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以烏鴉與豬來做的譬喻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說:「我今天開示佛法要用烏鴉與豬兩種動物來做譬喻,大眾聽聞後應當善自思惟。」眾比丘們齊聲答:「是,世尊!」並專心從佛受教。
佛陀開示:「什麼樣的人會被比喻像烏鴉呢?就像有人在寂靜之處,常耽溺於淫慾中,造作種種惡行,事後感到羞恥而心生悔意,於是便向他人坦誠自己所犯的過失。這樣的人,雖然被修清凈梵行的人指責其惡行,但仍有羞恥心,知道悔過,就像烏鴉常受飢餓之苦,總是吃一些不凈的穢物,吃完便趕快擦嘴,深怕有其他的鳥類看見而嘲笑說: 這烏鴉總是吃不凈的穢物。 如同有人在閑靜處,耽著淫慾,做不善行,事後因羞恥的緣故,便向他人發露懺悔。這樣的行為就如烏鴉的習性。」
佛陀繼續說道:「什麼樣的行為會被譬喻如豬的習性呢 ? 如果有人在閑靜處,時常耽溺於淫慾,造作種種惡行,卻絲毫沒有羞恥心,更遑論會懺悔過失。不但如此,還驕傲地向他人自誇說:『我在財、色、名、食、睡五欲中悠遊自得,有誰能夠像我這樣自在快樂呢?』這種人做了壞事,毫無羞恥悔改之心,就像豬的習性,總喜歡吃不幹凈的穢物,總是睡在骯髒的地方,還會到豬群當中蹦蹦跳跳。如果有人喜好淫慾、造作壞事,無羞恥心又不知悔改,還大言不慚地自我稱讚:『我在五欲中悠遊自得,沒有人能夠像我這樣快樂自在!』這樣的行為就好像豬一樣的習性。」
「諸位比丘!不論是烏鴉或是豬的習性,都是修行人應當捨棄與遠離的。大眾應當要朝此方向學習。」諸比丘們聽聞佛陀開示後,心生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人的慾望是永無止盡的,芸芸眾生始終向外追求慾望,任己沉浮於五欲之樂,因此迷失自性。學佛之人,當知慾望為眾苦之源,發願做自己心念的主人,遠離五欲,時時刻刻返觀自照,保持覺性存在,如古德云:「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選自《佛教小故事》)
TAG:仙女山雲海寺 |
※烏鴉落水狗熊來救,烏鴉不知感恩反啄狗熊
※說烏鴉是不祥之鳥的,我們都錯怪烏鴉了!
※太奢華了!烏鴉竟偷熊貓的毛做窩,來談談你們的看法
※別的鳥類叼著樹枝來做鳥窩,而烏鴉卻用樹枝做工具捕捉昆蟲!
※佛陀-烏鴉逐臭肉
※渾身漆黑的百靈鳥,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烏鴉
※佛說:慾望如同烏鴉嘴裡的一塊碎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念佛無用
※敢薅熊貓的毛來做窩?你們這群烏鴉吃了豹子膽?
※烏鴉竟敢拔熊貓的毛髮做窩,那烏鴉窩得多豪華!
※烏鴉拔熊貓毛做窩,國寶一臉享受,網友:烏鴉的選材也是用心了
※烏鴉竟敢薅國寶熊貓的毛,烏鴉:都不是彩色動物,互相照應一下
※烏鴉與狐狸的故事
※誰說「天下烏鴉一般黑」,看看烏鴉這些五彩斑斕的親戚們
※嚇不走烏鴉的稻草人
※歷來被視為不祥的烏鴉,為何成了清朝的吉祥鳥
※國寶被偷了!奇葩烏鴉偷熊貓毛來築巢,太好笑了!
※瑜伽烏鴉式,如何優雅的飛起來?
※老鼠想跟烏鴉搶麵包吃,烏鴉突然做了一個動作,看到的人都呆了
※烏鴉的膽真大,搶了大熊貓的水果,還若無其事想薅熊貓毛!
※山東孔林有什麼古怪之處,為什麼烏鴉和蛇避而遠之?