,不禁傷感。旋又病發,卧塌不起。遷怒於小黃門,令杖笞一百,趕出宮去。


  那南贍部洲西北方有座昆崙山,高萬仞,周匝八百里,上有玄圃、醴泉、天墉城;下環大河、弱水、赤焰溪,乃是道家第一仙山。大河之南,有丘陵曰「小崑崙」,小自小,亦是奇峰秀巒,松吟泉嗚。當年有個天師道門人弘一,慕名而訪昆台,卻屢屢過不了三水,便在小崑崙碧霞洞修行,也已得道;收了三五十個徒弟。

  因道場小,時常在林間河畔講經。


  這一日弘一率弟子下山,在大河邊草灘上席地而坐,講誦《太平經》。


  弘一喜歡立著授課,端坐少頃,便忍不住站起身踱來踱去,指天揮地,搖頭晃腦道:「六極之中,無道不能變化,元氣行道,以生萬物。道無所不能化,故元氣守道,乃行其氣,乃生大地。天,太陽也;地,太陰也;人居中央,萬物亦然..」正講得滿嘴是沫,忽見弟子指指戳戳,叫「猴子,猴子!漂來個猴子!」一轉臉,果然見滔滔黃水中衝來一隻木筏,上頭立一隻猴子手忙腳亂撐篙。河水湍急,小小筏子被浪捲來拋去,如一片樹葉。猴子驚恐,瞅見岸上有一老道長領群小道士講習,大叫:「仙師救命!」弘一聞猿猴口出人言,知其必有來歷,有心救他,只苦不能踏波而行。幸好他居此間久矣,熟諸山川形勢,知順流下去不遠,河水北折,有片密林,多有傾木入水。便令弟子趕到前頭河水轉彎處,提醒猴子攀住樹枝脫險。


  眾弟子聽經文聽得昏昏沉沉,正想散散心,聞令撒鴨子都跑了,高喉嚨大嗓門嚷得四方起迴音。不消半個時辰,眾人簇擁那猴子回來。弘一瞧他穿一身千瘡百孔汗浸垢厚破衣衫,趿一雙露大哥二弟拖泥帶水爛靴履,一臉灰,兩手繭,忍不住笑起來。那猴兒卻恭敬施禮,口稱:「多謝仙師搭救之恩!」


  弘一喜悅:「猿猴之類,也知禮儀!」石猴賠笑道:「不瞞仙師,俺在宮中呆過二年哩!」遂將前事一一備敘。


  弘一道:「萍水相逢,卻也有緣!若不嫌棄,就在我處修行可也!」石猴睹弘一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又見弟子云從,忙叩頭道:「仙師肯收小人為徒,是俺的造化,敢不從命!」弘一攙他起來,問:「你叫甚?」石猴忸怩道:「小徒無姓無名,在傲來國,眾人喚俺『國師』;出門這兩年,眾人喚俺『小夥計』、『叫化子』、『疲賴』..」弘一聽了,知他一路辛苦,不免感嘆。石猴卻問道:「仙師俗姓甚?」曰:「姓孫。」猴兒笑道:「這姓不甚沾光,輩兒小!」弘一叫他逗樂了,遂道:「小兒無知!孫者,遜也。」


  也委實有學問。信口道:「《尚書》云:『君子謙遜,卑以自牧』;《詩經》曰:『謙遜君子,淑女好逑!』」石猴肅然起敬,道:「君子既多,必有名士矣!」弘一道:「然也!遠的不說,就言我伯父孫武,便是一代英豪—


  —他老人家嘗入吳為將,西破強楚,北威齊魯,顯名諸侯。有《孫子兵法》十三篇傳世:紮營布陣,依形取勢;進退攻守,神鬼叵測。後人有精通者,征戰謀劃,無不運籌幃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石猴聞之,愈生景仰之心,噴噴稱讚道:「好個孫武,端的曠世奇才!」遂央求:「師父,小徒正好無姓,索性賜小徒姓孫吧!」弘一初不肯,架不住石猴言語殷切,再三懇求,被纏不過,只好道:「難得你心誠——便賜你姓孫,並不費功夫!」石猴歡喜得連翻了幾個筋斗。得寸進尺,又問師父有無《孫子兵法》?弘一搖首:


  「此處只有《太平經》、《道德經》、《南華經》,卻無兵法。修行之人,看破紅塵,與世無爭,要兵法做甚!」石猴乖巧,道:「師父說的是!」弘一道:「你雖有姓,卻還無名,便叫你『無爭』吧,亦為告誡!」石猴欣然領受。入眾弟子叢中聽講經書不提。要知石猴何時得道成仙,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之秋讀書 的精彩文章:

海誠版西遊:第一回 如親顯化享靈山 金蟬破戒貶東土
西遊毗藍婆菩薩為何憑一根神針,就能降伏蜈蚣精?
誰是西遊世界萬毒之王?
打神鞭為何打不中馬元?啥樣人才能上榜單?
豬八戒在濯垢泉破了色戒,佛祖為何不懲罰?

TAG:葉之秋讀書 |

您可能感興趣

璀璨國石亮相上海,第十四屆四大國石雕刻藝術展在滬開幕
「買房賺十年,買石富一生」 ——國石精品壽山石
雞血石:中國「四大國石」之一!你知道嗎?
四大國石之首——雞血石
上古石峁:四千年前的中國石建築奇蹟
俄媒:美國石油產量首超俄羅斯成世界第一產油國
俄媒:美國石油產量首超俄羅斯 成世界第一產油國
美國石油出口加速,非洲第一大國嚇壞
除了國旗、國寶,各國「國石」知多少?
便宜9美元!中國、印度等國瘋狂進口美國石油春天來了
東漢《夏承碑》民國石印本
中國石油高層:中國和美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合作前景廣闊
這種寶石比鑽石還賣得貴,澳大利亞將它譽為國石
寮國石的探秘: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
構成中國石窟史的一百座石窟寺
中國最沒落的城市:曾撐起全國石油產業半壁江山,今卻淪為「鬼城」
中國石油「一帶一路」海外項目伊拉克調研:「中國人給了我們信心」
各國的國石,日本是水晶,英國是鑽石,中國的是什麼呢
美國石油怎麼了?這一國家或仿照中國停止進口美國石油!
外媒:美國石油出口橫掃全球市場 中國是最大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