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庚辰午门案:太监与护卫发生口角,慈禧为何非得开杀戒?

庚辰午门案:太监与护卫发生口角,慈禧为何非得开杀戒?

1880年,农历庚辰年,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共同执政的末期,这一年因为慈禧生病,政务主要由慈安处理。

中秋节前夕,慈禧赏给光绪帝的亲妈、自己的亲妹妹、醇亲王奕譞的福晋食物(即“克食”),命小太监李三顺出宫送去。

李三顺仗着慈禧之势,直闯午门。太监出宫按规矩不能走午门,禁卫军也没有接到要给李三顺放行的通知。

庚辰午门案:太监与护卫发生口角,慈禧为何非得开杀戒?

影视剧中的慈禧和慈安(右)。

午门护卫玉林、祥福等人忠于职守,坚决不放他出去。李三顺气势汹汹,跟护卫吵了起来,双方大打出手,以至于在冲突中将食盒撞翻。

李三顺吃了亏,到慈禧那里告状,痛斥护卫种种不是。慈禧大怒,马上找到慈安,说这些护卫胆大妄为,一定要杀。慈安则将此事交刑部处理。

这本是一件小事,而且并不复杂,结果慈禧一闹,变成了大事,甚至要清朝最高司法机关办理。

庚辰午门案:太监与护卫发生口角,慈禧为何非得开杀戒?

晚清的午门。

刑部尚书潘祖荫不敢怠慢,立即开庭审理,很快事情就清楚了,李三顺有错在先,护卫无罪。

慈禧听说这个审理结果,大为不满,带病召见潘祖荫,申斥他忘恩、没良心,坚持要求判玉林等人死刑。

潘祖荫实在找不到判死刑的理由,只得找其他重臣商量,这事进一步闹大。恭亲王奕訢、惇亲王奕誴、李莲英、军机处、内务府、宗人府等要人、要害部门先后介入,希望早日结案。

庚辰午门案:太监与护卫发生口角,慈禧为何非得开杀戒?

慈安画像。

经过3个多月的纠缠,慈禧有所让步,同意不判死刑,但仍然从重判罚,“玉林、祥福均革去护军,销除本身旗档,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遇赦不赦。忠和著革去护军……圈禁五年”,统领岳林“著再交部严加议处”。

判决书一下来,舆论大哗,大家均认为判罚太重,慈禧对李三顺的偏袒太过明显。

翰林院左庶子张之洞与翰林院右庶子陈宝琛,同时上疏诤谏,直陈本案处置失当,不公正,纵容太监将导致公务废弛。

张之洞与陈宝琛是朝中清流派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言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慈禧知道,如果再坚持严惩护卫,舆论将对自己不利。

庚辰午门案:太监与护卫发生口角,慈禧为何非得开杀戒?

1903年的慈禧。

于是,10天后,慈禧改变态度,采取各打大板的策略:对玉林、祥福等人处以杖责,或流放,或圈禁;同时,李三顺交慎刑司责打三十板,罚首领太监月银六个月。

太监与护卫争吵的一点小事,闹得满城风雨、朝野皆知,慈禧想干嘛?事情初起时,她曾说过:“吾病未死,而护军目中已无我矣。”她认为自己的权威收到了挑战,于是就奋而“自卫”,也就顾不得公正不公正了。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历史 的精彩文章:

醇亲王家族先后有两人称帝,每次家人都如大难临头
重回淞沪会战现场,摄影师因拍摄日军暴行被通缉
贵族大墓出土两件宝贝,其用途成谜,专家弄清楚后赞叹不已
清末民初社会风貌,法国珍藏的中国最早彩照
晚清“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竟被16岁少年砍死

TAG:小历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国人为何同情皇帝而不同情太监,曹操一句话讲出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